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原则 守规矩:细品曾国藩 慢读胡雪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修身原则——欲正人先正己

做官之人,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故不能不自省、察人。

——曾国藩

1.时时处处反省自己

一个人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要懂得不断内省。很多曾国藩的研究者都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曾国藩之所以优秀、不同于其他历史政坛大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曾国藩这个人非常注重人格修炼,通过毕生不断地自省来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

曾国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理学大师”,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想尽办法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同时,他还发挥自己强大的内省功夫,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到不足或者不正确的地方,然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曾国藩的内省功夫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是随时随事、时时处处反省自己的,这就使得他的内心始终有一位称职的警察,时刻监督着他的一举一动,让他不敢越雷池一步。

曾国藩到京师的最初几年里,每天迎来送往的应酬特别多,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重要,而是借此来消磨时光。

道光二十年四月,庶吉士散馆,曾国藩留在翰林院。“本要用功”,但“日日玩憩,不觉过了四十余天”。此后的一段时间,除了给家里写一封信商议家眷来京之事外,“余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每天都是迎来送往,吃酒、读书、闲侃。所以他早期的《日记》每天都在“检讨”,但每天都会故态复萌。很显然,一开始曾国藩的自省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但是他知道这样的品行如果不能改掉,是无益于成大事的。尽管会不断地犯,但他一直在坚持反省。

和同僚的交往固然可以加深了解、沟通,却也会荒废时日。道光二十二年十月的一天,曾国藩读了《易经·损卦》后,即出门拜客,在杜兰溪家吃了中饭,随即又到何子敬处祝贺生日,晚上又在何宅听了昆曲,到了“初更时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当天的日记充满了自责,说“明知(何子敬生日)尽可不去,而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旋的意思,又有姑且随流的意思。总是立志不坚,不能斩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尽管《日记》中不忘“戒之”二字,但很快就又犯了。

当月的二十四、二十五两天,京城刮起大风,曾国藩“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写此册而不日日改过,则此册直盗名之具也。既不痛改旧习,则何必写此册?”

如此大风也不能安坐家中,曾国藩的浮躁可见一斑,他也认识到了浮躁的危害,于是决心强迫自己静坐下来读书,但甚至连“白文都不能背诵,不知心忙什么。丹黄几十页书,如勉强当差一样,是何为者?平生只为不静,断送了几十年光阴。立志自新以来,又已月余,尚浮躁如此耶!”他也分析为什么如此交游往来,无非是“好名”,“希望别人说自己好”。并说这个病根已经很深,只有减少往来,“渐改往逐之习”。

几天后,他听说菜市口要斩杀一位武将,别人邀他一同去看热闹,他“欣然乐从”,虽然内心很挣扎,但也不好驳了朋友的面子,因此“徘徊良久,始归”。他说自己“旷日荒谬至此”。虽然没有去,但是心却没有静下来,于是又去了雨三家,他不顾正在忙碌的雨三,非要东拉西扯地谈谈“浑”。《日记》中说:“谈次,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从雨三家出来,本来已经很晚了,但他仍不愿回家,又到子贞家中,三更才归。《日记》说自己“无事夜行,心贪嬉游”。

参加进士同学的团拜,他也“目屡邪视”“耻心丧尽”;赴朋友的喜筵,他“谐谑为虐,绝无闲检”。周身为私欲所纠缠,使得他的理学功夫大减,一听别人谈论理学,感到隔膜不入。于是,决定一改昔日所为,“截断根缘,誓与血战一番”。

曾国藩为了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提出了三戒: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戒房闼不敬,后来都做到了。

其中,吸烟有害健康,曾国藩还认为吸烟有害精神。他说:精神要常令有余,做起事来才能精气十足而不散漫。“说话太多,吃烟太多,故致困乏。”他觉得应酬过多,精神就难以集中,做起事来也会出差错,而吸烟对此有很大影响。

曾国藩认识到,沉溺于色是会妨碍事业的。他曾经有“喜色”的毛病,看到朋友纳了小妾就会浮想联翩。为了能他日有所作为,他严格限制自己的情欲,甚至连夫妻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都严加克制。他认为,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难以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他始终坚决不纳妾,生活作风上也严格自律,这正是他精神品格上突出之处。

