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64个人生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智慧14每天做自我总结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我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夹中插着一些做过的傻事的文字记录。我有时口述给我的秘书做记录,但有时这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之极,没有脸请我的秘书做记录,因此只好自己写下来。每次我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看一遍,可以帮助我处理最难处理的问题——管理我自己。我曾经把自己的麻烦怪罪到别人头上,不过随着年龄渐增,我最后发现应该怪的人只有自己。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认清了这一点。”

拿破仑被放逐到圣海伦岛时说:“我的失败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怪罪任何人。我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自己,这也是造成我的悲惨命运的主因。”

富兰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发现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订一个要改正的缺点做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正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艾尔伯特·哈伯特说过:“每个人一天起码有五分钟不够聪明,智慧似乎也有无力感。”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诗人惠特曼曾说:“你以为只能向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学习吗?从反对你的人、批评你的人那儿,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

与其等待敌人来攻击我们,倒不如自己动手。我们可以是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做的。当达尔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学说一定会震撼整个学术界。因此,他主动开始自我评论,并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向自己的理论挑战,完善自己所下的结论。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查尔斯·卢克曼曾经用100万美元请鲍伯·霍伯上广播节目。鲍伯从不看赞赏他的信,只看批评的信,因为他知道可以从中学到一点东西。

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了解管理与作业上的缺失,特地请员工对公司提出批评。

有一位香皂推销员,甚至主动要求人家给他批评。他起初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他担心会失业,但他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当他推销失败,总会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有时他会折回去,问那位商家:“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

他这个态度为他赢得许多友谊,以及珍贵的忠告,后来升任高露洁公司总裁。他就是立特先生。

人不可能避免犯错,但切不可一错再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其实,答案很简单:有的人一错再错,没有及时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延缓了前进的步伐。

孔子曾夸他的一个弟子颜回,说他:“不迁怒,不二过。”孔子非常重视的一项品质就是“不二过”,即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可能还会有一些你没想到的后果。

后果1:暴露了你的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

如果你老是犯同样的错误,这表明你的思维模式出现了僵化之处。在做错事之后,也许你想很好地反省自己,但你却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所以下次做事时还是出错;也许你发现了问题,但因为受到长期累积下来的行为习惯的束缚,下次做时还是明知故犯。这种人若是带兵打仗,定会吃败仗;待人处事时,也会生出许多是非。由于你何种场合出错早就被人料定,那你在与人竞争时还有什么胜算呢?

后果2: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

当人们评价一个人时,往往先看外表,再看其所做出的具体事情。事情做得好,进行得越深入,评价就高。如果老是做错事,人们对你的评价就低。若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评价就更低了,因为别人会对你的反省能力、做事能力及用心程度产生怀疑。即使你是无心之过,犯的是小错,别人对你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

人慎重地面对犯错及其后果。首先,你要反省与检讨自己,彻底了解自己犯错的原因何在,是能力问题、技术问题,还是性格问题、观念问题?尤其是后面的二者,有必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检讨,这样才不会自我欺骗,逃避真正的问题。其次,要总结自己及别人错误的经验,借反思来提高自我警觉。人会犯错,经常是性格及习惯造成的,反思错误的经验有助于修正自己性格及习惯上的偏差。

古时候,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也讲究“慎独”,把这当成圣人之道。因为只有每天自我反省的人才能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说:“不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不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我们的宝贵经验就白白流失了,而实际上我们本来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学会很多东西,大多数人却没有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总结。如果一个人要想从一个“初生牛犊”变成成熟老练的人,就必须要经常反省,这样才能加快自己的成熟。这是自我总结出来的经验。

“君子慎其独”,其突出特征在于事无巨细,都谨言慎行,时刻反省自身的行为思想,积沙聚塔,积水成渊,高尚的道德修养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的。所以,儒家特别提倡“克己”的修身方法,要求人们时刻警醒自身,克制不该有的私心杂念。

我国北宋时期的赵叔平就是一位克己修身的典范,流传于世间的数豆正心的故事正是他慎独的真实写照。

赵叔平与欧阳修是挚友,他自小学习勤勉,才学过人,于天圣年间一举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他十分注重道德修养,一生品性高洁,乐善好施,以善念为宝,深受世人好评,后来他与欧阳修因不满朝政,不愿攀附权贵,双双辞官归隐,而得到“清风明月两闲人”之名句。

赵叔平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有善念,多做善事,绝不能心生恶念,与人为恶。可是善恶往往在一线之间,想做善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善事,不做恶事。这对人的意志力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因此,赵叔平十分注重锤炼自己的意念,正心克己,力图不断清除私心杂念,使善心永远战胜恶意。

