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读胡乔木——乔木辞世十三周年祭
记得年轻的时候,在林木中我非常喜欢乔木,而讨厌扬花似雪的杨树柳树之类。不是说我没有文学的浪漫情愫,而是那些飞絮迷人耳目,过于轻飘。乔木类树挺拔敦厚,不畏冬日和风雪。也许是出于“爱屋及乌”的本能,新中国成立后,在老一辈革命家当中,我觉得胡乔木这个名字起得很好。这仅仅是我的一点认知而已,别无他哉。
1984年初春,有一天我正在家中笔耕,市作协秘书王淑珍同志给我打来电话,说是有一个在信门上烫着“密”字的牛皮纸口袋,是乔木同志的秘书邱德新特意送到作协,要面交给我的,我不在单位,那封烫着“密”字的信函放在了她那儿,待我去开封。接此电话,我着实吃了一惊,这不仅仅因为我与乔木同志素无往来,而且文化人中谁都知道他那棵树太大太高,我平生又没有攀龙附凤之念,乔木有什么事会找到我头上呢?是不是王淑珍搞错了?
她说她没弄错,信皮上是写着我的名字。由于是头号文化首长来鸿,她不敢耽搁,让我马上去作协,并强调这是党委的指示。我至今也记不起当天我正给哪家刊物写小说了,但我记得小说正好写到了收尾。写小说的人都知道,即将完成作品的最后几笔,是最难割舍的。于是我和王淑珍商量:“我能不能明天去作协,我手头这篇东西就剩下一哆嗦了!”
她说:“那可不太合适,你考虑一下吧!”
“这么办吧,”我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你要是真没张冠李戴,你现在就打开它,给我念念信中内容如何?”
她开始说不合适。但我说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如果是批评我虚心接受,我不怕公开亮丑。几经劝说,她终于按我的意见办了。她告诉我,她粗粗地翻看了一遍,不是批判的文字,是乔木老人读了我的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之后,写来的阅读感受。但是这封信写得太长了,密麻麻的小字写满了五页信纸,里边还有涂抹之处,因而无法读给我听,还是等我去作协之后,自己来解读这封长信吧。
电话挂了。我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之所以如此,多少年来我犹如一只惊弓之鸟,1979年刚刚飞回京城老巢,因为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问世,又受了一场虚惊,出于精神触觉的感知,我觉得胡乔木这封信不是对我的小说进行批判的。正好,第二天作协开会,我去了作协,便与友人刘绍棠一块恭读了乔木同志的来鸿。信文如下:
维熙同志:
好久没有看过小说了。近来因为身体欠佳,偶然翻看到刊载在《小说选刊》第二期你的中篇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这多少也是由于顾骧同志的评介),竟然一口气读完了。你的作品给了我关于右派分子劳改生活的许多知识,你对小说中两个主角的刻画和在他们故事中所赋予的崇高意义,都很使我受益。你很有叙事本领,你的文字也很讲究。不过文中仍有些细微的疵点。由于积习,我边看边做了一些记号。现在依次写给你,一来供你参考,二来也算是读者对作者的一点报答……
以下,乔木同志按页码顺序,像老师批改学生作业那般认真,写下了若干条文字、标点和语法上的失准。因其批改之处很多,笔者在这里只摘引少许几条,以管窥一斑:
83页:“难道奔腾着泥沙”……这里显然漏了个“的”。
84页:“撩人思情”应为“撩人情思”。
87页:垂直线,这是一个重要的错误。只有与一水平直线垂直相接的(即两侧交角等于90度的)线,才能称为垂直线或垂线,这是国王也不改变的(疑为改变不了的——笔者)几何学定义。
95页:“这天也毫无例外”,“毫”字没有意义。
108页:“尽在无言中”,似应为“尽在不言中”。
123页:“沾染了世俗”,下应加“习气”。
127页:“汇成了黄河的身影,织成了黄河的年轮,铸成了黄河的精灵”。这三句话都没有说好,使人费解腻味。雪花如何汇成黄河的身影?又如何织成了黄河的年轮?……
维熙同志!我以礼貌开始的信件,竟以如此冒昧结束(况且我们并没有相识),真是太不近情了。但愿它能多少有所助益。
敬礼,祝好。
胡乔木
2月16日
读罢来信,我和刘绍棠都笑了起来。无论如何我们也想象不到,乔木同志在养病时会拿出这么多时间,为这篇小说的文字号脉。始自历史新时期,老人担任着理论上清理“文革”思想流毒、拨乱反正的工作,其工作之忙可想而知。可是老人居然能花这么多时间,读一篇与他的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长达六万多字的小说,并写来这么长的一封来信。我俩估算了一下,不算阅读作品时的圈圈点点,仅仅这封匡正我小说文字的信函,怕是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真令我们后来人感动不已。
绍棠问我:“你觉得这位大秀才,给你开出的‘药方’怎么样?”我回答说:“有的一矢中的,有的我还得好好消化一下。”绍棠率真地说:“老人可能根本没有想到过,中国语言也不是静止不动的湖水,而是不断流动的大河,它也在时代变革中变化和发展。比如,你对黄河的几句描写,是诗化了的意象描述,老人却把它按具象文字来要求了……不管怎么说,老人花这么大力气给你写来这封长信,说明一个问题,小说感动了他。”
我说:“老人是在养病时写来的,我只有感谢老人的份儿,我要尽快给乔木写一封回信。”
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复信还没有写出,第三天下午我又接到作协的电话,说是乔木的秘书又送来一封信,让我及时到作协来一下。这次我没理由耽搁,因为一篇不成样子的中篇小说已让老人花费不少心思,老人再次来信,我理应立刻去开启老人的手书。当我赶到作协时已近下班时间,作协秘书长宋汎正要下班,他把信递给我后对我开玩笑说:“看样子,意识形态口的旗手胡乔木是盯上你了,两天内两封手书,算是开了文坛之先河。”我说:“老宋,万一小说引发了什么麻烦,你这秘书长还得替我扛着点。”他不无解疑地说:“你真是傻瓜,要是找麻烦的话,老人会把信直接写给你吗?那会自上而下地交市委宣传部,再由宣传部下达到北京作协来的。这个书信程序,就说明乔木老人对你的文学创作关爱有加!”
