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骊山之地透灵气
汉辛氏《三秦记》说,蓝田“有川,方三十里,其水北流。出玉、铜、铁、石”。《水经·渭水注》有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郦戎之山(一名 ‘蓝田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陵墓,是为了贪占金玉的美名,恐怕免不了有后人的推测之嫌,但骊山地区是一块“风水”宝地确实名至实归。
骊山之阳为当今蓝田县境,这里古以产玉而早负盛名,在《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外戚传》《西京赋》《广雅》《元和郡县图志》等书里均有记载,连蓝田县也是由玉而得名的。古人称美玉曰“球”,次者为“蓝”,故《元和郡县图志》有载:“以县出美玉,故曰蓝田……蓝田山一名玉山,又名覆车山,在县东二十八里。”蓝田设县,时在秦献公六年(前379)。这表明,战国时期,“蓝田生玉”已为人知。蓝田产玉的事实也为今天的地质勘查所证实。地质工作者在今蓝田县的玉川找到了蓝玉的产地。这种蓝玉是蛇纹岩(Serpentine)和蛇纹岩的变种——鲍纹石,其化学成分为 Mg8[Si4O10](OH)8,颜色呈浅黄、浅绿和暗绿等不均匀色调,且伴有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并不美观,硬度也只有4左右。其色泽、质地正同“玉之次者为蓝”的记载相符。也正因为蓝玉产地在古代处于京畿附近,就很容易地被当时的人们采制成装饰品,当然也就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骊山之阴产金之说,鲜有记载。清乾隆本《临潼县志》称:“骊山东端有大、小金山(一名 ‘骊首’),小金山顶上旧有金山庙”等。既然这些地方取名都同金有关,似与“产金”之说不无联系。1986年陕西省第六地质队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考察,终于在骊山找到了一处金矿点。
事实上,骊山产玉又产金的传说,早已有之。骊山西侧至灞水一带是秦芷阳县,属于秦的祖茔之地,在那里埋葬着昭王、孝文王、庄襄王等几代秦君,还有宣太后、悼太子等人的墓葬。按说,秦始皇也应踵其后而葬之。但是,他却离开了“东陵陵区”的中心地域,而把自己的圹穴选定在骊山高峰之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他贪图那里“多金” “多玉”的联想。其次,我们也得弄明白,对陵墓地址的选择权究竟在宗室长老之手,还是由当今君主掌握?《晋书·索传》中有这么一条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这虽然说的是“汉天子”,实际上这一传统源自于秦。当嬴政13岁即秦王位时,秦国统一天下的趋势已相当明朗,作为有个性、有魄力、有远虑的他,应该能从“委国事太后及大臣”中取得发言权。所以,从祖陵“东陵陵区”独立出来、择地骊山很可能是秦始皇本人的主张。
古人对于金、玉,不仅视之为“珍宝” “财富”而占有之,而且是在一个更高的认识层次上予以敬重。对于玉,尤其如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保持气节的名言。《礼记·聘义》载孔子“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帝王以玉作礼器,并有严格的等级制规定。玉被古人认为是“阳精之纯者”,不但佩戴玉,而且食其屑,意在于“御水气”。其对于死者的作用,正如东晋葛洪在其《抱朴子》一书中所说的:“金石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长眠于金石之间,与日月共久长。那么,这大概就是秦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的主要原因吧。
不过,根据秦始皇陵存在的客观事实,联系骊山地区古代文化的踪迹,我们是否可以找到秦始皇陵墓选址的连接点呢?
第一,骊山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绚丽的历史胜迹使秦始皇欣羡而欲与之长久。
早在传说时代,骊山地区就留下很多有关早期人类活动的踪迹。这里曾是“三皇(华胥、伏羲、女娲)的旧居”,据宋代罗泌《路史》记载,女娲“继兴于丽”。这位女娲应该说是一位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到父系氏族社会初期的历史人物,只不过被神话化了。据说,共工与颛顼争地位,不胜,怒而触不周山,使得“天柱折,地维绝”。于是,女娲就“销烁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王充《论衡·论天》)。她同其胞兄伏羲结为夫妻,“抟黄土做人”。因为她曾平治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被视为创造人类、保护人类的“始祖”神,所以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据相关文献记载,留传至今的女娲遗迹在全国七省有三四十处,而以陕西蓝田、临潼最多,如蓝田谷次北有“女娲氏谷”、蓝田县东五里有女娲“补天台”(《陕西通志》)、骊山西有“女娲堡”。今蓝田县北三十五里的华胥渚,相传是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的居地。以“华胥”作地名的,还见有华胥沟、华胥瑶等。《路史》还说华胥氏葬“覆车之原”。今骊山顶峰西侧三公里处有个华胥坪,也正是蓝田县西北的华胥乡境内。在今骊山地区,流传着有关女娲部落活动的传说还有很多。
