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放下篇 唯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唯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脱与自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佛陀
【释义】一念之心能够放下,万事就会得到解脱与自在。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一位修行人向优波鞠多尊者求法,尊者说:“你要求法,很好,那么,我说什么你就要照做。”
这位行者回答:“我既然来向您求法,就一定会遵从您的教诲。”
此时,尊者幻现了一座顶端耸立着一棵大树的悬崖,又在树下幻化一个又深又广的大坑,要他爬上树去。行者爬上去之后,手脚紧紧抱着树干。
尊者说:“把两脚放下。”行者就把双脚放了。
“左手放下。”左手也放了。
“右手放下。”
行者抗议道:“不行啊,放了就会跌到坑中而死啊!”
尊者说:“你不是答应听我的话吗?要求法,就要相信我的话。”
此时,行者右手一放,哪里有什么树和坑?原来只是尊者以神通变化的一个境界而已,放下心中执着,这位行者当下即证得阿罗汉果。
只有放下自己,依法而行,才能得到真正的法益;假使固执己见,死命不肯放下右手,尊者也只能摇头叹息了。
在生活中,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多了许多的不快与烦恼,甚至于觉得生命是如此沉重。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因为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是解脱,只有放下才会一身轻松。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但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憎爱之念,盘踞心头,无法得到解脱与自在。若能了解修行没有便宜事,自己做主,烦恼自度,对心爱的一切人、事、物都能割舍,对违逆境界能够坦然接受,进而做到无憎无爱,达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巢”之无我之境。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人生中的很多东西,若须要放下时,不妨就放下吧,只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脱。
【感悟】
“放下”,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就等于“失去”,认为是消极的行为。事实上,放下才是真正的提起,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与自在。
【佛门名家】
佛祖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之意,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他的弟子很多,据传有500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释迦牟尼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涅槃。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
世人因心中杂念太多,所以迷失自我。放下心中杂念,才能得佛法。
——佛陀
【释义】人们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所以迷失了自己。只有放下心中的杂念,才能得到佛法。
有一天,坦山和尚准备拜访一位他仰慕已久的高僧。高僧是几百里外一座寺庙的住持。早上,天空阴沉沉的,远处还不时传来阵阵雷声。
跟随坦山一同出门的小和尚犹豫了,轻声说:“快下大雨了,还是等雨停后再走吧。”
坦山连头也不抬,拿着伞就跨出了门,边走边说:“出家人怕什么风雨。”
小和尚没办法,只好紧随其后,两人才走了半里山路,大雨便倾盆而下。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坦山和小和尚合撑着伞,顶风冒雨,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行进着,半天也没遇上一个人。
前面的道路越走越泥泞,几次小和尚都差点滑倒,幸亏坦山及时拉住他。走着走着,小和尚突然站住了,两眼愣愣地看着前方,好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似的。坦山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路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在这样大雨滂沱的荒郊野外出现一位妙龄秀女,难怪小和尚吃惊发呆。
这真是位难得一见的美女,瓜子脸上两道弯弯的黛眉,一对晶莹闪亮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鲜红欲滴的樱桃小口,一头秀发好似瀑布披在腰间。然而她此刻秀眉微蹙,面有难色。原来她穿着一身崭新的绸布衣裙,脚下却是一片泥潭,她生怕跨过去弄脏了衣服,正在那里犯愁呢。
坦山大步走上前去:“姑娘,我来帮你。”说完,他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那片泥潭。
之后一路行来,小和尚一直闷闷不乐地跟在坦山身后走着,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要他搀扶了。
傍晚时分,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坦山和小和尚找到一间小客栈投宿。
直到吃完饭,坦山洗脚准备上床休息时,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们出家人应当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不能接近年轻貌美的女子,您怎么可以抱着她呢?”
“谁?哪个女子?”坦山愣了愣,然后微笑着说,“噢,原来你是说我们路上遇到的女子,我可是早把她放下了,难道你还一直想着她吗?看来你还没有放下,因为你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啊!”
