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高甲戏的起源、发展与流变

泉南胜地,依山傍海,地灵人杰,古朴神奇而生机蓬勃。循规守制,自古文化名城;顺时创变,历代经贸重镇。富足充盈,艺文鼎盛,无论雅俗,精绝万端。泉南之人,自信机敏而豪爽爱拼,坚韧上进又热情通达,执着己见且开放包容。于厚重传统,无论本土薪传或海外迁播,唯自觉坚守,拳拳袒护。高甲戏萌芽于此文化沃土,得天独厚,虽生于村野,行走草台,然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亦终成大器,气势不凡。

泉南传中原文化之脉,有“海滨邹鲁”之称,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在此相映生辉,深厚而博大。泉州的戏曲传统源远流长,“千秋嘉礼”傀儡戏古朴精雅、技艺绝伦,“南戏遗响”梨园戏古雅生动、曼妙清丽,“民间阵头”宋江戏古朴粗犷、气氛热烈,“掌中明珠”南派布袋戏模形仿意、人偶合一,“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南音缠绵舒缓、曲韵悠长,嗦啰嗹、拍胸舞等各种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民间小调异彩纷呈。其周边府郡漳州则有“戏台大,照明灯火大,锣鼓声响大”的“大戏”四平戏和源自民间歌舞的“弄子戏”竹马戏等。晚近生成的高甲戏,博采众长,阔大而持久,于闽南村落流传不息,又辗转东南亚,声势更盛。新中国成立伊始,辞旧迎新,民间高甲,登大雅之堂,并以丑行一帜张扬个性,精品迭出,享誉寰宇,一枝独秀而致万紫千红。本书所述,仅其梗概而已。

高甲戏发端于闽南泉州民间迎神赛会时的化妆游行“宋江阵”,于明末清初形成编演《水浒》题材短剧的“宋江戏”,以武戏为主。清道光年间,四平戏、竹马戏和宋江戏融合而成“文武交汇”的大戏——“合兴戏”。至清末,始称“高甲戏”。

高甲戏在闽南民间有“戈甲戏”“九角戏”“九甲戏”“高甲戏”“大鼓班”“大班”“土班”等多种名号。

“戈甲戏”之谓,盖因高甲戏有“搭高台,穿盔甲”的宋江戏传统,且多“蟒甲”角色上场。称“九角戏”“九甲戏”,是由于闽南的地方戏曲旧时多有依从出场人数的俗称,如小梨园称“七子班”、傀儡戏称“四美班”(“四美”亦有“忠、孝、节、义”之谓)、南派布袋戏称“上下手”,高甲戏沿用四平戏九种角色行当的划分,故称“九角戏”,泉州方言“角”与“甲”音近,遂讹为“九甲戏”,至今闽南老观众仍称之为“九甲戏”。闽南有戏谚云:“布袋戏上棚重讲古,高甲戏上棚撞破鼓。”谓高甲戏演出喜热闹壮观,大锣大鼓敲个不停,也因此别号“大鼓班”,又称“鼓班”。

清末民国以来,泉州一带已将古老的梨园戏称为“老戏”,将“小梨园”流派称为“戏仔”,而将戏棚大、上台角色多的高甲戏称为“大班”。20世纪40年代后期,温州、上海等地京剧戏班纷纷进入闽南地区演出,因京剧唱念用“官腔”(京话),本地观众称之为“正班”(闽南有句民谚云:“土地公看正音,你讲我不懂。”“正音”便是泛指京剧“正班”),相对而言,高甲戏演技粗犷,且唱念用“泉腔”(闽南本土方言),便称高甲戏为“土班”。

清末以降,高甲戏戏班往南洋谋生,广受华侨追捧,戏班亦自诩为“高等、甲等”,回归本土便以“高甲戏”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