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之味:日本名校50学子访谈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来日本参加一场“高考复活赛”吧

受访者中里悠人,中日混血。中国国内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后回日本,考入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现为该系三年级学生。

 

中里悠人,名字让人自然想到这是个日本人。而生于1995年的悠人,却是个中日混血,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日本人。在做这期访谈前,他母亲特意给我打电话,说悠人直到18岁,几乎所有的基础教育都是在中国完成的,询问我这重身份是否符合我对采访对象的要求。

的确如此,我其他的受访者,几乎清一色是中国人,而悠人有点不一样。翻看悠人发给我的个人简历,最终毕业学校竟是上海的“神仙学校”——上外附中。之后他选择了回到日本,并考取东北大学。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或许他会从不同的视角给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不一样的启示。对于本次访谈,我反倒多了几分期待。全球化下,国与国的界限正在被打破,国籍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时代需要多文化背景的人才,与其说悠然是中日混血,不如说是一个国际人。

平稳、正常、无负担的少年时光

我们的谈话首先从上外附中开始,他告诉我学校近一半的学生都会选择出国留学。学校里像他这种外籍身份的学生并不占少数。“他们有时也会来问我一些日本的事情,但说句实话,有时候关于日本,他们反倒比我知道得还多呢!”

幼年时,名字没有给你带来过什么困扰吗?对于我的问题,悠人作了肯定的回答:几乎没有。如果硬要说有的话,是小学的一次纪念抗战胜利活动。但当时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的那句话至今都让他记忆犹新:这个与中里悠人无关!“平稳、正常、无负担”,回顾在上海度过的时光,悠人语调轻松。

18岁后“归国”考入东北大

为什么当年没有选择回日本读高中呢?现在国内低龄化留学可是很流行呢!对于这个问题,悠人实话实说:主要是中日两国教学内容不同,还有我初中那会儿,日语水平没那么高,如果那时过去的话,我没把握能够考进像上外附中这么好的高中。

高中毕业后,悠人选择以“归国者”身份回日本读大学。他说考虑到大学质量和学费,加上自己读理工科,所以目标锁定了国立大学。当时拿到了两个offer(录取通知书):东北大学和大阪大学。最终因为专业问题,他选择了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作为“旧帝大”,在日本乃至世界都有着极高的声誉。还有就是学校与鲁迅先生的渊源,让中国人对这所位于日本东北一隅的大学并不十分陌生。

但悠人的评价却相当低调。在他看来,学校深处东北地方,在普通外行人眼中名气远不如首都圈那些大学。但在东北绝对是响当当的。学校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尽管如此也比较开放,我经常看到周末一些周围地方上的居民来我们食堂吃饭呢!另外就是学校的产学研结合得很好,比如好多教授的研究课题都与东北震后重建相关联。”

中日学生之印象

虽然在身份上是日本籍,但悠人对日本初高中生近似疯狂参加“部活”(社团)的做法有着诸多的不理解。“他们投入大把的时间,在参加‘部活’上面,很拼命的那种。”有些人便因为花太多的时间参加“部活”耽误了学习,自然也就进不了什么好的大学了,留级什么的,很可惜。

悠人分析说:参加“部活”,当然有兴趣的成分,但我觉得是一种文化,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很自然。许多学生想通过活动,结识更多的前辈。日本文化中前辈有关照后辈的义务。后辈从前辈那里会得到一些实用信息,大到毕业后职场上的互相提携关照,小到考试复习题什么的。

相较于初高中“部活”的疯狂,悠人说大学要相对随意许多。虽然也有各种“部”,但多数人会选择参加非指定的circle(圈子)。一种基于业余爱好的团体,也不必每次都去。

“中国留学生,从整体上讲还是比较努力的,他们在生活压力上相对要小。但日本学生上大学后,父母基本上就不太管了,有些学生会去花大把的时间参加‘部’的活动,还有些人打工也很厉害。自然会影响到学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悠人认为中国学生也有一个问题。比如自己经常会看到中国留学生聚堆讲中文,这可能不光是我们学校的问题。在海外,中国学生都有这个问题。“留学生还是应该尽量与日本学生多交往。”

“归国者”眼中的日本文化

在我以往的访谈中,留学生数次提到在日本邂逅的一些“小感动”,比如找回手机、钱包之类的。我问悠人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动?悠人说他认为这都是很正常的事,可能是因为自己从小很熟悉日本人的缘故吧!作为中日混血的悠人,虽然在中国完成了基础教育,但几乎每年都会利用寒暑假回日本爷爷奶奶家小住。“但最长也不会超过一个月,上大学后,我才算真正开始在日本学习和生活,体验和感受自然与之前大不相同了。”

尽管悠人对日本不陌生,但日本人的有些做法,仍让他有“违和感”。“他们守规矩,不容易也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在悠人看来这或许是发达国家的共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切都很便捷,生活也很舒适,让里面的人不太想做改变。反过来,中国人普遍比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现在中国手机支付很流行,也很普遍。但日本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其实,日本学生也是这个问题,他们有内向化趋势,最明显的就是不太愿意出国留学。”

最后,就是日语中的敬语问题。“日本学生更多地将我当作日本人来看,所以对我的语言使用要求会比一般的外国留学生高。”悠人给我讲了之前发生的一件小事。一次他在称呼某位“先辈”时,不小心用了“XX君”,而按照正确的说法应该是“XXさん”。这件在留学生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被日本学生“揪住不放”。“他们说我太大胆了,竟敢那样对前辈说话。但其实不是那样的,我只是没有用敬语。敬语的使用真的是太难了。”

铁定“读研”

谈到未来的打算,悠人说:我所在的工科,说是本科四年,但其实已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六年制。教授们普遍认为:工科的学生,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远远不够,必须至少再往上读两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本科毕业后,肯定是要读研的。“至于是留在日本读,还是去美国读,还没有最终决定。”

高考复活赛

“中国也有很多好的大学,但由于人口众多,资源便显得稀少,升学竞争太激烈了。”悠人建议,如果对日本文化有兴趣,那么选择来日本留学确确实实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而且日本大学的考试并不算太难。“毕竟你来日本留学,竞争对手多数时候是外国留学生。还有就是与父辈相比较,日本学生不太求上进的也很多,这让竞争大大减弱。所以我在中国的一些朋友将日本留学当作‘高考复活赛’,努力的话,会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TIPS 小贴士:日本名校考取的难易度

日语小语种的局限性,使国内学生选择日本留学受到极大的制约,升学竞争也随之减弱。近年来,日本大学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增加国际课程项目、英语授课、英语获取学位、鼓励在读期间“协议国”海外留学……日本留学的性价比大增。国内优秀学生遂开始纷纷转向日本留学,名校录取条件开始逐年提高。尽管如此,相较于欧美等国的一流名校,日本名校的录取率仍要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