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斋选集(第二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灵石静升《王氏族谱》札记

灵石王家大院以“华夏民居瑰宝”的美誉蜚声海内外,作为王家大院的建造者——静升王氏也随之名扬天下。而与此不相适应的则是记载静升王氏繁衍兴盛的《王氏族谱》却依然鲜为人知。笔者在修复王家大院的繁忙中,偷闲研讨、考证了《王氏族谱》,现将点滴收获见诸《沧桑》,以助读者深入了解静升王氏与王家大院。

版本·梗概

灵石静升王氏“太原之宗裔也”,“自元皇庆间诚斋公迁邑之静升村”。静升《王氏族谱》先后有6种以上版本印行,现存4种,其中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印行的堪称善本。

《王氏族谱》(乾隆版,下同)是十五世孙王梦鹏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康熙版《王氏族谱》的基础上重修的,20年后由其四子王中极定稿并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三月付梓;现存版本为乾隆庚戌年(1790年)存厚堂藏版所印,共20卷,627个页码,为172mm×285mm木刻线装本,卷一为序、凡例、目录、世系总图,卷二为世系总图,卷三至卷十七为各派世系图,卷十八为封典考、忠义考、节孝考、名位考,卷十九为坟墓考、宗祠考、坊表考,卷二十为艺文考、后序。

《王氏族谱》原纂王梦鹏(15世),分编王文山、王凤山(17世),纂辑王中辉、王中极(16世),校字王德著、王德纯、王德音(18世)。

民国二十二年(1933)5月,二十一世孙王俊英为节省篇幅、方便携带、易于保存,将《王氏族谱》摘要简编为《王氏族谱要览》,在太原石印成册,分散族人。

《王氏族谱》前后有9篇序文,共4500多字,分别为《王氏族谱序》,由灵石县知事蒋荣昌(中州人)撰并书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王氏族谱序》由工部都水司郎中李天培(晋阳人)撰写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重修王氏族谱易五行为五常序》由文渊阁检阅顾宗泰(元和人)撰写;《王氏族谱原序》由岁进士、候选司训张尊美撰写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王氏谱系序》由王梦鹏撰写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族谱定本序》由十六世孙王中极撰写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族谱付梓序》由王中极拟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灵石族谱后序》由王镕(莱阳人)撰写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族谱后序》由十六世孙王蕙撰写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五行·五常

《王氏族谱》共记载一世至二十世(其中智派至二十一世)男丁3445人,未分五常前五世16人,分五常后仁派916人,义派360人,礼派709人,智派901人,信派543人。鼻祖王实,字诚斋,娶一妻,生一子。最后一世(智派二十一世)为王文魁、王六顺、王六德、王六言,均有子。

康熙版《王氏族谱》是按“五行”(金水木火土)分记族人的,乾隆版《王氏族谱》易“五行”为“五常”(仁义礼智信),原因何在?《王氏族谱序》概括云:“易五行为五常,支派清而取义淳也”。《重修王氏族谱易五行为五常序》讲得更具体清楚:“旧谱世次以五行分支,虽天地间之理不外五行,而五行有相生必有相克,所谓五行之动迭相竭者是也。”此后,在《族谱付梓序》《族谱定本凡例》中,又反复指出“因五行相生复有相克”,因此乾隆版将“五行”易为“五常”。更易的方法是:乾隆版按康熙版原排列,分别以仁易火、以义易土、以礼易水、以智易木、以信易金。仁、义两派的始辈为王贤(五世孙王彦通长子),礼、智、信三派的始辈为王颜(王彦通次子),信派始辈还有王斗、王四、王五(分别为王彦通三子、四子、五子)、王现、王钊(分别为五世孙王景祥长子、次子)、王能、王干(分别为王世孙王景延长子、次子)、王宽、王二、王冲、王殷、王仕、王伍、王凤(分别为五世孙王在辛长子、次子、三子、四子、五子、六子、七子)、王逊(王世孙王自六子)。

妻室·子嗣

《王氏族谱》中,妻室称谓有元配、配、继配、庶配、副室、侧室、妾等。元配是最先娶的妻;配泛指妻室,但在《王氏族谱》中多指继配;继配指续娶之妻,对元配而言;庶配即妾;副室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妻;侧室为妾之别称,犹偏房;妾指小妻,侧室,偏房。

封建社会的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权势的官宦富豪亦可娶三妻六妾。据统计,王氏族人中,娶9房妻室者1人,娶8房者1人,娶7房者4人,娶6房者5人,娶5房者10人,娶4房者37人,娶3房者136人,娶2房者312人。娶妻最多者是仁派十六世孙王模,共娶9房,元配吴氏,配梁氏、曹氏、何氏、曹氏、董氏、刘氏、汪氏、徐氏,前8房均未生子,只有徐氏生二子;娶妻次多者是信派十八世孙王炎洲,共娶8房,元配张氏,配阎氏、张氏、赵氏(生一子)、李氏(生一子)、任氏、张氏、经氏;娶7房者分别是仁派十六世孙王中极、信派十七世孙王纫统、智派十八世孙王国惜、礼派十九世孙王聘来。

