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极简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百家争鸣(2)

春秋战国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世卿制是王权专制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政体制度。在早期,世卿与王权以血亲为纽带,丝丝相扣,有益于社会秩序的整合。但到后期,血亲的捆绳不断被碰断,一些强大的世卿开始挑战国王的权威。且父死子继的任官制度也严重阻碍了阶级之间的流动和国家的进步。

世卿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以后的事。商鞅变法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重整了社会秩序,激发了社会活力,更新了国家制度,促进了国家的进步。这些变法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恨。历史上每一次变法,都既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选择,又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这也是改革经常受阻的原因所在。

孔子的“仁”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宁死不屈,殉难于燕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文字。孔子所讲的“仁”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家族本是商代的王族,孔子早年生活在鲁国,做过几任小官,后任鲁国司寇。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孔子“仁”的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及五经中。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从造字结构讲,仁字从人从二。从人,表示一个人站着;从二,表示数字,意思是,不是我一个人,还有我以外的人。所以仁这个道德概念,从生出来便是要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后来也有人解释,仁的“二”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过去有天、人、地为“三才”的说法,仁字从二不从三,即要化掉人心,只留下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这样才会“仁者爱人”。当然,后面的解释有点写意。

仁是个人自我提升之道,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善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这样,仁就成为道德规范的集合体,从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仁的含义十分广阔,有德、孝、悌、忠、恕、礼、义、知、勇、恭、良、让、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是仁学成说的基础。仁是从天然的血亲关系推演出来的,作为调和、评判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高、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容易认同,也容易践行。

孔子仁的思想的产生,源于其所处历史时代社会关系的大变动。社会生产的进步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于是,“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了,这需要寻求一种新理论,来重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孔子出现了,他从旧的思想宝库中提取了仁的材料,加以打磨和锤炼,使仁成为一个纯粹的道德范畴。于是,早期的儒家群策群力,并以此为基础,构筑了他们的思想体系。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孔子讲的仁,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践行仁的过程中提供了解释上的自由。对于家族,仁就是尊尊亲亲;对于家庭,仁就是父慈子孝;对于朋友,仁就是有情有义;对于君臣,仁就是忠;对于上下,仁就是礼;对于国家,仁就是仁政。

孔子仁的学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理解了仁,就会知道为什么“成己,仁也”;就会知道为什么“仁者爱人”;就会知道为什么要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个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会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这个词无法在西方语汇中找到对应的词。比如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圣经》中也有“己所欲,施于人”,好像两者意思相差不多,但若实践起来,就看到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权;“己所欲,施于人”就不太尊重对方的选择权了,如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就是例证。当今西方喜爱民主制度,可他把自己的喜爱当作普世价值到处推广时,战乱、恐怖和难民等问题就接踵而来了。

孔子一生携弟子周游列国,老年返鲁,专心执教;修删《诗》《书》,定《礼》《乐》,序《周易》。孔子64岁时第二次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十六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是孔子了。他的直系后人被后来的统治者都尊为衍圣公。

老子的“道”

汉墓中常有绘画或雕塑垂教后世的历史典故,如周公辅成王、管仲射齐桓公、荆轲刺秦王等。孔子问礼于老子也是常见的经典题材,一般形象为:孔子持雉作为贽礼,躬身向老子致意,在孔子身后恭立着手持简册的弟子,似在准备记录,而老子或手持曲杖、或拱手以礼相迎孔子。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太清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官员。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据文献传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喜爱好观察天文,一日夜晚,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形如飞龙,便预感有圣人将到来。果不其然,一日傍晚,夕阳西斜,光华东射,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浓眉垂鬓,大耳垂肩,长须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这个人就是老子。

关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但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郭店楚简发现的“老子”文本的年代推算,其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留书之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然后就杳无音讯。这也引起后世学者的兴趣。西晋时就出现了《老子化胡经》,记述老子经流沙奔印度去,变化为佛陀,或教出了佛陀这样的大弟子。这当然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佛教而捏造出来的。也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东归。老子去了哪里也许并不重要,但他留下的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的影响都极巨且深。

