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乡土篇——为有源头活水来(2)
赏析崔氏的家训,究其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恰与关老爷文化精髓相符,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崔云山的祖籍,应该是陕西省城固县李家营村,还是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述了爷爷的故事:爷爷是一位木匠,生养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家境非常的困苦。更为糟糕的是,在那兵荒马乱年代,还常常遇到雪上加霜的事情:崔云山伯父刚满18岁,就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这一去便是不归之路。他的父亲排行老二,当时只有15岁,却也没有逃过那个时代的厄运,顶替爷爷进了队伍。据说不久后,崔云山的五叔也被抓去,送给国民党一个官太太当了干儿子,至今也是生死未卜,杳无音信。再后来,他的四叔也被送了人,姑妈嫁给邻村一个庄户人家,转眼间一大家子人,就剩下三叔留在家中,孤独独地顶起了崔家的门户。
崔云山讲道,父亲被抓壮丁后,被编入川军,训练了两三个月,便随着部队出川抗战。部队历经长途跋涉,渡过黄河风陵渡,来到了山西境内抗日前线。脚跟还没有站稳,就遇上了中条山战役,父亲腿部受伤后,被日本人捉了俘虏。说日本鬼子的罪行十恶不赦,一点儿也不过分。那一场战役悲壮惨烈,历史上多有记载,中国军人伤亡很大,年龄较大的被俘军人,全部被日本鬼子集中到一起,通通用机枪扫射杀死。崔云山的父亲叫崔海林,只有十五六岁,因为年龄小才死里逃生,被遣送到运城西门外的兵营里,给日本人养起马来。也许人生中的千里姻缘,就是被冥冥中那一根红线所牵连。恰好崔云山的舅爷家,也住在西门外,慢慢与他的父亲熟识了。
崔云山的姥爷,当年在西街也是个人物,号称“姚老八”。见崔云山父亲身强力壮,秉性也不错,就托人介绍与女儿结为秦晋之好。婚后不久,小两口又过继给了崔云山母亲的姨母家,家住在西八里铺村,于是他们家就搬过去住。日本鬼子投降后,崔云山的父亲又回到了国民党部队,在临汾一次战役中再次受伤,而且伤了一只眼睛,从此回家务农。父母在石家姨奶处生活了几年,因家庭闹了点矛盾,所以搬出姨奶家,在本村张锁家租了一间房子住。那时候的崔云山,只有两三岁的样子,父亲一头挑着他,一头挑着全部家当,定居在了张锁家。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时,他们家的成分被定为贫雇农,分得三间房子,总算有了栖身之地。
对于我们华夏民族来说,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还是生活在当地的外乡人,或者是旅居在海外的华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份难舍的情怀。家乡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注定是我们人生的起始源头,记载着我们自己的人生轨迹。无论走到何处,家乡总是我们回忆萦绕的终点,思绪盘旋的中心,始终藏满了深情与感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印拓着深刻的家乡烙印,一生一世也都不会褪去。每个人都深爱着自己的家乡,这是一种天生的情怀,我们走进自己的家乡,就会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带给自己快乐的童年和充满激情的青春,除了她固有的可爱以外,家乡已经被注入了情感内涵,是我们心灵的依靠,感情的寄托……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们谈论的亘古不变的话题。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故乡之思,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生命虽说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也浸透了亲情、人情与乡情。这种情愫已经融进了我们的生命之中,走在故乡的怀抱里,似乎就看破了红尘俗世,冷寂时可以寻得温暖,孤单时可以停泊靠岸。所以每每提及家乡时,崔云山都是动情地说道:尽管自己离开村子都几十年了,而且自父母亲过世后,就很少再在村子里住宿。但儿时家乡的那一片云,那一棵树,那一阵风,那一段小路,至今都还深深地埋在心底,今生今世将难以忘却了。
堡子墙的传说
我们在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穿行,却是否能理解当年帝王们为争夺盐池尔虞我诈的心声?朦胧的烟尘里,我们又仿佛看到了不远处的虞坂坡上,旌旗飞舞,马蹄声碎,让人们不由得想起“假虞伐虢,唇亡齿寒”的典故,想到“伯乐相马”、“结草衔环”的故事。应该说,是河东的山水,河东的民俗,河东的历史熏陶并哺育了崔云山生命,成就了他的人生。也许在中国的江南、西北、东北等地方,会培养出诸如王云山,李云山之类的人。但崔云山的人格品质,文化素养,处世方法,只能是河东这片土地才能够培育而成。如此说来,李店铺村孕育出崔云山这样的人,是理所当然的,并非是什么奇迹所致。
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地域、环境、文化诸多因素,对于每个人的品质、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不可辩驳的。随着岁月的远逝,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记忆,只是不论处于什么时代,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童年生活都是愉悦的。因为在儿童时代无邪的心灵里,对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们眼前的李店铺村,也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庄,与周围的蔡家村、杜家村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它的怀抱里,却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对崔云山采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福同惠传人刘跃先生,与崔云山是忘年交。