信拆开了。出乎我意料的是,除了几句简短的文字之外,老人竟然用笔画了两幅凌乱的几何图形。乔木老人信的开头是这么写的:
维熙同志:
昨信发后,想到信中对垂直线的解释仍不正确,因为一条直线(或平面)相交成直角时,这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垂线和垂直线(见《现代汉语词典》152页垂直线),这另一条垂直线并不需要是水平线……
信的中间部分,是乔木老人用笔绘下的两幅垂直线的几何图形(笔者从略),信尾言明了他写此信的用意:
……我的信和你的小说,同样接受了这种不正确的设想,因而对垂直线作违反几何学定义和错误的解释。特此更正。
胡乔木
2月18日
看完此信,我顿时明白了乔木老人的用心。但老宋却像是坠入五里雾中。他说:“不是评你的小说吗,怎么论证开垂直线了?”我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小说《雪落黄河静无声》中的一个人物引发的。小说中有个劳改右派名叫范汉儒,他是个屈原类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劳改生活中,对一切都一丝不苟;因为在困境中活得依然挺拔,因而得了个“六点钟”的绰号——因为六点钟时,时针与分针成一条直线。乔木同志就是为我小说中这个人物绰号画来的几何图形,似在证明六点钟时针与分针上下垂直为“1”,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垂直。
老宋哈哈大笑:“我还是第一次领教老人的认真。”
我说:“我回家得赶快给老人写封复信,不然真的对不起人家一片心意了。”
我的复信是2月22日写完后寄出的。这封复信我很花心思,因为面对当时的文学艺术,我有话要说,而乔木同志又是意识形态口的主管人之一,对他说说我的文艺观,也许比与中宣部部长对话还要直截了当。记得我在信中阐述的主题是,我们文艺界的领导太偏重文艺的宣传作用,因而很少涉猎文艺自身的生命价值。由于太看重歌颂胜利的功利作用,而很少在作品中描写失败,有损于历史的真实。我在信中列举了苏联的小说《这儿的黎明静悄悄》(当时电视台在播放这部电影),之所以流传至今并在播放它时让北京万人空巷,很大程度上在于它自身的艺术张力和作品的血色真实。而我们的文艺导向太热衷于歌舞升平,这虽然能满足一时之需,却难以流传永久。我在信里列举了红四方面军女战士在大西北的一路悲歌,没有任何作品触及这一令人震撼的生活领域,是中国文学的月食……记得,我这封信写得很长,其用心在于让文学艺术从单一的颂歌中走出来,以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全貌——包括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反右和“文革”,都应在文艺的视野之内,以利于民族自识自省。当我把信函投入信箱的瞬间,曾产生过片刻的犹豫,我生怕这样一封复信刺伤了老人的心。但我自问无愧于心,最后还是将信投进了信箱。归来之后,我又感觉只有这封抒怀的信函,还不上老人为我付出的时间和心血,过了几天我又匆匆包扎好我新出版的两本书(长篇小说《北国草》和劳改队纪事《燃烧的记忆》),再次去邮局,寄给了乔木同志。
两三个月过去了,没接到乔木同志的信函,我认为我们之间的书信缘分到此为止了。第一,他是个大忙人,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他,似并不过分;第二,我那封复信写得非常直率,也有可能引起老人的不快。谁知道呢?直到该年6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作协派司机给我送来印有“乔木办公室”字样的信函。打开来看,是其秘书邱德新的手书。全文如下:
维熙同志:
我是胡乔木同志的秘书,今天乔木同志让我来看看你,祝贺你的新作问世,同时让我谢谢你送给他的书。
你说到前次已经给乔木同志写过回信,但我们没有收到,现在正在查找,估计能找到。你如能把发信的时间告诉我们更好。送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听众对《北国草》广播的反映,乔木同志特告穆之、文涛同志读。一并转告。
祝你取得更大的成绩!(附乔木办公室电话号码)
邱德新
6月22日上午11时
至此,我才明白乔木只收到了我的赠书,而没收到我的复信。我立刻按照信上乔木办公室的电话号码,给邱德新同志打去电话,告知我回复乔木同志信的准确日期。事后,从乔木的来信中得知,我那封复信他还是没有收到。老人于同年的7月中旬,又将一信送至作协,同时还附有我赠他的长篇小说《北国草》。
维熙同志:
非常遗憾,你给我的回信被秘书丢失了,不知混在什么文件里,现在还没找出来。
承赠《燃烧的记忆》和《北国草》二书,谢谢。《北国草》已看完,我在看时对文字的错误和毛病,仍随时做了记号或改正,这些不一定都对,现暂送还供你再版时修改参考,你看后仍寄还我。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书,所以它的广播能得到那样广泛热烈的反应。我和很多听众一样,希望它能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听众的反映已转到文化部和广播电视部),使它能在教育这一代青年人中发挥作用。对于整部小说,我现在还不可能作出更多的评价,因为没有充分的思考。我手头还有做不完的一些困难工作,所以虽很想找个时间同你相见,暂时却不容易找到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当然会有的。
祝你在创作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和进步!
