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
东北诸族,最近者为奚、契丹。隋、唐时,入中国者颇多。唐初尝置饶乐都督府。武德五年(622年),析置鲜、崇二州。又有顺化州,未详设置年月。此奚部族也。武德初,契丹酋长孙敖曹内附,以其地置归诚州。二年(619年),以内稽部置辽州。贞观元年(627年),改为威州。其明年,以松漠部置昌州。三年(629年),以契丹、室韦置师州。十年(636年),以乙失革部置带州。此契丹部族也。皆在营州界内。太宗伐高丽,悉发奚、契丹酋长从军。还过营州,又召契丹酋长窟哥及老人,差赐缯采。当时奚或亦见召,而史失其纪。契丹大酋曲据来归,即其地为玄州。二十二年(648年),窟哥及奚酋可度者等咸请内属。时饶乐府已废,乃复置之,以可度者为都督。又置松漠府,以窟哥为都督。皆赐姓李。奚所属五部,契丹所属八部皆置州,以其酋长为刺史。奚: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都黎州,奥失部为洛瑰州,度稽部为大鲁州,元俟折部为渴野州。契丹: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为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以州名观之,则芬问部即元魏时之羽陵,突便部即其时之日连,芮奚部即其时之何大何,坠斤部即其时之悉万丹,伏部即其时之匹絜及黎也。参看《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十节。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以统之。营州治今朝阳,见第二章第二节。《唐书·地理志》营州入安东道,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其西奚,其东契丹。
奚、契丹之东北为靺鞨。《旧书》云: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新书》云:其著者曰粟末部,居大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大白山,即下白山,今长白山也。粟末水,《渤海传》作涑末,今松花江。此江上源古称粟末,东折后曰黑水。《唐书》所云黑水,非今黑龙江也。它漏河,今洮儿河。稍东北曰汨咄部。《隋书》作伯咄,见第二章第二节。又次曰安居骨部,益东曰拂涅部。居骨之西北曰黑水部。粟末之东曰白山部。部间远者三四百里,近者二百里。白山本臣高丽,王师取平壤,其众多入唐。汨咄、安居骨等皆奔散,寖微无闻焉,遗人迸入渤海。惟黑水完强,分十六落,以南北称。《新书·地理志》,高丽降户州中有拂涅,则其部落亦完好。此今松花江流域之部族也,亦有入中国者。《旧书》云:有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余家内属,处之营州。炀帝授辽西太守。《新书·地理志》:隋于营州之境汝罗故城置辽西郡,以处粟末靺鞨降人,则突地稽亦粟末部酋。营州入安东道,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经汝罗守捉,渡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武德初,遣间使朝贡。以其部落置燕州,以突地稽为总管。刘黑闼之叛,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以战功封蓍国公。又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在今河北昌平县西。贞观初,拜右卫将军,赐姓李氏,寻卒。子谨行。麟德中,历迁营州都督。其部落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新书》谨行自有传。又有慎州,武德初置,以处粟末、乌素固部落。乌素固为室韦部落,见下。夷宾州,乾封中置,以处靺鞨愁思岭部落,亦皆在营州界内。《旧书·地理志》:载初二年(690年),析慎州置黎州,处浮渝靺鞨、乌素固部落,浮渝字疑有误。《新书·纪》:武德四年六月,营州人石世则执其总管晋文衍,叛附于靺鞨。《旧书·纪》:贞观十五年(641年),薛延以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之众度漠,屯于白道川。《梁师都传》:师都说处罗内侵,处罗谋令突利与奚、霫、契丹、靺鞨入自幽州,可见靺鞨之西出者,不徒蔓衍营州,且逼近突厥、延陀也。白道见第二章第二节。
靺鞨之西北为室韦。《旧书》云:“其地东至黑水靺鞨,西至突厥,南接契丹,北至于海。其国无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世管摄之,而附于突厥。武德中,献方物。贞观三年(629年),遣使贡丰貂。自此朝贡不绝。”又云:“室韦,我唐有九部焉,所谓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并在柳城郡之东北,柳城见第二章第二节。近者三千五百里,远者六千二百里。《新书》云:近者三千里,远者六千里。删去奇零之数,殊不精密。今室韦最西与回纥接界者,有乌素固部落,当俱轮泊之西南。俱轮泊,今呼伦池,《新书》作俱伦。次东《新书》作自泊而东。有移塞没部落。次东又有塞曷支部落。此部落有良马,人户亦多。《新书》无此十字,曰最强部也。居啜河之南。其河,彼俗谓之燕支河。今绰尔河。次又有和解部落。次东又有乌罗护部落。又有那礼部落。又东北有山北室韦。又北有小如者室韦。又北有婆莴室韦。东又有岭西室韦。又东南至黄头室韦。此部落兵强,人户亦多。《新书》无此六字,但云强部也。东北与达垢接,岭西室韦北,又有讷北支室韦。