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艺术家不死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同时也是一位雕塑家。有一天,他倾注全部心血雕刻了一座少女像,并对自己的作品得意非凡,天天观看。渐渐地,他竟然爱上了自己创造的少女,日日对着雕像倾诉着自己的爱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爱抚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真挚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赋予雕像以生命,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皮格马利翁的故事在后世的传颂中被渐渐演化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期待效应”,意思是我们心中期待什么,便会为之努力,最后得偿所愿。
如果说,皮格马利翁是因为爱情才创造出如真人般灵动的作品,那么对于其他艺术家而言,创造艺术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出于纯粹的精神需求,还是源于对名望与金钱的渴慕?……
似乎,这是一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当我们站在一件艺术作品前,所有的注意力都会不由自主地投放到那个洋溢着无限魅力的“人造物”上。我们会打量它的颜色、琢磨它的形体,猜测那些隐藏在背后的故事。甚至有那么一瞬,我们竟会奢望着能够拥有某种超能力,可以与它达成精神上的契合……总之,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为什么它的创造者要倾尽全力做出这么一件让人们颇费脑筋的东西?”而且,更让我们沮丧的是,有时候就连艺术家们自己都无法说清,究竟是在什么力量的推动下,开始创作那些令人惊叹的艺术品的。
除此之外,似乎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困扰着我们——除了印在拍卖目录或展览标签上的那一串“惊人”的数字,还有什么更隐秘的因素支持着艺术的“生长”,使这个庞大的“产业”可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而艺术又是如何通过自身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其中,甚至甘愿为其抛弃所有呢?当然,还有那些载入艺术史册的作品,它们又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是什么让它们成为经典,成为人类精神殿堂中的宝贵收藏?而我们又是否从中找寻到艺术家个人的影子,以及让他们创作出这些作品的真实原因呢?……这些问题就如同一团挥之不去的迷雾,久久地徘徊在艺术家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作品周围。
在这本为所有喜爱艺术的人们所写的书中,20余位性格迥异的艺术家将会悉数“登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家,拥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从表面上看,除了“艺术家”这个头衔,他们就好像一颗颗石子。乍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区别,但细细品味起来,每一颗石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形状”和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在这些艺术家中,有的生于锦衣玉食的帝王之家,从小阅遍人间无数奇珍,却独爱一支丹青、一缕墨香;有的出生在备受歧视的少数族裔家庭,却因天赋异禀的才华和不断的努力成为后世敬仰的时代楷模;有的遍尝世间冷暖,不惜倾其所有,只为了用手中的画笔将那道夺目的艺术灵光绘入每个人的心底……
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约而同的走入艺术的“奇幻”世界,并且凭借一己之力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虽然,书中的20余位艺术家仅仅是人类艺术史上的沧海一粟,但他们却因自身的独特经历和在艺术世界取得的傲人成就,而成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特例。从他们的话语、思想、行为与作品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寻到某种令人精神一振的东西,它就如同一缕清风扫去了眼前的“迷雾”,让那些隐藏在艺术背后的“真相”变得渐渐清晰起来。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便会发现阅读这本书就如同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的奇妙“探险”。没有看似深奥的“大道理”,也没有令人费解的“理论”。我们只需瞪大双眼,跟随着文字,从一件作品开始,一步步地深入它的背后,在看似纷繁复杂的艺术世界中抽丝剥茧,寻找着心中向往的答案。当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艺术才能成为那个自人类诞生时起便相伴始终,让我们缠绵悱恻、欲罢不能的“加拉泰亚”……
没错,艺术确实可以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满足。当我们的祖先用粗陋的树枝蘸着矿物颜料,在洞窟的墙壁试图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时,最早的绘画便悄然诞生了。虽然,我们还无法完全弄清这些古老壁画的起源,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与今天看到的艺术品一样,都具有记录、观赏和愉悦心灵的功效。此后,伴随人类社会的演变,艺术的地位被大幅提升,它逐渐成为那些拥有权力人们手中把玩的“奇珍”,成为与金钱等价,甚至价值远超黄金的人间瑰宝。
然而可悲的是,并非所有被创造出来的艺术品都能如此幸运。只有那些出自名家之手、历经时间洗礼的作品才能有幸成为时代的珍藏。在它们之后,是难以计数的被遗忘、被焚毁、被丢弃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命运就如同创造它们的主人一般,还未能获得一丝“展露容颜”的机会,便早早地凋零、衰败了。所以说,艺术家的命运是同他们的作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寥寥可数的几个“英雄”背后是更多的“无名氏”,他们就如同夜晚的天空,用自身的黑暗衬托出星光的璀璨。
虽然现实如此残酷,但无法阻挡怀抱“梦想”的人们。那些励志要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似乎受到了神秘力量的蛊惑,将前辈们的教训完全抛之脑后,精神百倍、斗志满满地一头扎进这充满不确定性的艺术世界。有些人为它不惜倾其所有,有些人为之“众叛亲离”,甚至献上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但命运并没有因他们义无反顾的“豪情壮志”而给予丝毫的怜悯。在艺术的金字塔上,能够站在顶峰的依旧只是那几个少数的幸运儿。
似乎,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那个令人们倍感疑惑的“谜团”:如此前途未卜的事业,为什么仍然魅力不减,吸引一代代年轻人奋不顾身地投身其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得以坚守终身,即便是贫困饥饿、不被世人理解、欣赏,依旧紧紧抓住那微弱的希望之光,在看似没有尽头的人生旅程中守护着最后的梦想?……是为了那站立在艺术顶峰的荣耀,还是为了获得羡煞旁人的财富与地位?或者仅仅是因为一份发自内心的喜爱?……
其实,这些看似合理的解释都只是事物的表面,他们之所以要成为艺术家,要创作作品,是为了获得“永生”!
在浩如烟海的时间长河中,芸芸众生最终都要变成尘沙,被渐渐遗忘,只有少数人得以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甚至样貌。这些人中,除了位于统治地位的君主帝王,便是在不同时代中创造出赫赫功勋的“人中蛟龙”。这其中也有艺术家们的一席之地。
虽然,他们创作的物品看上去没有什么实际功用,只是被用来赏玩和收藏,但这些艺术品却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用一种奇妙的“幻象”重新再现了我们眼中的世界;它们用生动而不枯燥的方式“记录”着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过去和我们的未来;它们探究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用或轻柔、或激昂、或直白、或含蓄的方式表达着复杂而多变的情感……
可以说,艺术为我们创造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它就在我们身边,但又迥异于我们眼中熟悉的一切。或许,正是因为艺术具有这样非同寻常的魅力,才成为历代帝王权贵一掷千金的珍宝,才成为人类文明殿堂中最为璀璨的明珠。而它们的创造者,那些幸运的艺术家也因为作品的留存而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所以说,只要作品不毁,艺术家就不死!在真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永生,但凭借那些被载入史册、被历代相传的珍贵艺术品,艺术家们可以获得另一种形式的“永生”——他们活在自己的作品里,活在子孙后代的尊敬与仰慕中,活在那些口耳相传、经久不衰,和他们相关的故事与传奇中!
2017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