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设法满足希腊化时期所出现的那种宗教追求。新柏拉图主义把个人放在一个较大的宇宙图景之中,把恶描绘为一种缺失,一种非存在,把身体(物质)看作是非存在,把灵魂看作是存在。其目标是把灵魂从它的肉身框架(身体)中解放出来,这样个人灵魂就可以体验与世界灵魂的无所不包的合一。生活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的普罗提诺(Plotinus,公元205—270)提出对柏拉图主义作一种偏离二元论的理念论的诠释,而把宇宙设想为一个由光明和黑暗所构成的等级关系。宇宙的核心据说是不可表达的“太一”,它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理性能够接近但无法描述的:它是宇宙的最终基础。它将存在投射到万有,像光源一样以这样的方式照亮周围:光线随着它从光源辐射出去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黑暗之中。这个辐射(或流射)学说意味着作为精神性最终基础的存在是最有力量、是持有万物的力量中心,而物质则被设想为非存在。因此这是一个等级结构,从非物质的不可言传的终极基础(太一),往下到越来越物质的可朽的现象。人类通过其精神本性可以寻求接近这种终极基础。但作为一种肉体存在的人分享了物质的非存在。因此在灵和肉之间有一种紧张。但人类可以寻求接近这终极基础。其目标是灵魂与来自太一(终极基础)的光的力量合二为一。这种合一无法用命题来表达。因此这是一种不可言传的合一,一种神秘的合一(unio mystica)。
新柏拉图主义把注意力集中于超自然的力量。但它毕竟是一种学说,而不是一种生活——即使新柏拉图主义被人体验为一种具体的实在。但只有在基督教那里,由于其关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化的神和一个救赎天堂的信息,大批人的宗教追求才找到满意的答案。在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古代渐行渐远,基督教的中世纪则站在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