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神奇圣人的16堂心学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磨砺剑锋,静待梅香

人生有苦有乐,人们不仅要尽情享受顺境时的快乐,也要懂得品味逆境中的痛苦,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中,都不要轻易放弃希望。王阳明的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他所遇到的困难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段辉耀千古的传奇。

如果我们都能像王阳明一样不被生活中暂时的失败、打击和磨难吓倒,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1.人生是苦与乐交织的过程

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

——《传习录》

弟子陆原静说,自己平时烦恼太多,不曾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因此真切地想要找到乐趣。王阳明开导他说:“圣贤们虽然另有真正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也是一般人共有的。只是一般人不自知,因此给自己找来许多忧愁苦闷,丢弃了真正的快乐。虽然在忧苦迷茫中丢弃了快乐,但真正的快乐并非就不存在了,只需念头明朗,在自己身上寻找,便能真正感觉到快乐。”

生活中有苦亦有乐。生活的波浪在高峰时,人即显得快乐,在低谷时,人便显得痛苦。而波浪永远都是忽高忽低的,没有永恒的上扬,也没有永恒的倾泻,所以人生就是痛苦与快乐交织并行的过程,二者相伴相生,既矛盾又联系。所以“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如果我们将痛苦与快乐看成是绝对的对立从而加以逃避的话,那么我们不仅得不到快乐,反而会让自己更加痛苦,更加畏惧。而我们之所以见苦便畏惧,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

王阳明28岁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刑部主事、兵部主事。正当他立志要为朝廷出力的时候,一场政治劫难却降临到他的头上。正德元年,王阳明因营救南京科道戴铣等人,得罪了宦官刘瑾,因受其所害,第二年被贬谪到龙场驿任驿丞。在赴任的路上,刘瑾又派人暗中追杀,他侥幸逃过一死。之后又乘坐一艘商船游舟山,不料又遭遇飓风,船漂流至福建的武夷山。王阳明本想隐居武夷山,却又担心刘瑾找其父的麻烦,于是他到南京探望父亲之后,便辗转到达龙场。

当时的龙场处于深山之中,四周荆棘丛生,毒蛇猛兽出没,蛊毒瘴气相侵,苗彝杂居,属水西安宣慰辖地。王阳明初到龙场,人地生疏,就用柴草搭了一个窝棚居住。不久,他的书童在离龙场东面三里远的龙冈山上发现了一个东洞,他们很是欣喜,随即搬进洞中居住,这便是今天闻名中外的阳明洞。

王阳明初在东洞讲学,当地百姓见洞内阴暗潮湿,便在洞上山顶修造房屋,房屋修成后,命名为龙冈书院,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书院之一。

王阳明在龙场两年,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他到贵阳文明书院作主讲师,他在讲学中,对所讲“知行合一”学说甚重。他深悟《易经》“精粗一,内外合”的要义,将古人支离决裂的知行观统一起来,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的本体是同一的思想。强调“言行一致”,“笃实躬行”。与朱熹“吾理吾心终判为二”,“知在行先”,言行不一,流于空谈之论分庭抗礼,成为明代儒家理学一大宗派。

身处逆境固然让人痛苦,却更能磨砺人的意志,使一个人由脆弱变得坚强,变得有韧性。王阳明就是因为经历了磨难,心性才比以前更加坚强,才开始了解群众疾苦,为生民立命,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最终构建了心学理论的大厦。

从长远来看,痛苦其实是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人们常说的:“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哈密瓜比蜜还要甜,人们吃在嘴里乐在心上,苦巴豆却比难吃的中药还要苦。然而种瓜的老人告诉我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甜的果实来。

人们又说:“不经风霜苦,哪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在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通过下苦功来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做一件艰苦的事,我们不能埋怨。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有了奋斗的目标,知道苦尽甘来的道理,艰苦前行的人才不会懈怠,才会不惮迎接成功的苦痛。

的确,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这里有一个关于“苦”的古老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朝拜它。”

