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逆境是更深的恩惠
《圣经·旧约》把顺境看作神的赐福,而《新约》则把逆境看作神的恩眷。因为,在逆境中,上帝才会给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
——《论逆境》
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好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人们可以把逆境当成动力,激励自己顽强地奋起,去争取幸福。
世界级的小提琴大师尼科罗·帕格尼尼,幼年时就充分显露出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来。虽然帕格尼尼是个音乐奇才,不过却从小就疾病缠身,一生中几度死里逃生。
自4岁的一场麻疹开始,帕格尼尼几乎是在病痛中成长;7岁那年,他差点死于猩红热;13岁时则罹患肺炎,必须大量放血治疗;40岁时,因为牙床突然发脓,几乎拔掉所有的牙齿。接着,牙床才刚康复,他的眼睛又感染可怕的传染疾病。50岁之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只能靠儿子按他的口形作翻译来与人沟通,这些可怕的灾难恶狠狠地吞噬着他的生命。
面对这些病痛,帕格尼尼没有屈服。他从3岁开始便经常躲在房里练琴,而且一练就是12个小时。12岁时,他举办了首场个人音乐会,一举成名,轰动了音乐界。日后,他的琴声遍及欧洲各个角落,作品和演奏技巧几乎征服了欧洲所有的艺术家,歌德和李斯特都曾对他的琴音大加赞叹:“在他的琴弦上,不知道充满了多少灵魂。”
生活,有时绚丽得让人美不胜收,有时却又残酷得让人不寒而栗。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有顺境,也有逆境。人们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相对而言,处于顺境中是幸运的,陷于逆境中是不幸的,是一种厄运,但是许多奇迹却都是在厄运中被创造出来。用平凡的话来说,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在理论上来讲,后者是一种更伟大的德性。
逆境能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顽强进取。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袭击,饱受风浪考验的海鸥却能够搏击海空。处在顺境中的人也许会虚度一生,处在逆境中的人却能够顽强奋进,取得辉煌的成就,获得更大的幸福。
曹雪芹在创作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时,恰好经历了自己“赫赫扬扬”达百年之久的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袴”,降为落魄的“寒士”,过着“蓬牖茅掾,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让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决定要把这些深刻而痛苦的回忆写进自己的书里。
然而在封建社会里,读书人的唯一“正路”是读经书、考科举,写小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再加上当时又是清朝文字狱盛行的时期,在写作中稍有不慎,就会触怒统治阶级,轻则充军流放,重则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上层统治者和文人学士,又习惯于从小说中捕风捉影,猜度其中“影射”何人何事。
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某些章节不断流出,其内容遭到了族人的不满,也引起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猛烈攻击。除了二三好友支持他外,世人都认为他是“傻子”、“疯子”。统治者甚至用拆毁他的房屋,令他几度搬迁来阻止他的写作活动。面临这样的逆境,曹雪芹没有消沉退却,而是把逆境当成动力,“披阅二载,增删五次”,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写作上。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就是艰难困苦,不堪忍受;“安乐”就是安逸舒适,快乐惬意。“生于忧患”,就是困苦磨炼了人的意志,催人奋发向上,使人生命力顽强,朝气蓬勃。“死于安乐”,就是说安逸舒适的生活,会消磨人的志向,使人贪图享乐,惧怕艰苦,不思进取,从而使人失去了生存能力与旺盛的生命活力。
人生之路并不是坦途一条,获得幸福之路也不是通畅无碍的。在逆境中,矛盾更集中,成败的抉择更为迫在眉睫,生死的较量,善恶的较量,伟大与渺小的较量也更为迫切。逆境犹如悲剧的高潮,它最能考量出一个人的意志和品质,也最能激发出一个人的潜能。我们应该把困境看成是一种恩赐,一种促使成功的机遇,这样我们才能积极面对它、战胜它,从而走出困境,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