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性与性格的斗争
在区别一件事物与其它事物时,我们常常会将这件事物固有的个性作为判断依据,而对于人的区分亦是如此。所谓个性,就是指与众不同的个体的性格特征。但是,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理论依据中,人们常常把“个性”和“性格”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细致的区分。
在戏剧表演中,人们常常用“性格”来表现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性格”对应一个“角色”,因此“性格”在戏剧中可以作为“角色”来使用。教育者在探讨孩子的脾性时也会使用“性格”一词,然而我们所有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些情况下,“性格”却是被当作“个性”来应用的。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戏剧中只存在“个性”是不合审美标准的,这样的戏剧往往被人们嗤之以鼻。
我们可以说出一个孩子的性格,而不能以此断言他有“个性”。因为他的个性还在形成过程中,随意谈论他的个性,只属于一种臆测、一种可能的现象,我们决不能对其个性妄下断言,因为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言论。相反,我们可以说一个孩子拥有“性格”,因为“性格”对于人来说相对固定,是识别一个人的有利特征。相比于狭义的个性,广义的性格更加难能可贵,孩子缺乏的是性格,因为现在的教育迫使他们把个性当成了性格的全部,而不知共性才是性格的绝大部分。
对于戏剧来说,自以为是的个性往往没有独特的性格来吸引观众,所以,戏剧重在突出人物的固有性格,而不是不稳定的个性。这种能用来刻画人物的主要表征的东西,与孩子所缺乏的以及戏剧所表现的东西相同,如果用一个更加贴切的词来描述这个东西,我们则称之为“意志”。个人情绪和要求的表露与意志的区别很大,因为个人的情绪和要求远没有意志坚定,而坚定的意志才是稳定的性格。
个性往往通过一个人的情绪和要求表现出来,这种表露情绪和提出要求的过程一般都是无意识的或者是不经意的。而人们做重大决定和选择依靠的却是坚定的意志,或者说性格,显然,这种意志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类会因为各种环境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而个性的展现就是使这些心理活动处于朦胧的边缘。人的性格源于个性,而又高于个性,如果说个性是随机的、发散的,那么性格就是稳定的、集中的。
性格是直接的、单纯的、顽强的,但个性却具有截然相反的特性,个性源于内心,以不断出现的欲望为表现。教育者要努力使孩子摆脱内心的欲望,战胜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不断超越自我,形成和善的性格。然而我们也清楚,纵使欲望被征服了,个性被战胜了,欲望的种子仍然存留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个性仍扎根于我们的脾性之中,它会通过消极面和敏感性卷土出来,重新削弱我们决心的利器。因此,孩子与个性之间的战争不是一时半刻的,而是长期的,这个斗争的过程也需要教育者从旁协助。
建立在道德上的性格斗争要这样继续下去,其它的性格亦是如此。彻底认清自己,是人们塑造性格的最终目标。野心家和个人主义之所以树立了自私自利的性格,是因为他们在塑造性格的斗争中战胜了个性优良的、健康的一面。这才是他们实现自我的真正途径。英雄和枭雄都是通过战胜自我来成就自己的,他们的区别在于,英雄战胜了坏的一面,而枭雄战胜了好的一面。
而在与个性对立、斗争的过程中,还有第三种人。这类人是保守的一派,他们希望获得理论上实现自我的彻底性,但从不付诸实践和行动,他们是一群弱者,是一群懦弱的人。在大多数人选择与个性斗争的时候,他们唯一的选择是不斗争。他们不认为自己在逃避命运的安排,他们相信,任由个性发展同样可以彻底实现自我。这种另类“斗争”的形式是奇特的,是从有意识向无意识发展的,也是从光明冲向黑暗的。在他们看来,与其顽固地与个性做斗争,不如让个性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