为了检验自己的善恶之心,赵叔平曾经找来三个器物,其中一个器物用来装黑豆,放在另一边的一个用来装白豆,中间的器物空着。头脑中每萌生一个善念,他就取一颗白豆投入中间的容器中,若有一点儿私念或恶意,就取一颗黑豆投入中间的容器中。到了晚上,他把容器中的白豆和黑豆倒出来数一数,用以检验自己一天中的善念和私心杂念各有多少。

第一天过去了,赵叔平数了数容器中的白豆和黑豆,结果是黑豆多而白豆少。显然,这表明自己的道德修养远远不够。他暗自决心继续修炼,克制。

第二天,赵叔平又数了数白豆和黑豆,仍然是黑豆多而白豆少,但和第一天比起来,黑豆少了一个,白豆增加了一个。

第三天,仍然是黑豆多白豆少,但和第二天比起来,黑豆又少了一个,白豆又增加了一个。

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和黑豆一样多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多而黑豆少了。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叔平一天天用黑豆白豆鞭策自己,好好修身养性。终于有一天,容器中只有白豆而无黑豆了,这意味着赵叔平心中只有善意而无私心杂念了。

赵叔平就是以这样的方法克己正心,自我监督,终于德学双修,成为一个胸怀坦荡,与人为善,而自觉摈弃无数恶意私念的正直之人。其高尚的德行,自我约束的品格为时人所赞颂、推崇,也为后人所学习借鉴。

赵叔平无疑是克己正身的典范,他以黑豆、白豆作为自我反省的标志,充分体现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五项修练》一书的作者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曾在书中提及:“成功者普遍具有自省的特质。”他认为,自省让一个人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意义,更懂得感恩与包容。

在俗世运转的轨道里,我们的一生常像陀螺一般,在庸碌烦琐中旋转不休。小时候是念书、联考、升学的压力,长大后则为工作、业绩、生计、家庭,疲于奔命,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好好想一想。

一个左右为难的作家,一个自我否认的物理学家,一个反躬自问的大国总统,在他们身上,可以轻易找到自知的谱系,这种自知的思维指向摒弃仇恨,更多地以人为本。

古今许多大思想家、大作家、大科学家都很重视对自身品德、言行的省察。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鲁迅全集》中有许多文章都是他进行内省的产物。而在与亲友的书信中,他对自己的思想弱点更是直言不讳。如在致李秉中的信里有这样的话:“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到悲哀者于此。”鲁迅怕的就是自己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会传染给别人。因此,作者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内省,必须从严要求,要像鲁迅那样勇于剖析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鬼气”,改正思想深处的不良思想和性格中的弱点、错误。

勤于内省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并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正如地要常常扫、脸要常常洗一样,只有经常清除各种错误的非科学的思想灰尘和微生物,防止它们对我们思想和肌体进行侵蚀,我们才能保持思想的正确和健康。

人的特质不同、天赋不同,无法量化。

有时候,某些人看到别人有所发挥,似乎得到好处时,就心怀嫉妒,产生酸葡萄的心理,这也是没有必要的。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人人头上一片天,与其心怀嫉妒,不如将负向思维转为正向的力量,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活出自己。

一个有趣且引人思索的故事,有个父亲对两个顽皮又不听话,经常闯祸又难以管教的孩子无计可施,他在深深的苦思中渐渐省悟到:孩子的错,孩子闯的祸,固然是孩子本人造成的,然而根子却在自己身上。而要孩子改错,首先自己必须改变教育的方法,假如要惩罚孩子,就必须首先惩罚自己。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勇敢而令人惊奇的决定:孩子再次犯错后,他解下皮带,不再是抽孩子,而是脱去自己的上衣命令孩子抽自己,抽轻了不行,抽少了也不行。孩子们惊呆了,又不得不服从。当他们含着泪水在自己父亲赤裸的脊背上留下道道伤痕之后,他们也下定了决心:立即改正自己。

这当然只是极个别的例子。但事实上,一个进取的社会就和一个有追求的人一样,出现问题、产生矛盾是极其正常的现象,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有心智健康的人应当都能够理解,也不至于蛮横地苛求;但是假如在问题和矛盾面前抱着逃避、漠视甚至视而不见不予承认的态度,那肯定不是理性和良善的办法,也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能容忍的态度。

只有学会自省的人,才能成为自己的园丁;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通过检点自己的荣辱得失来激励自己;只有敢于自省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同时也重塑新的自我。同样,只有懂得自省的社会,才能在面临种种困难和矛盾时依然给予人们希望;只有敢于自省的政府,才能在面对重重阻力时获得百姓理解和支持。

敢于自省的人给人以值得信赖的感觉。健康的社会就像健康的人,善于在进步中不断地反躬自省,并且以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直面现实,正视矛盾,然后竭尽所能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直面现实,正视矛盾,解决问题的信心,学会勇敢地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