弟子们朝圣时走过了许多圣河圣殿,他们也都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了。回来以后,弟子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让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苦瓜,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听了,好几位便立刻开悟了。

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人生亦是如此,生活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圣人也不可能改变。看过著名油画大师梵·高的故居的人都知道,他的家里只有裂开的木床和破旧的皮鞋。梵·高一生潦倒困苦,没有娶妻,但也许正是生活上的困窘,才使得他在艺术上有颇高的造诣,最终成为大师中的大师,而他的作品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人生与修行都是苦的,然而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要真正认识苦的滋味,这才是智慧的态度。苦瓜本来就苦,这一点不可改变,希望苦瓜变甜只是我们虚幻的期待而已,唯有真正面对事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中解脱。

当我们接纳苦,把苦看做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时,苦便不再是世俗的“苦”。同样,当我们接受乐,把乐当做是生命的历程时,乐也再不仅仅是世俗的“乐”。当众生真的能接纳所有苦乐时,先前的苦乐“标准”会立刻土崩瓦解,便不再有苦与乐的分别,生命的波澜盛宴也会就此展开。

2.让能力在磨炼中快速成长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顺生录·年谱二》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古往今来圣贤代代相传的精髓,而那些伟大的成功与收获,也总是在千百次的锤炼与磨砺中最终得到的。

人们在遇到困难和阻碍时,往往会埋怨世俗和命运的不公,害怕经历磨难,无法面对障碍,却常常忽略了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关于磨难,王阳明有着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王阳明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家人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充满坎坷,两次参加会试都落了第了,难得的是,王阳明以坦然的心情对待人生中的这些挫折,当有人为两次落榜而感到羞愧时,他淡淡地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成为圣贤,世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眼前的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1505年,已入京为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磨难。当时,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逮捕入狱,遭到严刑拷讯。然而,纵然是在暗无天日的狱中,王阳明立志成圣的信念并未消沉,他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还与一同被捕入狱的难友相与讲诵为乐:“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呢?

在黑暗的诏狱中关了一个月后,王阳明被判廷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的职务,贬到边远地区任杂职。

终于出狱了,但等待王阳明的并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更为艰苦的人生考验,他将要到环境十分恶劣的贵州龙场去当驿丞。

龙场在贵州西北方的深山之中,那里住的都是些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偶尔能遇上几个听得懂汉语的人,却又都是从中原逃来此处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发现这里居然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一切都要自己动手。王阳明顾不上旅途劳累,强打起精神,与随从一起盖了一座茅草房。尽管茅草房十分简陋,王阳明却还是十分乐观,他赋诗云:“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他的心中已不以环境的艰难险阻为念了,正如他在来的路途中所写的诗那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其实,当一个人心中有了更高的理想和信念时,困难自然就会变得十分渺小了。

当然,在龙场所遭遇的困难,还远不止言语不通和住茅草房这么简单。由于水土不服,加上当地瘴疠之气弥漫,除王阳明外,跟随他来到龙场的随从们都相继病倒了。这时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王阳明只得亲自砍柴取水煮粥做饭,又怕随从们心情抑郁,就为他们咏唱诗歌。但随从们还是不高兴,王阳明又为他们吟唱家乡的小曲,杂以诙谐好笑的内容,他们这才愉悦起来,暂时忘记身患疾病和处在荒僻之地所带来的困难。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处境中,王阳明却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他以圣人为标准,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在王阳明看来,艰难的处境并不是使人堕落的理由,而是一个人磨砺自己,使心灵得到成长的资本。因此,不管处于如何难堪的环境,他总是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豁达心态,始终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心中不着一物。正是由于他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也不忘继续向上探索的努力,最后他终于彻悟心学格物致知的道理,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其实,在王阳明的一生中,那些看似命运对他的嘲弄,又何尝不是成就了他的机遇。正所谓“自古英雄出磨难”,一个人的心灵只有经过重重磨难的考验,才会得到成长,才会真正地属于自己。只要你能始终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一切困难,并持之以恒地去努力,那么你所遇到的磨难就会成为你享用终生的心灵之源。