当然,尽管曾国藩一心要改过自律,要与过去的缺点告别,然而,要改过要自律是何其艰难,其改过自律的过程何其曲折?不过,曾国藩刻苦自律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到了道光二十三年,上述诸多的毛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止,在这一年的日记里,很少看到他再为上述毛病而忧心了。新的一年里,曾国藩致力于纠正忿、欲两大毛病。

曾国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终其一生的内省功夫是一个强大的助力,他在这种强大的内省中修炼了自己的内心和品德,提升了自己的人生智慧。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内省历来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朱熹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上种种,无不说明,内省是查漏补缺的最好办法。肯反省才会有进步,要知道“智者事事反求诸己,愚者处处外求于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加德纳强调,内省智能是多元智能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智能。内省智能强的人能自我了解,意识到内在情绪、意向、动机,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了解自己的优劣,科学谨慎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2.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在曾国藩看来,知足就会觉得心中像天地一样宽广,贪得无厌会觉得宇宙也十分狭小,对于没有超乎常人资质的人来说,多欲多求就更招致祸患。他知道贪对自己的身心是十分不利的,自己一辈子潜心修养得来的一切都会因为贪而付之东流。这样一个知足的人必然是一个清廉的官。

道光二十年(1840年),30岁的曾国藩入京为官。这一年,曾国藩立定了“学做圣人”的大志。而“好利之心”是程朱理学特别着力克制乃至消灭的“人欲”之一,自然也是曾国藩的重要反思内容。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二十一日,时任礼部尚书的曾国藩在写给其弟的家信中说:

“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道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

虽然是做京官,但是待遇很差。作为七品京官的曾国藩年俸仅为45两,外加作为津贴的“恩俸”和“禄米”也不过135两。而后来的张之洞曾给京官算过账:“计京官用度,即十分刻苦,日须一金,岁有三百余金,始能勉强自给。”弥补这样大的收支赤字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收受外官的馈赠,二是借贷。外官收入丰厚,为了构建关系网,每次进京,都要给熟悉的京官们送礼。这笔馈赠,少则数十两,多则数百两。但是曾国藩很少利用手中权力为人办事,所以这种馈送次数很少,于是借债就成为他经济来源的主要部分。因为人品好,曾国藩借钱比较容易。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年底,曾国藩已累计借银400两。这一时期,他在家书中多次出现“借”、“欠”、“窘”的字样,艰难情状,跃然纸上。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曾国藩被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四品升到了二品,两年后又补礼部右侍郎。按清制,侍郎级高官,年收入可达620两,再加上津贴,共1420两。但是交往开支增加,曾国藩仍是一介穷京官。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国藩到四川任乡试正考官。正主考的差旅费定为2000两银子,实际花费不足1000两。乡试结束时,地方官场还要送给主考官员一笔“辛苦费”,也在千两左右。这笔收入,在当时是公开合法的。从四川回来后,曾国藩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不但京中所欠的数百两债务全部还清,还寄回家1000两银子,分别用于还债和赠送族戚,他说:“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

曾国藩决意不多往家寄钱,不仅因为要保持清廉之节,还因为他认定从小经过生活磨炼的人更容易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他在家信中说:“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曾国藩后来官至极品,但晚年生活仍然保持俭朴习惯。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去世了,生前曾留下遗嘱,丧事概不收礼。虽然曾国藩身为一品大员,但是他的葬礼办得很是简朴。

可以说曾国藩一辈子安享清贫,和他同级别的官员中恐怕找不出像他这样俭朴生活的。更为可贵的是,曾国藩这样做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既修养自己的身心,又用来教育子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内心对这些是知足的。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任其膨胀下去,必将后患无穷。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曾国藩生活在晚清乱世,而且位高权重,如果想以权谋私是有很多机会的,但是恰恰是在人们眼中最有机会贪的人却很知道知足,一生清廉俭朴。

曾国藩曾写了一首《知足歌》: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岂过无人资,多欲为患害。

在约每思丰,困君带求泰。

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钉带。

未得求速赏,既得勿求坏。

芳馨比椒兰,磐固方泰岱。

求荣不知厌,志亢神愈昂,

岁懊有时寒,日明有时晦,

时来多善依,运去生灾怪。

诸福不可期,百殃纷来会。

片言动抬尤,举足便有碍。

戚戚抱殷尤,精爽日凋瘵。

矫首望八荒,乾坤一何大,

安荣无遽欣,患难无遽憝。

君看十人中,八九无依赖。

人穷多过我,我穷犹可耐;

而况处夷涂,奚事生嗟气?

