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天人之道,万物相参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四季更替,寒暑分明。人们在这样一种变化莫测的大环境中生活,为了更好地保持健康的体魄,少生病或不生病,多少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顺应自然。
暮去朝来,四季更替
自然界的变化让我们体会最真切者,莫过于春夏秋冬的变替、寒热温凉对人体的影响。骄阳似火与秋风送爽,人们的感受大不一样。中医学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中,处处强调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告诫“要顺四时而适寒暑”。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脉等的功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春夏秋冬四季是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人们顺应四季养生,就能少病、健康、长寿,反之则可能患病甚至夭折。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太阳升降,月亮盈亏,暮去朝来,花开花落……万物都在按自己的规律不停地运动着,各种生物也随四季、昼夜的循环交替显现节律周期,而人体的生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自然节律周期的影响,如表现出“生物钟”等。
前人为了更好地顺应自然,常以“节气”来指导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农事劳作。至今,中医看病还时刻不忘节气。在养生保健方面,中医认为在春夏阳气当旺之季,要保护体内阳气,以免阳虚致病;秋冬阴气当旺之季,要注意体内真阴的保护,以适应来春阳气之发动。《内经》称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固本之大原则,不可违背。
以秋季为例,“春华秋实,仓积容满”,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秋还需分孟、仲、季三个不同阶段:立秋,暑气未消,秋阳余炎;白露,金风送爽,玉露初凝;寒露,碧空如洗,大雁南飞。这是一个“阳消阴长”的逐步转凉的过程。秋季的起居也应随着阳光的收敛、燥气的影响来调整睡眠时间,《内经》说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有研究发现,对脑血栓或缺血性脑血管病,秋天的晨练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有利于减少血栓形成,可改善脑功能和智力,这可能与秋季空气中负离子较多有关。
气化万物,道法自然
《内经》用大量的文字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告诫人们应该如何顺应自然,适时调节,以达到保全性命、强健体魄的目的。通过反复的观察、研究和临床实践,系统地总结了“气”的生成、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条以“气化万物”为基础、“人与天地相参”为核心的“天人之道”,并以之作为后世诊疗疾病和生产、生活所必须遵行的准则。
《内经》认为人与天地都是由“气”所化生,且“人与天地相参”,人必须顺应自然的法则进行活动。只有这样,才算是遵守了“天人之道”,也只有这样,人的行为才不会对自身和自然界产生坏的影响,才算是合理的生活方式。
“气”(或说“精气”)在《内经》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概念。《内经》认为万物皆源于自然界本身的进化,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最原始物质基础,正因为有了“气”的不断运动,才产生了昼夜、寒暑,使得自然界生长变化有规律可循。《内经》提出,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气”所化生,那么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也是由“气”所化生的了。它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地之精气形成人的形体,天之精气构成人的各种功能气机,只有天地之气相合,才能使“气机”顺畅,人才能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气化”是万物生成的最原始动力,即如果没有了“气”的运动,就没有天地万物。
既然“气”是一种物质,它的运动、变化对天地万物有如此大的影响,那“气”运动变化的规律如何呢?季节更替是自然界规律的最重要表现之一,《内经》认为自然界复杂的气候归结起来,不过风、火(热)、湿、燥、寒五类。其在天则为五气,在地则为五行,在时则为五季,在人则对应五脏。古人在观察一年之中农作物所表现的生、长、化、收、藏五种生长形式后,将一年分为五个时段,即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而天气在不同的季节又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古人认为不同的季节其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种气候变化规律对人体也有很大影响。临床发现,在不同季节,人所患的疾病也不一样,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就同一种病而言,一年的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或重,或轻,或愈,或死。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气”的生、克、乘、侮关系,即“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所以,想要预防和治疗疾病,就一定要把握“气”的运行规律,根据规律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或加以治疗,否则不但无法治愈疾病,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正所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个“道”即“天人之道”。
《内经》认为,天地的形成基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自然现象的产生也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天地和人既然都是“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交合感应所化生,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譬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不难看出古人在认识天人关系的活动中所遵循的一条理论,那就是“人与天地相参”。《内经》在论述疾病的产生时,所依据的也是“人与天地相参”这条法则。它阐明的是一些什么规律呢?
人天相应:即人与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的关系。我们知道,月的盈亏与人体的血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地相应:即人与其所生长的地方水土的关系。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其生病的原因也不同,所以,诊治疾病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居住环境及其饮食习惯。
人时相应:即人要顺应时间调节生活方式。一年四季各有其不同的气候特点,所以人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适时地进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免于外邪的侵害而致病,否则“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除了季节的更替对人体生长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外,一天之内昼夜交替对人的影响同样重要。《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论》中把一天分为四季,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效法天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以“天人关系”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问题的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这种思想在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思想之归宿。“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以人合天”, “人道”应配合于“天道”。“天道”即是指天地宇宙运行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月、星、地球等天体的运行规律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活动须遵循天地宇宙的运行规律,在这个前提下去适当地改造自然、适应自然,才能“天人合一,和谐共存”。
中医非常注重“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并主张人类应当效法自然规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个人所处的周边环境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天体运行对每个人的影响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因此效法天体运行规律并用以治病养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从天体运行对人体气血阴阳的影响角度来说,具有一种“天人相应”的关系,譬如:春、夏季节天地之阳气相对充沛,秋、冬季节天地之阴气相对充沛。白天天地之阳气相对充沛,人体因此多保持清醒的状态;夜晚天地之阴气相对充沛,人体因此多保持睡眠的状态。
以“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人体气血阴阳的调养的方法,主要在于一个“顺”字,即人类活动应当顺应天地运行规律,唯有“顺天而行”,才能“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然而,当今世界能够真正意识到“顺天而行”的意义的人,总是少之又少,更多的人宁愿相信“人定胜天”。推究其因,主要还是在于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不深刻。
天体运行对于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如果不怀疑万有引力的客观存在,也就没有理由否认天体运行对人体影响的客观存在。各种天体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其质量很大,并且数量众多,因此其运行能对人体的气血阴阳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容忽视。当然,天体对人体的影响又绝对不仅仅局限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关系,而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系统作用关系。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风水学、命理学、中医学等,都是具有其客观依据的,只是由于宇宙万物关系过于复杂,而目前人类科学在此领域的研究相对浅显,这是认识能力的问题。
正因为人相对于天体而言显得太过渺小,因此古圣贤早已意识到人在天地宇宙规律面前,首先应当是一位“顺民”,只有“顺天而行”才能“得天助”。但古圣贤同时又认识到人类在天地宇宙规律面前又不应当仅仅是一位“顺民”,还是“万物之灵长”,因此,古圣贤提出“效天法地”以求“天人合一”。正如《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天法地”,以“顺应自然”,求“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