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内经之道,颐养人生
《内经》是一本探索长寿、健康的书籍。自然界万物都有其自然天寿,人也不例外,然而,为什么人类达不到自然天寿呢?其实,是我们对健康标准不甚明白,我们对自己的健康给出了过于低下的标准。事实上,平常只要从潜意识开始重视,我们每一个人都必定能成为健康长寿的幸运儿。
解读圣经,尽享天寿
读古书,只要抓住了开篇第一篇,就可以说抓住了全书的灵魂,即读明白了第一篇的文字,就等于读懂了全书的意旨。《内经》也是如此。其第一篇文字名为《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全书的主人公黄帝就向他的私人顾问岐伯,提出了一个我们至今还面对的问题:我听说上古之人,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而且动作还能保持灵敏不衰;而时下之人,才年过半百,动作就变得迟缓衰弱起来了。这是时代不同造成的呢,还是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造成的?其原文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仅此一问,就能感受到《内经》是一本探索如何保持长寿、健康的书籍。因为,一本书开宗明义所提及的问题,一定是书的精髓所在。同时,也可让现代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长寿、健康不是现代人类才希望拥有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世世代代的人们从生到死都在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所不同的只是追问的方式、方法而已。
黄帝提问时用的是比较法:一是在时间上用“上古”与“今时”作比较,二是在寿命和行为动作上用“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与“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作比较,三是在环境与人的空间关系上用“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作比较。一个有关长寿、健康的问题中,包含了时间、行为和空间这三个层面,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提问,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人的长寿、健康问题是一个与时间、行为和空间有关的系统问题。
时下,人们讲健康,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有好久好久没感冒发烧了”。这样的话,就像是说:只要没有“感冒发烧”的症状,自己就算是健康了。其实我们明白许多可能使人体衰老的常识,但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像是所有吸烟的人,都看到了烟壳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六个字,但他们总认为自己一定是一个不会被烟所伤害的幸运儿。因此,如何维护健康也就无从说起了。
再从根源上说健康。人是从哪里来的?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天地的产物。万物之源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叫做“道”。
道生一,这个“一”是太极。太极是阴和阳的有机结合体。“二”是什么?《内经》讲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就是阳气上升形成了天,阴气下降形成了地,这样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二”。二在中国文化叫天地。有了天和地,是不是就有了万物?其他的星球有天和地,为什么没有地球上的生物呢?比如说我们的太阳系中的火星。
按中医文化的观点,“三”是什么?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就是地气上升与天气的下降构建了地球的一个特殊环境,这就是“三”。就是因为地球上有了“三”,才有地球上的万物。这个“三”,叫运动着的气。运动着的气表现的就是我们的春、夏、秋、冬,就是四季变化。要想养生就得了解四时。运气,是从地气上升和天气下降形成的,是从这个理念引申出来的。
动物的天寿是成长期乘以七,例如马的自然天寿是四十岁。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有其自然天寿。为什么人达不到自然天寿呢?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内经》第一篇记载了黄帝对于生命的第一个问题:古今健康长寿的重大差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时代不同了,还是养生之道失传了?是天道的原因,还是人道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人都会怪罪于外在的条件,认为肯定是现代社会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了。其实,世道并没有变,天道也没有变,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变了。
岐伯回答道:“远古时代能够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会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会遵照正确的养生方法来调养、锻炼,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度操劳,所以才能身心健康,从而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即百岁以上。现在,许多人不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把酒当作饮料来喝,酒醉后行房事,纵情色欲而耗竭肾精、耗散真气,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正气强盛,不知道调养自己的精神,只图眼前的快乐,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50岁就已经衰老了。”
岐伯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限酒、不过度劳累等。数千年前所提出的这些原则与方法,讲起来通俗易懂,做起来也似乎简单易行,但要真正做到长期坚持却并非容易。因为,人们往往是在失去健康的时候才懂得健康的重要,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才知道生命的可贵。近年来,老年疾病的年轻化,中青年猝死人数的增加,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概括了人的长寿养生之道,《内经》整部书都在诠释这八个字。这八字总原则不是抽象的、虚空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贯穿于我们每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一句话:“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是“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婴儿握拳是握着精气神,不让它外泄,可是我们成年以后却是千方百计在握钱、握权,握那些有形的东西,丝毫不放松。等到撒手的时候,才意识到实际上什么都握不住,可是这已经违背了生命之道,违背了养生之道。所以说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看自己手中掌握的是什么。
