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导论(2)
新的苏联材料没有涉及的和它们所揭露的一样重要。从这些新开放的档案中,我们看不到有证据表明,斯大林或其手下想要占美国总统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便宜,也没有证据说罗斯福在会议桌上表现不佳将有助于苏方达成目标。我们也看不到任何迹象可说,西方的波兰政策若更强硬,就能救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使他们免受苏联的宰割控制。尽管苏联领导人内部在战术上有些明显的不同意见,新资料却显示苏联决心建立对其西翼邻国的控制,以波兰为其安全结构的主干。斯大林预备倾其全力掌控波兰,所以,在这种情形下,西方外交立场是硬是软,其实已无关紧要。
从原本保密的文件判断,苏联对会议的结果感到满意,这其实与美方的感受并无不同,苏联对未来的合作也同样乐观。但是,双方都误判了对方的意图。这使他们接下来进入了互不信任、相互猜忌的阶段,最后演变成冷战的局面。雅尔塔是通往分裂、危险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但是它并未造成冷战,也没有使冷战的产生不可避免。冷战是在后来才发生的,是许多人的决定造成的,而且至少在西方这一边,许多决定冷战局面的人根本没踏上过克里米亚的土地。
把雅尔塔会议从冷战的历史和学术背景中抽离出来,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它在历史上的地位。雅尔塔既不是冷战的第一次高峰会议,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末会议,在1945年7、8月间举行的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才是。雅尔塔会议是战时的一场高峰会议,举行的时候,共同的敌人尚未被击败,胜利虽已接近,但仍未达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待雅尔塔会议,我们就能认识到简单却根本的一点:会议的参与者协助结束战争,建立了经由谈判得到的和平环境,尽管这样的和平并不完美。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和平并不是核灾难发生前的停火。而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三巨头都设法拼凑出了一个国际体系,来维持欧洲史上最长久的和平。
以高峰密会这样的方式结束战争要付出某种代价。它牺牲了公开宣示的原则,违背了西方领导人正式宣示并坚定相信的价值观。而且这个代价要由半个欧洲支付,因为世界很快就陷入冷战,东欧落入苏联的控制。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发生的?西方领导人能够以较少的牺牲得到更大的收获吗?最后,这些教训可供未来警惕吗?本书将叙述雅尔塔谈判的故事,检视参与者的期望和失望,探讨上面的这些问题。
叙述的焦点是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巨头及其代表团在雅尔塔的那八天,会议的议定书是我重新建构事件的主要资料来源。欠缺正式的会议记录对于本书的写作来说,既是一种诅咒,又是福佑。这固然使我经常很难拼凑出辩论的实际内容,但是比起只有单一的会议记录,梳理不同代表团记录人员对同一对话的笔记,能让我们更完整地看到事件的经过。美方所漏掉的字句或对话被英国人或苏联人记下,英、苏疏漏的地方或许也被美国人记了下来。在有些事例上,一些重要的微妙之处明显被摘录人员漏掉了,有的则在翻译过程中失落了。
我大量引用可以找得到的会议议事记录和另外进行的私下会谈记录。然而,请大家注意,在某些事上,放进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和其他人嘴里的话只是大意(虽然有时候非常接近实际用语)。我运用我能取得的一切资料,尽最大能力重新建构,不仅依赖会议记录,也借重参与者的回忆录,他们对会议气氛提供了宝贵的评述。我假设摘记人员最了解自己的领袖,最能准确记载他们的谈话,因此只要可能的话,我会用美方记录来引述罗斯福的话,用英方记录来表达丘吉尔的评论,用苏方记录来传递斯大林的想法。为了避免读者被注脚淹没,我把用来重新建构某一辩论或对话的资料,在叙述这一事件告一段落时,全部放在一个附注里面。
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文件是我重新评估雅尔塔会议的最重要资料来源,但未发表的美方人员有关这一高峰会的记述,尤其是安娜·罗斯福·伯蒂格和凯瑟琳·哈里曼的记载,以及埃夫里尔·哈里曼的驻苏大使馆文件,提供了描述会议气氛的基础,以及此次会议之后的政治和地缘战略脉络。我自己从苏联档案中的发现(特别是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馆)有助于了解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恶名昭彰的NKVD)在会议准备阶段的角色。最有意思的是,我找到了内务人民委员部官员为斯大林准备的雅尔塔会议照片本。
在雅尔塔会议引发的重大政治变革中,有一项是地名大幅更动。国界重划,人员也发生流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哈布斯堡、奥斯曼和俄罗斯帝国崩溃而产生的文化、语言文字变动情况变得更加复杂。20世纪80年代末期,所谓“雅尔塔体系”的世界秩序开始瓦解,不久之后苏联解体为许多独立国家,又增添了复杂程度。本书中提到的许多地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都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地方到今天都还两个名字并用。本书中的地名通常采用它们今天所在国家的文字。因此,举例来说,利沃夫城在波兰文里是Lwów,德文是Lemberg,俄文是Lvov,而今天它属于乌克兰,因此是Lviv。通常在名称第一次出现时,或是特别谈到管辖权变动时,本书会注明该城市的别名。
本书着重讲述三巨头及其助理在雅尔塔的动机、思想和行动,并且以罗斯福为主角。故事开始于罗斯福启程前往克里米亚,然后我们会详细考察头几天的会议,与会者在那几天讨论军事事务,提出政治议题,并为后续的辩论铺垫。接下来记述三巨头在2月7、8两日的提议、反提议和各种错综复杂的交涉——这是雅尔塔会议最有成绩的两天。再来是末尾几天的辩论,这时罗斯福的主要工作是在没有达成协议的领域——如波兰政府的组成、德国的待遇等——尽量争取,而不危害到前两天已有的成果。
本书的最后两个部分“雅尔塔精神”和“风雨将至”旨在检视会议之后的高度期望,以及始于罗斯福去世之前那几个星期的东、西方关系的深刻危机,这危机象征和苏联密切合作的时代已告终结。本书以罗斯福总统去世、杜鲁门总统首次试图重新评估美国的对外政策作为结尾。罗斯福在世之时既受人敬佩,也遭人痛恨,但一般人都承认,正是因为他的卓越领导,美国才能走出大萧条的深渊,他也十分巧妙地带领美国取得了大战的胜利。会议结束之后两个月,他就撒手人寰,这使得雅尔塔会议成为他对外政策的象征,也使得关于会议重要性及遗绪的辩论,经常变成关于他本人政治遗产的争执。
本书的情节很复杂,叙述也十分详细,但主要的道德论点却很单纯:不论准备及进行一项国际会议时投入多大的努力,不论与会者的谈判技巧多么娴熟,他们有多么足智多谋,也不论会议成果多么璀璨可期(雅尔塔会议在当时被认为是伟大的成就),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及社会在和价值观不同的人物或国家有密切牵连时,应该准备付出代价。降低代价的唯一方法,是对盟友的认识至少要与对敌人的认识一样深刻。雅尔塔会议及会后的发展显示,当没有共同价值把盟友绑在一起时,敌友之间的分歧迟早会爆发。
注释:
[1]古拉格是苏联“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的俄语音译。政治犯多关押于其辖下的劳改营,因此“古拉格”也成为苏联与其东欧卫星国家思想统治的代称。——译者注
[2]剑桥五杰,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五名为苏联情报机关所吸收的英国情报人员。这五人都毕业于剑桥大学,故英国情报机构后来以“剑桥”作为这批双面特工的代称。——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