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情绪急救:总有一个疗法适合你
我们在感冒的时候会打针、吃药,或者多喝水、多休息。手被割破了,我们会贴创可贴。我们对于身体的各种伤害,都有着一些最基本的处理建议和应对方法,但是如果你被你的朋友伤害了,或者失恋了,你会怎么办?
很多人会束手无策,只好用时间来冲刷这个伤痕。事实上,把这一切交给时间,很有可能会给我们造成特别长久的伤害,而且有可能会转好,也有可能会转坏。
我们对于情感的伤害,几乎一无所知。
有人会建议,情感上受了伤,可以找一些支持自己的朋友聊聊天,就能够好转。这个建议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有的伤害通过跟别人聊天能够缓解,但是有些伤害,聊天之后反倒会变得更严重。
《情绪急救》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一项线上研究在2001年8月招募了2000多名参与者。他们告诉参与者,如果愿意,可以把自己对于“9·11”事件的想法和感受发布在研究网站上。结果,四分之三的人分享了想法和感受,四分之一的人没有。
研究人员继续跟踪了研究对象两年,对其情绪状况进行即时评估。结果发现,地理位置最靠近“9·11”现场的人,以及选择了不在网上分享自己想法的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概率较低。而在网站上写得越多、帖子越长的人,心理状态越差。
究竟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情绪急救》的作者盖伊·温奇博士是一位非常资深的心理医生,他通过多年的心理治疗,给了我们一个心灵急救箱,就好像我们家里常备的创可贴一样。无论你遇到什么心理问题,都可以试着打开它。
顶住被拒绝的伤害
我们遇到的心理问题,通常被分成七类,每一类都有对应的人。对你有帮助的部分,你就好好地去实践;跟你无关的,你准备好,没准儿将来可以帮到别人。
第一个叫拒绝。第二个叫孤独。第三个叫内疚。第四个叫丧失和创伤。第五个叫反刍。第六个叫失败。最后一个叫自卑。
我把这个称作心理伤害的七宗罪,这个结构是平行的。
我们先看什么叫拒绝。先在脑中假设这样一个场景,A和B在抛球,你走进来了,三个人就一块儿抛球。A抛给B,B抛给你,你抛给A,三个人抛得很愉快。几轮之后,突然之间变成了A抛给B,然后B没有抛给你,而是又抛回给了A,然后A又抛回给B……站在旁边的你,会有什么感觉?
有一次,我在家里带着我妈妈和嘟嘟一块儿做这个游戏,我和嘟嘟扮演A和B,然后让我妈加入进来。突然之间,我们就不抛给我妈了,我妈站在旁边就突然说:“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给我?”她觉得受到了伤害,这种感觉就叫作被拒绝。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拒绝的状况:一群好朋友去参加聚会,他们没有通知你;你在团队中很难融入其中;打篮球的时候,大家传球、进攻,你跑来跑去,却没有人传球给你……
拒绝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被这个社会拒绝、被周围的朋友拒绝、被女朋友拒绝,他会有特别强的愤怒感。2001年,美国外科医生联盟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比起参与帮派、贫困或使用药物,社会排斥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受到排斥也是情侣间暴力行为的极大诱因。
拒绝带给我们的第一个伤害就是愤怒,拒绝还会使你不理性。抛球游戏中有个耐人寻味的点是,一位被试者在参加电脑进行的扔球试验,即使科学家告诉他,扔球游戏是故意的,被拒绝的人依然感到很痛苦。科学家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果,他们告诉被试者,拒绝他的人是三K党,但即使拒绝你的是你轻视的人,被拒绝造成的伤害还是没有减小。科学家甚至试过将虚拟球置换成虚拟炸弹,能够随机“炸死”持有它的人,但就算听到这个解释,被拒绝的人仍然会感到同样的痛苦。
按照常理来说,理性的人当然不介意陌生人的扔球试验,但在遭到拒绝时,理性、逻辑和常识都无效了。被人拒绝过很多次求婚的人,会做出特别不理智的事。所有人都告诉他说女孩儿不喜欢他,他要放下,但他一定会尝试再努力,因为他觉得肯定是产生了什么误会。
被拒绝还会让你的自我评价逐渐降低,致使你开始离群索居,没有归属感。年轻人大卫,出生时患有罕见的遗传疾病。该疾病会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唾液调节方面的问题让他不停地流口水。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人跟他玩。家里人鼓励他,让他去跟朋友们交流。他尝试这样做,但很快就会被人排斥在外,他觉得特别痛苦。
