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誉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与人的交住中,金钱、权力只能得到别人的屈从,只有信誉才产生热情与忠诚,热情可以燃烧沙漠,忠诚则可以创造巨大的财富。

失去信誉的人是最为不幸的,因为信誉的失去,意味着品性的弱小。一个人有了信誉,在社会上就有了一席之地,一旦失去信誉,就会像倒下的树一样,失去了立足的土壤。

信誉对于做人十分重要,古圣先贤认为信用是为人之本,孔子就说:“无信不立”。在《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关于“无信不立”的故事。

 

子贡问孔子:“治理国家需要哪些条件?”孔子回答说:“老百姓有足够的粮食(足食);有强大的军队保卫国家(足兵),老百姓对国家有信任感(民信)”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必须缺少一个条件,三者中少哪一个好?”孔子答:“去兵。”子贡又问:“在剩下两个条件中,如果必须再去掉一个,去哪一个好?”孔子答:“去食,自古以来死亡是正常的,然而民无信不立。”所以在孔子看来,治理国政,“民信”比“足食”“足兵”更重要,因为一旦老百姓不信任国家,国家就不可能屹立。而这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相对弱小一些,也可以不十分富裕,但你万万不可缺少了信誉。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他是孤立于各种人群之外的,他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因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就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拥护,单凭个人的才能是无法闯荡天下的,是成就不了大事的。

 

“无信不立”它的范畴相当广泛,其中包括个体和整体。个人没有信用,就没有人相信,不被人相信的人,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干不出什么大事;政府没有信用,人民就不相信,不被人民相信的政府,政令就不能施行,国家就治理不好,终将会垮台。

季札出使徐国,徐国国君对他佩带的宝剑非常爱慕。可季札还要出使别的国家,暂不能将佩剑相赠。当他再次来到徐国时,徐君已去世。季札便把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跪拜相赠。随人不解,季札说:我心已许之,不能因为他死了,就可以失信!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种朴素的美德,就像上述的人物,没有豪言没有壮语,只有默默自觉的行动和最本真的话语,却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让人心生尊敬并感受到道德的光彩和人性的温暖,而有着道德光彩和人性温暖的世界才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而无信如同车轮子中心和边缘没有支撑一样,没法行走。诚信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一个信用缺失、道德低下的社会,不可能有快速、持续、良性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讲诚信,才能建立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只有讲信用,才有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生活才能正常地运转、前行。不讲诚信者,也许能获得眼前一时的利益,但难以长久;诚实守信的人,虽然有时眼前会若有所失,但却能“心正、气顺、颜美”,赢得人生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基业常青——人品名声上的和事业宏图上的。

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智者言:“失去信用是最大的失败。失去了信用,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人,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成功。

诚信需要个人的坚守,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弘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建立起保障诚信的更加有效的机制,当诚信的浩然正气蔚然成风时,我们所呼吸的社会空气将会更加清新宜人——这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共同追求。

有关部门也应积极努力,让不诚信者付出更大的代价,让事实来告诉人们:诚信有好报。“我诚信故我在”,诚信只为心安——这应是一个人心中和一个社会不变的主旋律。信义传千古,美德恒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