在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发现的楚简中,“道”字的写法从“行”从“人”,“人”在“行”中。甲骨文中已有相应的“道”字;石鼓文、金文中的“道”字,“行”的中间是“首寸”(头与手)或“首止”(头与足),应该是“人”形的繁化。就字形而言,“道”是在描述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的情形。理解了“道”字造字的本义,就容易理解老子的道论了。老子是在苦心孤诣地为彷徨的人类寻找来路。

也许老子是最先把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的智者。过去,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而至于天的成因,则没有触及。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一个物质浑然一体,出生在天地之前。无声也无形,不依外力而永远存在。它不停地循环运行,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把它叫做道。”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组合体,存在于人类语言及图文之外,心灵可以感知但无法言传,只能近似地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他说:“道,能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能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应该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大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大门。”老子对道德的勾勒,不就是现代科学家所讲的“宇宙的琴弦”吗?

对于老子所说的道论,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还有的人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矛盾统一体。或许我们可以不同的理解划定老子是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是,对于世界的矛盾统一性,老子的确作了天才的推测和描述。

与孔子不同,孔子的仁学关注的是日常道德规范,而老子的道论已涉及人类终极关怀之类的哲学思考。这样的思考与世界历史上其他文化所思考的命题十分相近,所以近代以来,老子的影响也更为强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孔子是东方的,老子是世界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以“道”作为固化的本体论假设,就会禁锢学说的深化,为宗教打开方便之门。如同古希腊、古罗马理性知识成为基督教兴盛的土壤,道家演化为道教也就不足为奇了。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老子成为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诸子百家:中国思想的源与流

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但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儒家学说还远未如此炙手可热,其学说发展是和道、法、墨,甚至阴阳家交融交错的。

首先是儒家自身的传承问题。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因子思之父孔鲤先孔子而死,故孔子学问的血缘继承人非子思莫属,虽然其部分思想来源于曾参。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子思是孔孟之间的主要学问家,而七十子也大多是孔子的弟子,著说讲学也活动于这一时期。孔子为儒家第一代;七十子中的子游、子夏、曾参等人是孔学的主要承继人,是第二代;子思则与七十子弟子平列,是第三代。孟子之学上承子思,然其生年不及见,或说是子思之子子上的弟子,是可能的。子上为第四代,孟子则在第五代。郭店楚简以及上博竹简的发现,正好说明了儒家师承的关系。郭店简《缁衣》《五行》出自子思,其他《性自命出》等篇也与曾子、子思一系有关。

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城人。孟子师承子思的门人子上,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随着历朝的推崇,孟子渐次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遂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史记》记载荀子相继游学于齐、楚、秦、赵等国,并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法家的某些思想也来源于荀子的学说,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春秋战国及汉代中期以前,最有能力与儒家学说势力抗衡的,莫过于道家。但君王在用法刑之术定天下之后,又推选儒学以求稳固,而道家的无为之学却“润物细无声”地潜流发展。道家所衍生的道教是最本土的思想体系,也是最符合中国人心性的一门智慧。若要深度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如绘画、书法、篆刻,道家的一些著作确实值得一读。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庄子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庄子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庄子的文章极富想象力,文风多变,讲述的寓言故事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兼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文子,姓文,尊称子,其名字及籍贯已不可确考。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又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是一位学无常师者。其后文子又游学到齐国,把道家兼融仁义礼的思想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为其后学,形成为齐国的黄老之学。后来文子又到南方的吴、越游历,隐居在吴兴馀英禺山,不知所终。

鹖冠子相传战国时楚人,姓名不详。其隐居深山,用鹖羽为冠,因以为号。据传他起先是宗黄老之学,后来却趋向刑名。今本《鹖冠子》为三卷十九篇,托名鹖冠子所作。但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的《鹖冠子》来看,书应不伪。全书贯穿着道家思想,也有天学、宇宙论等方面的内容。

儒家的发展借鉴了不少道、法、墨等家的学说,无独有偶,法家的一些学说也是取材于儒、道之中。早年法家慎到受惠道家学说颇多,而韩非则是儒学怪才荀子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