此部落较小。乌罗护之东北二百余里,那河之北,那河,今嫩江。有乌丸之遗人,今亦自称乌丸国。武德、贞观中,亦遣使来朝贡。其北大山之北,有大室韦。其部落傍望建河居,《新书》作室建河,今额尔古讷河。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经西室韦界。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落俎室韦之南。《新书》作骆丹。俎盖坦之字误,即前骆驼室韦也。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忽汗河,今牡丹江。又东,经南黑水靺鞨之北,北黑水靺鞨之南,东流注于海。乌丸东南三百里,又有东室韦部落,在峱越河之北。白鸟库吉《失韦考》云:今结雅河。其河东南流与那河合。”此篇合三种材料而成。篇首所述,盖自隋以前即通于中国之室韦。《新书·地理志》:蓟州东北渡滦河,蓟州,今河北蓟县。有古卢龙镇。自古卢龙镇北至奚王帐六百里。又东北行,傍吐护真河,见第二章第二节。五百里,至奚、契丹衙帐。又北百里至室韦帐,即此部所在也。下云:我唐有九部焉,盖至唐代始通。云九部而实止八,盖合前所云者为九也。今室韦以下,盖开元后史家所记,故下文述其来贡,皆开元至会昌间事也。师州既兼有室韦部落,乌素固部又与靺鞨杂处慎州,则其部族,亦有入居塞内者矣。《新书·室韦传》曰“其语言靺鞨也”; 《旧书·靺鞨传》曰“俗皆编发”,《室韦传》曰“被发左衽”,又两传皆曰“兵器有角弓楛矢”;可见其实为同族,且为古肃慎之遗。参看《秦汉史》第九章第七节,《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十节。《旧书·靺鞨传》曰:“无屋宇,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状如中国之冢墓。夏则出随水草,冬则入处穴中。”金室先世,正是如此,见《金史·世纪》。《新书·靺鞨传》曰:其酋曰大莫弗瞒咄。瞒咄,满住之异译。明末,清人称其酋曰满住,明人误以为部族之名,清人亦即以之自号,其后讹为满洲,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十节。蒙兀,《新书》作蒙瓦,即后来之蒙古。故满、蒙实为同族。当时大体,靺鞨在松花江之右,室韦则在其左也。自东晋末年,辽东即为高丽所据。其文明程度,实较鲜卑为高。故满、蒙二族,皆资其启牖。试观渤海部族,本臣高丽;金室始祖为高丽人;清室先世,亦为朝鲜臣仆可知。《旧书·室韦传》曰:剡木为犁,不加兵刃,而《新书》曰:土少金铁,率资于高丽。即此一端,亦可知其文化之所自来矣。
《旧书》云:乌罗浑,盖后魏之乌洛侯也。今亦谓之乌罗护。在京师东北六千三百里。东与靺鞨,西与突厥,南与契丹,北与乌丸接。风俗与靺鞨同。贞观六年(632年),其君长遣使献貂皮焉。《新书》附《回鹘传》末;其说略同。又曰:乌丸,或曰古丸。又有鞠,或曰裓。居拔野古东北。有木无草,地多苔,无羊马。人豢鹿若牛马,惟食苔。俗以驾车。又以鹿皮为衣,聚木作屋,尊卑共居。又有俞折者,地差大,俗与拔野古相埒。少羊马,多貂鼠。贾耽入四夷路,自回鹘牙帐东北渡仙娥河二百里至室韦。骨利干之东,室韦之西,有鞠部落,亦曰裓部落。其东十五日行,有俞折国,亦室韦部落,仙娥河,今色楞格河。又有驳马者。或曰弊刺,曰遏罗支,直突厥之北。距京师万四千里,随水草,然喜居山。胜兵三万。地常积雪,木不凋。以马耕田,马色皆驳,因以名国云。北极于海。虽畜马而不乘,资湩酪以食。好与结骨战。人貌多似结骨,而语不相通。大汉者,处鞠之北。饶羊马。人物颀大,故以自名。与鞠俱邻于黠戛斯剑海之濒。剑海,当即元史之谦河,在今唐努乌梁海境内。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九节。鞠居拔野古东北,又邻剑海之滨,足见拔野古亦初处西方也。此皆古所未宾者。当贞观逮永徽,奉貂马入朝,或一再至。此中乌丸当为鲜卑族。鞠及俞折,当与乌罗浑同属靺鞨族。驳马貌似结骨,似系高加索种。今之俄罗斯,《元史》作阿罗思,亦作斡罗思,秘史作斡鲁速,不详其命名之由。据西史:此种人当唐季,居今列宁格勒之南,莫斯科之北,北邻瑞典、挪威。国人有柳利哥者,兄弟三人,夙号雄武,侵陵他族。收抚种人,立为部落。柳利哥故居地,有遏而罗斯之名,遂以名部。西人云:遏而罗斯为橹声。古瑞、挪国人,专事钞掠,驾舟四出,柳利哥亦盗魁,故其居地有是称。参看《元史译文证补》。其说牵强附会已极。遏罗支与遏而罗斯,音极相近,岂正柳利哥之故居欤?大汉人物颀大,似亦高加索种。此二族与黠戛斯,盖白人之迁徙而东者也。
《新书·东夷传》曰:流鬼,去京师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其北莫知所穷。人依屿散居。多沮泽,有渔盐之利。南与莫曳靺鞨邻,东南航海十五日行乃至。希勒格云:今堪察加之地。见《中国史乘未详诸国考证》。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本。贞观十四年(640年),其王遣子三译来朝。龙朔初,有儋罗者,遣使入朝。国居新罗武州南岛上。麟德中,酋长来朝,从帝至泰山。即隋时之聃牟罗,见第二章第二节。开元十一年(723年),又有达末娄、达姤二部首领朝贡。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高丽灭其国,遗人度那河,因居之。或曰:它漏河。东北流入黑水。兼滨嫩江及洮儿河。达姤,室韦种也。在那河阴,冻末河之东。未详。西接黄头室韦,东北距达末娄云。流鬼当亦靺鞨族,儋罗则三韩之类。达末娄即《魏书》之豆莫娄,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十六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