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神俱备”。“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是说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日常的活动、休息要有常规。“不妄作劳,形神俱备”,就是说劳动、运动应不过分,要适度,另外要形神共养,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
饮食、起居、工作、精神,这四个方面是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的。只要这四个方面都能做到,就能像岐伯和黄帝对话当中所说的那样,人人都能活过一百岁,所以说活到一百岁并不稀奇。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吗?请注意,做到这四点,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而是一辈子,每时每刻都这么做,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想一想:我们是这样做的吗?我们是不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颐养生命,百病不生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先秦时期的《内经》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又称摄生、养性。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多种方法,以期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达到保护生命、延年益寿,达到《内经》所说的“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先民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在养生学中强调“治未病”,防重于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理论。诸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再如《灵枢·岁露篇》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以上道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依据,提出了养生要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要适应外在环境,人体内在环境必须要统一,这就要求五脏六腑机能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人体正气,来源于五脏,五脏坚强,血气充实,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疾病则不发生,健康则有保证。
总的来说,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与所处的节气和谐,始终保持融入自然的状态。所谓“三分调七分养”,即保持和谐的心态随遇而安,保持健康的心理,及时调理身体失衡之处,使人体在变化的时空中处于平衡状态。
养生绝学,清积养元
《内经》是一部理论性极强、内容异常丰富的医学巨著。但纵观全篇,真正涉及内服的治疗方剂则数之寥寥,可是在针砭外治、预防养生等方面却有很大的篇章,其提出的“清积、和中、养元”三大原则更是精辟绝伦。
首先讲“清积”。中医有个概念叫“积聚”。积聚分为:气积、血积、食积、酒积、痰积、肉积、水积、乳积……这些积滞犯于经络则经络湮淤,犯于血脉则血脉阻塞,犯于五脏则五脏受累,犯于筋骨则筋骨遭殃。究其积聚的成因,中医认为有外因和内因两大因素。所谓外因,中医认为是“风、寒、湿、燥、火”等外邪的侵害;所谓内因,则是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营养过剩、运动量减少,使营养物质不能消耗、利用而积存体内,或因情志抑郁造成阴阳代谢失衡,有毒物质和惰性物质不能及时排泄而滞留体内。内因是造成积聚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积为百病之源,先积而后着风。我们不妨结合积聚的成因来看一下现代疾病及亚健康症候群,其中没有一个不与积聚有直接因果关系,故有十人九积之叹!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积聚不除,人何以堪。《内经·汤液醪醴论》针对上述“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的普遍现象,响亮地提出了“清积”这个典型的调治原则,用清泻祛积的方法,疏通、洗涤脏腑血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自生、形体自盛、骨肉健壮、健康长寿的目的。
其次讲“和中”。《内经·五常政大论》指出,无疾者求其藏,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己。大意是:由于积聚糟粕长期盘踞在人体内,会不同程度给各脏腑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同盗贼潜入家中,必先开门驱贼,就是先以药祛积,无积后当求其藏,“食以随之”,即以食疗调其肠胃,和其中外,修复藩墙,方可万事大吉。“中”从广义讲,泛指体内腹腔,有“中府”之谓;从狭义讲,指的是脾胃或消化系统。中医对脾胃及其功能高度重视,“脾胃者后天之本”,认为人的健康长寿与否,根本取决于脾胃的壮旺与否。再者,脾胃为人体营养分布的总枢机关。《内经·经脉别论篇》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入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由此可见,脾胃不但吸收水谷精华,分布人体所需营养,而且还有统调脏腑阴阳、经络血脉的关键作用,中医所说的“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就是“养元”。元气是人们安身立命、健康长寿的根本,是人体精、气、神的总汇。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这样描述:“元气者,视之不见,求之不得,附于气血之内,宰乎气血之先,其成形之时,已有定数。”又说:“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皆赖此也。”这就是说,元气是人生命之源。虽然它视之不见,求之不得,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且对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寿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还把元气之于生命比喻为薪柴之于火:“譬如置薪于火,始燃尚微,渐久则烈,薪力即尽,而火熄矣。其有久暂之殊者,则薪之坚脆异质也。”大意是:生命的长短,取决于元气的盛衰,就像火燃的久暂,取决于薪质的坚脆,这是同样原理。谈到“养”,很多人就会认为养就是补,这是一个误区。养和补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并不尽然。
《内经·五常政大论》里明确讲道:“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这是说养是有前提的,必须先清除糟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修复脏腑,这是关键。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营养通过脏腑是会相互转化的,也会相互补充。我们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把那些惰性的功能激活为积极的功能,把那些无用的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物质,通过调整,使阴阳得以平衡,元气得以濡养,精气得以充盈,“调”字当头,“养”在其中。通过调养,使人体呈现一个高度和谐统一状态,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完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