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历史长河的绵延烙印
日本领导层在1868年取得政权,其所推动的连串改革其实有若一次革命。然而要掌握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动,则不能不了解日本在17世纪所形成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体制,及其在18世纪及19世纪以后的变化。此一时期史称德川时代(德川为统治者的家姓),亦为本书第一部分的重点所在。但若使初学现代前期及现代日本历史的人理解此一令人目眩的时代,则必须追溯日本历史在地理、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重要方面的情况,这一切到现代仍为重要因素。
一、地理与气候
日本今天的疆域为一锁链形群岛,距朝鲜半岛最近约160公里,距中国则约800公里,四个主要岛屿是九州、本州、四国及北海道。(要到19世纪日本才真正掌控北海道的人民及土地)。群岛是东北至西南对角走向,全长约2000公里,略等于美国东岸的长度。因此可以说日本全国临海,内陆最深入的地区亦不会离海岸120公里以外。日本总面积略少于38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美国蒙大拿一州的面积。日本雨水充足,雨季在潮湿的春末来临,集中在夏季的6月及7月初。但与亚洲其他季风区相比,日本很少有大暴雨,然而水资源仍足够灌溉及种植稻米。
日本陆地表面超过2/3由崇山峻岭组成,低地平原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13%,高原则占12%。日本的高山有不少是火山,自古至今均如是。事实上,日本历史上有关火山爆发的记录不少(从公元6世纪开始到现在,日本的94个火山中,共约有1300次火山爆发的记录),其威力猛烈,故无论从次数还是强度来看,均超过世界其他地方。[1]日本列岛位于所谓“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处于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汇处,状态极不稳定。这个地震及海啸多发带沿太平洋周边,世界上约90%的地震都发生在该处。日本地震的年爆发率最高达1500次,在20世纪及21世纪初,便发生了三次极度严重的地震。
除了地震及海啸的状况与可能性,上述日本的地理位置,有几方面与其近代发展有关。九州岛南部与亚洲大陆的距离之短足以令双方在2000年前便能建立海上交通,而其长亦足为天然屏障,不易轻渡。是以近代以前,鲜有来自亚洲大陆的军事侵略,日本亦不易渡海远征。此种不短不长之距离,无论在近代以前还是近代,都使日本岛上的居民对亚洲大陆文化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引以为傲,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其独立自主性。
日本气候温和潮湿,本州岛中部以南地区更为明显,故农作容易,人口繁衍。在中国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日本人口约500万,到19世纪初则增至约3000万。其中两个平原地区最为重要,是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的中心。西面的关西平原,即今天大阪及京都地区,为上古至中古时期各闹市之所在。东面的关东平原,面积居全国平原之首。德川时期以前,关东平原沿岸只不过是渔民聚落,其后发展成首府江户。1868年以后更名为东京,成为今天日本的首都。
日本气候固然宜人,平原亦适合耕作,但起伏的地形却将其人民分隔。日本各岛虽然位置上邻近,但岛上的森林、山脉及短急河流却有碍交通运输,政治上不易统一。今天的日本政治上团结,民族认同感强烈,乍看即会把此种团结及民族情感归因到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其实这是错觉。在近代以前,中央政权大都仅在首都周围,除此以外地区的统治能力十分有限。德川政权建立于1600年,在此之前约300年的历史最为混乱,甚至在德川时期,虽然政治稳定,兵甲不兴,但地方统治者仍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力。今天所说的日本共同文化,能见于当日一般民众者其实并不多。所谓日本是个万众一心的地方,人民因此能组成一个团结的民族,此种看法是现代才形成的观念,“日本性”其实只不过是硬拼凑起来的认同概念,与其地理实况并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