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

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

《论语·宪问》中说:“素位而行,不尤不怨。”意思就是说,根据平日所处的地位而行事,不责备(他人或自己),也不埋怨(他人或自己)。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得贪婪,就是因为他没有素位而行,总是看着那些自己还没有得到的。如果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还不能办到,那就只好采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占有了。结果,往往会身败名裂,惨淡收场。人要学会知足,我们常说“知足者常乐”,一个不知足的人活得比别人都累。

《老子·俭欲第四十六》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快乐满足的。一些人的贪心就来自于叔本华的那句话:“我们很少想到自己拥有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缺什么。”

3.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主席有句名言“牢骚太盛防肠断”,有情绪不发泄固然对身体无益,但发泄方式不当,没完没了地抱怨也同样不好,非但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也不能达到宣泄情感、令人心情愉快的目的,反而会让人陷入负面情绪当中。

比如:领导分派同样的任务,有的人不抱怨,直接就积极去完成;有的人稍微抱怨之后也想办法去完成它;而有的人则充满了抵触情绪,不断找各种理由去抱怨,这就是一种消极逃避的行为反应。

专家指出,找人倾诉抱怨,本来是一件很自然的情绪宣泄方式,但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

一个总是抱怨、发牢骚的人,他的心中总是很不平的,总有一股不平之气,总是不能用平和的眼光来看待事情、看待周围的人,因此,曾国藩常以心胸“平淡无所求”来教导子弟,并列举朋友的例子,让子弟知道“牢骚太多”,无法“反躬自省”的坏处。

他一再强调两点,一是要心胸宽广无所求。曾国藩一生在官场奋斗,总会遇到挫折和阻力,至情绪无法控制,心胸郁闷不畅,他曾在《日记》上反省自我说:“近日心绪之恶,襟怀之隘,可鄙可耻,甚矣变化气质之难也。”曾国藩认为心胸狭隘是变化气质的阻碍,所以应保持心胸浩大通畅,“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认为要养成浩大的心胸,应注重“平淡”二字,“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所以曾国藩认为心胸浩大平淡无求,对人世间的富贵功名看得淡泊,便不会招致纷争,是人生中受用最大的观念。

二是不要到处发牢骚抱怨。曾国藩认为胸生郁闷,怨恨便出,心绪受影响而变得喜怒无常,在与人交际及处理事物上,便不会被人所认同。曾国藩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反省,以远离“怨”的陷阱。《礼记》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牢骚不发,“反躬自省”则心平气和,可以远离怨气,“礼乐”自然而出,礼乐既出,怨怼调和,对世事的浮名利禄便视为粪土,豁达冲融的心便自然而然。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咸丰皇帝曾有过金口玉言:“攻下金陵者王之”,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曾国荃攻下南京城,太平天国覆灭,但清政府爽约,不光是湘军上下愤愤难平,发出“弓藏兔烹”之哀叹,就连满清的权贵们也认为朝廷太吝啬了,做法不合罪罚功赏的本义。曾国荃更是牢骚频发,结果导致郁结成疾。此时的曾国藩借九弟国荃生日给他赠诗数首,其中一首曰:“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曾国藩清醒、淡定,识力卓绝,他认为:“功名之际,终之始难,消长之机,盈之必缺。”他在日记中还写道:“人生才力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一粒耳!知天地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天地之大而吾所历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其雄守其雌,不争不伐,为儒道所共推崇。曾国藩则是知行合一,说到做到。

很多人都有抱怨、发牢骚的习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心里有怨气不发泄出来会导致心理不健康,但是他们没有想过到处发牢骚也是一种心理的不健康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身边几乎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抱怨:抱怨薪水与付出不符,抱怨绩效考核不公,抱怨领导不授权,抱怨管理不规范……这些抱怨有些是别人说给自己的,有些是自己说给别人的。却很少有人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有这么多抱怨呢?我还有哪些不足?