要想收获成就,使得身心合乎“道”,就必然要经历磨难的修炼。而面对种种磨难时,只有坦然面对、体验磨难所带来的痛苦与折磨,不退让、不逃避、不希求他人赐予的改变,才能渐渐地培养自己的耐心与意志,才能使得心智发生质的变化。

痛苦是能够触及内心深处的强烈情绪,只有真正体验过痛苦的人才能洞察它的实质,掌握它的全貌,理解它的原因所在,而人们也只有有了痛苦的体验,遇到了真正的困难,才会有掌控内心的力量,将困难所带来的影响抛诸脑后,迎难而上,获得真正的成功。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王阳明认为,当内心已经磨炼得褪尽浮躁,那么无论遇到怎样的风波人都能安然自得地面对。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智慧用以升华自己的心境。

历经世俗的人心就像积满污垢,并掩埋在尘土里的斑驳的宝石。要想使其恢复光彩、清澈照人,就要慢慢地擦拭与打磨。如果不将磨砺作为修炼内心的必修课,宝石的光彩将永埋于尘世中。而经得住打磨的内心,往往将磨砺视为通往光明的大道,不为之所困扰,越经磨炼越发光芒四射。

如若有了这样的心境,生活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困难与阻碍便有了解决之道,或许还会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3.每一次打击都会让内心更强大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

——《传习录》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还引用孟子的话来强调什么是最好的良知。他说:“但凡是一个人的筋骨受到劳累,身体受到难挨的饥饿,生活受到贫穷困苦,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顺利、称心如意,这样便能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韧性,提高他的能力。”这就是王阳明所指的最好的良知。

北宋范仲淹在成为一代名臣前,就有过这样的艰难处境。

范仲淹,字希文,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幸得病去世了,为生活所迫,母亲改嫁到山东长山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也跟从朱姓人家改姓朱,名叫朱说。

范仲淹自小就很有志向和操守,尤其喜爱读书。等到他长大了一些后,从旁人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明白自己原来是随母亲改嫁而到朱家的,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于是他哭泣着辞别母亲,独自一人前往南京求学。

到南京后,范仲淹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勤奋地读书,昼夜不息。

寒冬之际,最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懈怠下来。有时,范仲淹疲倦到了极点,就用冷水洗脸,以此驱除倦意,让自己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寒冷和疲倦还容易战胜,最让人难熬的是食物的匮乏。自范仲淹立志脱离朱家独立生活起,他的衣食便很不充裕,食物极度缺少时,他只能靠喝煮得很烂的粥来充饥。

对于如此艰苦的生活,常人很难忍受,但范仲淹从不叫苦。可能正是他心里有一种远大理想作为支持,所以他从来不以这种清贫的生活为苦,而是以潜心追求知识和智慧为自己最大的乐趣。正如《论语》中孔夫子称赞颜回一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位同学看到范仲淹如此苦读,心中十分佩服,回家后便将他的事迹告诉了自己的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南京的一个大官,听说儿子有范仲淹这样饿着肚子做学问的同学,很是感动,于是叫人给范仲淹送去了许多可口的饭菜。

然而,令这位同学惊奇的是,过了许多天,桌上的饭菜都放臭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他于是问范仲淹这是怎么回事。范仲淹很认真地说:“老兄,我很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要是我现在吃了这么好的饭菜,恐怕将来就很难再喝得下粥了。”同学听了更是感叹不已。

范仲淹经过努力,终于在1015年高中进士,后来官至副宰相,推行庆历新政,成为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并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千古名句,为后人广为传诵。

范仲淹为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因为他知道,成功从苦难中来,在经历苦难后实现。他在恶劣的条件下,独自刻苦学习钻研,就是他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

良知就是“道”,最好的良知就是最好的“道”,也是每个人最初的“本心”。一开始,我们的心是毫无污垢且宁静祥和的,它能感通万物。如果能好好利用我们的“本心”,便可成就一番作为,实现理想。但我们大多数人,在经历了世间的事物后,都或多或少被欲望玷污了“本心”,让它埋于尘埃下,不被人所知,甚至连自己也无法感受到。

