第6话
散氏盘:汉字诞生的理由
西周时代的铜盘。“散”是氏族名,同时也是国名。“散氏”和“夨氏”两国人发生土地纠纷,西周的调停者出面仲裁,将相关内容记述下来的铭文共十九行、三百五十七字,铸于盘内,以饕餮模样装饰,并有三只兽首。
文字究竟为何诞生,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文字具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语言之壁、距离之壁。如果是面对面的沟通,需要语言,但不需要文字。
在远古的中国,人们使用甲骨文象形文字,是比商代还要更早的事情。经过时间的酝酿,慢慢用来记录人们的意思、事件,传达思想,于是文字诞生了。这样的文字是人类文化史的杰作。究竟是谁造了汉字,即使到现在也无法说清楚。中国到象形文字出现为止,还称不上是独步世界;但是在象形文字之后发明的中国文字,蕴含文明呼吸的韵律,就算颁给一百个“诺贝尔奖”也嫌不够。
中国最早形成体系的文字是商代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而之后青铜器兴起,便出现了变化。当时的中国,各地区语言基本上差异很大。翻越一个山头,就讲另一种语言,要能相互沟通,极其困难。但是从原始的村落开始,出现了优秀的领导者,用武力征服邻近的村落,逐渐扩张势力范围。如此一来,“中央”的意思就需要传达给地方,但那是没有纸张、竹简的时代。因此,青铜器文化开始发展之初,在青铜器上刻文字是作为书信和公文使用的。然而青铜器的制作并不简单,而且造价昂贵,因此雕刻的内容是以占卜国家命运等重要议题的公文书为主。
青铜器和文字原始的“存在理由”,只要看《散氏盘》就有简洁说明,而且人人都懂。《散氏盘》的制作年代大约是西周末期。当时的周朝是封建制度,诸侯各自分封领土,松散地形成周王朝。这有点像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关系,说不定周朝地方诸侯的权力更大。相较于诸侯和中央之间的关系,诸侯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也因为诸侯相争,周王朝失去权力,很快地就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而《散氏盘》是在周王朝尚保有权力的时候所制作出来的。
散氏盘
西周晚期 青铜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高20.6cm
腹深9.8cm
口径54.6cm
底径41.4cm
这个口径54.6厘米的青铜器,原本的用途是盛水。端端正正的十九行三百五十七个字散发着简单的美感,质朴又豪迈。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正好呼应一字千金的价值。金文的铸刻精巧,也是时值西周晚期,追求自由的笔法令人感受到草书的萌芽。
《散氏盘》记载的内容是土地划界的问题。登场的是“散国”的诸侯,因此称之为《散氏盘》。散国领土多次被邻居夨国侵略,散国借助周朝的力量收拾残局,和夨国达成协议,夨国必须把夺取到的土地还给散国。散国就在今日陕西省宝鸡,夨国在其西北方,与散国接壤,两国都位于中原地区。在故宫文物南迁的三条路线中,宝鸡就在最北侧的这条路线上,也是包括《散氏盘》等文物的临时保管地,真是一段不可思议的奇缘。依据《散氏盘》的记载,夨国派遣十五人的代表团,将领地返还给散国,并赠农具表达歉意。散国则派遣十人的代表团接收,双方到场,由周王朝派来的官员监督,订立契约内容刻字于青铜器上,以资证明。
《散氏盘》其后不知为何埋入土中,就此长眠,一直到了清康熙皇帝时才被偶然挖掘出土,辗转经手多位藏家,在一八〇九年(嘉庆十四年)嘉庆皇帝五十岁寿诞时作为贺礼进献,自此收藏在宫中。但是嘉庆皇帝不像他的父亲乾隆皇帝那样喜爱文物,因此这份珍贵的献礼就被收在宫廷的仓库里。
清代末年的大混乱中,找不到《散氏盘》的相关记录,一般认为是大火烧掉了,但是后来又出现,而且出现的方式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一九二四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第二年以清代文物为基础,创立故宫博物院。当时的院长马衡逐一盘点留在紫禁城内的文物,有位工人在仓库的角落发现一只布满灰尘的木箱。马衡打开木箱,看到里面的物品积满了数百年的灰尘,一时之间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当把灰尘擦拭掉,便出现了青铜器的表面。“这不是《散氏盘》吗?”马衡惊喜大叫。
其后,蒋介石将《散氏盘》带到台湾,收藏在台北故宫。马衡拒绝去台湾,选择留在大陆,于一九五〇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重新开幕时,担任首任院长。台北故宫到东京国立博物馆展示时,《散氏盘》放在主会场平成馆的入口处,成为每个进馆参观的日本人第一眼看到的故宫文物,由此可以看出,馆方希望通过这件文物传达汉字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