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人生(3)
是的,被解雇并不是一件坏事,李铁面对无情的解雇,凭借着才能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得到了一位真正“伯乐”的赏识。
其实路就在脚下。被解雇了,我们并不用去计较,走过去,前面也许有更光明的一片天空。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阐述了这么一个关于人的尊严的道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我们要跌倒多少次,都能从失败的废墟上站起来!站立的人方显得高大,人生也会因此而显得绚丽多彩。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风险。要不断提高自我应对挫折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挫折中蕴含着机遇。
也许在人生低谷的你正为自己失业了而烦恼不堪。其实这于事无补,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打开另一扇窗户,机遇的诞生可能就在这一切发生之时。
儿童魔幻故事《哈利·波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堪称世纪传奇,不过《哈利·波特》的作者——英国女作家J·K·罗琳本人的经历,其实比小说更神奇,更让人津津乐道。
十多年前,当从未写作过、每周靠70英镑救济金维持生计的单身母亲J·K·罗琳萌生创作的欲望。在爱丁堡咖啡馆利用小纸片书写哈利·波特的故事时,她不仅要面对自身写作经验的不足,还要面对实际的家庭困境以及如何让图书正式出版等一系列难题。但是,这个倔强得可爱、满脑子充满了幻想和乐观的女人,还是认真地出发了。
经过整整5年辛苦写作,J·K·罗琳完成了第一部作品。为了实现出版的心愿,她开始投稿给各大出版社。然而,一年过去了,除了连续收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外,她几乎得不到任何肯定。
就在J·K·罗琳濒临绝望和痛苦的时候,英国布鲁斯伯瑞出版社给她首印500本、3000英镑稿酬的条件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几乎是毫不迟疑地,她就在出版合约上签字盖章。接着,她急切又沉稳地等待着命运的考验。
谁也没有料到,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乐观的开始,竟然缔造出当代文坛最大的神话和致富传奇。《哈利·波特》一出版,立即受到世界瞩目,好评如潮水般涌来,很快就让J·K·罗琳获得了英国国家图书奖、儿童小说奖、斯马蒂图书金奖等重要奖项,将她推上了最显赫的位置,让童话变成了现实。
可以想象,要是J·K·罗琳在生活的打击下消极退缩,放弃自己的梦想,那我们哪里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魔法故事?当她在又冷又小的房间里思考魔法学校的教案时,谁又能说她不是在设计未来的人生道路呢?她让自己暂时沉默下来,将自己的拳头缩回收紧,难道不是在储存巨大的力量,以达到改变生活、控制生活的目标吗?
J·K·罗琳不抱怨,不愤怒,也不要无聊的同情和无意义的帮助,她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个奇迹。这是魔法的胜利,也是人心永不屈服的胜利!
要知道,换作其他人,即使和J·K·罗琳一样有着许多美妙的故事和智慧,但他们总会在一些消极的暗示下,停止前进。这些消极的暗示如:你很穷,没有时间去做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你没有写作经验,也没有人可以指导,不可能写出有趣的文章;你的孩子需要你照顾,不如用写字的时间出去赚钱更实际……总之,你在自己的目标前看到了无数障碍,而事实上,它们也真的就是障碍。
幸运的是,J·K·罗琳不是停止了前进,而是低调又执着地耕耘着。她的坚持不仅升华了自己,也让她周围的环境都焕然一新。
当你发现自己近期出现反复无常的焦虑、对别人的成功充满了妒忌或者整天都在想着能中大奖等念头时,请立即起身去洗把脸,用理智泼醒大脑,或者找个乐观的朋友倾诉,及时将那些消极的想法摧毁,逐步恢复内心的平静,让勇气重新进入心房。
世界酒店业的巨头康拉德·希尔顿说:“梦想和空想是截然不同的。空想是做白日梦,永远难以实现;也不是人们所说的神的启示。我所说的梦想是指人人可及,以热诚、精力、期望作为后盾,一种具有想象力的思考。”
让自己在低谷的时候低头潜行,一旦机会来临,就把能量和芳香彻底释放,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
TIPS:学会这些,让你走出人生低谷
从低谷走到平地远比从平地攀上高山容易,只要有个不变的信念,你是可以战胜一切的。
或许你以为在你面前,是很难跨越的门槛,其实当事情过去以后,你会发现,这在你人生路上是多么不显眼的一件事情,根本无须惊怕。所以,你应该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鼓起劲儿摇桨,向成功的彼岸进发。