若是我们有崇高的理想,伟大的目标,不想虚度此生,就应该让自己的身份和精神都得到锻炼,让心灵得到洗涤和解放。久而久之,我们便能超越世俗,进入更广阔的自由境界,让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这就是寻找最好的良知必须要走的艰苦之路,也是一条不断挑战自我、动心忍性、追求理想的成功之路。

“动心忍性”并不像字面上显得如此艰难。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成功,而把自己原本好的生活环境换成物质匮乏的生活环境,也不需要整日愁眉苦脸,更不需要故意不吃不喝去体会饥寒交迫之感。你可以把世界看成一个大熔炉,把自己看作是一块需要打磨的粗铁。想象自己每天都在焰火里锤炼,像打造一把宝刀一样,每一次的火烧,每一下的敲打,都会让自己更强大一些,更精纯一点。

做到了这样的“动心忍性”之后,心灵就会变得更加强大,能够接受在他人看来根本无法承受的锤炼和打击。这便是“待之以性,而不待之以心”的道理。意思是说,世间的各种遭遇,都不要用感官之心来感知它,而是应该用“本心”去感受,去体验,去接受敲打和磨炼。

认识和锻炼自己的“本心”,就是要超然于各种境界之外,学会把控自己。要让自己认识到,无论遭遇到多大的打击,我们的心都是坚忍不拔、清澈明亮又不受外物侵扰的,感到痛苦的只有我们的身体。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遭遇了多大的痛苦,都需要保持心灵的平和,把淡定的心保持起来,怡然自得地感知内心,心平气和地处理每件事。这就是一个考验我们心性的过程,也是“动心忍性”的过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代诗人王维将磨炼心性描写得甚有意境:沿着山溪寻去,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源头,山已穷,水已尽,但当你静下心来,打量四下,会发现早已有氤氤氲氲的云雾在山腰冉冉升起,这是一种只有在攀越险峰时才能看到的美丽景象。

锻炼自己的心性,也是需要经历险峰的。在磨炼心性的过程中,我们会体验到各种烦躁和无法忍耐的感觉,但当我们跨越了这一道道艰难险阻,来到山腰处观赏渺渺云雾时,心灵上的超然便会油然而生。

当生命的祥瑞之云在心间升起时,心灵将随之清澈明朗起来,整个人也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这一切感觉来自于内心深处,它让你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获得“本心”的力量,让自己经受身体上的各种苦难,与此同时,让心灵也更加强大。量变产生质变,只有心灵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考验,才会让自己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并感叹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孔子虽知这些道理,但为了弘扬自己的道义,他依然坚持四处奔走,经历千辛万苦亲自弘道。他的这种行为,恰恰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表面上看是不知变通,是迂腐的行为,实际上却是隐藏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大智慧!

4.璞玉需打磨,人生需磨炼

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才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

——《静心录》

王阳明曾这样比喻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普通人的心灵如同一面布满污垢的斑驳的镜子,需要用坚韧的东西费力擦拭才能看得清本来的面目,偶尔沾染上一丝尘埃,也需尽快擦拭掉,如此才能保持明净。经过这番复杂的程序并一直保持,便能达到致良知的境界。而圣人的心原本就是明亮清晰的镜子,在历经时间的流逝和圣人的恰当使用后,必然继续明亮清晰。

王阳明的这段“心如污镜”的道理,和《诗经》里的一段论述如此一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生就像一块璞玉,必须经过切、磋、琢、磨以后,才能成为光亮璀璨的艺术品。如此看来,不管是打磨璞玉,还是保持镜子的明亮如初,其实都是在经历了某些事后,磨炼心性的象征。王阳明的一生经历和所有言论都是对这段话的意义的诠释。对他来说,人生中的艰难险阻其实都是磨炼心性的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过程。

