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三个境界
王国维先生曾经谈到读书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今天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教育领域中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2016年4月30日,笔者在北京人大附中西学校参加了“第四届1对1教学探索西山国际峰会”。会上,马特·哈里斯(Matt Harris)博士发表了题为《教育技术是通往当代教学的桥梁》的演讲。他的演讲使我认识到,在“互联网+教育”中,也有三个境界。
哈里斯博士是一个讲授数学和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师,有15年的教学经验,曾经在北美和亚洲教书。他曾获得“苹果杰出教师”“微软创新教育专家” “谷歌认证教师”的称号。
在哈里斯的报告中,他阐述了自己对于“21世纪技能”的看法。他认为,21世纪的学习者需要学习三组16种能力,如图1-4所示。
图1-4 21世纪需要的技能
第一组是基本素养,这些素养将帮助学生完成平时的常规性工作。包括:
(1)读写。
(2)计算。
(3)科学素养。
(4)信息和通信技术。
(5)财经素养。
(6)文化和公民素养。
第二组是职业胜任力,这些胜任力将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非常规的挑战。包括:
(7)审辩式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8)创造性。
(9)交流沟通能力。
(10)与人合作能力。
第三组是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将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包括:
(11)好奇心。
(12)主动性。
(13)坚韧。
(14)适应能力。
(15)领导力。
(16)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力。
哈里斯博士认为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三个层次:第一是“设备(equipment)层次”,是为学习配备必要的电子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教学网络设备等;第二是“活动(activity)层次”,是教师和学生利用这些教学设备展开互相激发的活动;第三是“成果(outcome)层级”,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能力获得发展。
为了实现“互联网+教育”,首先需要在学校中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但是,设备的配备不一定意味着设备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1997年夏天,笔者在一次开车带着来北京讲学的香港中文大学的侯杰泰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香港太平绅士)外出兜风。我们开车进入北京昌平区的大山深处,一直开到柏油路的尽头,开上了一条土路。当我们路过一处位于深山中的小学时,出于好奇,我们停车走进了学校。这所学校仅仅有两排红砖盖成的教室,大约有10个班。我们吃惊地发现,在每个教室中都配备有幻灯片投影仪和可以拉伸收放的投影大屏幕。侯杰泰教授非常吃惊,他说当时即使在香港的小学中,也不会为每个班都配备投影仪,一个年级能配有一台投影仪就不错了。可我们还看到,每个班的投影仪都放在教室的角落中,落满灰尘。校长告诉我们,这些投影仪是区里统一配备的,没有人会使用,也从未使用过。
类似现象,在今天我国的学校中并不罕见。近年来,我在不少地方看到过先进的教学设备被闲置,看到丰富的图书收藏无人问津。先进的教学设备仅仅是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条件”,既不是“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当这些设备被有效地应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激发的活动时,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西山学校的成功并不在于他们配备了先进的设备,而是在于他们利用这些设备开展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谈到这里,肯定有读者要问: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一定可以带来学习的效果吗?不一定。在《怎样成为优秀的语言教师》一文中,曾经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汉语教学部主任的刘葳老师用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和实例说明:“好的课堂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优秀教师所追求的应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而不是看似完美的课堂效果”。刘葳老师认为,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把老师要求他说的话说得很好,而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得很好。“言之有物”比“言之有术”更重要。为了实现好的学习效果,不一定总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常常需要老师跟着学生走,不是“老师指哪儿学生打哪儿”,而是“学生指哪儿老师打哪儿”。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林为民在题为《当学生的学习没有发生,课程改革做得再多也是白忙乎》一文中也谈到与刘葳老师类似的看法。他说:“一所学校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有多少好的课程,有多少教师在加班加点地上课,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当学生的学习没有发生时,学校、教师忙碌再多也是白忙乎。”林为民老师有多年的教学和学校管理经验,他的警告有一定道理。
如果参考哈里斯先生提出的“21世纪技能”的框架,我们可以看到,在发展那些帮助学生完成常规性工作的读写、计算等基本素养方面,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几乎一定可以带来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发展那些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非常规性挑战的审辩式思维、问题解决、创造性等职业胜任力方面,在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好奇心、主动性等个性特征方面,仅仅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不一定可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帮助学生获得“21世纪技能”,尤其是帮助学生获得飞速变化的21世纪所需要的审辩式思维、创造性、好奇心、主动性等职业胜任个性心理特征,或许还需要更精致的课堂设计。
课后,两位老师相约一道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对这两位值得尊敬的、出色的老师说:“在哈里斯先生的发言中,提到了教育技术应用的‘设备、活动、学习成果’三个层次,这也是‘互联网+教育’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人人有电脑,时时可联网’;第二个境界是‘活动很丰富,课堂无死角’;第三个境界是‘参与有内在动力,表达有独立思考’。您二位的课堂,在第一和第二境界方面,可以说已经是几臻完美,无可挑剔。但是,在第三境界方面,或许还有更上层楼的空间。例如,同学们在课堂上不一定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去用英语描述纽约的时代广场,或许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用英语描述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或燕莎购物广场,不是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去想象自己对纽约的印象,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去表达自己关于北京市或者海淀区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去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独到的想法。我理解,在课堂上可能确实有必要要求学生讲一些‘不得不说’的话,但是,我们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讲出那些‘不吐不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