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主行动党的崛起和希门尼斯的军事独裁
一 民主行动党夺取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委内瑞拉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有了新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成长壮大,资产阶级也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在反对寡头势力和军人统治的斗争中,民主行动党成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委内瑞拉最大、最活跃的政党。它提出了一些符合人民愿望的要求,因而得到许多群众的支持。
在1945年大选前,民主行动党反对寡头和军人集团再掌大权,希望通过政变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军队中的下级军官不满待遇菲薄、难于升迁的状况,也想借助政变改变自己的境遇。这样,民主行动党和青年军人组织——爱国军人同盟(UPM)便在推翻现政权的共同愿望下联合起来了。他们采取一致行动,在1945年10月18日发动政变,推翻了伊萨亚斯·梅迪纳·安加里塔政府,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革命执政委员会。7人之中,有4名民主行动党人、2名军官、1名无党派人士。
革命执政委员会主席贝坦科尔特1908年2月22日出生于米兰达州瓜蒂雷的一个贫寒家庭。1926年进入委内瑞拉中央大学攻读法律,因从事反对戈麦斯独裁统治的活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参加攻打圣卡洛斯兵营的战斗,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在哥斯达黎加,他参与创建哥斯达黎加共产党,后因反对参加第三国际而脱离该党。1936年回国,组建了委内瑞拉组织和国家民主党。1939年因组织工会运动又遭迫害,被迫流亡智利和阿根廷。1941年回国后把国家民主党改组为民主行动党,为扩大组织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10月他发动的政变成功后,民主行动党第一次开始在委内瑞拉执政。
贝坦科尔特执政后,加快了委内瑞拉进口替代工业化的进程。他主持制定了实现委内瑞拉工业化的计划,该计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基础工业;第二阶段发展基础工业的辅助工业;第三阶段发展半重工业;第四阶段发展重工业,并以钢铁工业为重点。贝坦科尔特积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成立了委内瑞拉开发公司。为了保护国家的石油财富,公布了新的所得税法,规定外国石油公司必须缴纳石油利润的50%。他还制定并实施“石油播种” 的战略,用石油收入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着手改变委内瑞拉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的畸形结构。为了改变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和发展农业生产,贝坦科尔特政府提出了“耕者有其田” 的口号,没收了前几届政府官员占有的土地,并组织了农业工人工会。1947年颁布的新宪法中明文规定,“国家应有计划地、系统地改革农业结构,合理开发农牧业,筹措和分配信贷,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使农民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解放”。第二年又颁布了有关调整土地所有权的“特别法”,并成立了负责土改工作的全国农业委员会。