咸丰元年(1851年)九月初五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说道:

“吾尝见友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推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可以消减病患。”

在曾国藩看来,牢骚太甚的人后来一定抑塞。他们总是把自己所谓的不平发泄给别人,因为无缘无故而怨天,天也不会答应;无缘无故而尤人,人也不会服。因此,他告诫说,凡是遇到牢骚要发的时候,就反躬自思,自己有哪些不足,而积蓄了不平之气,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通过内省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决然去掉动不动发牢骚的毛病。这样不仅能平心谦抑,可以早点儿得科名,也能养和气,可以稍微减少身体上的病痛。

过多的抱怨就像一种慢性腐蚀剂,在腐蚀自己的同时,也在消磨别人的斗志,它就像可以“溃堤”的蚂蚁,让一个部门、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溃不成军,轰然倒地!

衡量抱怨是否过度,变成了发牢骚,主要看抱怨之后的行为,如果抱怨完之后让你心情舒畅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有效的发泄;如果只有抱怨而不想怎么去解决问题,那就是过度的,需要警惕陷入负面情绪。此外,与其把你的问题告诉一些可能会使你继续苦恼的朋友,不如去求助一些能够帮你找出解决方法的人,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4.抱残守缺,不求完美

“人无完人”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因此,与人相处时,不必苛求对方,应该以宽容接纳的心态看待对方,容许对方的缺点存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用放大镜看对方的缺点,而应该用放大镜看对方的优点。如果过分地追求完美,不断指责他人的过错,就会失去朋友和合作伙伴。只有包容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才能赢得人心。尤其是身处高位者,更应该有容人之心,唯有此才能使人愿意追随在左右,心甘情愿地为之出生入死。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没有任何的根基,没有一兵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使得好多人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和识才善用的本领。曾国藩常告诫他的幕僚和兄弟说,断不可轻视有一技之长者,“人才难得,恐因小瑕而遽去有用之才也。”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似乎每个人都知道,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做事做人力求十全十美,结果弄得自己身心俱疲,还因为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而生出了许多的怨恨,导致自己心情不好,严重者还会心里失衡。

曾国藩被后人称之为圣人,可见其修养之高。但是,就连他也明白追求十全十美是不现实的。

曾国藩在年轻时就意识到自己的长相和性格上都存在缺憾:三角眼、个子不高、性格内向、不太合群。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或抱怨,相反,他认为长相不出众反而可以让自己避开众人的关注,静下心来韬光养晦;性格内向恰恰是沉稳的体现,遇事处变不惊,有成为圣人的潜力。

曾国藩不仅对缺憾不以为意,甚至还主动求阙,他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大儒。他并不是不爱花好月圆,而是他洞悉了“花无百日香,人无百日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规律,不再强求花开不败,月圆不缺。所以,他知道花开月圆是短暂的偶然,而花不开月不圆才是常态。他曾说:“天有孤虚,地阙东南,天地都有不足,何况人?故人有所缺憾才是真实的。日月都不能追求圆满,何况人?故人应当有所欠缺才好。”

的确,世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也正因为世人都追求圆满完整,从而难免存在着怨愤之心、嫉妒之心。追求完美纵然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向往,但在现实生活中,过于苛求的习惯常常会使人陷入被动的局面。追求完美的人极易愤怒,跟别人一起做事时,如果对方不根据他的要求来做,他也会觉得如坐针毡,因此很难与别人融洽相处;追求完美的人在与人合作时会百般挑剔,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挫伤他人的积极性;追求完美的人总会有高不可攀的目标,曲高和寡,难以获得别人的支持,自己也会因此陷入孤独的境地;追求完美的人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时,还会产生相当强烈的焦虑感,一旦达不到,就深深自责,痛悔不已,无法自拔……追求完美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生活负责,殊不知,完美就如同一个陷阱,是一种主观臆想的无底洞,它没有标准,无法丈量,只会让人徒增烦恼。因此,追求完美大可不必。