小和尚顿悟。
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超然的人生。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想要祛除杂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份清澄,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放下”的境界。
【感悟】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只有心无外物时,才能让人无所察觉。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内心都要保持一份安宁、平和。有些事不要难以割舍,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吧。要想活得开心,就不要自寻烦恼。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心不动,就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
【佛禅小故事】
难舍身外之物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人,他一生信佛,日日积德行善,天天诵经诵佛。他有一件宝贝从不离身,就是他念经时的佛珠。那不是一串普通的佛珠,年轻时因缘而得,得到后如获至宝,由于历史久远,佛珠颗颗光润亮泽,传为佛门一宝。
后来,佛珠被一个贼人看上了,于是半夜入室行窃,想要偷走佛珠,老人大声呼救拼死保护佛珠,贼人情急之中举刀砍倒了老人,夺走了佛珠,老人身中数刀,不治而亡。众人目睹惨状,质问佛既慈悲,为何不护其生灵,却任由歹徒胡作非为?佛答曰:“难舍身外之物,佛能奈何?”
【放下你该放手的东西,你便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人必须经过净化,把虚荣心、过多的欲望、成见、偏见等放下来,这样才可能自由地过现实的生活。
——郑石岩
【释义】人的心灵必须要经过净化,把虚荣心、过多的欲望、对人的成见以及偏见等都统统放下来,这样人们才能活在当下,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方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位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问:“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找不到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其实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着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不但滋润了他的心灵,也让他尝到了快乐的滋味。
快乐是简单的,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是要我们拨开眼前的云雾,卸去心灵的枷锁,从平平凡凡的生活中体会一种轻松如风、畅快淋漓的感动,体会一种云开雾散的豁然开朗。
其实,生活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我们常常自生烦恼,“空添许多愁”。我们在努力地追逐着快乐,却又放不下心中的累赘,把不该看重的事情看得太重,总想放下些什么,却总也放不下。每日在尘世中穿梭忙碌,每天忙着经营自己的世界,对工作、生活、朋友、亲人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可是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得到,想想,自己是多么地幼稚与浅薄。
快乐是简单的,放下就是快乐,看得开、放得下就是快乐。若总是把不如意的事记在心里,就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开心。对一些不快乐的事情应坦然面对,波澜不惊;对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要该放手时就放手;对一些恩怨情愁,不再纠缠,不要为自己增加无谓的烦恼。
许多人成天沉醉于对名利的追求,对金钱的角逐,何谈快乐?成天陷入对利益的争夺,为了丁点利益,就与昔日的好友反目为仇,快乐从何而来?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拿不起,放不下,快乐又在哪里?成天小肚鸡肠,心胸如豆,鼠目寸光,疑心重重,快乐又何处去寻?
“放下”是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只要你懂得珍惜现在,多些成熟,少些烦恼;多点深思熟虑,少点后悔遗憾。只要你在人生的追求中能多一份淡泊,少一份名利;多一份真情,少一份世俗。只要你抛弃尘世的烦扰,留一份开阔的天空给心灵安个家,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白云在飘荡,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感悟】
放下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快乐。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快乐。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能够放下你该放手的东西,你就会拥有快乐。
【佛家典籍】
《心经》
《心经》是佛经中文字最为简练,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籍。在佛教中属于般若系经典,可以说这部经是大般若经的心,能总持一切法门,所以叫做心经。《心经》在中国有众多译本,其中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的译本。
《心经》全文只两百多字,却字字珠玑,念诵就能宁静心灵。其中蕴含佛学精义,若通透了悟,明了缘起性空的道理,远离颠倒梦想,自然能开启智慧,证真断妄,离苦得乐,得大自在、大自由。
【生活,不是为了去生气】
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是指自己生烦恼,对外是指困扰他人。
——证严法师
【释义】生气对内对外都是一种烦恼。对内来说,会让自己心生烦恼;对外来说,会使别人受到困扰。
公车上有一对上班族男女,可能因为人多,怕后面的人挤到了她,男孩将手臂围挡在女孩的腰上,并轻声地问:“累不累?待会想吃些什么?”