随着贝坦科尔特给予政党合法地位等开放民主措施的实施,一些重要的政党相继成立。1945年12月,原委内瑞拉民主党的部分成员脱离该党,另组民主共和联盟(Unión Republicana Democrática)。翌年1月,以拉斐尔·卡尔德拉·罗德里格斯为首的独立竞选政治组织委员会(El Comitéde Organización Política Electoral Independiente,COPEI)成立,因它在竞选中以绿色为标记,故被称为绿党。1948年3月,该党改名为基督教社会党(Partido Social Cristiano)。以贝坦科尔特为首的革命执政委员会在1947年公布了新的选举法,宣布所有18岁以上的委内瑞拉公民,不受种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财产和政治倾向的限制,都享有选举权,实行直接、秘密的普选制度,号召各党派参加竞选。执政党民主行动党在其他政党的支持与合作下制定了新宪法,于当年7月5日公布。12月14日举行大选,民主行动党总统候选人罗慕洛·加列戈斯(Rómulo Gallegos)以73.64%的选票当选为总统。
加列戈斯1884年8月2日出生于加拉加斯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从苏克雷教会学校毕业后进入委内瑞拉中央大学攻读法律。求学期间阅读了大量世界名著,培养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由于家庭经济拮据,被迫中途辍学。他与几个学友创办了《黎明报》,因锋芒直指戈麦斯专制政权,不久便被查封。1913年,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冒险家》问世。后来他又把精力投入到长篇小说创作上。1929年出版了成名之作《唐娜芭芭拉》,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史上反寡头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独裁者戈麦斯为笼络人心,封已跻身世界名作家之列的加列戈斯为参议员,但加列戈斯不为其所动,毅然流亡纽约。他在戈麦斯死后回到国内,任洛佩斯政府的教育部长。1941年他加入民主行动党,并被提名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败于梅迪纳。1947年他再次被提名为民主行动党的总统候选人,并获得了大选的胜利。
二 1948年政变
1948年2月加列戈斯就任总统时,面临着政局动荡的局面。民主行动党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军人集团、大地主、天主教会和外国垄断集团的切身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军人集团反对加列戈斯减少内阁中的军人成员和削减军事预算。前几届政府的许多军政要员(包括洛佩斯、梅迪纳等),对被指控贪污腐败而受审耿耿于怀,他们害怕加列戈斯政府继续深入推行民主行动党的纲领,急切盼望推翻现政权,以便重新上台。大地主对民主行动党的土改政策惊恐万分,害怕失去对土地的占有。教会力图维护自己对教育的控制,对民主行动党实行扩大公共和私立教育的政策采取了敌视态度。而外国,尤其是美国垄断集团对民主行动党政府实行新石油法,提高征收外国石油公司赋税等民族主义措施恨之入骨。此外,民主行动党成为执政党后,由于不注意团结其他政党,往往独断专行,所以越来越引起基督教社会党、民主共和联盟等党派的不满,最后导致它们反对现政府。11月中旬,爱国军人同盟向加列戈斯总统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基督教社会党与民主行动党分享权力,遭到加列戈斯的拒绝。
1948年11月23日下午,拉瓜伊拉发生了由托马斯·门多萨(Tomás Mendoza)领导的军事叛乱。多米尼加共和国特鲁希略独裁政府遥相呼应,马上宣布承认门多萨政府。第二天早晨,以武装部队参谋长佩雷斯·希门尼斯(Pérez Jimenez)为首的军人集团又在加拉加斯发动军事政变,并得到内阁军人成员马里奥·巴尔加斯(Mario Vargas)和德尔加多·查尔沃德(Delgado Chalbaud)的支持。反叛军队扣押了总统加列戈斯和政府高级官员,并大肆搜捕民主行动党领导人。正在马拉凯的参议院议长巴尔莫雷·罗德里戈斯(Valmore Rodríguez)得知政变消息后,立即宣布自己为共和国总统,并任命了一个内阁。但马拉凯卫戍司令加梅斯·阿雷利亚诺(Gamez Arellano)在同首都政变头目通话后,却背弃尊重宪法、支持参议院议长的诺言,将巴尔莫雷·罗德里戈斯及新内阁成员逮捕并押往加拉加斯。希门尼斯发动的政变获得成功,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独裁统治。
三 希门尼斯的独裁统治
