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世纪史
一 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传入瑞士。第一次是出现在罗马军团里;第二次是在勃艮第人入侵时,以阿里乌斯教的形式传入。勃艮第人信奉阿里乌斯教,阿勒曼尼人则不信教。法兰克人在其统治时期,给勃艮第人带来了天主教,给阿勒曼尼人强加了基督教的信仰。这是法兰克人对瑞士的贡献之一。公元610年,一批蓄发文身的爱尔兰传教士到瑞士传扬基督教,为首的是圣科隆巴,还有圣加仑、圣锡吉斯贝、圣皮尔明等人。他们毁坏了当地的神像,将祭神用的酒器扔进湖里,结果被驱逐出境,圣科隆巴及其随行人员进入了意大利。爱尔兰传教士虽然离去了,基督教却广泛传播开来。圣加仑成为受人尊敬的传教士,他的名字在瑞士可谓家喻户晓。公元614年,圣加尔恩修道院成立,后来成为欧洲的主要学术机构之一。
随着基督教的逐渐深入,当时的统治者纷纷在各地兴建修道院,有些就是在原来隐修教士的住宅基础上翻修改建,规模十分壮观。公元515年,勃艮第国王建造了圣莫里斯修道院。7世纪修建了圣加仑、罗曼莫蒂埃、穆蒂埃-格朗瓦尔、圣乌桑纳、圣伊米埃修道院。8世纪修建了莱谢瑙和普费林修道院。公元853年,国王路易在苏黎世修建了弗罗穆斯特修道院。同时,圣迈拉德建造了艾因西德恩修道院。每个修道院都建立起自己的教区教堂网。这个时期,罗马原来的主教所在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锡永、洛桑、巴塞尔、康斯坦茨和库尔等主教府,这些主教府在瑞士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封建制度的建立
随着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扩展,瑞士也开始了封建化的过程。在建立封建制度的过程中,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度与罗马帝国的治理传统逐渐结合在一起。那些原始部落的首领在率领民族大迁徙中,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起王国。国王将土地授予大领主,大领主又将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小领主。领主们取得了封地,必须跟随国王征战或担负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责,提供军事援助和司法支持。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领主的庄园,依靠农民进行耕种。农民与领主形成几种不同的依附关系:农奴属于领主的财产,由领主任意买卖和婚嫁,在人身、土地和司法上均受领主支配;一种自由人,以佃农身份耕作自己交由领主保护的土地,向领主交地租、服劳役,在土地和司法上受制于领主;另一种自由人可以保留自己的土地,但是在司法上受领主的控制。
法兰克国王们把国家平均分给所有的儿子,儿子又把土地连同农奴分给贵族。这种分封办法一方面有利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不断的内战。王权分割引起封建贵族之间无休止征战,皇权逐渐衰弱。实力最强盛的领主采用战争、联姻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范围。在现今瑞士的疆域上,先有扎黑林根家族与霍亨斯陶芬皇族(德国)对峙,后又有基堡家族(瑞士)、霍亨斯陶芬皇族和萨瓦家族(法国)争夺扎黑林根家族的遗产。13世纪中叶,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和萨瓦家族瓜分了衰亡的基堡王朝的遗产。到13世纪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现今瑞士德语区的大部分领土。
三 城市的兴起
在中世纪,建立城市成为贵族扩大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城市的税收可以为贵族领主提供财政来源,城市本身可以作为军事要塞驻守部队,又是商业中心和重要司法机关的所在地。城市是财富、权势的中心和象征。自12世纪,领主们纷纷给予商人和骑士各种特权来建筑城市。他们在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村庄布设防御,赋予其一定的特权,将其改造为城市,如弗里堡就是由一个小定居点形成的城镇。在这种趋势下,巴塞尔城于1264年独立,圣加仑于1271年独立。13世纪初,瑞士有16座城市,13世纪末发展到80座。到14世纪,瑞士的城市已经超过200座。到中世纪末,巴塞尔有9000~12000人,日内瓦、苏黎世、伯尔尼、洛桑和弗里堡大约各有5000人。据说当时的旅行者几乎每前进20公里就会遇到一座城门。然而这些新兴的城市并没有保留下来,其中有1/3后来消亡了。
