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前途的教育方法:赞赏、信任、期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赞赏——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法则(5)

(3)注意基础能力的培养

首先,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课堂以外的许多实践,对发展孩子的能力非常有好处。其次,要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参加前,要与孩子讨论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坚持;参加后,应与辅导员建立联系。

(4)多接触新鲜事物,增长知识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很高,也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所以,我们要经常接触各种新鲜事物。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

(5)大胆进行探索性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会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聪明的孩子。探索性玩耍,就是要玩出新的花样,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玩法。但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爱护东西。总之,孩子不能不玩,因为玩不但可以增长智慧,还可以直接培养动手能力。

(6)多角度思考问题,经常提问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让孩子学会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种思路想想的好习惯。多角度思考问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也就是要培养发散思维。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也要经常提问,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

(7)培养想象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

12.通过赞赏提高孩子的鉴别力

有没有鉴别力,决定着一个人能不能自主做出决策。缺乏鉴别力的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为了使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父母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鉴别能力。

(1)让孩子学会不要过于崇拜

一个人有没有鉴别力,关键在于他能不能不受他人的影响独自去判断一件事情,自主地作出决定。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他人是对的,过于崇拜他人,这样的人显然是没有主见的。当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无法作出正确的鉴别与判断。

为了培养孩子的鉴别力,父母不要过于引导孩子崇拜某个人,当孩子崇拜他人的时候,父母也应该提醒孩子,崇拜不代表盲从,而是应该把他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只要孩子树立正确的崇拜观,就不会出现一叶障目、盲目附和的情况。

(2)不要对孩子太专制

大部分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让孩子听自己的,并不断地向孩子强调:“你要做个听话的孩子。”事实上,孩子太听话并不是一件好事。研究发现:具有反抗意识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往往意志坚强,具有自己的判断力和鉴别力;而那些没有反抗意识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大多成为缺乏自我意识、没有主见、只会依赖他人的人。

可见,过于专制的父母压制了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孩子的自我意识得不到发展,其判断力和鉴别力自然无法发展。因此,父母一定要做一个民主的父母,不要过于专制。

如果以家长的权威压服孩子,孩子也会口服心不服,从而导致孩子的判断力失常。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不让孩子挨了批评后不知道为什么。

(3)让孩子经得起诱惑

现在的孩子面临越来越多的诱惑,父母要让孩子有清醒的头脑,认清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能坚定地把握自己。

现在社会中诱惑孩子的因素很多。一些网站、报纸、杂志、电影、录像、图书等中都有不健康的内容,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很具有诱惑性,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如果孩子缺乏自制力,经不起诱惑,那么,他就会沉迷于花花世界中,丧失自我。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讨论什么内容是健康的,什么内容是有害的,以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让孩子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

(4)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比如,父母在与孩子讨论问题时,应该主动地对孩子说:“妈妈认为是这样的,但是,妈妈的想法不一定全面,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吗?”“爸爸的想法是这样,你有什么想法,也许你的想法与爸爸的不一样,没准想到了爸爸想不到的。”只有不断地鼓励孩子主动去思考,不被成人和权威人物的思维所限制,孩子才能够慢慢培养起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对他人的思维有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从而学会批判地去接受他人的思想。

13.孩子你大胆地往前走,妈妈就在你身后

心理学家认为,恐惧是儿童最常见的自然心理状态,正像成年人黑夜中突然撞见陌生人,心会突然扑通扑通地跳一样。只不过成年人经验丰富,懂得如何应付这种不安的状况,平静得较快,但小孩却不能。因此,家长或老师必须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除了鼓励孩子持有战胜恐惧的信心外,家长还可试用以下的方法帮助孩子战胜恐惧:

(1)不要刺激孩子

一些家长为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简单方便,常用吓唬的方法来对付孩子,结果导致孩子产生不正常的恐惧心理。如孩子哭闹时,有的父母缺乏制止的良方,就用“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吃掉”、“你不吃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等诸如此类的话来吓唬孩子。这样,孩子虽然一时安静了下来,但由此而产生的恐惧也同时保留了下来。