而且他的舅家,也是李店铺村的,并且与崔云山一家,还曾在一个院子里面住过。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我当即找到刘跃先生,谈了我此行的目的,果然是颇有收获。刘跃先生告诉我,他小时候,母亲曾经给他讲过一个关于李店铺村的传奇故事:人都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着盐池的村民们,当然就指望盐池来养活自己了。据说自打汉唐时代起,食盐就被官府实行了专卖制度,贩卖私盐是违法的,严重了会犯下杀头之罪。所以周围官府用300里禁墙,将盐池紧紧地包围起来,由官兵把守,几乎是与世隔绝。到了清末民初,贩卖私盐的活动猖獗,土匪绑票劫货的犯罪也多了起来,有钱人家开始人人自危,千方百计寻求平安。村里有一位姓宋的盐商,决定筑一座堡城,用来保护家庭生命财产的安全。
宋盐商备好建筑材料,从周边一带请来一些人,堡墙很快便有了规模,底八尺、上五尺宽,看上去非常壮观。就在堡墙筑到一丈二尺的时候,却出了一件怪事,宋盐商的堡墙筑了半截子便停了下来,直到民国时残墙还遗留在那里。那是一天清晨,天刚麻麻亮,宋盐商穿着长袍马褂,右手拄着文明拐,左手托着下巴颏,若有所思地站在村口,欣赏着即将完工的堡墙。此时在他的眼里,那泛着青光的条砖和细如线绳的白灰缝,就仿佛是一件精工细雕的工艺品,怎么看怎么顺眼。眼看着阳光爬过了树梢,洒落下斑驳陆离的树影,也就在这个当口,不知什么时候从哪里走来了一位红颜白发、精神矍铄的老年人。
这老人径直来到宋盐商身边,漫不经心地说道:“建好墙不如养好狗。”宋盐商回过头来,见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知道是遇到了高人,忙堆下笑脸问道:“师傅见教,此话怎讲?”那老人也不答话,只是朝着宋盐商轻轻地点点头,然后一拍屁股,只听“嗖”的一声。等到宋盐商抬头看时,那老人早已坐在堡墙上,跷起了二郎腿,直惊得宋盐商目瞪口呆,赶忙让工匠们停下手中活计。然后将老人请到家来,让到上房。
宋盐商送他100两白银,被他婉言谢绝。临分手时,老人对宋盐商深深一揖,说道:“施主是一位识大理的人,其实你更要知道,养好狗不如做好人。”说完不等宋盐商答话,又是飘然而去。从此宋盐商广散钱财,布施穷人,虽然堡墙半途而废,但宋盐商生意兴旺发达,在以后动乱的日子里,也没有遭受到其他的横祸。崔云山小时候,爷爷常给他讲这个故事,而且还嘱咐他,人生中最大的造化,就是广施天下,做一个好人。正是儿时老人的耳提面命,经过慢慢地潜移默化,这个故事熟记于心,成为崔云山后来做人做事的座右铭。
崔云山说道:“当初爷爷讲这个故事时,自己并没有多少体会,只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权当听‘西湖景’而已,更多的是希望能见到那个白发老人,学习他飞檐走壁的功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世事的认知,尤其是自己创业这么多年来,风雨中摸爬滚打,才更领悟到这个老人的见解是多么的深刻。别看他当时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其实是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为‘做好人’才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人生境界呀。”
李店铺村的脚下,便是千年古盐池,站在村头向南望去,隐约起伏的禁墙残迹依稀可见。关于这个堡墙的故事,我曾经专程去过李店铺村,希望从中能够找出自己的感悟。只是时过境迁,当年传说中的堡墙早已荡然无存,连丝缕遗迹也没有留下,只有秋风从村头掠过,裹挟着缕缕丰收的喜悦。不过李店铺村人,却没有忘记这个故事,老人家那句“做好人”的箴言,已成为村里人的共同目标。当然乡亲们也有自己的“好人”标准,比如村里前任党支部书记刘林生,就是乡人眼中的好人形象。
刘林生今年66岁了,在李店铺村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也数得上是村里的头面人物了。就是这么一个有头有脸的人,到了母亲跟前却是百依百顺,十分的孝敬。平日里母亲不论怎样的批评,说出多么难听的话来,甚至动手打骂他。刘林生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而被村里人奉为“孝子”榜样。所以每每村里谁家的儿子敢于“犯上作乱”,他们的父母亲就会诉说道:“看看人家刘书记,都是当爷爷的人了,他妈骂他都不顶嘴!”就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就能够平息了一场“家庭风暴”。
2015年元旦过后,我认识了这位李店铺村的“孝子楷模”,当我问及这件事情时,刘林生书记却笑着说道:“云山老兄才是我的师傅哩。我婶子在世时,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数落他两三个小时。云山老哥总是不烦不躁,临完了他总是那句话:妈,你说完了吗?还有吗?没有了,我就给咱办事去。我与我崔师傅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呢。”这件事得到了李店铺村人的证实。崔云山父母在世时,他不论什么时间回来,有事没事都是先绕到他父母亲屋里去,问寒问暖,拉拉家常。给母亲捶捶背,给父亲点支烟,直到在父母亲多次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熟悉崔云山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谦虚低调的人,从来不愿意炫耀自己,不过对于孝敬父母这件事情,崔云山却并不否认。他说在自己这一生里,有一个不容置疑也不容改变的规矩:就是这一辈子什么钱都可以节省,但是孝顺老人的钱,不能有丝毫的吝啬。他在企业讲话时,也常常告诫员工们,不管我们再怎么穷,一个月也要挤出钱来孝敬父母!大家想想看,我们的父母亲会不会因为负债、缺钱,就不去抚养我们?他们再怎么穷,还是把我们抚养长大,所以现在我们回报父母亲,是天经地义的,怎么可以说是有钱才给父母,没钱就不奉养他们呢?