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发生着变化,面对现状,我们可以学会接受它、喜欢上它,以下就是8个策略:
1)先什么都别做。失业后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上网投简历,还是借机休息一段时间?事实证明,面临意外时,先坐下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比立即“起来行动”更有效。
2)保证日常生活规律。改变通常会打破熟悉的生活规律,让人的身心稳定失去根基。其实好好吃饭、收拾好房间,比废寝忘食地应对变化更有效率。
3)忽略心里的警报器。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叫作“蜥蜴脑”(蜥蜴算是最早的陆地动物,对所有风吹草动都会立即发出“危险”警报),这样原始的脑机制,在现代社会会让人像无头苍蝇且易怒。所以,在面临改变心慌气短时,告诉自己“没那么严重”。
4)忘记自己的聪明才智。著名语言学家奥尔顿·贝克尔认为,聪明人(或者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更固执,这会让他更加南辕北辙。所以,面临变化,必须放低姿态、忘记经验,以新手的心态问一些天真的问题,考虑所有最不可能的可能性,认真倾听那些听起来荒谬的观点。
5)试试“恐慌”的滋味到底有多糟。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往往是因为他们总是避免改变。其实试试那些让你畏惧的事(比如主动登台表演),你会发现挨过最初的恐惧,背后还藏着大片的新世界!
6)质疑常识。前几年,每个人都说学个MBA满地都是工作;这几年,大家又都说MBA学位不值一钱。这告诉我们什么?在做重大决策时千万不要随大流。有时要躲开所谓的常识,才能找准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7)与不确定感和平共处。在开始人生新阶段的相当长时间里,不确定感会如影随形,你可能因此战战兢兢、莫名焦虑。告诉自己,不安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正在学习新东西。
8)多说“真的吗?”生活中的急转身还会招来来自周围的压力,特别是对那些自认为不太如意的人,你的升迁和进步让他们深受打击,于是会列出新环境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看似关心实则想吓退你。这时说句“真的吗?”或“是吗?”与这些划清界限吧。
03.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不完美
人生在世,免不了要和别人相处,由于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工作生活、性格爱好不同,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和矛盾冲突,这时往往就会产生仇恨的心理,如兄弟反目、婆媳不和、同事争执等,严重破坏人际关系,给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
其实,换个角度想,既然人生不可能完美,那么,在接纳自己不完美人生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不完美人生;在接纳自己过失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的过失;在宽慰自己的同时,也要宽容别人。不要总抓住曾经的不完美、不愉快事物不放,让自己的心灵蒙上灰色的阴影。
我们不能要求世事都尽如己所愿,更不能强求所有人的观点都和自己一样。人的差异性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尽量要在客观上做到求同存异,即在寻找相互之间相同地方的同时尊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
有个人非常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经常与人发生口角。后来,他向一位大师请教:“我很容易和别人发生矛盾,因为他们总是拿出一些我不能接受的意见,您说我该怎么办?”
大师想了一会儿,说:“你说水是什么形状的?”
此人见大师“词不达意”,茫然地摇头说:“水哪有形状呢?”
大师笑着说:“我把水倒进一只杯子,水难道还没有形状吗?”
这人似乎有所悟,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又说,可我如果把水倒进花瓶呢?这人很快又说:“哦,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又把水倒入一个装满泥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
这时,大师感慨地说:“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不同的容器,想与他们相处得好,那么,我就要把自己变成可以倒入各种容器中的水。是不是这个道理?”