人生在世不可能处处圆满,不是这里有不足,就是那里有欠缺。所以,不必费尽心机去追求完满。有些事情本来就不可能如人意的。抱残守缺,不失为一种处世方法,对待任何事,都不可求全责备。

5.治身不静则身危

曾国藩下足了“静”字功夫,他说:“治身不静则身危。”然而,曾国藩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如何清静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他在写给弟弟的书信中说:“应酬日繁,予以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由于心浮气躁,曾国藩曾吃过大亏。

曾国藩初踏社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一次,他在家中为父亲祝寿,他的一个朋友前来助兴,吃饭的时候,他与朋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冲突,结果他跟这位朋友吵了起来,双方都搞得很不愉快。后来,曾国藩也承认自己过去对人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傲气,“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而缺乏“静”字功夫。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来到湖南衡州办团练,动辄指摘别人,尤其是与汉军绿营的摩擦斗法,与湖南官场的离异不合,还有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些事情都对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锋芒毕露、刚烈太甚,必然会伤害太多人,给自己设置许多障碍,埋下许多意料不到的隐患。

当一次次在浮躁身上吃到苦头后,曾国藩开始强迫自己“静”下来,开始注重养心。在战火纷飞的忧患时世,曾国藩的养心功夫统统都派上了用场。

同治三年(1864年)五六月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领吉字营五万人马,在围攻江宁两年后,已进入最后见分晓的时候。双方这次都拼死一战,因此打得十分惨烈,吉字营能否取胜,并无胜算。加上当时各方势力矛盾重重,并波及曾氏家族,所以此事不仅仅是“公事”,更是他最最重要的“私事”。曾国藩的一颗心被江宁战事悬系着,终日紧锁眉头,烦躁不安,无法宁静。然而此事除了等消息外已无事可做。曾国藩这时想起了早期在京师的“静坐”功课,于是在安庆江督衙门的三楼上,特辟了一个静室。每天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他就独自一人,在静室里坐一个小时:摒去一切杂念,凝神枯坐。这招果然起作用:上楼时心乱如麻,下楼时心闲气定。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九弟的捷报传来为止。

曾国藩对此感悟道:

只有心静到极点时,身体才能寂然不动,所谓没有丝毫杂念,但这毕竟未体验出真正的“静”境来。真正的“静”境是在封闭潜伏到极点时,逗引出一点生动的意念来,就像冬至那一天,阴气殆尽,阳气初动,此时根正本固,这才可以作为一切。

然而,对于现代人而言,“修心养性”、“闹中取静”好像是个遥远、奢侈而又带点不可捉摸的神秘色彩的字眼,虽然感觉到生活节奏太快,负担太重、太累,要休养生息要强化个人修养,也往往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久别的朋友见面,大多会彼此在一起抱怨自己活得多累,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有时特别想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家庭的重担、工作的压力、人际的复杂,如大山般压在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唯一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却都用来为明天的前途忧虑。

这些抱怨者,大多都是一些事业有成、有车有房、家庭美满的人,别人羡慕他们都还来不及呢!而他们之所以活得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患上了“心灵担忧症”,而对付这种“病”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想得太多。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若是想得太多,一天的工作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甚至还会频频出错;晚上若是想得太多,常常是夜不能寐,就算勉强入睡,第二天起来也是昏昏沉沉。其实,转念一想,就算事情真的发生了,想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有一个年轻人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他被分配到了最艰苦的兵种——海军陆战队。年轻人为此感到非常忧虑,几乎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年轻人有个深具智慧的祖父,他见到自己的孙子整天都是这副模样,便寻思着要怎样好好地开导他。

这天,老祖父对这位年轻人说:“孙子,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就算是到了海军陆战队,但到部队里,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内勤职务,另一个是外勤职务。你有可能被分配到内勤单位,这就没什么好忧虑的了!”

年轻人却并不是这么乐观,他还是忧心地问道:“那如果我被分配到外勤单位呢?”

老祖父:“那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可以留在本岛,另一个是被分配到外岛。你如果被分配在本岛的话,那也没什么可忧虑的呀!”

年轻人又问:“那如果我不幸被分配到外岛呢?”