他去寻找盖伊·温奇博士,盖伊·温奇博士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帮他逐渐恢复自信心,让他重新融入了同学中。
作者的药箱里有四种药。
第一种药叫作与自我批判争辩。
当你脑海中只要一闪现这个念头,他们不给我传球,是因为我打得烂,你就要跟这个声音辩论,说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我在球场上的位置和作用,他们也欠缺和团队配合的能力。
你需要给自己做一些自我争辩。女孩儿拒绝我是因为我没有钱?不对,她拒绝我,可能是因为我们俩的性格不合适,可能她没有发现我身上的优点,可能我们俩的缘分没到。缘分没到就是一种自我争辩,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内心受伤的可能性。
第二种药叫作恢复自我价值。要学会寻找你自己身上的亮点。
盖伊·温奇博士发现大卫对体育运动特别了解,大卫是洋基队的超级球迷,他对这个队的热爱远远超过其他人。
盖伊·温奇博士建议大卫与别人讨论洋基队的话题。有一次,洋基队赢得了一场比赛,在兴奋的驱使下,大卫不由自主地向他的一位同学发表了一句评论。他的同学由衷地赞同他的看法,还伸出手来与他击掌。大卫惊呆了,他又提供了另一个评论。他难以置信地发现,自己已经同时和两位同学讨论球赛的事情了。
洋基队越成功,大卫越渴望讨论比赛。他发现,他越是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同学们就越欣赏他。
有一次,他说得很专注,忘记吞下口水,结果口水流了下来。尽管他感到恐慌,但是之前大卫和盖伊·温奇博士早就商量好用什么话来化解尴尬了。他说:“看来你们不是真正的洋基队球迷,除非他们的成功能让你流口水。”同学们放松地笑了起来。你看,他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自己身上的弱点造成的尴尬!
自我价值感在大卫的创伤恢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种药叫作修补社交感受。
我们可以向社交网络寻求支持,或者找到其他方式来重新建立社交归属感。
第四种药叫作自我脱敏。
我们越是接触那些令人不舒服或者不愉快的情况,就越会感到习惯,结果它们就不会那么困扰我们了。当然,这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应对危险的孤独症
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让我们生活在史无前例的全球人类大连接时代,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严重的孤独症。
孤独被称作是心理上的肌无力,一个孤独的人会慢慢感受不到周围人的存在,他自己也没有爱别人的能力。如果你故意夸张地表扬一个孤独的人,这给他带来的不是好处,而是伤害,他会觉得你是在取笑他。这就是我们说的心理上的肌无力,他没有力量恢复。孤独最常引发的是失眠、抑郁、自杀、对社会的敌意……孤独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惊人的破坏效果,它能够影响心血管系统甚至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一个长期独居的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不亚于抽烟。
还有研究表明:孤独是会传染的。一项研究追踪了孤独在社会网络中的传播,结果发现它完全符合传染的特点。在研究开始的时候,那些与孤独的人接触的人,到研究结束时,很有可能变得孤独起来。孤独的传染能力取决于孤独者与不孤独者之间的亲近程度,他们的关系越好,孤独的传染性就越强。
我们要不要接触孤独者,让我们想一想,万一你是那个孤独者,你是否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帮助孤独者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才是有效的解决孤独的方法。
书中的解决方法,第一招就是摘掉有色眼镜。
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你首先要摘掉有色眼镜。孤独者通常会对整个世界有一个负面的评价。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官莱纳尔在妻子去世后住在郊区,与世隔绝。
他总是一个人,除了他女儿来看他,简短地说几句家常话,他和女儿之间都不怎么交流。盖伊·温奇博士不停地打探,发现莱纳尔参加了一项常规的社交活动,他是一个国际象棋俱乐部的成员。但是,国际象棋并不是一个开放型的项目,国际象棋虽然是两个人在互动,但比赛过程中并不鼓励交谈,因为这会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休息的时候,莱纳尔就坐在角落里看书。下完最后一轮,莱纳尔就离开。
