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话的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问代答占据主动

回话不仅限于回答别人,有时候也可以采取“以问代答”的形式做出回应。比如,当别人提出一个让你尴尬的、不好回答的问题,但又不得不回答时,或三言两语说不清时,你就可以巧妙地以问代答,把问题抛给对方,转移对方对你的追问。这样就能避免陷入沟通的被动局面。


正例┡

有一次,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公开进行电磁学的实验表演。在实验刚结束时,忽然有人站起来高声质问:“这有什么用呢?”

法拉第看了一眼提问者,反问道:“请问,新生婴儿有什么用呢?”

顿时,提问者哑口无言。


面对提问者对科学的无知,法拉第没有正面回话,跟他解释这个实验的意义和作用,而是采取以问代答的方式回话,话题中隐含了对提问者在科学问题上目光短浅、缺乏预见性的嘲讽。


正例┡

2000年11月,李瑞环在香港考察时,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两名记者抢着问道:“您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是不是指香港不够团结?”

李瑞环笑着反问记者:“如果我祝你们身体健康,是不是指的是你们身体不健康?”然后转向其他记者,“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呀?”顿时台下笑声一片。


面对棘手的、无法正面回答的难题,不妨采用以问代答法回话,这种回话法暗藏锋芒,如同把对方踢过来的皮球踢回去,从而达到“以攻代守”的谈话目的,在谈话中占据主动权。如果不懂得运用此法,很可能让自己陷入被动不利的局面。


反例┡

顾客:你们的产品价格怎么这么高?

销售员:不高,不高,一点都不高。

顾客:还不高啊,同样的产品,别人卖150元,你们这里居然卖250元,怎么贵这么多呢?

销售员:产品不一样嘛,我们的产品好!

顾客:好在哪里啊?我怎么没发现呢!

销售员:我们的产品有五大优点……

还没等销售员说完,顾客就转身离开了。


对话中,顾客所提的问题其实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楚。对于这类问题,善于回话的销售员往往会问:“您认为我们的产品价格高在哪里呢?”“我们的产品和哪个产品比起来显得更贵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把难题抛给顾客。

如果顾客说的是不知名的品牌,销售员可以说:“我们的产品确实比他们贵,但那些产品和我们产品不是一个档次。”如果顾客说的是一些同类的品牌,销售员可以说:“事实上,我们的产品比他们要好得多,比如……”总之,无论顾客怎样说,销售员都可以自圆其说,消除顾客对产品价格的不满。

事实上,以问代答回话法的作用不仅限于应付难以回答的问题,还可以顺利达到了解他人、拓展话题的目的。在运用以问代答法时,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先答再问,表达出你的回话诚意

以问代答回话法,并不是单纯的提问,在提问之前,如果适当地用回答做铺垫,效果会更好。比如,当和不太熟悉的人相遇,在对话中,就可以以问代答,来了解对方的信息。


甲:您在什么地方工作?

乙:我是南京一家化妆品公司的市场经理,这次是来北京出差的,你是北京本地人吗?

甲:是啊,我是本地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乙:那你对北京一定很熟悉吧?你知道怎么去八达岭长城吗?我第一次来北京,想去那里看看!

甲:当然了,对北京我还是很熟悉的,您坐×××路公交车,到××站……

乙:就这么简单?那太好了。


面对别人的提问,如果你可以回答,却顾左右而言他,刻意地不回答,而是提出问题,有可能引起别人的不满。那么,别人也可能就不太愿意回答你,或者回答得不全面,只言片语带过去,这对延续沟通是不利的。所以,提问之前,如果能回答尽量回答出来,表达你的诚意,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样你提出的问题才更容易被答复。

◎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要拿捏准确

也许你有这样的体验:和某些人在一起,沟通很愉快,而和另外一些人在一起,沟通很不爽。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方回答不诚恳,喜欢问你问题,并且该问的问,不该问的也问,让你很烦。比如,你问别人:“你是哪里人?”别人不回答你,反而问你“住哪里”“做什么工作”“多大年龄”“收入状况”,等等。

即便是熟悉的人提出这些问题,你都可能爽快地回答,尤其是涉及隐私的问题,如年龄、住处、收入等,更何况是不太熟悉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呢?所以,推己及人,当你与别人沟通时,一定要清楚什么问题该问,什么问题不该问,不该问的问题绝对不要好奇地去问。否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沟通的延续是不利的。

◎用协商的语气提问,给人回旋的余地

在沟通中,面对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你的想法,并且向对方提问,但一定要注意语气——要带着协商的口吻,这样别人才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也更容易认可你的意见。例如:


甲:你认为这个项目计划怎么样?

乙:我也觉得大体上没什么问题,如果量化一下计划的完成时限,会更完美,你觉得怎么样?你对这个项目计划有什么想法?


乙的提问带着协商的口吻,充分体现了对甲的重视,这有利于甲以更好的情绪做出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