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物大百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动物的栖息地

我们通常把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称为栖息地。栖息地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庇护所以及很多生存的必要条件。不同的栖息地往往在气候方面有明显的差别,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动物群体也随之不同。

雨林

雨林气候温暖,降水丰富,有大量的植被,是最富饶的动物栖息地。虽然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但世界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物种都生活在这里。

雨林按垂直方向分为很多层,每一层的生物分布都有区别。由最高树木组成的表林冠层阳光充足、风力强劲,是许多猛禽经常光顾的地方。接着是由这些高大树木的浓密枝叶所组成的林冠层,一些鸟类、哺乳动物喜欢栖息在此。而低矮灌木和小树的林下叶层,深受大型猫科动物如美洲豹的喜爱。至于被多种落叶覆盖的雨林地表,则是大量昆虫、啮齿动物和一些大型哺乳动物的天堂。

针叶林

在气候相对寒冷的北半球地区,生长着四季常青的针叶树木,比如松树和冷杉。这里冬天寒冷漫长,夏季湿润短暂,只有熊、狼、雪兔等动物才能适应如此寒冷的气候。

温带森林

地球纬度在25°~50°的地区,气候比较温和,一年中有明显的四季。这些地区生长的树木是阔叶林,林木会随气温的变化而落叶。而生活在阔叶林中的动物,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多有明显的冬眠或迁徙特征。刺猬和浣熊就是这类动物的典型代表。

沙漠

沙漠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3,这里高温炎热,昼夜温差大,降水十分稀少,终年处于干旱、半干旱状态。能适应这种严酷环境的动物,都有着独特的生存本领和强大的生命力。骆驼和沙蜥就能经受住考验,在这里生存下来。

草原

平坦广袤的草原多处于内陆,这里是大型食草动物的乐土,野牛、斑马、羚羊等动物就生活在这片辽阔的世界。大型食草动物是一些食肉动物的美食,因此草原也是猛兽们的最佳狩猎场所。

苔原

苔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严寒之地,环境非常恶劣,这里没有高大的树木,生物种类十分稀少。苔原地区冬季漫长,经常连续数月见不到阳光,冻土厚达几十厘米。只有麝牛、雪鸮等动物才能适应如此严酷的环境。

山脉和高地

山脉与高地的环境特殊,随着坡度升高,空气渐渐稀薄,气温也逐渐下降。所以,即使地处热带,有些山脉和高地顶部仍然有终年不化的冰雪。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动物,通常都是像岩羚和雪豹这类敏捷又灵活的成员。不过,在一些环境适宜的山麓处,也会有鹿、猴等哺乳动物和林鸟栖息。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那里气候酷寒,降水稀少,常年多风,只有少数生物能够生存下去。栖息在两极地区的动物,要么有厚的皮肤和脂肪,要么有非常保暖的羽毛和毛皮,因为这类“防护服”可以减少热量散发,保护它们不受严寒的伤害。至于分布在两极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身体内则有一种防冻物质,所以能安然地在那里生活。

海洋

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3/4,上至海面,下至海底,从岸边或潮间带到最深的海沟底,均有海洋动物分布。海洋动物的种类繁多,既有漂浮不定的浮游生物,也有像乌鲗(又叫乌贼、墨鱼)这样的游泳健将。它们或是微小的单细胞原生动物,或是重达上百吨的哺乳动物,差异之大令人惊叹。人类经过数十年的调查和研究,目前已在海洋中找到了近20万种动物。

湿地和红树林

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许多鱼类、两栖动物和水鸟赖以生存的家园。一些迁徙鸟类将湿地视为免费“旅馆”,当它们中途需要休息时,湿地就是它们的理想去处。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河流三角洲、河口以及海岸地带。涨潮时,海水就会将红树林淹没;退潮时,它又会显露出来。红树林主要是由一些耐盐碱、根系较浅的树林和灌木组成的,这会为许多生物提供水下栖息场所,鱼类尤其偏爱这种特殊的生长环境。至于水面以上茂密的树木,则是许多鸟类趋之若鹜的觅食与筑巢地。

珊瑚礁

珊瑚礁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天堂,它们是由无脊椎动物——珊瑚虫的骨骼形成的。大部分珊瑚礁位于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这些海域的水质清澈,温度适宜,非常适合海洋动物的生长。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物等都喜欢聚集在珊瑚礁周围,一些鱼类甚至把鱼卵产在珊瑚礁内,让幼鱼在这里成长。

淡水区域

世界上的淡水区域主要有湖泊、池塘、江河与溪流4种。在湖泊和池塘生活的主要是浮游生物和鱼类,还有两栖类、爬行类、水鸟和水生哺乳类。而江河与溪流能够跨越一定地域,为更多的动物提供生存条件。它们与岸边的植被组成了很多小环境,这些小环境非常适合一些哺乳动物栖息。最重要的是,江河与溪流中的食物更加丰富。

城市

城市也是动物们的一大栖息地。许多动物为了更方便地获取食物,把它们的家建在人类居住区周围。那些繁殖率高的动物,如麻雀、老鼠、蟑螂等非常适合在城市生活下去,因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换食物和居所。而那些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的动物,则无法在城市中安家,否则它们有可能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