《传习录》中记载,王阳明的学生陆澄暂居鸿胪寺时,突然接到家中来信,说是儿子病危。听到这个消息后,陆澄甚是担忧,心乱如麻,以致无法认真学习。王阳明见此情况,便开导陆澄,他说道:“这是一个磨炼心性的机会,要学会把控自己的心灵。只有在遇到难事时,还能实实在在地做学问,才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

王阳明能成为一块精致细腻的“美玉”,也是经历了千难万险的。他在艰难的处境下,体会人间百味;他在恶劣的环境里,自我雕琢;他在尘埃遍布的人世间,自我清洗……如此,王阳明才成了一代圣人。如果不是经过了精雕细刻,如果仅仅是安于普通的人生,那么即便是王阳明,也只能平庸一世,为世人淡忘。

虽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生根,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块明镜都能保持明亮,永不破裂,也不是每一块璞玉都能被打磨成精致的美玉。但如果不经过努力,不经历心智的磨炼,那么我们连成为成功之人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才能找到生命的成功,觅得人生的意义。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养蚌人,他想培养出一颗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珍珠,于是就到海边去挑选沙粒。他一颗一颗地问那些沙粒,愿不愿意变成珍珠。谁知那些沙粒都摇头说不愿意。养蚌人从清晨问到黄昏,问得自己都快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

旁边的沙粒都嘲笑起那颗沙粒,说它太傻了。到蚌壳里去住,意味着要远离亲人、朋友,见不到阳光、雨露、明月、清风,甚至还缺少空气,只能与黑暗、潮湿、寒冷、孤寂相伴,不值得。

可那颗沙粒还是无怨无悔地跟着养蚌人离开了。

斗转星移,几年过去了,那颗沙粒已经长成为一颗晶莹剔透、价值连城的珍珠,而那些曾经嘲笑它傻的伙伴们,却依然是一堆沙粒,有的甚至已经风化成土了。

也许你只是众多沙粒中最平凡的一颗,但只要你有成为一颗珍珠的信念,并且忍耐着,坚持着,当走过黑暗与苦难之后,你会发现,平凡如沙粒的你,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成为一粒珍珠。每颗珍珠都是由沙子磨砺出来的,能够成为珍珠的沙粒都有着成为珍珠的坚定信念,并无怨无悔。

提到正身做人,我们不由得会想到雕砚。砚石最初都是工匠从溪流里涉水挑选而来的,石块呈灰色,运回后要暴晒,因为许多石头在溪流里虽十分精致,却也难免会有裂痕,而这些裂痕只有经过不断地日晒雨淋才能显现。未经打磨的石头,表面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只有在切磨打光之后,才能完美而持久地呈现。雕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底,因为底不平,上面不着力,就没有办法雕好。所以无论多么细致的花纹与藻饰,都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

做人也是如此,无论表面怎么拙陋,经过琢磨,都会呈现美丽的纹理。生活的历练,正如同在雕砚,外表敦厚内心耿介的君子,经过心志与肌体的劳苦之后,方能承担大任。修底与磨砺都是正身的过程,戒与慎则是正身的方法。

王阳明注重将受束缚的常人之心变换为圣人之心,这虽然是一个很艰难的改变过程,但只要有着永不退缩的勇气和毅力就可以完成。人生需要磨炼,不经过反复磨炼,我们就会永远停留在原始的状态。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精心琢磨,否则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

5.正确对待不如意之事

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人在遭遇父母过世这样的伤心事时,会认为按照天理就该忧虑,常常恨不得哭死过去来化解心中的痛苦,但他们却不知道,“过度愁苦,以至于不能保持心态中正平和”的道理。心一旦不能中正平和,做人做事就容易失去分寸。这是在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不如意的事,不要过度悲伤、愁苦。

悲观、愁苦等消极情绪常常让人失去判断力,所以,一个人在悲伤、愁苦的时候,一定不要做重要的裁决,尤其是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因为悲伤、愁苦会使我们的决策缺少深入全面的思考。一个人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依旧能够善用自己的理智,是十分不容易的。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是无法避免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虽然不能决定外界的环境,却可以决定自己的心灵境界。

