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普洱史迹
1 诸葛系列是传说还是历史?
普洱到处都有与诸葛亮有关的地名和事迹传说,如说思茅、洗马河、孔明兴茶、傣族竹楼等。而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建兴三年(225)征讨南中,兵分三路,春天从成都出发,秋天会师滇池,接着就凯旋班师,返回成都。作战区域主要在今天的大理、楚雄、曲靖、昆明、昭通,并没有到过上述传说中的地方,因此这些传说并不是历史,但这些传说背后蕴藏着历史。
诸葛亮被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所认可
这是边陲与中心在经济、政治、文化诸多方面融合的结果,虽然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并没有被神化,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受中原文化的传播与地方文化的浸润,诸葛孔明逐渐与地方民俗、民间文化相结合。据普洱学者的考证,孔明被神化的原因主要有:一诸葛亮南征,是为了安定后方,而不在于攻城略地,所以才有七擒七纵。他促进了南中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给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带来了实惠,当地人认可孔明的治理,尊敬他、怀念他,以至于把许多与之有关或无关的事都附会于他。二元末明初以后,《三国演义》成书并广为流传,作为小说中的正面人物,诸葛亮在明清之后慢慢被神化。又因为在现实中很少存在体察民情、带给百姓福祉的官员,这更使广大百姓对诸葛亮越发怀念,故而诸葛亮的故事流传日广。三元朝灭亡后,明朝统治者为了政治需要,渲染诸葛亮的事迹,将传说变成信史;同时,随着大量汉族士兵及家眷进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这些传说也就广为传播,使原来零星的有关诸葛亮的传说得到更大、更广的宣扬,并逐渐成为一个系统。
“孔明兴茶”背后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的兴起,“孔明兴茶”之说也就被各种媒体和论著广泛传播。“孔明兴茶”见于清代檀萃所著《滇海虞衡志》:“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但诸葛亮没有到过现今的南糯山,所谓“武侯遗种”并非历史事实,而是后人的攀附之说。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攀附的呢?据云南地方史专家林超民教授考证,檀萃著《滇海虞衡志》的时间在嘉庆四年(1799),因此“武侯遗种”的传说和当地祭祀茶王树的风俗当在18世纪中叶以后。而18世纪恰恰是普洱茶开始在茶叶市场中脱颖而出,“名重于天下”的时期。名声大振的普洱茶,售价渐高,利润渐大,成为云南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成为当地茶农和外来茶客赖以致富的重要源泉。道光《云南通志》卷八《普洱府风俗》说,当地民众“衣食仰给茶山”。檀萃说:“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可谓大钱粮矣!”为保证茶叶生产兴盛、茶叶贸易繁荣,便逐渐产生了对茶、茶树的崇拜。这就是为什么祭祀茶树的风俗直到清嘉庆年间才见于记录的缘故。此时的诸葛亮在云南已经成为许多美好事物的创始者,把茶树的来源归之于诸葛武侯的传播,不仅是给当地茶树的来源找到国家认同的依据,而且提高了边陲的茶叶在中原的地位,对于渴求“大钱粮”的当地茶人和外来茶客,诸葛武侯无疑是大家乐于攀附的对象。
武侯诸葛孔明像
滇缅边境被称为“小诸葛”“小孔明”的明末大西军将领李定国
明王朝被李自成推翻后,清军入关,南明永历元年(1647),大西军进入云南。1655年,李定国把永历帝护送到昆明。顺治十五年(1658)十二月,清军分三路入滇,永历帝离开滇都昆明西奔。李定国率部殿后,退至怒江西岸磨盘山设伏以待清军,不料因奸细告密失败。李定国率军走腾越,过南甸,至勐定,从三宣六慰,转战勐腊等地,联络诸土司,聚集力量,待机而起。永历十五年(1661)十二月,永历帝被吴三桂自缅甸引渡回滇,于次年四月被杀。李定国得知永历帝死讯,愤郁成疾,卒于勐腊。李定国转战勐腊等地,与当地土司民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结下深厚情谊。当地人称他为“汉王”“诸葛亮”“孔明”。他病逝后,土司和民众在勐腊为他建立坟茔,在坟茔旁建汉王庙,纪念他在当地关爱民众、发展生产的功德。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六大茶山都在西双版纳,其中五座茶山在勐腊。享誉世界的“茶王树”就在勐海的南糯山、巴达山。这里正是李定国率领大西军余部转战的地方。由此推测,孔明兴茶故事中所谓的“孔明”,也许就是被称为“小诸葛”的汉王李定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