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逻辑:这个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我有一个朋友

我觉得每本书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向我印证着过去的记忆。正因如此,我几乎从不丢弃任何一本书,任凭它们越积越多。

许多人一生之中,只在一两个地方消耗自己的大部分生命,也许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所谓的家园感。那些偶尔的旅程就像是火车走走停停:有人从我们身边消失,又有人急急忙忙地补充进来,你可以确定,搂在一起的人,随时会分开,然后又可以再回到一起;在昏睡中,对身边走失的人一无所知,更是从未感觉到地上的尘土。一个习惯了收集地图,只在纸上航行的人,口袋里装着虚构的铅笔和速写本,一万里路的记忆不明、语焉不详、纠缠不清、支离破碎,已为他所预备。

庆幸的是,我还有一个朋友,像空气一样,是充斥我左右的至为重要,我感觉不到其存在,却知道自己可以顺畅自由地呼吸,可以发力狂奔,去追赶一些东西,直到世界与生命的尽头。过去的日子似乎都能静静地躺在某个角落里,每当我想起与那个朋友的诸般往事,那些记忆就会整齐地列队回来,向我问好。

这个朋友,就是书。

即使成长已经没有一万种可能,阅读依然可以使我们有一万种可能。有时候甚至不必走万里路,只需要好好地读上万卷书。行走的痕迹,境遇的跌宕,生活的点滴,或许只是让我们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见一本书,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并写下自己的思考与感受。我们仿佛之前早已约好,只是先各自走完一段路,然后在相逢之时,在书页和文字中,寻找和证见自我。

书有不同的读法。有的书,可以让你在瞬间攀上种种宿命的巍峨矗立,可以让你片刻的顿悟胜却千载的言语,可以让隐藏的一切如止水下的暗涌般不动声色,可以提醒你不要遗忘那些思想和容颜。有的书,则可以让你想起窗外的夜深如海,南国的蛙声蝉鸣,雪季的漫天飞白,以及某种不再背负着重量的、纯净的、愉悦的阅读快感。就像在图书馆里,从书架上随性取下几册,然后坐下,慢慢地看完。阳光和着树叶边嫩绿的氤晕,在字里行间划过半日的时光。

对一部分好书,更是要一读再读。它们和云彩一样,拂晓、正午、黄昏、月夜、阴晴、风雨,在不同的心境中,变幻出不同的色彩。有法、有度、有大智慧的阅读,可以让人心灵通透、耳目清明、克己自制、正直自持、谦逊自省,保留所有美好品质,不争不怨,不嗔不喜,不易不疑,不惧不怖,甚至不言不语。有形之书或许会消失,但关于书的那些感动与体悟,至少在某个时候是与人性相通的,于是也就可以温润沉静,在时光中毫不动容,或许历千百年后依旧存在。

真正的读书人,应该像《蒙古秘史》描写九岁的铁木真时所说,“眼中有火,脸上有光”。因为读书使人专注、沉静、坚定,就像好的文字一样,鲜明闪亮,清朗透晰。我在写书评时,也常常会写出许多隐藏着的,自己未曾意识到的愿望。它们从指尖流出来的时候,还是有温度的。

这本集子,收入了我在过去数年间以不同的笔名发表的若干书评小作。各篇约略归入社会、经济、历史、科技与文化五大类,并根据所评书的内容由中及外、由今及往予以排序。我将那些温度,就这样呈现出来。

书名所说的阅读的“逻辑”,指的不是某些僵化的模式、类型、路数与章法,而是独立与客观的立场、批判与质疑的精神、严肃与关切的态度、节制与严谨的表述。我努力地想让自己的文字与不加沉淀、不作深思、不予升华的某些散文式“书评” 有所区别。完整的知识结构、自洽的思维过程、人本的理性分析、内敛的感性情绪,都是我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我始终相信,如果生活是一团皱纸,那么阅读就像一杯清水,让我们在当中重新舒展开来,而不是像冰冷锐利的刀锋,将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理性与感性不由分说地一分为二。

感谢戴新伟、黄长怡、张策、彭伦、田毅、程明霞、侯思铭、吴慧、臧博、涂志刚、李旭、张志伟、朱敏翎等诸位编辑老师,感谢刘德顺、李洋、闫柳君、黄维益、储卉娟等诸位出版社老师。是他们促成了我和这些书本的偶遇,与这些文字的机缘。

感谢本书责任编辑秦静花的辛劳付出。她让这些散落的文字碎片成为一个整体,让我与过去的自己狭路相逢,并且从中读出了成长与改变。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搜狐文化频道主编、原《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编辑雷剑峤,他是我书评历程的引路人,也是我阅读旅程上的同路人,并在勤碌纷弛中拨冗为敝著作序。本书出版之际,我们也各自开始了人生的全新征途。希望这本书代表的只是回望与再出发,而不是告别与结束。

我对自己的父母深怀感激。没有他们在我小时候就努力培养我阅读的习惯,我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没有他们的鼓励与支持,关于这本书的构想也不会最终成为现实。

阅读,本是一种私密的体验、一次孤独的历险。谢谢你们的相伴,让它变成了一场愉悦的聚会,让我们可以分享读书人的思考、追求、操守与信仰。

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

201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