女孩不耐烦地回答:“我已经够烦了,吃什么都还不先决定好,每次都要问我。”
男孩一脸无辜地低下头,委屈地说:“让你决定是因为希望能够陪你吃你喜欢的东西,然后看着你拥有满足的笑容,把今天工作中的不愉快暂时忘掉。你工作上所受的委屈我没法帮你,我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女孩听了后,满怀愧疚地说了声对不起。男孩这才似乎重燃信心般说:“没关系,和你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只要你开心就好。”而后亲吻了女孩的头发。
公车到站,男孩牵着女孩的手下了车。汽车开动,男孩依旧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女孩。
说得多好呀,“和你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两个人相知相恋,多么来之不易的缘分,何苦要用生气来抹杀所有的幸福。即使当爱情面临小小的险阻,我们也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对方,然后用爱和勇敢去化解,而不是用生气的方式来鲁莽对待。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说:“有愿才会有缘,如果无愿,即使有缘的人也会擦身错过。缘是天意,分在人为。”无论缘深缘浅,缘长缘短,得到即是造化。人生苦短,缘来不易,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并应用宽容与豁达去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在和亲爱的人生气之时,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和你相遇的,而是为了一场美丽的相约”,那么就能为我们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当自己快控不住情绪时,想想这句话,或许会为幸福多增加一些甜蜜的因子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就是因为太在意对方,太在意情感得失,我们害怕失去,而产生情绪高低起伏。仔细想想,生气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还是只能让矛盾更尖锐,更伤害彼此的感情?不如放开心胸,看花开花落。
【感悟】
生气,是一种无知,也是一种蠢行。生气不仅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到别人,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因此,我们应该多一点理解与宽容,少一点怨气与愤怒,毕竟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
【佛门名家】
安世高大师
安世高大师,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本名清,是安息国的太子,博学多识,信仰佛教。在《历代三宝记》中记载,安世高大师所译的经典,多达176部;《大唐内典录》中记载是172部;《开元录》中记载是96部。而在现存的《大正藏》中也收录55部安世高所翻译的经典。依今人的考据,其中有17部确定是安世高大师所译的。安世高大师翻译作品是中国佛教译经初期极为珍贵的财富,也是值得今人参考的修行数据。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必太在意别人的毁谤】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
——《优婆塞戒经》
【释义】世间的骂,也有两种:一是骂的内容属实,二是骂的内容虚假。如果说的是真的,还有什么嗔恨呢?如果说的是假的,说假的人自得其骂,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又为什么嗔恨?
垂拱四年(688年),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他办事公正,执法严明,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于是,武则天把他调回京城,升任宰相。
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听说你在豫州任职的时候,名声很好,政绩也很突出,但有人揭你的短,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此人是谁吗?”
狄仁杰回答道:“人家说我的不好,如果确实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经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样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
武则天听后,觉得狄仁杰气量大,胸襟宽,很有政治家风度,更加赏识他,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还赠予他紫袍金带,并亲自在袍上绣了12个金字,以表彰他的功绩。狄仁杰可以算得上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宰相。
后来,狄仁杰因病去世,武则天流着泪说:“上天过早地夺去了我的国老,使我朝廷里再没有像他那样的人才了。”
问心无愧的人无须为自己洗刷。狄仁杰的处世之道,可资借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毁谤,这是古往今来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现象。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毁谤,就像日常生活中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境界。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别人的毁谤呢?
一般人都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所以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失去自己的主见。重点不是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是你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给予自己正确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习去了解自己,倾听自己灵魂最深处的声音,时时刻刻与自己对话,才不会在抉择时刻乱了分寸,盲目从众。不过,听到别人对你的负面批评,也应深刻地反省自己,若有错则改之,若无错则要修炼自己,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一旦你的情绪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受到影响,你就会失去平静的心,做事无法专心,也无法保持平常心。
对他人的毁谤,不用太过在意,一切但凭问心无愧。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话来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许多时候,别人的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依据,而不应该成为你做抉择的背书。试着把“抉择”的权力交到自己手上,而非交给世俗大众。如果一个人的活动总是以周围的舆论为转移,那么他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此外,面对毁谤,我们要尽量多远离。经常议论别人的短处,只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窄,变得情趣低下,变得多疑和无聊。要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
【感悟】
一个人要战胜闲言与毁谤,可以不必采取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办法,不卑不亢、我行我素、问心无愧反倒是个好办法。“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我们不必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毁谤,因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佛禅小故事】
谁知道你
一位比丘尼请教龙潭禅师:“要如何修持,下一辈子才能转为大丈夫相?”
龙潭:“你出家为尼已经多久了?”
比丘尼:“过去出家有多久,这与未来有什么关系?我只是想知道将来是否有转为男相的一天!”
龙潭:“那你现在是什么?”
比丘尼:“我是女众,难道禅师看不出来?”