先秦时期的骊山地区,曾是一个风云际会之处。早在殷周时代,这里是林氏国和骊戎国的故地。因为骊戎受到林氏的征伐,不得不东渡黄河,迁居晋国。《水经·渭水注》“戏水”条载:“水出丽山冯公谷,东北流,又北迳丽戎城东。春秋晋献公五年伐之,获丽姬于是邑。丽戎,男国也,姬姓,秦之丽邑矣。”《括地志》却载:“丽戎故城在新丰南十里。”以地望校之,南当秦始皇陵,但此一地区无周城址的发现。以戏水流向校之,似以“东南”为是。有说骊戎故城在今代王乡岩王村,但目前还未获得考古证据。《临潼县志》引《两京道里记》: “骊戎城高一丈五尺,周四里。”可备一说。据考证,林氏是陵氏,也是丽山氏,系女娲的后裔。秦的祖先同丽山氏本来就存在着联姻的关系,如胥轩娶“郦山之女”为妻,有功于殷;周懿王时,大骆又娶申侯之女,这就是“申骆重婚”的由来。所以,周孝王给“主马于汧渭之间”的秦非子分土,把秦地(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封给他,“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不但秦人同殷人、周人有着长期交往的历史,而且同丽山氏也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可见,骊山与秦人有着深厚的联系。因此,秦始皇及其父辈们对此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二,骊山山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秦始皇生享其乐,死则居其地。
战国秦汉之际,骊山地区温暖湿润,植被茂密,气候和暖。雨量较今丰沛,地下水位较今高,呈现出一片疏林草原景观。骊山东西横亘,葱苍如碧,屏障于南;渭川蜿蜒而东,碧水似练,绕行在北。这个由山谷流水造成的带状冲积扇群犹如舞女手中的彩练,别有一番情趣。灞河之东的韩峪沟水、水碓河水、冷水河(又名“石涧河”)、潼水(即“汤泉水”)、临河(即“后瓮谷水”)、风王谷水、鱼池水(即“阴盘河”,今之“沙河”)、新丰河(即“市谷水”,又名“玉桥河”,今称“玉川河”)、戏河、零河(即“冷水”,又名“百丈水”)等由南而北,如梳如篦地掠过这片土地,或径自入渭,或汇流北去。骊山山阴的地理环境优美雅静而得天独厚,特别是骤雨初霁,绣岭若洗,夕阳映射,霞光万丈,青翠的山峦被反射成五颜六色,斑驳陆离,成就了“长安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
著名的“骊山温汤”,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姜寨的原始人类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徜徉于临河之畔,以氏族聚落为单位,结庐而居。他们利用这片肥沃的土壤、浅近的河流,从事着原始农耕、狩猎和捕鱼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化。周代人即以温泉沐浴欢聚,据传,幽王曾在山下建有骊宫。由于西周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在骊山之下。风光旖旎、温汤驰名的骊山,自古交通便利。一条通往关东的大道,就是从骊山的北麓经过,不知有多少游说之士入关后踏上了“事秦”的西土,又不知有几多诸子墨客到此流连忘返,写下了名垂千秋的华章。
优美的环境,使人心向往之。秦始皇曾在“汤泉砌石起宇”,把这里作为洗浴游乐的离宫。而他把墓地放在骊山之阴的温泉附近,不能说不是个精心的选择。
第三,陵区的地理形势更适合做墓地。
今始皇陵位于骊山北坡的大水沟和风王沟之间的开阔地带,渭河南岸三级阶地与骊山山地之间的台塬上。这里的大水沟系山北诸沟走向的分界线,其西侧诸沟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其东侧诸沟多呈西南-东北走向。此处山脊汇集,以仁宗(又作“人祖”)庙为最高,海拔1302米,是由太古界太华群上亚群的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及中生代燕山早期的花岗岩组成。因为临潼和蓝田境内的骊山九岭在仁宗庙会合,此处就获得了“九岭头”的美誉。而“九岭头”正当始皇陵冢南偏东之处,其山阴诸沟就形成半抱的拱形。陵区的地表径流主要是源于骊山大水沟的沙河至鱼池水系,绕开陵墓,分别从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流入渭河。显然,秦始皇陵虽处在新丰至马额黄土台塬上,却是骊山北麓最大冲积扇的前沿地带,不但地势较东西高,而且受东西两侧水流的拱卫,并不存在水患的威胁。有人把这称作以“九岭头”为蕊的一朵莲瓣,确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甲骨文中有大量“乍(作)邑”的“卜宅”刻辞,实际是殷王修建城邑时搞风水活动的最早记录。公刘居豳、古公亶父迁岐时,反映在《诗》里就有“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大雅·绵》)的句子。周公营洛,也曾卜问于神。古人卜宅、相墓,统统受到重视,它无一不是地理科学与迷信活动的杂糅。死是生的延续,早已注入了古人的这一意识。我国古代卜选葬地,是在风水学说指导下进行的。根据这套理论,“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或是“枕山面水”的所谓藏龙卧虎之地,都是理想的墓葬地。秦樗里子择葬章台之东,曾有“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的预言(《史记·樗里子列传》)。蒙恬遇害时,将自己命运归于修万里长城而“绝地脉”的报应(《史记·蒙恬列传》)。秦始皇陵南靠骊山,横向如枕,北临平原而又渭水如带,可说是“背山面水”的“上上阴宅”。既然择地而葬,在秦人那里是早已实行着的,我们也暂且不论秦始皇是否受堪舆术的影响或受影响的程度怎样,单从陵墓本身所处的环境而论,它给予人们的视觉效果是极佳的,印象是强烈的。突兀于苍穹间的陵冢像是一座小山,依托骊山又位于带状的冲积扇群之中,陵以山为屏愈显雄伟,山因陵存而更增袅娜秀姿。渭川漂过平畴沃野,山陵居高环视辽阔,皇帝地位至尊可说是到了不能再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