盖伊·温奇博士建议他与国际象棋俱乐部的成员斯坦利接触一下,因为莱纳尔最喜欢和他下棋。
后来,莱纳尔邀请了斯坦利,但是被拒绝了。盖伊·温奇博士试图掩饰失望,但是莱纳尔说:“因为他输不起。”因为斯坦利曾是俱乐部最好的棋手,莱纳尔把他变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
在盖伊·温奇博士的鼓励下,莱纳尔开始和其他人搭讪,建立了和俱乐部其他成员亲近的关系。
当一个人给整个世界蒙上了灰色阴影的时候,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就已经变了。201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发现,美国家庭的27%是单人家庭,现在单人家庭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群体,比如三口之家和单亲家庭。还有很多人就算有配偶相伴,仍然感到孤独。
在此,我提醒大家,如果你感觉孤独,我希望你首先摘掉有色眼镜,相信这个世界充满善意。就算有人偶尔拒绝了你,那也是因为意外和误会,而不是刻意针对你。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太多人愿意针对你做些什么事,能够针对你的都是爱你的人,有针对的伤害才是真爱。这个世界上大量的烦恼是由我们推理出来的,而不是事实。推理出来的事,足以把自己气得半死,这时候,你就特别容易感到孤独。
要主动跟这个社会建立联系,给自己制订一个计划,约几个人聊天,参加几个派对。要认识几个陌生的朋友,就会容易走出孤独。
第二招叫作找出自我拆台行为。
比如说你去参加聚会,一大堆人在热热闹闹地聊天,你自己假装特别忙的样子,拿着手机站在窗边,一直在那儿看短信。这就是自我拆台行为。
你觉得别人不跟你交流,因为你事先就已经排斥别人了,或者仅仅因为一点儿小小的借口就拒绝别人的聚会,比如说下午很忙、我得洗衣服等。甚至还包括我们在跟别人聚会的时候,因为怕被别人伤害,所以整场聚会就只说自己的事,海阔天空地一直在说话,根本就没有参与过别人的世界。
这种过度的自我保护所导致的社交形象下降,就叫作自我拆台行为。你已经自我封闭起来了。当自我拆台行为出现的时候,要立刻在心中提醒自己:“我又自我拆台了,我因为怕伤害才这样做。”并再次提醒自己,发现了就要及时解决它,有意识地让自我拆台行为变得越来越少。
第三招叫作学会换位思考。
发短信的时候,是一定要打表情的,因为你说的这句话,和对方从那边看到的这句话,是两句话。如果没有表情符号的话,对方很有可能以为你生气了。一个能换位思考的人,就能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想对方之所想。
在丧失中获得新意义
丧失和创伤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影响都是毁灭性的。
比如,自己的至亲离世,我们就会特别痛苦,长期走不出来。
创伤跟丧失是有一致性的,比如说遭到了暴力犯罪这种精神创伤。
丧失和精神创伤给我们造成四个影响,第一个就是生活被打断。
你的生活彻底变得不一样了。每个人在经过创伤之后,都会有“第一次”:比如离婚之后的第一次旅行,第一次自己接孩子,受到暴力伤害后第一次走出家门,等等。
每一个第一次都会提醒你,你又失去了某个东西。每一个第一次都会提醒你,原来是那样,为什么现在不是了?
书中有一位女士叫玛克辛,她和她老公约好了要去非洲狩猎。他们俩感情特别好,后来她老公被发现脑部有肿瘤,在手术中去世了。她在老公去世后,放弃了露营和徒步旅行,和大部分老朋友也失去了联系。她的整个世界都改变了。
生活如果彻底被丧失打断,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开始。
第二个是你的身份也被改变了。你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你,你已经是丧失了某些东西的那个你了,这会让你缺乏自我认同。
第三个就是信念被切断。人类重要的前进动力之一就是寻找人生经历的意义。无论我们的世界观有多么不同,丧失和创伤都可能挑战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让我们经历深刻的情绪困扰。
第四个就是人际关系的断开。很多离了婚的人会跟自己过去的朋友圈子彻底断绝,丧子的家庭也会这样,从朋友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
丧失引起的四种心理创伤会导致铺天盖地的情绪上的痛苦,但丧失迟早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怎样来解决它?这里有几个方法,当然,这本书有一个原则,就是如果这些方法都没能解决你巨大的伤痛,你一定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因为他们更加专业。
