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孩子: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100个法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不包办,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翱翔(3)

6.让孩子把握自己的选择权

由于成长的环境和一些先天遗传因素的不同,每个孩子总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父母硬要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往往是“强扭的瓜不甜”,效果适得其反。

然而,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我行我素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去发展,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力,其结果可想而知。要知道,想要获得成功,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这期间存在着许多机缘和变数,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所以,人为地去控制或强行塑造孩子,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还会带给孩子巨大的伤害。

一位学者曾对一所中学的150名中学生的自主性状况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让人担忧。学者的问题是: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时,怎么办?被调查的150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是找父母解决;而对于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90%的学生说要问过父母后才能回答。试想一下,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呢?因此,要想让孩子将来能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父母就要从即刻做起,把选择的权力还给他们。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随时都要面临选择。自主选择是一种能力。家长要注意孩子这种能力的培养,它是建立在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的。尽管有的孩子年龄尚小,但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孩子们的事应该由他们自己作出决定。如果家长能够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就会对自己负责。

卡茨是德国著名的生理医学家。1970年,因在神经和肌肉研究领域,特别是神经肌肉传递的物理——化学机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卡茨小时候很聪明,也很好奇,对很多事物都感兴趣。一旦感兴趣了,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争个高低决不罢休。他还善于动脑,会找窍门。比如,在做游戏时,伙伴们往往按部就班地忙碌,而他却总是第一个找到窍门,然后轻松取胜。

然而,在上中学时,他却遇到了一个不能轻易取胜的对手。那时,卡茨正在学习国际象棋,而他的同桌刚好是国际象棋的高手,结果屡战屡败。这对一向以胜利者出名的卡茨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他下决心要战胜对手。

开始时,卡茨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努力,下得越来越好。两人一到下课时间就摆开战场“厮杀”,下得难解难分。有时,下得连上课都不知道了。有时即使坐在课堂上,脑子里装的还是下棋,时刻都在盘算着棋路,制订自己的对策。后来,他甚至一放学就跑到茶馆去下棋,既不做作业,也不复习功课。久而久之,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了。

老师发现卡茨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后,经过进一步的了解,终于弄清了原因。学校把这个情况迅速通报给了卡茨的父亲。父亲把小卡茨叫到自己的房间,平静地问道:“你很喜欢下棋是吗?”小卡茨担心父亲会责骂他,但父亲却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话,这使他放下心来,点了点头。“这是不是说明,你不再喜欢读书了?”父亲又问。“不,我当然喜欢读书。爸爸,这个你是知道的。”小卡茨争辩道。是啊,卡茨从小就热爱读书,并从知识的海洋里获取了无穷的乐趣,还打算将来当科学家呢。他怎么会不喜欢读书呢?“可是,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只能同时做好一件事;要想把两件事都做好,是很难的。你很喜欢下棋,想把棋下好,却把学习的时间浪费掉了。到头来,学习没跟上去,棋也未必下得好,这不是两败俱伤的事情吗?”小卡茨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父亲严肃说道:“所以,我今天叫你来,就是告诉你要做一个决定,就是打算把精力和时间到底放在什么地方,是放在读书上面,还是放在下棋上面?现在就请你自己做出选择。不过,我提醒你,一旦选择了,你就必须努力做好,并且彻底忘掉已经放弃的东西。”

小卡茨犹豫了半天,终于恋恋不舍地把象棋收进箱子里锁起来,决定专心读书了。不久,他的学习成绩就恢复了最好的状态。

只有培养孩子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那么当他有一天长大成人时,他就能够很从容地面对生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

7.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独立

刚升入初中的岚岚是住校生,与寝室的其他五个姐妹一起生活。

一个星期三早上,大家都醒来晚了,离上课只有几分钟了。于是大家都匆匆忙忙穿上衣服,拎着书包就出门了。

大家刚坐下,上课铃就打响了。语文老师习惯性地拿起点名册开始点名。点到岚岚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岚岚没来。平时对岚岚照顾最多的寝室长小雨开始担心:“岚岚没有跟上我们吗?不会还在睡觉吧?”

小雨怀着忐忑的心情掏出书,开始听课。直到第一节课快下课了,岚岚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赶来。

下了课,小雨跑去问岚岚怎么回事,没想到,岚岚爱理不理的。小雨以为岚岚出了什么事,心情不好了,就更加急切地追问。这时候,岚岚咕哝了一句:“你们起床了都不喊我一声就走了。”

岚岚感到有些委屈,但也并没有说什么。小雨看到岚岚桌上放的是历史书,惊讶地说道:“咱们今天上午没有历史课啊,是政治课。”岚岚一听,慌忙翻书包,发现带错了书。

类似的丟三落四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发生。岚岚不是忘记叠被子,就是忘记打水,轮到岚岚值日的时候,宿舍总会被扣分,而且每到周末回家的时候,她都带回去一大包攒了一周的脏衣服。

