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史部(1)
【二十五史】
《史记》
司马迁著,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前91年,早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后人因“太史公记”而省略成《史记》。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526500字。“本纪”是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
《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就中国史学的具体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巨大。第一,《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建立了通史体裁,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第二,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所谓秉笔直书,就是史学家必须忠于历史史实,既不溢美,也不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撰写历史,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失,毁者或损其真”的做法。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辞非常妥帖,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练,感情充沛。
历代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刘宋时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注《史记索隐》、唐张守节注《史记正义》。
《汉书》
班固著。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后有刘向、刘歆、扬雄等人为它编写续篇。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二十几岁的班固,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着手编撰《汉书》,不久,班固因以“私改国史”被告发入狱,后授兰台令史而得续作。班固死后,他妹妹班昭学问精深,完成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
《汉书》一书出于班氏父子三人,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共100篇,后人划分为120卷。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后汉书》
《后汉书》是记述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其接续《汉书》所述历史编撰,又称《续汉书》。《后汉书》共120卷,包括纪10卷、传80卷、志30卷。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一般称《后汉志》。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曾做过宋文帝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升至尚书吏部郎。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因王妃去世时深夜饮酒、听挽歌为乐而触怒刘义康,贬职为宣城太守,郁郁不得志,遂以著述为事,撰写《后汉书》。后又陷入刘义康与宋文帝刘义隆的权力之争,于元嘉二十二年以谋反罪被杀。
《后汉书》的另一作者司马彪,字绍统,晋宗室高阳王司马睦长子,少时笃学不倦,但喜好女色,行为不端,被其父斥责,失去了继承王位的资格,从此不事交往而专务习学,遂有成就,撰著了《后汉书》的志。
《后汉书》纪传的编次与《汉书》有所不同,纪的最后一篇是《皇后纪》,相当于《汉书》的《外戚传》。而传在《汉书》之外创立了7篇类传,包括《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这些类传都是根据东汉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思想风尚设置的,有的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效法。
《三国志》
《三国志》是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的纪传体的史书,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全书共65卷,包括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
陈寿(公元233年~公元297年),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仕蜀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入晋后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陈寿利用当时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并采蜀国史料,撰成《三国志》,此外还著有《古国志》、《益都耆旧传》。关于陈寿,有人称其善于叙事,有良史之才;也有人认为他以私废公、褒贬失当。这主要是说他的父亲曾受过诸葛亮的刑罚,所以在书中说“将略非其所长”。其实陈寿并未贬低诸葛亮,所写也符合历史,后人的评价反倒有些不公允。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魏的年号。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孙吴为晋所灭,孙皓是晋的降臣。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反映出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这也是称其为不完全纪传体的原因),因此所记主要是人物。该书取材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文采不足”。此外,陈寿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尤其是对魏晋禅代时司马氏的所作所为多有掩饰。
《晋书》
《晋书》是记载两晋历史的断代史,全书130卷,帝纪10、志20、列传70、载记30。记事上起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下迄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共156年的史事。“载记”是《晋书》在体例上的创新,记载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是第一部官修的史书,前四史都为私人修史,自《晋书》之后,正史多为官修,这是我国修史性质的一个重大转变。《晋书》的署名作者是房玄龄,但实际是集体撰写,其中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为《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传》所写的“论赞”,旧本曾题为“唐太宗文皇帝御撰”,这在正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宋书》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事,为沈约所撰。全书100卷,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作者根据前人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复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诸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13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73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的23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有些更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南齐书》现存59卷,其中帝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烦的弊病,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梁书》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56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7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得可贵的。
《陈书》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前后33年间的史事,是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
《陈书》中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33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灭。386年,拓跋鲜卑各部重建政权。其首领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2卷,列传缺22卷,此外又有3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他史书补足。
魏收,小字佛助,机警能文,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