老祖父说:“那不是还有两个机会吗?一个是待在后方,另一个是被分配到最前线。如果你是留在外岛的后方单位,也是很好的,也不用忧虑啊。”

年轻人再问:“那如果我被分配到前线呢?”老祖父说:“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只站站岗,平安退伍,另一个是会遇上意外事故。如果你只是站站岗,依然能够平安退伍,这也没什么可忧虑的!”

年轻人仍然问道:“那么,如果是遇上意外事故呢?”

老祖父说:“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受轻伤,可能把你送回本岛,另一个是受了重伤,无法救治。如果你只是受了轻伤,被送回本岛,也不用忧虑呀!”

年轻人最为恐惧的地方就是这个,他颤声地问道:“那……如果是非常不幸是后者呢?”

老祖父大笑起来,然后说道:“若是遇上那种情况,你人都死了,更是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忧虑的倒该是我了,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场面,可并不好玩哟!”

生活不可能像心目中所期望的那样美好,它有酸甜苦辣,它有悲情苦楚,也有许多的忧虑。忧虑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未知世界的不了解,也来自于自身的担忧和顾虑。许多烦恼本不存在,但是在多虑的情况下,任何情况都可能造成你的忧虑。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谁都无法与宿命抗衡,谁都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我们倒不如顺其自然,静观其变,并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只要无愧于心,此生就已无憾了。

曾国藩一生主静,他认为凡事只要能做到“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很多时候之所以引起了冲突,就是内心不静的原因。在养生上,他更是强调“静”的作用。只不过养生的“静”还可以拓展为“淡然”、“淡泊”等。他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试着用一种平常淡定的心态去品味和珍惜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看透并超越人世间的成败得失,努力进取,让快乐伴随一生,有助于实现梦想。这是励志之言,而事实上,正确地待人待己,热爱本职工作,讲究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养生防病的前提。

6.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中庸》里说:“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君子既不抱怨说上天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君子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君子不仅不会抱怨、呼天抢地,甚至还会“反求诸己”,更加修养自己的德行。

曾国藩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曾国藩一生信奉低调处世、正确认识自己。他出生于封建社会末期,那时的清王朝已经快走到了末路,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忍受着欺凌和残酷的剥削。在这样一个乱世的环境里,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还是只能走科举考试的老路,这也是那个年代读书人实现人生飞跃的唯一途径——学而优则仕。

每次考试发榜,总有一些落榜的考生愤愤难平,破口大骂,不是骂考官,就是骂考题,反正总有的骂。无非是自己如此优秀,竟然不入那些考官的法眼,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空有一脑袋的学问却是怀才不遇。这件事给曾国藩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多年以后,曾国藩还常常想起这件事情,有一次在给他四弟的信中,他写到:“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能,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持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已,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不是曾国藩每次考试都能高中,他虽然满腹经纶,也一样有落榜的时候,但不同的是他很少心生怨言,更不会感叹怀才不遇。他知道,考试失败的原因在自己,是因为自己学识不足,还没有掌握应有的知识,并且他还会深深地自责。为此,他一直鞭策自己不断地丰富学识,完善自己,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由此我们也看到,无论你的学识有多么高,都会遇到无法施展的时候,如果你因此心生抱怨,那就既浪费了你的才华,也会让别人看到你修养的缺乏而由此看轻你,那你无形中就失去了很多的机会。如果你选择积极改变,那么你会发现,你很快就会抛弃怀才不遇的想法。

有的人一遇到不顺或是事业发展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就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们会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别人头上,好像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作对,都阻止自己去取得成就一样,借此来掩盖自己的不足,甚至是无能。而事实上,这样做恰恰会将自己的懦弱彻底暴露在别人眼前。

当然,在感叹怀才不遇的人中,有的人可能确实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不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但是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因此感到憋闷。而那些庸才发出的“怀才不遇”的感叹,纯属无病呻吟,他们没有真才实学,还总期望得到高的职位和薪水,他们之所以不受重用是因为他们的无能,而不是别人的嫉妒和排挤。