龙潭:“你是女众,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比丘尼于言下有省。
【放下贪欲,才能远离痛苦】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法句经》
【释义】从贪爱而生起忧伤与悲哀,从贪爱而生起恐怖与害怕,若远离贪爱,哪里还有忧伤与恐怖?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被捕捉的动物。多年来,人们想尽办法,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去射击或用陷阱去捕捉它们,但都无济于事,因为它们是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特别聪明。
后来人们就去请教生物学家。生物学家根据这种猴子的习性做了一个实验,找到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捕捉猴子的方法:实验者把一只窄口的透明玻璃瓶固定在一棵树下,再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后,由于握着拳头并紧抓着大米,爪子怎么也抽不出来,而那个装大米的玻璃瓶又被牢牢地固定在树下,因此猴子无法拖着瓶子走。贪婪的猴子十分顽固,或者说是太笨了,它始终不愿意放下已到手的大米!就这样,第二天,当生物学家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愿放手。
在股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有些人从赢利走向非赢利,从非赢利走向亏本,从亏本走向血本全无,而捶胸顿足、大声悲叹、高声哀呼、痛哭悲泣,甚至跳楼自杀。为什么会这样?只因当初的贪欲心!
佛家说:“人生来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很多时候,这种欲望过强则成了贪欲。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这种贪欲左右。在不知足的状态下,钱多了还想再多,官做大了还想更大,房子宽了还想更宽,出了名还想更出名……于是,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否定及盲目攀比的虚荣阻断了快乐的根源。
贪欲就像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不能满足。贪欲又如同一把干草,点火之后,拿着这支火把逆风而行,火就会愈烧愈大,很快就会烧到手心,若不放手便会烧到手腕,再不放开就会祸及自身。所以人要学会看淡、舍弃,保持一份淡泊。
淡泊,就是要人们超脱红尘的诱惑、世俗的困扰,平淡地看待世间一人一事,豁达地面对人们的一得一失。如果说贪欲是抓住别人的手,那么淡泊则是守住自己的心。淡泊使人心平如镜,纵使万物入境,心依然不染尘埃。
活得简单一点,心里负荷就会减轻一些。眼前的繁华美景,不过过往云烟。与其辛苦地追名逐利,不如放下心头的贪欲,任世界物转星移,沧海桑田,做一个安贫乐道、淡泊明志的人。这样心胸自然开阔,生活也会快乐很多。
【感悟】
在生活中,是什么让我们不能心胸开阔,整日被忧郁、烦恼、焦躁、痛苦所占据?是贪欲。贪欲心不仅给我们带来痛苦及失望,而且它们本身有极大的危险性。所以我们要放下贪欲心,只有放下贪欲,才会远离痛苦。
【佛禅小故事】
惹尘埃
神秀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生不如意之事,往往是由执着所造成的】
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佛陀
【释义】对于目前所做的事情不要太过于执着,否则会造成将来的后悔。
被媒体关注的“主角”——甘肃追星族杨某某,苦苦坚持追香港明星刘德华13年,不上学,不上班,三下香港,七上北京,追得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追得家破人亡,老父差点为此卖肾,最后还是死在女儿的追星路上。她也算得上是矢志不移,颇有些精卫填海的精神。可是,不仅许多不追星的人们感到不可理解,哀其不幸,怒其不醒;就连她的同道,那些最铁杆的追星族们也不欣赏她这种近乎疯狂的“执着”精神,因为这已成为一种固执,甚至是偏执,是走火入魔。
什么是执着?对于外界的事情,成败、得失、是非、人我,放不下,就是执着。有了执着,就是烦恼的根源:深的执着就是大烦恼,浅的执着就是小烦恼。自己做主,想办法在心念上放掉执着,就能解开烦恼。
我们每日在这个世界中来回穿梭,忙忙碌碌中时间流逝而去。当年龄随着岁月日益增长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我们不必对事情很执着,因为一切都会改变。当一切好像都如你所愿的时候,当你开始沾沾自喜的时候,就可能要出乱子了,这正是所谓的物极必反。处世为人,多一份宽容,留一份后路,别太执着,时间会说明一切。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所执着的事情在下一阶段看起来也许会变得那么地可笑。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中,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黑暗处。结果,有目的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固执和执着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中是行不通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着对人生精神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变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适时的变通往往需要一种灵活而又迅速的转变,来一个对规则束缚的挣脱,否则我们若一味地钻入“执着”的套路,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会被称为“钻特殊牛角尖的英雄人物”。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地开阔思维,寻找多种渠道来解决问题,或许你会从中得到不用劳神费力、盲目执着蛮干的意外收获。
因为现代社会是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我们必须具有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以静制动的思想,不能随波逐流、飘摇不定;我们必须具备灵活作战的方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淘汰。
【感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往往是自己的执着所造成的。一味执着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着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所以我们要学会变通,只有突破思维的束缚,我们才能正确地看待和评价事物的是与非!只有学会变通,你才会看到柳暗花明。
【佛家典籍】
《金刚经》
《金刚经》在中国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在民间广为流传。通行本由鸠摩罗什翻译,经梁武帝时昭明太子分成三十二章,即三十二品,属中观般若学。武则天也曾研读《金刚经》,还作偈子称赞。