当心停留在事物的积极方面时,我们就会发现事物的光明面,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也就是说,当你善于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问题时,任何不如意之事都会像上天赐予的礼物,能让你看到机会,得到成长。

有一个著名的推销员,在他刚进入推销行业的第一年,由于经常遭到别人的拒绝,心灵受到很严重的打击,不仅工作没有成绩,还消沉到了近乎绝望的地步。

一天,他觉得心情很郁闷,便来到空旷无人的乡下散步,希望能放松一下身心。在田埂边撒尿时,这位推销员见一只青蛙正趴在田边,无聊之下,他便把尿撒在了青蛙的头上。

他原以为自己会看到青蛙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下大吃一惊,狼狈逃跑的情景。谁知道,那只青蛙不但毫无逃走的意思,还睁着眼睛舒舒服服地趴在那里,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在它看来,这似乎不是一种羞辱,而是一次暖和、舒适的温水淋浴。

推销员看到此情景,心头一动,脑中闪过一道灵光:“以前我总是把客户的拒绝视为对自己的羞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低贱。为何我不能改变一下心境,就像那只青蛙一样,把无理的羞辱视为一种享受,当作一次提升自己心灵不可缺少的机会呢?这样,不论遭到多少拒绝,只要我能保持冷静、乐观的心态,那这些所谓的羞辱又怎么进入得了我的内心呢?”

自从悟出了这个道理后,推销员就变得勇敢起来,业绩也越来越好,平均每个月推销出去的汽车量逐步上升,连续获得了16年的推销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推销之王。

如果故事中的销售员没有正确对待客户的屡次拒绝,那他的消极情绪就会阻碍他继续努力工作的步伐,他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生活会带给我们何种情绪,其实是由我们的心态决定的。即使在遭遇危机时,若能够正确对待那些不如意的事,不过度愁苦,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就一定能获得一个有意义、快乐的人生。

6.忍旁人之不能忍,成他人不能成之事

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忿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

——《顺生录》

王阳明认为,若一个人能在高谈阔论时安静下来,能在自己最风光时收敛起来,能在怒火中烧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心平气和的方式处理事情。那么这个人就是智慧与忍耐力都非常强大的人。

一位西方学者曾经说过,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渐给你带来幸福。人们往往因为做不到忍一时之气,而导致事业上的失败和人际关系上的破裂。对于事业成功的人来说,忍耐是成就他们事业的必备品质。因此,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忍耐力。

王阳明的忍耐力可以从他的军事思想上看出来。在两军相交的战场上,王阳明最擅长的是绝地反攻。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王阳明率领的军队好几次陷入绝境,却每次都奇迹般的反败为胜。王阳明之所以能练就这一军事绝技,功劳最大的便是忍耐。在绝境中把控自己,让自己学会忍耐,一旦机会来临,就顺势反攻,必能获胜。

做人需要忍耐力,天生脾性暴躁之人更需要忍耐力。“自行本忍者为上”就是在告诫我们,遇事千万不能轻易发怒,要学会自制。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是心智成熟之人,才能在日后取得卓越的成就。

三国时,曹操的忍功可以说是一流的。

曹操一见许劭,便开口问道:“我何如人?”意思是我和别人比怎样?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许劭对曹操不算陌生,很蔑视他的为人,因此并不搭理他,一言不发。曹操见许劭如此,不但不难为情,反而紧逼许劭,一定要他评论自己一番,否则就不离去,弄得许劭哭笑不得,于是顺口说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虽不齿曹操为人,但亦深知他日后必有所为,只如此厚脸皮,知难不退便非常人可比。曹操闻言,方心满意足而去。

青年时代的曹操因为工于政治经营,在朝中已是很有名气了。而且评价他的人中尚有一些比他年龄大得多的人,这些评价对曹操自信心的形成,以及后来的出仕都有很大的帮助。但还有许多人并不买他的账,其中让曹操觉得最没面子的事,应该是他想结识南阳名士宗世林了。宗世林十分看不起曹操,并且做得比许劭还绝。