书中给出类似创可贴,或者类似感冒药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叫作非处方药。如果你需要处方药的话,你一定要去找医生。
第一个方法叫作用自己的方式来舒缓自己。
比如有人选择参加车祸幸存者俱乐部,群体中都是残疾人,大家一起倾诉、倾听。还有的人去参加失独家长的聚会,失独的人凑在一起,互相安慰。
当然,如果你不想说的话,你就不必提及。
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此不是只要你说出来,就一定会好。你要看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觉得说出来舒服一些,你就说;你觉得说多少舒服,你就说多少。
第二个方法就是逐渐恢复迷失的自我。
巨大的丧失以后,人们变得跟过去不一样了。心理医生建议失去了丈夫的玛克辛用写作练习来找回迷失的自我,写出在发生丧失之前,人们认为她所特有的优点和特质有哪些,一条一条写下来。
接下来,针对每一条,分析为什么她现在没有了这个特质,她要如何逐渐恢复,恢复后有什么好处。
当一个人能够针对每一条写一篇短文的时候,就会发现,治愈效果会逐渐显现,因为写作这个方法会让人变得理性,回归到自己之前的特性当中。
第三个方法就是寻找悲剧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对很多人产生了灵魂上的震撼。人们普遍认为,寻找丧失和创伤的意义,对于有效治疗创伤至关重要。
寻找悲剧的意义是我们从各种丧失中恢复的关键因素,为了从悲惨体验中恢复,我们需要重新拼接心理碎片,用事件的意义编织生活的经验。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能够为自己的失去找到意义。澳大利亚有位全球知名的演讲家——力克·胡哲,他天生海豹肢——没手没脚,但是他为自己没手没脚寻找到了意义。他说他没手没脚,也就没有了限制。人生就要不设限,不要以能看到的事情决定你的想法,而要以你想象到的事情引导自己前行。
寻找悲剧的意义分两步:第一步叫作发现意义,第二步叫作发现效益。
发现意义就是首先得把失去这件事纳入到现有的价值体系中,你得能够接受它。
有的家庭里老人去世,要接受这是自然的法则,并寻找它的意义。当然,在这里一定要强调,这要在后期、你的心情已经平复了很多的时候,才能够去寻找这件事的意义。就是这件事好在哪儿。这需要一定的勇气,需要你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如果你过早地寻找意义,你就会痛恨自己。比如说,亲人离开,如果有人马上就去寻找它的意义,这根本做不到。必须得等到你恢复到理性思考的时候,才能去找意义。
发现效益是指,我们从亲身体验中找到希望。足够的时间过去后,人们能从丧失和创伤中发现益处,在情感和心理方面表现得比做不到的人更加健康。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爷爷95岁去世,此前我去看他,他还能走路,还很健康,直到最后一天,医生给他做检查,发现他没有任何病,只是生命真的到了尽头,他慢慢地、没有任何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他人说这是很难得的喜丧,按照当地的习俗,大家料理了后事。我们也在失去的难过中学习平静地面对。
内疚、反刍、失败、自卑的良药
内疚非常普遍,研究估计,一个人每天平均约有两小时感觉轻微的内疚,每个月大约有三个半小时感觉严重内疚。
内疚是我们心灵的毒药。与真正的毒药不同的是,如果内疚是微剂量的毒药,是有好处的。比如你想减肥,结果你又吃了太多食物,你会产生轻度的内疚,这会使得你更好地去减肥。
但是,如果内疚变得严重的话,这个毒药的药性发作了,就不妙了。
有三种内疚。第一种是未解决的内疚。当年我在做节目的时候,有一期节目讲道歉。一位画家长期生活在内疚中,因为他在上中学的时候打过他的老师,他心中总觉得很痛苦。这就叫作未解决的内疚,因为他始终没有把这件事放下。我们把他的老师请到了现场,那位画家当时已经是非常出名的画僧了,他当场痛哭,告诉自己的老师,这么多年自己是多么煎熬与难过。老师也哭了。最后,他得到了老师的谅解,把一个未解决的内疚给解决了。
第二种内疚叫作幸存者内疚。它与未解决的内疚相比,难以清除的原因是,没有需要得到补偿的人、没有需要道歉挽回的友谊,因此内疚漫无目的,以一场震耳欲聋的虚惊毒害了我们的生活。
第三种内疚叫作分离内疚。分离内疚在女人身上最常见:比如女人出差时间长,她就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其实,有可能孩子本身没有这么严重的感受,但是妈妈会放大这种感受。子女对父母也会这样,经常在外面,觉得对父母照顾不周,也会产生分离内疚。
内疚所造成的非常严重的伤害就是自我谴责,形成祥林嫂现象。祥林嫂就是典型的因为内疚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整天不断地重复回忆最痛苦的事。
内疚还会带来一个外在的伤害——损害你的人际关系。当你终日陷入内疚中的时候,你周围的人会慢慢地失去对你的耐心,会导致你和他人的关系割裂。
怎么解决内疚?