《金刚经》是一部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的佛学经典。念诵《金刚经》据说能产生无上的感应力,理解《金刚经》可以开悟自身的般若智慧。
【要有所求,有所不求】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陀
【释义】人们痛苦的原因是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一位年轻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做一名数学研究员。为了自己的目标,年轻人不顾家境贫困,不顾年龄已经很大,到一所大学成了一名无证的旁听生。他总是偷偷地来班里上课,如果被同学和老师发现了他就拿着书走出去,当老师和同学们不注意时他又拿着书来班里听课。
他半工半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了17年,但很不幸的是最后他也未能如自己所愿成为一名数学研究员,而是勉强当了一名翻译。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当初他学数学,学到一半能听得懂,但是在运用方面还是很困难。他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太差而导致了他的数学不好,于是苦攻了几个月的英语。但是他的数学成绩还是没有提高,因而他又放弃了学习英语,继而他放弃了数学,改学德语和俄语。就这样他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他的各个学业的成绩都只是半桶水,没有一门学科是比较精通的。他最好的一门课程就是俄语,这一点还能让他自己欣慰一点。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走上了错误的道路,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痛苦。你拼命追求的,不一定是正确的;你不去追求的,未必就是错误的。明白你的追求是对是错,非常重要。所以,正确地进行思考是追求成功的重要前提。你只有用正确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幸福,你的幸福才可以长久。
在人生中,我们曾经错过了很多东西,有了很多的遗憾,在我们走的道路上留下了很多很多的缺口,让我们无法弥补。其实,这些错在我们的追求。
男女之间的爱与恨,许多也源于错误的追求。爱上不该爱的人,或者爱上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人,或者被一个不该爱自己的人所爱,都是痛苦。凡此种种的爱,都只能带给爱者痛苦,有的会为此痛彻心扉,痛断肝肠;有的甚至会为此放弃道义,最终做出丧尽天良之事。爱得越深,痛得越深,不正是一些不能终成眷属的有情人痛定思痛后的悔悟吗?
佛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追求也许是人类的一大特点,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永远不会满足,什么事情都要有所否定和超越。如果否定的是自己的欲望,那么得到的就是精神上的升华,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放纵的是自己的欲望,而追求的是物质上的满足,那么就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因为物质的欲望是永远也填不满的,一旦人们陷入物质欲望的追求当中,就一定会痛苦烦恼而永远没有尽头。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肯定由不得我们自己。我们若要求它们完备,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不要去追求了。一个落难的公子,饥不择食,能有块窝头吃也就够了。此时若还想着那海陆八珍,岂不就是自寻烦恼吗?但能够由得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就一定去把它做好,而不放纵自己。这才是明智的。
【感悟】
人对生活都有追求,但不可过奢,过奢就会痛苦,因为世间事往往是求之不得的;又不可过简,过简就会颓废,因为人生路常常不进则退。所以,我们要有所求,有所不求,重要的是不要去追求错误的东西,否则你就会痛苦不堪。
【禅机故事】
能大能小
有一位信徒问无德禅师:“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
无德禅师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告诉信徒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勾画了一座城垣。
信徒说道:“城垣造好了。”
无德禅师答道:“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徒说道:“毫毛造好了。”
无德禅师问道:“当你造城垣时,你是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呢?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答道:“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无德禅师又问:“当你造毫毛时,你是用全部的心去造呢?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徒答道:“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无德禅师就对信徒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颗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颗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放下对别人的仇恨,才能得到心灵的解脱】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陀
【释义】要宽恕别人的错误,不管他有多坏,犯的错误有多严重,甚至他曾深深地伤害过你,你也要放下对他的仇恨,这样你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住在宜兰的游妈妈,是位癫痫患者,没读过什么书,家中老伴中风卧床,全家靠游妈妈为人洗衣为生。
游妈妈有一个乖巧的儿子,但是,唯一的19岁宝贝儿子,在一场营火晚会中准备要上厕所时,被一位年仅16岁喝醉的青少年,莫名其妙地用破玻璃瓶给杀死了。当时的游妈妈,连孩子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这时受害家属的心情,恐怕是见到加害人,一定有“每见必打”的冲动,恨不得加害人不得好死。刚开始游妈妈也是如此,但是,她想到,就算她把那位16岁的青少年给打死了,宝贝儿子的生命也挽救不回来。
她于是尽量选择不谈、不看、不想,想随着时间流逝,来淡忘一切的苦痛,但她无法做到原谅加害人。
结果,她发现事发后3年来,她没有一天能忘掉失去孩子的痛苦,没有一天能好好地睡个觉,没有一天能不去想失去孩子的画面。“仇恨”总是如影随形,让她痛苦万分。
突然有一天,游妈妈在河边洗衣服,她一边洗一边想“仇人”今年也已经19岁了,跟自己的宝贝儿子离去的年龄是一样的,如果宝贝还在的话,应该是有着美好的前程与希望在等着他,而“仇人”呢?19岁还在少年看护所,未来出了社会后,他还能有什么发展吗?将心比心,“仇人”的妈妈心里一定也不好受吧!