在封建社会里,男子可以随意地娶妻纳妾,还可以嫖娼,而女子却被“三从四德”、“贞节不二”等封建礼教绳索束缚得近乎窒息。静升村共有16座牌坊,这座座牌坊都是用“贞节”妇女的血与泪砌起来的。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的贞节坊,是为王氏十一世孙王新命之妻翟氏建立的,上刻“节著天朝”,翟氏18岁出阁,28岁守寡,夫死后,不屈豪强胁迫,先断指,后削发,最终饮毒殉夫;另一座牌坊是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为王氏十五世纪孙王梦麟继妻杨氏建立的,杨氏25岁时丈夫去世,时长子7岁,次子不满周岁,七旬婆母卧病,还有前妻之子,杨氏侍奉婆母寿终正寝后,接着伺候患病的前妻之子,前妻之子死后,又扶养前妻之子留下的儿子和自己的两个儿子,直到一个个长大成人,而杨氏虽高寿87岁,却孀居62年,死后12年,朝廷方降旨建坊,旌表文曰“青史流徽”。

据《王氏族谱》记载,王氏族人生子最多的是十八世孙王钧鹏,元配曹氏生六子,继配李氏生二子,共生8子;其次是三世孙王温甫、五世孙王在辛、七世孙王伦、九世孙王珙、十世孙王时奋、十三世孙王以宁、十六世孙王恒志、十七世孙王汝为,均生七子;生六子者有十二世孙王旺盛、十三世孙王都、王佐才、十五世孙王泠、王登云、十八世孙王德辉。

封典·荣耀

皇帝给予官员本身及其妻室、父母和先祖的荣誉叫封典。清代,以封典给官员本身称为“授”,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室在世者称为“封”,已死者称为“赠”。五品以上官员用皇帝的诰命授予、封(赠),六品以下官员称敕授、封(赠)一般为“××大夫”,大夫“掌论议”,“无常事,唯诏命所使”,“××大夫”之“××”并不表明职事,而只表明品位,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王氏家族成员被封典的男子共有51人,计有:资政大夫(二品)3人,通议大夫(三品)3人,朝议大夫(四品)6人,中宪大夫(四品)2人,奉政大夫(五品)5人,奉直大夫(五品)9人,儒林郎(六品)7人,修职郎(七品)2人等。

另外,据有关史料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届古稀的王谦受荣幸地参加了皇帝举办的“千叟宴”,康熙皇帝还赐给他一柄龙头拐杖;王中极于嘉庆元年(1796年)也有幸参加了“千叟宴”,此前皇帝还赐他黄袍马褂一件、银牌一面。

俗话说“夫荣妻贵”,王氏家族的妻室随着丈夫或儿孙的封典也受到封赠。清代对命妇的封号有夫人(一品、二品官员之妻、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的封号)、淑人(三品官员之妻、宗室奉国将军之妻的封号)、恭人(四品官员之妻、奉恩将军之妻的封号)、宜人(五品官员之妻的封号)、安人(六品官员之妻的封号)、孺人(七品官员之母或妻的封号)。王氏家庭的妇女共有73人得到这些荣誉,其中诰封(赠)为夫人的3人,诰封(赠)为淑人的4人,诰封(赠)为恭人的30人,诰封(赠)为宜人的19人,敕封(赠)为安人的15人,敕赠为孺人的2人。

科举·学子

清代,朝廷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的同年举行,由皇帝主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进士。录取分三甲,每甲取三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保称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俗称传胪。明清的学校有两种:国学和府、州、县学。中央一级的学校为国学,称国子监,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或国子监生。监生按照来源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类:贡监(以贡生资格入国子监读书的)、荫监(不经考选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的,分恩荫和难荫)、举监(以举人资格入国子监的)、例监(以普通身份即非生员而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得入府、州、县学资格的通称生员,别称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是廪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有一定名额,岁贡在廪生中挑选)、其次是增生(定额生员之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简称增生,地位次于廪生)、再次为附生(于廪生、增生之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生员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家族从八世到十八世,五派共有进士1名、举人1名、监生211人、生员129人,这与当时族人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据《王氏族谱》记载,十四世孙王斗星重修文庙时,既慷慨捐银,又亲自监工,县令为其挂匾曰“功在尼山”;十五世孙王麟趾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捐银修复且城水毁学官;十六世孙王中行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出资在县城修建“会文馆”,专供文人学士舞文弄墨;十三世孙王中极均出资办过义学,为穷人的孩子上学创造了起码的条件。然而,王氏家族从十八世(道光)以后,读书风气日趋颓靡,仅从学子数量的骤减即可说明这一事实:十九世全族中仅有监生9人,生员11人,尚不及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仁派仅有1人,义派、信派竟为空白;到二十世五派族人中连一名生员也没有。究其原因是王家靠经商发迹后,在优裕的生活状况下,经不住捐官纳爵的诱惑,于是放弃了正规的科举仕途,轻弃了文化教育,导致族中子弟不学无术,素质颇低,堕为纨绔,不操正业,致使整个家族渐趋衰败。

(199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