第一个方法叫作学会有效地道歉。很多人都会说“对不起”,但这不是真正的道歉,也不能获得别人的原谅,这是因为你的道歉不专业。专业的道歉含有六个要素:第一要表示遗憾,说出你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表示遗憾;第二要明确地说出“对不起”;第三要请求对方的原谅;第四要肯定对方的感受,虽然你可能不愿意肯定对方的观点,但是要肯定对方的感受;第五个叫作提供补偿和赎罪,向对方提出自己能不能做一些事来补偿;最后一个叫承认你自己违反了一些规则。
第二个方法叫作自我原谅。当你找不到需要道歉的对象了,或者你做的这件事是对自己的伤害时,你就需要做自我原谅。此处,我提醒大家要小心运用,用得不好,自我原谅会变成自我放纵。自我原谅是你要先承担责任,先在内心去道歉,确定好你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想好打算怎么改进,然后再做自我原谅,有时候甚至可以做一个仪式。比如你的道歉对象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你可以给他写一封信,或者将漂流瓶扔入大海,与他告别,也是让你在内心跟过去的内疚感做一个告别。
自我原谅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比如说拖延症。有一个调查说,当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拖延行为进行原谅的时候,他反倒会变得不容易拖延,拖延行为也会变得更少。而当一个人整天内疚,指责自己怎么又拖延了,只知道批判自己的时候,他的拖延会继续。所以,要学会谅解自己,走出内疚的负面循环。
反刍的意思是,重新揭开结痂的情绪伤疤。很多年前发生的事,在你脑海中反复出现,甚至生活中有一个触发点,一触发,不良的情绪便“砰”的一下出来了。
反刍会加剧痛苦,让你的愤怒膨胀。有的人突然爆发情绪,那是因为他的内心很早以前受过类似的伤,造成认知损伤。反刍的人会判断不清现实的生活,因为他总是带着偏执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有的女人因被男人伤害过,以致看所有的男人都会认为他们有问题。
反刍会加剧你和他人的紧张关系,祥林嫂是反刍的典型。
反刍还会造成心血管系统问题,容易得高血压或者心脏病。
解决反刍,第一个方法是改变视角,比如学会从看电影的角度看自己。
我们一回忆过去的事,就经常站在主角的角度去回顾,回忆一次就是一次伤害。你应该把镜头拉远,把眼睛眯起来,就好像看当年的一出电影一样。比如小时候,你妈妈打你了,你负气出走了,后来你妈妈追着把你拉回来。这时候,你会发现妈妈还挺爱你的。
当别人受伤需要安慰的时候,我们用第三者的视角,就会觉得这件事容易理解了。当你把当年的自己看成电影里的一个小角色的时候,这个反刍的伤痛就会立刻减轻。
第二个方法是分散注意力。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要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时,我们恰恰会想起一头粉红色的大象。你越是阻止自己去干一件事的时候,你的脑子会越执着地去想这件事。这时候,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告诉自己不要想,而是分散注意力。
比如说去下棋,做一些烧脑的运动,需要你高度投入的运动,或者玩拼图游戏。总看电影也是不现实的,用短暂的、劳动强度低的活动能有效地切断反刍。
失败是一项极其普遍的人类经验。比如说,求职失败、评院士失败、创业失败。
如果一个一岁多的小孩,他面对失败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去反应,他还能学会世界上那么多难学的东西吗?比如学说话、学走路。小孩子之所以能够学会说话、走路,是因为他们一次一次地面对失败,他们很乐观,他们根本不会被失败伤害。
我们长大后,特别容易被失败伤害。一旦失败,你就觉得再也做不了这件事了。比如一赌气就说:“我这辈子再也不创业了,我还是回去打工吧。”
失败带来的问题,第一是我们的自信心会受挫。这是非常常见的,你会对自己的评价一下子变得很低。
第二是容易形成一种被动和无奈的心态,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比如很多人说自己失败是因为外因,然后举出很多例子说别人创业成功是因为他们是富二代。这就是被动与无奈,把人生中所有的事都归结为外在因素。
第三是会产生对失败本身的恐惧。有一位女士叫莉迪亚,她为了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从职业女性变成了全职主妇。十年后,她决定开始工作,可每次面试都出状况。有一次面试,她跟前台秘书吵架,有一次面试突然肚子疼,还有一次面试竟然忘带简历。16次面试全失败了,她每次都能找出借口来,甚至有一次是因为她做美甲,耽误了面试。