离开家,岚岚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乱糟糟的。

现实中有很多孩子都有类似岚岚的经历。孩子的独立性这么差,除了父母平时对孩子事事包办、百般溺爱之外,一般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孩子的依赖性太强。孩子觉得生活在群体中,很多事情都不必自己操心,反正有大家呢。事例中的岚岚就有这种心态,以为起床有人喊,上什么课有人提醒,所以平时就不愿意自己去处理这些琐事。然而总有出现意外,需要靠自己的时候,这时孩子往往会手足无措。

其次,家长不相信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当孩子独立完成某件事或者试图帮父母做某件事时,由于经验少往往不能做得很好,很多家长都会嫌弃孩子动作不利索、考虑不周到等而不让孩子做,甚至还会责怪他们,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样,孩子的满腔热情受到打击,以至于他们不敢再去尝试独立做事,错过了很多锻炼自立能力的机会。

最后,孩子很少有独自生活的经历。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第一次离开父母,他们从小到大没有过完全脱离父母,自己照顾自己的经历。当某一天突然离开了父母独自生活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很多从没有独立完成过的事情感到手足无措。

父母不敢放手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立,那么他们长大后就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打击,遇到事情也没有主见。他们在生活中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就像事例中的岚岚一样,什么事情都弄得一团糟。

所以,家长们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早点自立,做一个能扛得住事情的人,那么就要对他们“狠”一点。

(1)让孩子自己去医院看病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如果遇到感冒发烧等不算很严重的病时,父母不妨让他们学着一个人去医院。没有了可依赖的人,他们就不得不自己完成挂号、找医生、付钱买药这个过程。在与医生护士打交道的时候,其实他们就已经学会了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如何自己处理生活中的困难,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

(2)让孩子积极参加竞赛

对于学校里组织的大小竞赛,比如书法大赛、歌唱比赛、数学竞赛、球赛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或者可以直接承诺孩子如果参加了比赛就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会自己为比赛做各种准备,并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通过参与比赛这样一个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专业技能,还可以锻炼孩子独自思考问题、独自克服困难的能力。

(3)当班级组织集体活动时,鼓励孩子当“领队”

当班级组织春游或者辩论赛等集体活动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主动请缨”当小组的组长或者领头人。小组的大事小事都会经过“组长”来决定,这样的话,孩子肩上扛着小组的荣辱使命,他们心里有些压力了,就不会想着去依赖小组的其他成员,而是思考着怎么管理好自己的队员,怎么为自己的队员们做好榜样。渐渐地,孩子就会形成坚毅、独立的性格,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被打败。

8.让孩子在做家务中体味独立的快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父母们:“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趼。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劳动是最关心、最忠诚的保姆,同时也是最细心、最严格的保姆。”

做家务是孩子获取劳动机会的最简单的方法。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做家务。五六岁的孩子已经到了能够自立的阶段,鼓励他参与做家务,他会更爱这个家,也使他学会了责任、自理和独立思考。

做家务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但让孩子先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做起,再扩展到为其他家人服务,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心力,便可培养出责任感。因为家务本就是家中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整理自己的东西更是责无旁贷,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责任参与整理和打扫。

不仅如此,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从中获得自信。

孩子在做家务的同时,也是培养其正确的劳动态度的过程,热爱劳动不仅仅靠的是一种理论说教,更多的是通过孩子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对孩子来说,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日常的家务劳动锻炼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也很难激发他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通过和父母一起承担家务劳动,还可以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才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张晓满13岁了,已经懂得追求漂亮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她换衣服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直接加重了妈妈的负担。于是,妈妈决定找她谈谈。妈妈说:“宝贝,妈妈工作很忙,你已经13岁了,可以为妈妈分担些家务,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以后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如果你忘记的话,就只好穿脏衣服了。”张晓很痛快地点了点头。

一周过去了,妈妈发现洗衣机里塞满了张晓的脏衣服,她很生气,于是很严厉地批评了张晓,张晓答应妈妈下次不会忘了。

接下来的一周,张晓还是没有洗,脏衣服更多了,洗衣机里已经放不下了,它们都堆在了张晓屋里,几乎占了一地,最严重的是张晓已经没有几件干净衣服可以换了。妈妈决定对此置之不理,以便好好教育教育她。但是张晓有她的应对办法:她从脏衣服堆里捡出稍微干净的衣服继续穿,就是不肯自己动手把它们洗干净。

几周过去,张晓已经再也拣不出一件稍微干净点的衣服可以穿了,而妈妈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张晓没办法,只好把衣服一件件洗干净了,此后,张晓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来洗,而且她发现洗衣服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难。张晓甚至还渐渐开始帮妈妈做其他的家务了。

虽然做家务的习惯可以从小培养,但是家长也必须了解,孩子的年龄越小,能力就越有限,所以不可能将家务做得完美,要懂得欣赏宝宝用心和认真做家务的过程,而不要只以结果为标准去评判孩子。另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做家务,以下是几种可参考的方式。

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哪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开始,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需要多少米。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懂得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