大师微笑着说:“你现在已经有所得,但还不完全正确。”看着重新陷入迷思的信徒,大师接着说:“水井里的水、河里的水、海里的水,他们虽然有不同的形态,可是他们却都是水。”
这个人恍然大悟:“人其实也应该像这水一样,能够顺应和包容外界的变化,但是却永远不改自己的本色。”
大师笑着点了点头。
大师通过水点化了一个原本没有容人之量的人。我们也同样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对于那些生活中的不同意见,我们应该像水一样去包容、去改变。水之所以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存在,就是因为水“不较真”,它没有自己的形状,但是却也从来不改变自己的本质。道家也非常推崇水的意义,他们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实也是在赞叹水的不争。
宋朝郭进做山西巡检时,有个官吏因为与他有点小过节,一直对他怀恨在心,终于有一次机会到朝廷控告他。宋太祖召见了这个官吏,经过一番审讯后,结果发现他是由于仇恨在诬告郭进。于是,宋太祖命人把他押回山西,任郭进处置。当时大多数人都建议郭进杀了这个人,但郭进没有那样做。因为郭进知道这人是个人才,如果杀了他,就是国家的损失。当时正值北汉国入侵,郭进就对这个官吏说:“你敢到皇帝面前诬告我,证明你确实有些胆量。现在我既往不咎,赦免你的罪过,但你要戴罪立功。如果你能打退入侵的敌人,我将向朝廷保举你。如果你打败了,就自己去投河。”
这个官吏感谢郭进的不杀之恩,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后来打了胜仗。郭进不记前仇,向朝廷推荐了他,使他得以提升,做了一员武将。
香港商业巨人李嘉诚所创建的公司均以“长江”作为字号。起初涉足塑胶业,他把塑胶厂取名为“长江塑胶厂”,后来又转为房地产业,将其公司命名为“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后来规模扩大,改名为“长江实业”。李嘉诚为何对“长江”二字如此青睐?他说:“长江,容纳百川,不择细流。”
我们不仅仅要接纳别人的不完美,还要从别人对我们的“坏”中找到自己的缺点。
首先,要从别人的冷漠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一个财主遇到一个穷人,财主对穷人说:“我这么有钱,你怎么不尊重我呢?”
穷人回答:“你有钱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呢?”
财主说:“我把我的财产分给你一半,你会尊重我吗?”
穷人回答:“你把财产分给我一半,我就和你一样了,为什么要尊重你?”
财主又说了:“那我把财产全部给你呢?”
穷人说:“那我就更不会尊重你了,因为我是富人,你是穷人了。”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向人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除了金钱外,还必须拥有让人信服的条件,包括特质、素养、情操和意志等。
行事不顺的人通常很敏感,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因此而患得患失。其实,面对别人的不友善,我们最该做的,就是打开体内的应急按钮,调动所有的防毒软件,全面修护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把无聊的闲言闲语和猜忌都扔掉,只留下能激励自己的箴言。
很多时候,不是别人看不起你、刁难你,而是你自己做得不够好,让人有话可说。被人嘲讽,虽然是非常难堪的事情,但无法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有效地消化,成为一个激发你开拓新局面、扭转逆势的开端。
哲学家蒙田说:“若结果是痛苦的,我会竭力避开眼前的快乐;若结果是快乐的,我会百般忍耐暂时的痛苦。”
一个人处于弱势时,千万不要去回忆那些曾经的风光,也不要抱怨世道的不公平,更不要沦为可怜的气球人(处处受气,处处求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失败的原因,把过去的一切打包,成为一个丰富的经验库,然后才能没有任何负担地大步前进。而沿途的重要工作就是,重拾自己的优势和信心,让别人看到你的光亮!
聪明的人都知道,证明一个人的价值,绝对不在于几个人的言语。一个人有相当的阅历和涵养,当遭受别人的轻视时,并不会暴跳如雷、大发脾气,而是很自然地按照着自己的计划,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去在意别人的态度。
别人的不友善举止是别人的错误,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尽力提升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让自己原本微弱的力量逐渐强大,直到每个人都无法忽略我们的存在为止。
俄国文豪屠格涅夫曾说:“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如果连你都轻视自己了,要如何得到别人的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