城市的兴起加速了封建社会的分化和瓦解。在13世纪,封建领主的人数膨胀很快,腐败使得内部退化,再加上战争连年不断,领土瓜分生成的恶习越来越严重,封建主义体制逐渐衰弱,封建阶级开始走向没落。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贵族生活拮据,穷困潦倒,城市的上层市民逐步取代了这些贵族的地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吸引了大批奴隶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很快,奴隶出身的手工业者在城市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他们的到来繁荣了商业,又使自己成为有产者,一批城市新贵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要求交通顺畅,法律明确,政局稳定。那些侥幸保存下来的城市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维持和平稳定环境,随时准备抵御外来侵犯,便向其他城市寻求联盟,于是城市之间开始相互结盟。15世纪,瑞士曾经出现了几个城市邦联,如伯尔尼创建的勃艮第联盟,又如苏黎世在施瓦本地区、巴塞尔在莱茵河中游的城市中寻求同盟的伙伴。城市之间的同盟关系一般并不持久,根据需要才续订盟约。城市邦联的命运各不相同,时而瓦解,时而重建。在城市邦联的发展中,城市市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他们不断向城市领主发起挑战,要求选举权,要求做城市的主人,要求成立市民新政权。在这个意义上,城市邦联的建立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 “老三州”的永久同盟
今日瑞士联邦并非源于城市之间的同盟,而是起源于自由乡村的结盟。而城市与乡村的结盟才最终构成瑞士联邦的雏形。
“老三州” 在瑞士中央区四州湖周围,有三个享有自由地位的谷地共同体,即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它们被称为“老三州”。13世纪时,“老三州”归属神圣罗马帝国,其领主是哈布斯堡家族。圣哥达山口开通以后,乌里人弃农经商,从事运输,很快富裕起来。德意志皇帝为控制圣哥达通道,允许乌里赎回被哈布斯堡家族占有的山谷,将乌里置于帝国的直接管辖之下。1240年,施维茨也获得了帝国直辖权。由此,“老三州”摆脱了领主哈布斯堡家族的直接控制,享有完全的或部分的自治权利。
“永久同盟” 1254~1273年,德意志王位出现空缺,三个共同体实际上获得完全自由。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伯爵当选为德意志皇帝,国王和地方领主的统治合二为一,“老三州”重新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掌控之下。面临丧失独立和自治地位的威胁,“老三州”,即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联合起来,于1291年8月1日缔结了一项共同抵御外敌的“永久同盟”。这份公约以拉丁文起草,声称:“处于这样一个残酷的时代中,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庄严承诺,若此三者中任何一方面临来自外部的武力侵犯、带有敌意的挑衅行为或其他任何对其人民及其财产安全的威胁时,其他盟友将不遗余力给予支持、帮助和人力物力的援助。”“老三州”的同盟成为后来各种联盟的核心,最终促成了瑞士联邦国家的诞生。
莫尔加滕战役 1315年11月,奥地利皇帝派遣军队进攻“老三州”,三州人民依照盟约聚集了1300多名农民,在莫尔加滕山坡上与敌军会战,手持简单兵刃的农民打败了身着铠甲的骑兵。莫尔加滕战役的胜利,使“老三州”声名大震,三州的同盟更加巩固。莫尔加滕战役在瑞士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它是赤脚农夫对精锐骑兵的伟大胜利。据史料记载:“战斗结束后,施维茨人拿走战死者和溺死者的武器,搜走了他们的财物,捧着战利品满载而归。”
布鲁嫩盟约 1351年12月9日,三州的代表聚集在布鲁嫩,用德文签署了《布鲁嫩盟约》。这个盟约重申了1291年盟约的主要内容,并且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修订,其核心原则是“禁止分裂联盟”。“老三州”联盟从而变成了针对哈布斯堡家族的“永久同盟”,也成为邦联进一步发展与扩大的政治基础。
五 邦联的壮大
“老三州”与哈布斯堡家族的斗争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为了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统治,维护自身的独立和自治,“老三州”必须向外发展,吸收新的成员,壮大邦联力量。
1332年11月,卢塞恩为了摆脱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与“老三州”缔结条约。1351年5月,经历了一场行会革命的苏黎世,为了防止贵族复辟,也与“老三州”结盟。伯尔尼加盟之后,城市成员在邦联中的优势大大加强了,再加上被“老三州”征服过来的格拉鲁斯和楚格,到1352年邦联已有8个郡州。这个“八州联盟”以“永久同盟”为基础,以不同的盟约相互结合,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安全需要走到一起,同时又各自独立为政,形成一个松散的邦联组织,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
曾帕赫战役 1386年7月9日,曾帕赫战役打响。这是自莫尔加滕战役以来,哈布斯堡军队向瑞士邦联发起的又一次战役。利奥波德公爵三世亲自率领6000名骑兵进攻卢塞恩,卢塞恩、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出动步兵团,总共1500人。战斗开始,奥地利骑兵下马,手持2.5米长的戟,冲向瑞士的楔形阵,瑞士人抵挡不住,伤亡惨重。这时,阿诺德·冯·温克里德,一个虔诚而勇敢的人从瑞士阵营里站了出来。他展开双臂,用身体挡住了长戟,战友们趁机进攻,最后歼灭了700多名哈布斯堡骑士,主帅利奥波德公爵三世阵亡,邦联军队大获全胜。此后,卢塞恩、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完全摆脱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控制,1474年,与哈布斯堡王朝签订了永久和约,终于结束了近200年的冲突。
