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倍珍惜“工人”身份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10月初,王进喜转为正式工,当时主要工作是提油提水,还赶过一两个月的大车,拉过粪和草。
王进喜当上了钻井工人,当时他已经27岁,他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个好司钻,不达目的死都不甘心!”
在长期的苦难中挣扎的王进喜,他的灵魂和肉体都必然要在苦难中折磨,在贫穷与险恶的铁砧上锻炼。但是,他没有怨叹,反而在这人生苦难的历程中,磨炼着他那刚毅坚石般的性格,磨炼着他那超人的伟大的品格。要不为什么有人说: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呢?
翻开厚重的历史,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岁月的沧桑。
1951年秋天。在甘肃玉门油田,一股黑色的稠浆从井口冲天而起,仿佛一支巨大的黑炮开了花,好吓人!我们在场的人脸上、身上都溅上了油花、油点……这里是王进喜带领他的钻井队在玉门油田矿修复好的第一口废井复活。身上、脸上,都开了油花,大家相互看看,不由得一阵大笑。
他们接连又修复了三口废井。工人们很喜欢王进喜,他的徒弟简直把他当成亲人。有一次,徒弟把钻头掉在井里,井已经钻了很深,对井队来说,这是个麻烦的事故。王进喜知道后,赶快上钻台亲自打捞,打捞了很长时间,影响了他们班的进度,直到下班后,才坐下来帮助徒弟总结教训。徒弟向我讲起他师傅的时候,就像讲他的父亲那样亲切。
王进喜说:我们经过艰难,经过无数次打击与失败;我们也领略过战胜困难,得到鼓舞的宽慰;我们从一无所有到拥有许多,都是我们共同奋斗的见证!正是这殷红的咸涩、甘苦交合的眼泪,培养了我们果敢的心。工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劳动和良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听到了他们的名字——英雄的石油工人。
夜幕笼罩了大地,嘉峪关外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寒流一来,零下二十度算不了什么,还会降到零下三十度左右。
祁连山山峰和它怀抱里的井架、树木都好似黑色的剪影,惟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顽强地表现它的色彩。井架上亮着几盏电灯,在祁连山的怀抱里显得幽暗而神奇。王进喜又走上钻台,头戴铝盔,手握刹把,钻杆在他的操持下向地层深处滑动,发出一阵隆隆巨响。这时候的王进喜仿佛是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别人是不能走近他的。
天阴了,鹅毛大雪飘洒在泥浆池里,一忽儿就被流动的泥浆吞没了,纷纷扬扬的雪片,为大戈壁演绎一幅扑朔迷离的景象。听着耳边震惊戈壁的巨响,看看在滴水成冰的严冬里,王进喜和他的伙伴们怎样和大自然搏斗,那征服者的豪情,会感动在场的每个人。特别是他那种在困难面前顶得住,关键时刻不含糊、拼上老命也要往前抢着干的精神,影响教育着他周围的人。
王进喜百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人”身份。他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新中国的钻井事业,他苦大仇深,忘不了党的恩情。为了报答新中国,他下定决心要炼出一身基本功,吃苦耐劳,他把工友们都看成是亲兄弟。
在干旱的大戈壁怀抱里,人类最珍贵的友爱竟如此强烈,甘霖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灵。那高尚的真情仿佛为我们外来者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1953年3月27日,玉门油田正式组建贝乌5队,当时玉门只有6个钻井队,而贝乌5队是年年落后,工作生产年年倒数第一,人称是“豆腐队”。
“队长,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了,我要回家给我爷爷上坟去。”
“队长,我家捎话来了,让我回家娶媳妇。”
这么随便请假的天天都有。
由于贝乌5队的钻工都是西北的农民,生活在山沟里,没上过学,没见过汽车,也没见钻机,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每打一口井,司钻们“慢慢转、小钻压、轻轻打、慢慢划”,一个班半天只能钻井十几米,一个月才能打一百米,他们认为这是很正常,一年才能钻井800多米。另外,因为过去钻井事故较多,伤过人,也死过人,可见钻井的难度很大。贝乌5队心理负担大,思想压力重,所以开钻以来,事故不断,不是卡钻,就是断钻具、掉牙轮,一年下来总是落后。该队落后,早就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从1955年3月开始对此队调整改组。
1954年,王进喜成为贝乌5队司钻。
王进喜来自贝乌6队,是有名的过硬司钻,由于他爱学习,技术过硬,工作中又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被评为油田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玉门第一届劳动模范大会,为了改变贝乌5队的落后面貌,油田领导决定,把王进喜调到贝乌5队当司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