但是,无论是哪种人,都不应该有怀才不遇的想法。因为一旦抱有怀才不遇的想法,那么首先心态就已经失衡了,这样在工作中是很难取得进步的。还会滋生很多的抱怨,进而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这样一步步被“怀才不遇”的想法禁锢起来,直到让自己动弹不得,等于是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当人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的时候,他的出头之日就很渺茫了。

所以,即使真的是怀才不遇,也不要抱有这样的想法,而应该积极加强和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自身找原因去改变这种现状。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会把别人的同情都抱怨掉。

所以,当你也产生怀才不遇的想法的时候,学学曾国藩,学着从自身入手去改变让你憋闷的现状。

先客观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看是不是自己把自己高估了。同时,最好听听身边朋友、同事等对自己的评价,这样尽可能客观一些,也更有助于作出准确的判断。无论朋友、同事对你的评价是高还是低,你都要虚心地接受。

然后,从自身入手,寻找不能施展能力的原因,是一时没有恰当的机会?是大环境的限制?还是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的问题,那在继续等待的同时,应该做好积极的准备;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只好积极地去适应,如果实在适应不了,可以考虑换个环境;如果是人为因素,那么就要诚恳地沟通,看有没有得罪人的地方,如果有就要想办法疏通。去营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不要成为别人躲避的对象,用你的才干协助其他的同事;但要记住,帮助别人切不可居功,否则会起到反作用。此外,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请继续强化自己的才干,当时机成熟时,你的才干就会为你带来耀眼的光芒!

7.慎独则心安

“慎独”这个词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它的意思是说在最隐蔽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在最微小地方最能显示人的灵魂,一个真君子,即使在没人的时候也不会显现出一点不好的言行,而是像在人前一样。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

曾国藩在他的《金陵节署中日记里》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平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知道一个人真正的品行。

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曾经受到杨震提拔的昌邑县令王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敲开他的房门,献出十斤黄金以表达自己对他的感激。杨震拒绝了王密,王密对杨震说:“半夜三更没有人知道,您就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杨震义正辞言地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说没人知道!”于是,他态度绝决地把黄金退给了王密。

元代大学者许衡也有过类似经历。一日,许衡与人结伴外出,天气十分炎热,这一行人口渴难耐。所以在经过一颗挂满成熟果实的梨树时,别人纷纷跑到树下摘梨解渴,只有许衡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就有人问许衡:“你为什么不摘梨,难道你不渴吗?”许衡回答说:“这不是我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大家讥笑他迂腐,哄笑着说:“世道这么乱,谁还管这棵树是谁的呢!”许衡却不以为然,他说:“世道乱,而我的心不乱,梨虽无主,可我心有主。”

“慎独”就是人前君子,人后亦君子,这一点对于修身是非常重要的。坚持“慎独”,就会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即人前人后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然后才能“站着说话也不腰疼”。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在我们内心埋下了善恶的标准,但重要的不是我们心里有善恶,而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能够遵守内心的标准,而不做违反善的行为,尤其是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

君子慎独,话虽这么说,但是慎独不该只是先哲和圣贤们的追求,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践行之。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一旦离开了别人的眼睛,个人的私欲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来快活自己的时候,你已经在悄悄地腐败。即使再华丽的外表,也掩盖不住真实的自己。

慎独来自于不断的反省自己,它可以使你的内心不断的清朗透彻,可以让你的人格越发的坚韧,慎独还是一面盾牌,它可以使你抵御来自方方面面的不良诱惑,可以使你踏实做事,坦荡为人,使得我们这个社会更加的文明有序,相处和谐。

还有些人,平时看起来中规中矩,但一遇到事情,他的本性就暴露无遗,所有的美好形象不复存在,行为举止不再温文儒雅,言谈不再礼貌舒服,取而代之的是粗俗、毫无气质和美德可言。

慎独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试金石,也是人生正己修身的必修课。生活在这喧嚣的浮世中,难免会有鲜花掌声和赞美,有时使我们不得不高贵矜持起来。但是慎独却可以锻炼我们,警醒着自己不可失了分寸,不能没了尺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而慎独之人也就真正成了表里如一的君子。

慎独是一种宝贵的品德,它如空谷幽兰,即使不在人们的视野范围之内,在高山峡谷中也能坚守自己的本分,保持自己的操守,守着天地,径自绽放,静默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