中国有句俗话,叫作百善孝为先。或许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道理,其实父母亲就是我们的天时,我们与父母亲的互动,可以累积天时的能量。一个人如果没有天时,这一辈子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顺利,所以换个角度来看,孝顺父母不仅只是为了父母,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此崔云山举例道,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看看那些一年换12个老板的年轻人,是不是往往在家里,也都不太孝顺?相反地,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们,一个个都是事亲至孝,恭顺双亲与长辈,甚至有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前五百强的企业家,个个都是孝顺父母亲的从善人物。
常言道:“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事实上孝心比金钱更重要,崔云山在父母亲的有生之年里,始终是揣摩他们的心思,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1976年春,母亲病了,似乎还很严重。他整天守在母亲的身旁,精心地伺候着不离前后。他发现没人的时候,母亲也不言语,眼睛却总直直地盯着天花板,大概是在想着什么心事。他问母亲,母亲却总是摇摇头。他猜想母亲大概是想那个给了人的三妹了,于是与妻子费尽了周折,总算把三妹找了回来。不久母亲的病竟然痊愈,又健健康康地活了20来年,所以在他看来,所谓的“顺天”,就是要理解老人的心,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天地创造了人类,父母孕育了我们,面对着给了我们一切的父母亲,难道在他们灵前一个“跪”字,就能够了得我们一生的报恩?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侍而亲不在”。走过了70年的岁月沧桑,崔云山深有感触地意识到,人生只不过是一趟长途的旅行,走在一条路上的人们,你路过我,我路过你,然后各自向前跋涉,各自创造着生活。尽管我们不能把握时代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好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为生命的丰盈,在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最终都源于一颗平常的心,所以我们不必去刻意雕琢眼前的路,最好的途径就是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善待父母,善待人生,善待社会。其余的事情,就让时代与社会给我们去做选择与决定吧。
“孝星”崔云山
孝与善是我们人生的两大支柱,需要我们不断地自我修养、修炼与修悟,只有踏雪无痕,水到渠成,才能做到心灵无欲,天地自宽,人生之路才会在自己的脚下延伸。父母亲去世后,崔云山把对父母亲的孝,转化为对姊妹们的爱,谁家大小有个事,他都是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成为姊妹们的靠山、港湾和主心骨。而且崔云山的孝与善,不仅仅体现在家庭与亲人方面,而且对于乡里乡亲,也是有求必应,有事必帮,正如孟子提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那样,成为一种大善与大孝,在李店铺村口碑极好。2008年,崔云山被运城市授予“河东二十四孝星”,2010年又被评为“山西省十大孝星”,应该是对他行为的肯定。
2015年春节前,我在李店铺村遇到一位老人,叫胡社有,顺便与他说起崔云山。他拉住我的手连声说道:“点娃在这方面,真是没有说的。前些年小汽车还是稀缺货时,村里谁家有结婚的,他都会把自己坐的小汽车打发回来,哪怕自己办事情打出租车。而且村里谁家只要有事,凡是向他开出口来,从来没有驳回过的。现在村子里借他钱的人,听说在他手头里的欠条,估计还会有几十张哩。”小学老师郭银福,虽然只教过崔云山一年多,却被他牢牢地记在心底里。40年后,当崔云山知道郭老师身体不太好时,就组织了十几个小学时的同学,来到乡下郭老师的家中去看望,送去了1000块钱。知道郭老师儿子、儿媳双亡,便为他的孙子提供免费上学及其生活用品,并且安排到自己的企业里工作。
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孝道,厚道和善道,是构成道德大厦的三大支柱,也是流淌在崔云山生命与血液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厚德载物,大道至简,从善如流。在崔云山的人生哲学词典里,始终都坚守着助人者人当助之,投桃者需报李也。在他看来,知恩图报是多赢的处世哲学,来不及报答的恩情,是人们无法弥补的遗憾,而最应该报答的,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寻常小事。要做到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尤其是自己发达了,更不应该忘记旧情,这也是他后来对“做好人”最深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