曹操在即将出仕,也就是20岁那一年,前去拜访宗世林。一进屋,见高朋满座,自己排不上辈,而宗世林又不搭理他,自己想说话又找不着机会,便退到门外等候。这时正赶上宗世林送客出来,曹操便上前拉住他的手,说要与他结为朋友,没想到宗世林竟把手抽回来,转身进入内室,对曹操置之不理。这让曹操颜面大失,但曹操并不觉得这是种耻辱。这也是曹操的一大长处。

为什么要提倡“忍”呢?这其实是根据某些事物的具体情况而决定的。有的时候,你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无论你怎么努力,成效似乎都不大。一直被你信奉不疑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似乎不再有效,这就好比手中拿着一万块钱就想通过自己的精心测算、分析来撼动股市一样。买股票时,你最好不要凭着自己的“蛮劲”,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投入到某些前途极端凶险的股票中;相反,若你能退一步,静观一下股市的变化,先求其次,买一些绩优股,待选定时机东山再起,投入到选中的冷门中,这时你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忍能成大器。只要你在做人的准则中牢记这一条,你就一定能获得想要的成功。

富弼是北宋仁宗时期一位品行优良的宰相,然而富弼年轻时,常常因能言善辩而无意间得罪不少人,给自己的事业、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自省后,富弼的性格变得宽厚谦和起来。所以,当有人告诉他谁在说他的坏话时,他总是笑着回答道:“怎么会,他怎么会随便说我呢?”

一次,一个穷秀才想当众羞辱富弼,便在街心拦住他道:“听说你博学多识,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富弼知道来者不善,但也不能不理会,只好答应下来。

秀才问富弼:“请问,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所谓诚意即毋自欺也,是即为是,非即为非。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样?”

富弼想了想,答道:“我会装作没有听见。”

秀才道:“竟然有人说你熟读四书,通晓五经,原来纯属虚妄,富弼才智驽钝,充其量不过是个庸人而已!”说完,大笑而去。

富弼的仆人埋怨他说:“您真是难以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可以回答,怎么您却装作不知呢?”

富弼说道:“此人乃轻狂之士,若与他以理辩论,必会剑拔弩张、面红耳赤,无论谁把谁驳得哑口无言,都是口服心不服。书生心胸狭窄,必会记仇,这是徒劳无益的事,又何必争呢?”

几天后,那秀才在街上又遇见了富弼。富弼主动上前打招呼。

秀才不理,扭头而去。走了不远,又回头望着富弼大声讥讽道:“富弼乃一乌龟耳!”

有人告诉富弼那个秀才在骂他。

富弼说:“是骂别人吧!”

那人回道:“他指名道姓骂你,怎么会是骂别人呢?”

富弼笑道:“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名同姓之人吗?”

于是他边说边走,丝毫不理会秀才的辱骂。秀才见无趣,也不愿再白费力气,便走开了。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被人嬉笑怒骂、难堪的局面。当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处境的时候,就想想富弼的行为,如此便知道,我们实在不必为了他人的不道德而伤神恼怒,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一笑了之。因为无故的争吵和斗争只会给彼此带来更多的烦恼和怨恨,从而使得双方都受到伤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这也不是什么有意义的事,我们又何苦为之!

忍一时之气,方能见海阔天空;忍不住一时之气,只能成为井底之蛙,终不得见大千世界之美好,更无法成就事业之伟大。战场上,刘邦就是因为对项羽的一时忍耐,才成就了他日后的厚积薄发;生活中,韩信就是因为能忍住胯下之辱,才终成大器,为世人敬佩;仕途上,司马迁就是因为忍受了宫刑之痛,才完成了千古巨著《史记》,被世人称道;交战时,刘备就是因为忍受一时之气,让自己韬光养晦,才能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忍耐,是一个人优雅品质的表现;忍耐,是成就一个人伟大的选择;忍耐,是伟大的人通有的美好品质。学会忍耐,我们才能成为“天下之大勇者”,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