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十大名著悬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前言

作为本书的前言,似乎有必要首先向诸君交代一下作者本人的写作初衷与选题缘由。其实,编写此书,并非为了追求文化复古的时尚,亦非为了展现多年学识的渊博,而是为了将自己若干年的一些思考与各位分享。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诚哉,斯言。

在长期的文化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我经常告诫自己,要想真正深入下去,必须返本开新,回到最初的原点。就这样,因由着工作的需要和兴趣的引导,我满怀期待地展开了一段文化寻根的旅程。漫漫的漂泊行程中,我经常追问自己:一向被人描述为荒淫无度、残忍无比的商纣王,在真实历史中是否真是一个如此穷奢极欲、冷酷无情的暴君?在被人广为传颂的鸿门宴上,霸王项羽为何会有意放走地痞刘邦?三顾茅庐的故事,究竟是刘备求贤若渴,还是诸葛亮自我演绎?电影《画皮》中的主角在蒲松龄原著《聊斋志异》中又是以怎样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凡此问题种种,经常在我脑海中回荡,并构成沿途中最美丽的风景。后来通过文献的爬梳和材料的整理,我也就有了些许初步的认识。这时我才真正发现,传统文化并非旧有文化,它仍然鲜活在我们的血液当中。当我们面对许多现象疑惑不解、疑窦丛生的时候,如果能够回顾一下传统文化,或许马上就会豁朗起来。久而久之,当这种豁朗日益累积,当对于上述问题的分析和回答逐渐增多的时候,此书的基本格局也就基本丰满起来。

面对浩瀚的传统文化,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庄子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说:我的生命是短暂有限的,而知识的海洋是茫茫无际的。想要以我短暂有限的生命,去驰骋遨游完茫茫无际的海洋,这种可能性是多么得微乎其微呀。既然人生苦短,知识无边,那么究竟该怎样去接近传统文化呢?

走进传统的最佳方式,或许是与传统对话。一问一答,既有随孔夫子游学的人生乐趣,又有柏拉图对话录的哲理沉思,何乐而不为呢?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去展开问答,如何去开启思路,这自然就牵涉到其内在的问答逻辑。我们固然可以试图去抛弃我们全部的前理解,让传统文化再次立体多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但这种呈现其实已经是我们当下的一种重新建构,我们已经无法也不可能还原到当时的那种场景。

既然如此,我们索性不如凸显出提问者的主体意识,由提问者准备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将镜头切入到历史现场,拨开时间划痕留下的迷雾。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就提出“问题在诠释学里的优先性”,他甚至还得出一个结论:“精神科学的逻辑是一种关于问题的逻辑。”按照伽达默尔的说法,知识的获得总是与问题的提出紧密相关,没有问题的提出就不可能有知识的获得。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全书中以十部中国古典名著为经线,以一百个问题为纬线,纵横交错、经纬相织,共同构成本书的主体框架。

前言需要说明的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传统文化疑案的探秘与解读也同样如此。当我们满心欢喜地高呼终于发现了历史真相的同时,或许只是我们当代人的一种自我想象。也就是说,我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只是建立于我们当代已有的材料文献基础之上,随着考古技术的日新月异,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材料浮出历史的地表。而那时,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所得到的“历史本真”,只不过是历史在不经意间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书对于《史记》、《红楼梦》以及《聊斋志异》等十部经典名著的探索,给出的解答只是尝试性和暂时性的,而非终极性的。所有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没有亘古不变的标准答案,有的只是问题本身。

或许,相对于答案而言,问题本身具有更为诱人的魅力。因为一旦知晓了答案,那么对于问题的关注也就行将走向终结。但如果能够将问题置于脑海之中,带着生命体验,反复沉思,那么问题就会因为思考者的参与而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如果你想懂得许多当代文化现象背后隐藏的历史命脉,如果你想闲暇之余享受思考的乐趣,那么本书或许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