政变后,由前国防部长查尔沃德、希门尼斯和略韦拉·派斯组成的军政府委员会宣告成立。查尔沃德任主席,但实权掌握在希门尼斯手中。1948年12月5日,一直关在军事学院的前总统加列戈斯被驱逐出境,流亡古巴、墨西哥和美国等地。次年1月23日,曾摆脱军警追捕并躲进哥伦比亚使馆的民主行动党领袖贝坦科尔特,被获准离开委内瑞拉。军政府委员会上台后不久便宣布废除1947年宪法,恢复1936年宪法。下令解散民主行动党,封闭其出版机构和《国家报》《边疆》《日报》等报刊,并没收该党拥有的资产。1949年2月25日,军政府委员会下令取缔委内瑞拉工人联合会,5月7日又下令取缔委内瑞拉共产党。军政府逮捕和关押了大批民主行动党、委内瑞拉共产党和工会的领导人。希门尼斯为独享大权,指使西蒙·乌尔维纳等8人于1950年11月13日袭击了开往总统府的查尔沃德的汽车,查尔沃德当场毙命。随后希门尼斯又将躲进尼加拉瓜使馆的乌尔维纳抓住并杀掉灭口。查尔沃德死后,军政府委员会改组为政府委员会,文人赫尔曼·苏亚雷斯·弗拉梅里奇(Germán Suárez Flamerich)任主席,希门尼斯和略韦拉·派斯留任,实际上希门尼斯是真正的主宰者。
希门尼斯为了给其独裁统治披上合法外衣,于1952年11月30日举行了议会选举。他所操纵的独立选举阵线(Frente Electoral Independiente)和尚处于合法地位的民主共和联盟、基督教社会党等参加了竞选。据最初统计,民主共和联盟和基督教社会党各获54%和15%的选票,独立选举阵线只获得25%的选票;反对党在23个选区中获得了22个选区的胜利。希门尼斯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在军人集团的支持下,他采取弄虚作假的伎俩,私改选票,公然宣布独立选举阵线在选举中获胜,并将民主共和联盟的总统候选人霍维托·比利亚尔瓦(Jovito Villalba)监禁起来。之后,他索性解散了政府委员会,自立为临时总统。1953年4月,他召开了没有各党派参加的制宪议会,通过所谓的新宪法。当月17日,议会宣布他为总统,任期5年。
希门尼斯对人民的反抗实行了高压政策,解散了大批工会组织,在他执政之初国内尚有1053个工会,到1953年只剩下559个。他下令关闭学生运动活跃的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封杀上百种报刊,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在他统治期间,3万多人被捕入狱,许多人遭到屠杀,2万多人被迫流亡国外。基督教社会党和民主共和联盟虽保持名义上的合法地位,但也受到各种限制和迫害。
尽管希门尼斯执政期间实行吸引外资的政策,使委内瑞拉的经济有所发展,但经济命脉掌握在外国垄断资本手中。1956年美孚石油公司及美国财团其他公司控制了委内瑞拉480万公顷石油租让地,英国财团也控制了113万公顷石油租让地。1956~1957年,希门尼斯又把52万公顷的“国有备用地” 租让出去。外国垄断资本特别是美国垄断资本从委内瑞拉掠夺了大量资源和财富,1950年获得2.3亿美元的利润,1955年则达4.5亿美元。美国对希门尼斯十分赏识,1954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向他颁发了荣誉军团勋章。希门尼斯集团也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国库的一半被他们挥霍或盗走,希门尼斯本人就聚敛了2.5亿美元的财富。希门尼斯政权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委内瑞拉人民的强烈不满,全国到处响起推翻独裁政权、争取经济独立的呼声。各阶层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工人罢工、农民斗争和学生运动接连不断,有力地冲击了独裁政权。民主行动党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引了教训,注意加强同其他党派的协作。1956年,它在波多黎各召开流放者会议,号召各政治组织组成统一行动阵线,为推翻希门尼斯政权而奋斗。
1957年大选前,委内瑞拉的一些党派为阻止希门尼斯连任并争取自由选举,在6月成立了由法夫里希奥·奥赫达(Fabricio Ojeda)、何塞·维森特·兰赫尔(JoséVicente Rangel)、吉列尔莫·加西亚·庞塞(Guillermo García Ponce)和阿米尔卡·戈麦斯(Amilcar Gómez)组成的爱国委员会。这个组织很快同处于地下的民主行动党和基督教社会党领导人建立了联系。不久,莫伊塞斯·加梅罗(Moises Camero)和佩德罗·巴勃罗·阿吉拉尔(Pedro Pablo Aguilar)分别代表上述两党参加了爱国委员会。爱国委员会迅速扩大,并在拉克鲁斯港和马拉凯建立了分会。它加强宣传工作,四处散发传单,揭露希门尼斯连任的阴谋。