胡乔木
7月15日
读过乔木的信后,我打开老人读过的《北国草》。许多书页折着边角,凡是折角的地方,必有乔木的圈圈点点,其中有些地方,还留下他改过的文字。我当真为老人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感动了。这是一部四十万言的长篇,他要花多大的力气,读完并校订完这部长篇?此时乔木已是年近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了,还能为一部小说字斟句酌地圈圈点点,真是够难为老人的了。想到这些,我真是后悔不该把一部冗长的小说赠给乔木了。但是一个作家,当时何以回报乔木同志对《雪落黄河静无声》投入的精力呢?只有赠书是最真挚的感情回报。但是此举却招致老人再一次投入时间和精力,让我心里更加不安了。再看看他的手书,那些歪歪斜斜的字体,说明老人写字时手在颤抖。据乔木同志的秘书邱德新同志在电话中告诉我,老人是在医院养病时读完《北国草》的,那书上留下的圈点文字和那封来信,也是在医院病榻前完成的。一部描写北京青年去北大荒开荒的小说,竟然给乔木同志带去这么多的麻烦,我的心当真失去平静了。怎么办?我曾产生主动去看望一下老人的意念,只要和其秘书通个电话约个时间,此心愿就能了却,但多年劳改生涯,养成我惧见上层的习惯,最后还是决定将对老人的感谢之情,深埋心底。直到1985年的初春3月,乔木再一次派秘书给我送来一信,信是3月初落墨的,老人在信中告诉我一个喜讯,他已然找到了我的那封复信,是秘书将其压在文件堆中,后来将其锁入保险柜中了。老人说他已经读了我一年前的复信,但不能现在就给我答复,因为他刚刚结束了三个月的南方之行,回京后有一堆事情等待他处理。信尾老人特意附上他家的地址:南长安街×××号。有信让我直接寄到他夫人谷羽处,以防再次被耽搁。
此时,我已离开北京作协,到中国作协工作了。虽然我工作很忙,但老人圈点我作品的这份情意,我始终牢记于心。时间到了1986年的秋天,在西苑宾馆召开作协理事会的晚宴上,我第一次与乔木同志见面了。当时老人坐在主桌上,我与李国文、邓友梅两个同辈友人,端着酒杯去为乔木敬酒。至此,我才算有机会表达我对乔木的敬意。我说:“您给我的五六封信,我都很好地保留起来了。您这么大年纪,工作又那么忙,还抽出时间为我不及格的小说号脉订正文字,为我的创作加薪助燃,我感激良深。过去没机会见到您,今天让我敬您一杯酒吧!”乔木喝酒了没有,今天我已无准确记忆,但我准确地记住了,他盈满泪水的双眼,还有我们握手时,他那只不停颤抖的手。
乔木老人在1992年9月18日八十一岁时,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王蒙写了《不成样子的怀念》一文,悼念这位世纪人物。我在拿起笔来准备行文之际,发现自己思绪比较紊乱——特别是那些书信,不是一篇短文能够说清楚的。
乔木老人对我给他的回信中提及的问题,始终没有片言的回复——属于他难于回答的问题。虽然如此,还是让舒婷感悟到“老人姿态很高,并没有因为发生冲撞的火花,而像有的文化官员那样,找作家创作上的麻烦”。胡乔木何许人也?他当过毛泽东的秘书,中央政治局秘书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但在与作家相处中,还是显示出他一定程度的宽容。不能小看了这个人文细节,在这一点上,乔木老人是不是接受了过去的历史教训?他在鼓浪屿与舒婷会见留下的这段往事,给后人留下了思索的话题。他一生的命运曾几度沉浮,也曾留下身不由己时的一些缺憾,但其关注中华文化兴衰之情始终如一,这也是留给后人的一段文史佳话。
2005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