刹那间,游妈妈有个想法,她想去看看这位“仇人”,当然这个想法被所有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极力阻止。可是游妈妈认为,该走一趟去看看这个孩子。在教会朋友的安排下,她到看护所看到了那位“仇人”。
在“仇人”的要求下,游妈妈有机会跟这个孩子独处。
当整个房间里,只有游妈妈和那位“仇人”的时候,那个“仇人”紧紧地抱住游妈妈痛哭了起来,嘴里还直说:对不起、对不起……
游妈妈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闻到了宝贝儿子的味道……
其实“仇人”就是个孩子,抱着他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当下游妈妈的“仇恨”放下了。
那位“仇人”情绪平稳后,很认真地告诉游妈妈,希望自己出狱后,能有机会把游妈妈当成自己的母亲来照顾。游妈妈听了很欣慰,并且对他说,希望他用这份心认真地去照顾自己的家人,如果可以的话,要做更多照顾别人的事,更希望他把自己的生命好好地经营,连同游妈妈儿子的未来也延续下去,有空的时候,到宜兰来看看游妈妈就可以了。
平凡朴实的游妈妈,竟然有着如此庞大的“智慧”,了解“放下仇恨”,解脱灵魂受禁锢的痛苦。
从此以后的游妈妈,仍旧为人洗衣谋生养家,但是她心情平稳,晚上倒头入眠,生活中没有太多牵挂,因此,笑容变多了,当然也快乐了许多。她更相信这位“仇人”,从今以后,会将她宝贝儿子的生命继续无限创造和延伸。
游妈妈说:放下仇恨之后,心中了无牵挂……
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放下了仇恨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
佛道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我们应当珍惜这份缘分。当往事如风,一切都不存在时,尘归尘,土归土,我们都要回归那终极的生命之源。因此,不管是谁的错,为了更好的开始,都应该予以原谅,不要恨,恨只有让自己更痛苦。
【感悟】
放下仇恨,宽宏大量,才能与人和睦相处,才会赢得他人的友谊和信任,才会赢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也只有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的心灵。古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放下呢?
【佛门名家】
鉴真大师
鉴真(687—763年),14岁出家,一生致力于戒律的弘传。56岁时,更受日本遣唐僧的邀请,准备将戒律传到日本,前后共经历6次的出海,耗费12年的光阴才到达日本,因此有“东征和尚”的尊称。
由于鉴真大师的毅力,虽然历经艰难,最后失明,但仍不改其志,促使南山宗的戒律终于传入日本,使得日本僧众能正式受具足戒。日本天皇为了感念他的牺牲与贡献,赐名为“传灯大法师”。
鉴真大师的一生对社会教化有非常大的贡献,曾在中国各地传菩萨戒,甚至在不幸失明后,仍然到处讲律、受戒、建寺、造塔及救济贫民等,其广大的悲心与无比的毅力,足为后世的楷模。
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什么是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两者合称为慈悲。慈悲心就是一颗丰富、博大、温柔、热情、善良、宽容、深邃、纯净、敏锐、湿润的心灵。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刀枪武器,更不是权位势力,而是慈悲。只要我们有一念之慈,万物皆善;只要我们有一心之慈,万物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