希门尼斯对爱国委员会日益壮大惊恐万分,下令逮捕了佩德罗·巴勃罗·阿吉拉尔和阿米尔卡·戈麦斯,8月底囚禁了卡尔德拉,并将民主共和联盟领导人驱逐出境。他害怕举行选举会动摇其统治地位,便迫使议会通过将总统选举改为所谓“全民投票” 的法令。委内瑞拉人民对这个践踏人民权利的非法决定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抗议。委内瑞拉学生联合会当即发表告全国居民书,反对举行“全民投票”。中央大学、安德烈斯·贝略天主教大学等大学的学生举行了罢课和示威游行。加拉加斯街头到处是“不要去投票” “全民投票是骗局” 等标语。希门尼斯政府对群众的抗议活动进行了镇压,派军警冲入中央大学校园,抓走200多名师生。12月15日,希门尼斯一手操纵的“全民投票” 鸣锣开场。20日公布了投票结果,在2758972张选票中,赞成希门尼斯连任的蓝票为2374790张,表示反对他连任的红票为384182张。这样希门尼斯如愿以偿,准备继续担任1958~1963年总统。
四 推翻独裁政权
希门尼斯亲自导演的“全民投票” 闹剧刚一收场,委内瑞拉各地人民群众便掀起了抗议浪潮。民主行动党、基督教社会党、民主共和联盟和委内瑞拉共产党领导人贝坦科尔特、卡尔德拉、比利亚尔瓦、古斯塔沃·马查多(Gustavo Machado)以及著名实业家欧亨尼奥·门多萨(Eugenio Mendoza)在纽约集会,他们讨论了委内瑞拉的形势,决定协调一致地开展反对希门尼斯政权的斗争,并签署了一项谴责希门尼斯政治丑剧的联合声明。这次会议结束后,委内瑞拉的群众运动日益高涨,军队内部也开始不稳,希门尼斯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958年1月1日,乌戈·特雷霍(Hugo Trejo)中校在加拉加斯率先发动起义,马拉凯的部分驻军和帕洛内格罗空军基地的空军部队随即响应,占领了马拉凯,并出动飞机轰炸加拉加斯。希门尼斯急忙调集大批军队进行镇压,经过一天战斗,起义部队因合作不力而失败,乌戈·特雷霍被捕。1月9日,拉瓜伊拉5艘驱逐舰的海军官兵揭竿而起,但遭到镇压。10日晚,国防部长罗慕洛·费尔南德斯(Rómulo Fernández)也向希门尼斯发难。13日,费尔南德斯被捕,随后被驱逐到圣多明各。希门尼斯虽将几次起义镇压下去,但并未能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全国各地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独裁运动。首都工人、学生连续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城市居民、妇女也走上街头,“打倒希门尼斯” “释放政治犯” “我们要求自由选举” 等口号声不绝于耳。尽管希门尼斯动用警察和军队进行镇压,但反政府活动日益扩大,并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包括前议长、部长在内的88位著名人士联名签署了《自由宣言》,要求根据宪法改组政府。教会同独裁政权的矛盾越来越深,公开支持人民群众的反政府斗争。军队首脑与希门尼斯之间的冲突也不断加剧,陆军和空军参谋长等高级将领先后被捕。
随着时间的推移,委内瑞拉的人民斗争迅猛发展。1月21日中午12点,首都加拉加斯所有工厂的汽笛、汽车喇叭和教堂钟声齐鸣,广大工人、学生、店员、职员在爱国委员会的号召下,开始举行要求希门尼斯立即辞职的总罢工、罢课和罢市。巴伦西亚、瓦列拉、瓦利和洛斯凯特斯等城市人民遥相呼应,也组织了激烈的反政府活动。希门尼斯对示威群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打死、打伤多人,逮捕工人千人以上。但人民并未被独裁政权的暴行吓倒,反抗的烈火越烧越旺。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海军和加拉加斯警备部队决定同人民站在一起,22日晚宣布加入要求希门尼斯下台的行列。希门尼斯已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23日清晨,他乘飞机逃离委内瑞拉。他花费巨款在迈阿密买下一栋豪宅,企图在美国的庇护下逃避委内瑞拉人民对他的审判。在加拉加斯,愤怒的人群冲进内政部、警察局,焚烧了大批档案,打死了一些激起民愤的秘密警察,捣毁了所谓“全民投票” 的选举办事处,烧毁了希门尼斯的喉舌《先驱报》的报馆。成千上万名群众聚集在市中心玻利瓦尔广场,他们高唱国歌,挥舞国旗,欢庆反独裁斗争的胜利。随后,海军少将沃尔夫冈·拉腊萨瓦尔(Wolfgang Larrazábal)担任主席的军政府委员会宣布接管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