维也纳和平协定 1388年,奥地利的阿尔伯特三世为了给他的兄弟利奥波德三世报仇,向格拉鲁斯发动进攻。战役在内费耳斯打响,格拉鲁斯的农民奇迹般地击溃了奥地利的军队。1389年,内费耳斯战役中奥地利再度失利后,双方在维也纳签订了一个长达7年的和平协议,承认邦联对其土地的所有权。1415年,瑞士邦联与奥地利签署了20年和平协议,奥地利不得不承认和接受瑞士邦联的存在。
勃艮第战争 1474年,瑞士与勃艮第公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勃艮第公国的君主查理一心想扩充地盘,将分散的小块领土连成一大片,而瑞士当时是军事强国,拥有一支无与伦比的步兵,也谋求向西、向南扩张,于是战争不可避免。1474年,伯尔尼以邦联的名义向查理宣战,第二天便侵入勃艮第,攻占了赫里库尔。战争打响时查理正在德国,他一回来就立即讨伐伯尔尼,在格里松停留时,吊死或淹死了412个战俘。次年,瑞士两次入侵沃州地区,一直打到日内瓦。1476年3月2日,瑞士人发起大规模进攻,勃艮第人仓皇撤退,丢下420多门炮,大量常用物资,还有钻石和一个金匣子。查理在几周之内又集结队伍向伯尔尼挺进,途中遭遇瑞士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损失8000~10000人。1477年1月5日,鲁莽的查理战死沙场。在勃艮第战争中,“八州联盟”击溃了当时欧洲最为强大的勃艮第公国的军队,为瑞士人赢得了无上光荣和无数战利品,弗里堡和索洛图恩以及一些管辖区在战后都归入了邦联。
邦联的扩大 15世纪的欧洲烽烟四起,瑞士也进入了其民族史上的“英雄时期”。邦联内部时有争斗,对外应付战争,同时不断扩张势力范围,伯尔尼向东和西、苏黎世向东北、中部诸州向南发展。1436~1450年,邦联内部爆发了苏黎世与施维茨的战争。1499年,邦联与德国间爆发了施瓦本战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战败,与邦联签订了《巴塞尔和约》。“八州联盟”继续扩张,或采用军事手段征服,或采用政治手段结盟,不断接纳新的成员。弗里堡和索洛图恩于勃艮第战争后加盟;巴塞尔和沙夫豪森于施瓦本战争后加入;阿彭策尔于意大利战争期间加入联盟。1513年,阿彭策尔乡村共同体正式加入邦联。至此,签约加盟的成员扩大到13个州。此外还包括地位低于州的各个“联盟区”,如:圣加仑和牟罗兹的城市,以及格劳宾登和瓦莱的乡区联盟。联邦的13个成员州除了拥有各自广阔的本土外,还要管辖和治理一些属地。
《斯坦斯协议》 弗里堡和索洛图恩于1481年加入邦联。在这两个城市入盟的问题上,“老三州”和格拉鲁斯4个乡村共同体开始持反对态度,担心邦联内部城乡比例失衡,乡村利益受到影响,邦联会因此出现危机,濒于分裂。此时,一位名叫尼古拉·德弗吕的修道士站出来调解,提出了按比例分配战利品、接受两个城市入盟和不干预他人三项主张。据此签署的《斯坦斯协议》平息了纷争,解决了两个城市的入盟问题,同时也为处理邦联的对内与对外关系确立了准则。
马里尼昂战争 1515年,瑞士与法国爆发了马里尼昂战争(也称马林雅诺战争)。瑞士联军遭到法国炮兵的重创。1516年11月29日,瑞士与法国签订了和平协议。马里尼昂战争是瑞士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瑞士依仗其军事优势光荣征战的时代结束了。尽管在1519年、1525年、1526年和1536年,瑞士进一步扩大了联盟与边界,但瑞士的对外扩张从此逐渐收敛了,与邻国特别是法国建立起长期友好的睦邻关系。
雇佣兵制度 15世纪瑞士已盛行雇佣兵制度,贫穷的乡村青年为了谋生在外国当雇佣兵。特别是勃艮第战争之后,瑞士步兵的战斗力闻名遐迩,欧洲各大国都愿意征募瑞士雇佣兵,结果出现瑞士人代表敌对双方在战场上相互残杀的场景。雇佣兵制是瑞士早期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而从雇佣兵制度中真正获得好处的是城乡豪门望族。1503年,邦联作出决定,禁止邦联成员主动充当雇佣兵。但是,一些贵族为追求物质利益仍然暗地里做着雇佣兵的交易。
城乡矛盾 由于邦联的组织成分不同,内部常常发生冲突,这实质上反映了市民城市和农民乡村之间的矛盾。瑞士城市自15世纪开始发展和繁荣。在邦联的一次次征战中,城市积累了财富,乡村却遭到破坏,日益贫穷,城乡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和风俗习惯,乡村农民不断冲击城市,反对城市贵族的利益。这种骚乱经常发生,有的甚至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影响最大的一次是1447年狂欢节期间发生的农民骚乱,参与者主要是一些雇佣兵和青年农民,最后变成了一场“打砸抢”。为了预防这类骚乱的发生,城市之间加紧互结盟约,以抗衡乡村的势力。
瑞士邦联是一个城市共同体和乡村共同体的同盟。最早的三个成员,即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之间的同盟关系非常紧密,后来加盟的成员都与这三州的同盟订立盟约。“老三州”成为邦联的坚强核心,始终保持稳定。正是从1291年“老三州”的“永久同盟”开始,瑞士一步步展开了建国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