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对策: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粮食增产难度显著增大

——粮食问题调研报告之二

农村司调研组

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始终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根本。粮食生产“九连增”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当前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今后粮食产量出现下滑的风险越来越大,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自然灾害影响或将加重

过去的九年是风调雨顺、各种灾害影响最小的历史时期之一,这是粮食得以连年增产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4—2012年我国农作物年均成灾面积为1910.2万公顷,比1994—2003年的平均值减少32.5%。特别是2012年农作物成灾面积仅为1147万公顷,比2003年减少2290万公顷,降幅达64.7%,是改革开放以来成灾面积最少的年份。但从今后一段时间看,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各种灾害重发的概率加大;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灾害发生规律较以往发生了明显变化,灾害应对面临新的课题。比如,在传统北方旱区之外,南方和东部多雨区旱情在增加;过去以季节性干旱为主,现在连季干旱、连年干旱现象在增多。由于雨带和粮食生产重心同时北移,局部地区洪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可能加剧。受全球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变、境外有害生物传入等影响,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难度不断加大。

二、增加粮食面积难度加大

在经历了1998—2003年持续下降后,粮食面积从2004年开始稳步回升,近九年累计增加1.77亿亩,年均增长1.2%,是改革开放以来面积增长最稳定的时期。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播种面积增加2.53亿亩,年均增长2.3%,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的比例逐步恢复。这是粮食连年增产的重要基础。从今后看,继续稳定增加粮食面积的余地不大,能稳住已属不易,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下降。一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必然要占用部分耕地。目前我国名义城镇化率只有52.6%,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3%,专家测算未来至少还将有3亿农民转移进城。二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当退出部分耕地。全国受污染耕地、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以及地下水严重超采耕地等,迫切需要进行治理保护。三是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且难以开发。我国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不仅总量有限,而且多分布于生态脆弱区域,缺乏基本生产条件,开发利用难度很大。另外,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增加粮食产量空间有限。2004年以来,我国大豆面积减少3300多万亩,其他油料面积减少1600万亩,薯类作物面积减少1300万亩,棉花面积减少600多万亩。今后无论是从实行轮作以培肥地力,还是从鼓励多元种植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抑或是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出发,都需要保有一定的经济作物种植规模。

三、水资源短缺制约加深

农谚讲,“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水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2011年,我国农业用水已达3743.6亿立方米,比2003年增加310.7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46亿亩,比2003年增加1.15亿亩,年均增长1.7%。这是粮食连年增产的重要物质保证。但从今后看,水资源匮乏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将日益加剧。一是受制于水资源总量。2003—2011年我国工业用水量年均增长2.7%,生活用水量年均增长2.8%,均大大高于同期农业用水量增速。在我国年平均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农业用水增加空间有限。二是受制于水资源污染。近年来我国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2004—2011年均增幅达4.6%,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十分突出,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将不断加大。三是受制于水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华北冀鲁豫和东北黑吉辽蒙七省区粮食产量接近全国的1/2,但供水量不到全国的1/4。随着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必将进一步显现。

四、科技成果储备不足

我国粮食单产由2003年的每亩289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353公斤,年均增幅2.2%。这是粮食连年增产的重要支撑,贡献率超过65%。而单产的提高,则主要有赖于科技的普及与应用。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5%,比2003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7%,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超过96%。从今后看,尽管通过推进集成创新等充分释放现有技术的潜力,粮食单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但也不能估计过高。回顾世界粮食生产史可以看出,每一次粮食生产水平实现飞跃都离不开农业科技革命,如19世纪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生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理论,20世纪杂种优势理论、生物工程技术。我国粮食生产史也表明,矮化育种和杂交育种这两次大的技术突破,对粮食增产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现在我国农业基础和前沿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储备明显不足,短期内难以看到具有革新意义、能带动粮食单产大幅提高的成果。

五、政策激励效应减弱

国家出台的“四补贴”、粮食生产大县奖励等一系列鼓励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有力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这是粮食连年增产的重要保障。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家连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临时收储价累计分别提高92%、57%和60%,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但也要看到,政策的激励效应正在逐渐弱化。一是成本涨幅快于粮价涨幅。与2007年相比,2012年三种粮食亩均总成本年均增长14%,其中土地成本年均增长15%、人工成本年均增长18%、物质与服务费用年均增长11%,均远高于同期三种粮食出售价格年均8.7%的增速。二是种粮缺乏比较效益。2012年三种粮食亩均净利润仅为168元,不到蔬菜的1/15,小麦每亩净利润自2009年以来更是持续出现负增长。2004—2012年三种粮食亩均现金收益年均提高7.2%,只有同期农民外出务工月收入年均14.4%增幅的一半。三是粮食提价遭遇“天花板”。目前我国粮食价格已全面明显高于国际离岸价格,也高于配额内进口到岸完税价,虽然还低于配额外进口到岸完税价,但价差在日益缩小。今后继续提高国内粮食价格,既面临国家收储财政负担加重问题,也面临进口增加压力和国际价格的制约。

总的来看,一旦在粮食生产上有所放松,粮食产量就极易出现下滑。历史表明,拐点出现后往往连续几年都难以恢复。因此,决不能因粮食连年增产而忽视当前面临的各种风险,必须进一步强化鼓励和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制约粮食发展的瓶颈,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此建议:一是切实加强粮食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稳产增产防灾减灾技术,增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二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对各类需要修复治理的耕地努力做到“边用边治”、“修而不休”,同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三是花大力气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坚持把依靠科技作为根本出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五是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改进粮食市场调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妥善解决今后“谁来种地”问题。

2013年10月14日

(执笔:李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