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的意义(2)
种种加诸于生活的意义就像事业的守护神或催命鬼,所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以下几点:这些意义如何形成,它们之间有何不同,若意义之中出现重大错误该如何纠正。这便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心理学之所以有别于生理学及生物学,就是因为心理学能利用人类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利用生命意义对人类行为及利益的影响,进而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福祉。一个人刚刚来到世界上的最初几天中,他就在懵懂中摸索着寻找“生命的意义”。即便是襁褓婴儿,也会想测试自己的力量,想知道自己的力量在周围世界中会有何等重要的影响。等宝宝长到五岁之际,他便已发展出一套自己固定的行为模式,形成了自己应对问题或任务的框架。此时,他已对“世界和自身对我有何种期待”形成了最深层次、最持久的感知。在随后的生活中,他对世界的观察都会依赖统觉系统(Scheme of apperception)进行:经验先经过理解才会被接受,且这种理解总会与最初赋予生活的意义相一致。即使这种意义大错特错,即使这种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总会给我们带来诸多不幸和痛苦,它也不会轻易从脑海中消失。生活意义中的诸多错误,只有在重新考虑过错误解释出现的情景,识别出这种错误,并且调整过统觉系统后,才有可能得到完善。极少数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因为错误方法带来的后果而被迫校正自己赋予生命的意义,且最终可能凭借自身力量成功完成这种转变。然而,若没有社会的压力,或他未能认识到“多行不义,必入绝境”这一点,那他绝不会做出改变。一般来说,方式方法的校正最好由专业人士指导,因为他们理解这些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错误,并带领我们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
我们不妨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人类对童年时期诸多情景不同的解读方式。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可能会被赋予完全相反的意义。比如,之前有过不幸经历的人不会仔细回想这些不愉快的事,除非他们能从中学到未雨绸缪之法。面对同一种情况,第一类人会这样想:“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不良的境遇,一定要让我的孩子有更好的起点。”另一类人可能会想:“上天不公。别人都那么幸运。反正世界也没善待我,凭什么我得善待别人?”于是,有些父母可能就会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小时候就吃了不少苦,也都咬牙挺过来了。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娇贵?”还有第三类人会这样想:“因为我童年过得特别不幸,所以我现在做什么都情有可原。”这三种人的解读都明显体现在他们各自的行为之中,除非改变自己对情景的解读,否则他们的行为永远不会改变。正是从这一点上,个体心理学突破了决定论。经验并非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经历过的打击——即创伤——并不会让我们备受折磨,我们从中获得的都是符合自身目标的东西。决定我们的是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的经历作为未来生活的基础,那么很可能我们会一错再错。意义并非由境况决定,但我们赋予境况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身。
然而,童年时期的某些情景很容易孕育出极其错误的生命意义。大部分失败者在童年时期都经历过以下情景。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幼年便有先天缺陷或身患重大疾病的儿童。这样的儿童负担过重,很难体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除非与之亲近的人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其自身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否则他们很可能只会关注自己的感觉。之后,与周围人的比较可能更会让他们消沉气馁。在现代社会中,他们甚至还会因为同伴的同情、嘲讽或排斥而自卑感倍增。上述种种境况都会导致他们不愿与别人接触的情况,他们也会丧失为社会生活做贡献的希望,认为自己已被全世界抛弃。
我想我是第一个分析先天缺陷或内分泌异常会对儿童生活带来诸多困难的人。这门科学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发展方向却与我期待的有所偏差。从始至终,我一直做的是寻找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而非证明遗传因素或身体条件应为这些人的失败负责。天生的身体缺陷强迫人们采取错误的生活方式。内分泌对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能够克服困难的儿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自己身上非同一般的才能。从这一角度看,个体心理学不会为优生学背书。很多为我们的文化有重大贡献的人也有先天缺陷,通常他们的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有些还会英年早逝,然而,正是这些努力与自身及外部环境抗争的人,为世界带来了新的进步和贡献。奋斗使他们坚韧,让他们走得更远。因此,单看身体条件,我们并不能判断一个人精神方面的优劣。然而,问题在于绝大部分有先天缺陷或内分泌异常的儿童都未得到正确的帮助与指导。他们遇到的困难从未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只会越来越关注自己。如此,我们发现,很多失败者都在童年时期承受了许多先天缺陷带来的压力。
第二种会让人在赋予生活的意义中造成错误的情境是溺爱。被娇纵的孩子已经习惯期望自己的要求被当作圣旨。他不必努力,不劳而获,便可以随心所欲。通常,他们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结果,当他们之后接触到不以他们为中心的环境,接触到不以他们的感受为准的人时,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认为全世界都背叛了自己。他已经形成了“只会索取,不问付出”的习惯,从未学会其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他人一直以来都捧着他,他早已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不知道自己能独立做些什么。他的兴趣点只在自己身上,从未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和必要性。面对困难,他唯一的方式就是要求别人帮助。在他眼里,如果自己能重新获得高人一等的地位,如果他能强迫别人认识到自己的特殊性,而且让别人意识到他理应得到想要的一切,那么他的境遇就会有很大改变。
沉浸在溺爱中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一群人。他们有些会破坏善良的意志,有些则会为了获得权力摆出谄媚的嘴脸。此外,他们还会打击正常人在处理事物时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还有些人更是会公开反叛:他们再也得不到自己之前唾手可得的热情和顺从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认为社会对自己充满敌意,所以就会报复同类。如果社会未能让他的生活顺风顺水(毫无疑问,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他们便会以此作为自己未被善待的证据。惩罚通常只会让他们加深“别人都在跟我对着干”的印象——这也是惩罚通常达不到效果的原因。被宠坏的人可能会背后插刀,可能会公开反叛,无论他是想通过扮演受害者的角色驾驭别人,还是想以暴力实施报复,本质上都是犯了同一种错误。我们发现,其实很多人会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上述两种不同方法,但其目标从未改变。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就是占尽风光,被人敬仰,至高无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只要他们继续以此作为生命的意义,那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应对问题,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容易导致人对生命意义产生错误认知的是被忽略的儿童。这些孩子从未接触过爱与合作: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解读中根本看不到这些正能量的内容。因此,这样的儿童遇到人生难题时,他会高估其中的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周围人的善意及帮助。之前,他感受过世界对自己的冷漠,所以就会一直认为世界都是冷漠的。尤其有一点,他不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有益的行为赢得友谊及尊重。所以,他不但会怀疑别人,甚至也不相信自己。实际上,无私的感情是任何其他经历都无法取代的。作为母亲,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信任自己:之后她必须扩展孩子的这种感觉,让孩子能够信任身边的人。如果母亲没能做到这一点,没能赢得孩子的兴趣、感情及合作,那孩子就很难发展对社会的兴趣,很难对同伴产生友好的感觉。每个人都可以对他人产生兴趣,但这种能力必须经过培养和练习,否则很难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