盖伊·温奇博士写道,对失败的恐惧使很多人夸大小问题,陷入自我设限的行为模式中,却不自知。
第四个是把失败投射到孩子身上。这是非常恐怖的:当一个人长期被失败打压的时候,他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失败时,会过度地反应,会把孩子的失败夸大,然后不停地强化孩子对失败的敏感度,导致孩子将来不能接受任何失败。
每个人都要妥善地处理内心对于失败的看法。
第一个方法叫作寻找情感支持,进行客观评估。
盖伊·温奇博士在每次别人哭诉失败的时候,他首先表示能够理解对方,然后再提供经验,帮助对方前进。这时候,对方可能会愤怒地把纸巾盒摔过来,因为在还没走出失败的苦痛时,别人指出其中存在的希望,我们会觉得他们比较讨厌。
可是,心理医生必须得说这些话,因为如果当事人自己不去面对这个伤痛,就无法产生治疗的效果。时间长了以后,他就会对安慰脱敏,安慰再多都没用了。所以,就算对方不高兴,心理医生也需要帮他分析,必须从失败中找出经验和教训,这个人才有可能走出失败。
第二个方法叫作去控制能够控制的要素。
我老婆创业,做美睫美甲美容店。她特别爱美,花了很多心思找到很好的材料,在北京很好的地段,开了一家店。她的理想就是把所有客人都当成闺密一样服务。
开业的头两三个月,生意不多,但是房租一直要交,员工也紧张。她很焦虑,这就是生活中出现的失败。
她想起我给她讲过的影响圈和关注圈:影响圈就是我们力所能及,可以改变的事;关注圈就是我们只能看、只能发表议论,但是没法改变的东西。
她开始想,在影响圈能做什么。她把店面重新装饰了一下,又请了一个模特拍了一组照片,再把内务整理好。如果还没客人,她就准备趁店员不忙,给她们做培训、做职业生涯规划。她还准备了一瓶红酒,告诉大家当店里月销售额超过30万元的时候,大家就开这瓶红酒庆祝。所有这些事都是她影响圈里能够控制的事,她一下子淡定了很多。生意也开始好起来。
孔夫子讲“尽人事而听天命”,尽人事就指影响圈,听天命指的是关注圈。
自卑会削弱人的情感免疫系统,有人说自己生来就自卑,其实没有人天生就自卑。自卑可能是跟我们在童年,或者更早期所受到的伤害有关。
自卑相当于我们的免疫系统疾病,当你的情绪出现了严重的自卑时,你的情感调节就会出现全面的问题。
自卑会导致我们对外反应变差,面对压力的能力会变低,还会使我们抵制正面反馈。帮助一个自卑的人,简单的夸奖是没用的。比如说“你真棒、很了不起”,这没法使他减轻自卑的感觉,因为自卑的人排斥正面反馈。
甚至有很多人做那种练习,晚上催眠,给自己放录音,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很厉害”“你是全世界最好的人……”时间长了,这种人的自卑感会变得更加严重。
自卑还会带来其他问题,比如放弃争取一些应得的利益。如果有人欺负自卑的人,他会自我安慰——那就忍忍吧,他连该去争取的利益也放弃了。这会导致他更加自卑,他会觉得为什么别人总是欺负他,但他不想想,为什么自己不去争取。
解决自卑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自我同情。自我同情不是自怨自艾,自我同情就是把自卑的主角换成别人,换成你的朋友小张,是小张特别自卑。小张遇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你提笔给小张写一封信,告诉他要走出这个困境。写这封信的过程中,你就做了自我疗愈。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用安慰别人的方法来安慰自己。
第二个方法是,列出自己的十个优点,每一个优点的后边,最好能够写一个例子证明。自卑的人在写的时候,突然会想到自己的缺点,那就把它写在另一张纸上。写完以后把第二张纸扔掉。这会帮助你恢复自信心。
本书是一个急救箱,它没有那么简单的三五个重点,它有二十多种药物。如果你出现了被拒绝、孤独的感觉,或者出现了丧失或者创伤的感受,又或者出现了内疚的感觉,反刍、为过去的事烦心,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感到自卑,那你就可以针对每一项,找到解决的方法,做一个尝试。
最后我想补充,有些人心理强大到他们不需要这些心理治疗的方法,比如说他有强烈的信念,或者说他有个伟大的愿景。这个伟大的愿景可以拉动他越过这个挫折的门槛儿。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立竿见影的方式,可以尝试一下。当一个人能够良好地使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一定会让自己的心理创伤慢慢地恢复。希望这本书能给更多人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