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美国那些事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华人第二代的从政心路

纽约州新任美国国会众议员的华裔孟昭文,在出席美国国籍领袖基金会的农历新年庆祝会上发言,其中提到自己成长的心路。孟昭文说,自己生长在纽约皇后区,从小就是典型的亚裔女生,很害羞,也不常参加课外活动,自认为是地道的美国人,长大后一度想离开父母,也不愿意为亚裔工作,直到后来参与政治活动,才逐渐改变以致完全颠覆儿时的想法。

这样的心路历程在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身上也出现过。骆家辉出生在美国,小时候希望做地道的美国人,同时又受到来自父母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夹在中间的骆家辉,一度和父母关系紧张。成人以后骆家辉才慢慢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并且在就任驻中国大使前表示要学习中文。当然成年的骆家辉要学习中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至少是一种心愿或姿态。

在华人中,第一代移民或者13岁以前随父母移民的被称为是第一代半移民,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这一类新移民,出生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地区,母语是汉语,移民美国之前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一类新移民即使加入了美国籍,也很清楚自己的华裔身份。有极少数华人加入美国籍以后,不说中文,不和华人来往,但最终也割舍不掉和祖籍国的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

春节期间和朋友、网友闲聊,提及华人在白宫网站联署希望春节能成为美国国家节日一事,就有人谈及硅谷华人第二代,说那里的ABC很多都不会说中文,不喜欢吃中餐,甚至连春节都不知道。事实上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来美的留学生第二代身上很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希望孩子做地道美国人,因此在家不说中文,更不用说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了。

第一代移民之所以移民,是希望自己和后代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希望自己的子女融入美国社会,成为地道的美国人,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在同时,家长应该明白,子女可以不说中文,不懂中华文化,但作为华人,血缘和血统是无法改变的,和祖籍国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割不断的。孩子慢慢长大,会开始认识自己与其他族裔孩子的不同,从外表不同开始到文化的不同,总有一天,孩子会探究这些不同,开始寻找答案。作为高等群居动物,人是需要有文化的根的。

什么是地道的美国人,如果说出生在美国,说英文,接受美国教育就是地道的美国人,那么第二代移民可以说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是华人移民,无论多少代,华裔的身份是无法改变的,因为那与人种与血缘与文化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骆家辉和孟昭文儿时的中国,是贫困不发达的中国,祖籍国贫弱,出生在美国的移民下一代在文化上的隔膜和感情上的淡漠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不同了,三十年来中国快速崛起,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尽管还有很多问题,然而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华人第二代不受影响是很难的,学习中华文化以利寻根和传承,还可以多一门一技之长以利未来就业谋生。华人家长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孟昭文和骆家辉都以自己的心路历程,鼓励华人年轻人从政,年轻一代的华人开始认同华裔身份,是华人从政后备力量的重要准备。希望有更多华人年轻一代有志从政之路,只有认同自己的族裔身份,了解华人群体在美国社会的地位,才能贴近华人族群,参与华人社区的建设,进而在政坛上进步上位,提高华人的地位,为华人群体服务和争取权益。

(2013-02-24刊于美国《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