(2)教育孩子不要掩饰害怕

有些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害怕,这是孩子常用来对付恐惧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自己越是恐惧。无论孩子担心、害怕什么,父母都能平静地对孩子说:“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害怕它,这是正常的。”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并让孩子说出恐惧的具体内容,有助于孩子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①帮助孩子获得应付他所害怕的对象或情境的信心和方法。

如果孩子害怕一个人在房间不开灯睡觉,可以在他的床头装一个夜灯的开关,让其学会开和关,这样他掌握了控制黑暗和明亮的方法后,他就不会害怕了。

②帮助孩子消除对恐惧事物的不正确认识。

有一个5岁的女孩在母亲住院后突然产生入园恐惧反应,并伴随低烧,性格也变得胆小、依赖和喜欢缠人。经过反复分析后发现,这小女孩一直担心一旦她上幼儿园,母亲就会生病住院,晚上就没有人抱她睡觉。当父母向她讲明妈妈住院与她上幼儿园没有关系后,孩子心中的顾虑才逐渐打消了,其相应的恐惧心理也消失了。

③帮助孩子消除对恐惧事物的神秘感。

孩子的恐惧有时往往是由于缺乏知识,或经验不足,或者由于错误的认识引起的。如孩子害怕雷电是因为不知道雷电是怎么回事,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授有关的知识,虽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会减少恐惧,感到安全。父母还可以和他一起计算由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差,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孩子对打雷的恐惧,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对打雷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预防恐惧的发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恐惧与其经验密切相关。比如,有的孩子怕洗澡,那是因为他曾有过洗澡痛苦的经历;孩子怕打针,那也是由于打针曾给孩子带来过痛苦。由于恐惧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因此,我们要努力防止第一次恐惧经验的产生。比如,把洗澡活动变成一种游戏而不是一种强迫性的活动,这样,对孩子而言,洗澡就不是一种令人害怕的事情而是一种娱乐活动了。

(4)不要吓唬孩子

不给孩子讲鬼神的故事,不让孩子看恐怖影视片,更不要用鬼神、老虎之类的事物来吓唬孩子。孩子理解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毕竟有限,由于受其想象发展特点的影响,他们往往分不清哪些是现实真正存在的东西,哪些是想象的结果,他们往往会把影视、故事中的恐怖情节或画面当做是现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应避免让孩子经常阅读带有恐怖内容的图书,或观看过多的恐怖影视,或听过多的鬼、妖故事,防止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5)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们可以在幼儿群体中树立勇敢的榜样,比如,有的孩子害怕打针,那么我们在安排孩子们集体打针时,就将勇敢的孩子安排在前面,为后面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在他们表现勇敢时,及时予以表扬,让所有的小朋友为孩子的勇敢行为鼓掌。在这种气氛下,许多原来胆小的孩子也会表现得很勇敢。

另外,孩子害怕的对象往往与他亲近的人害怕的对象密切相关,比如父母怕老鼠、蟑螂、狗等,这种恐惧心理与行为会在有意无意之中传染给孩子,这是害怕经验传递的结果。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首先必须克服自身不该有的恐惧心理。在孩子面前,对待恐惧的事物要显示出坦然自如、沉着勇敢的样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增添克服恐惧的信心和勇气,并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14.赞赏从理解做起

理解就是了解孩子的内心,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说:“教育,首先就是理解。不理解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不清楚孩子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这就谈不上教育。”

许多父母自认为天天与孩子生活在一起,非常了解孩子,他们认为,孩子不就需要吃好、穿好吗?实际上,他们却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他们并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信任;需要父母给他们自由、宽容他们的错误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有独立自主的思想,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像小时候那样与父母做各种亲密的动作,越来越喜欢把自己的秘密藏起来。

理解的基础就是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关心,只有关心孩子精神生活的父母,才会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想,同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最可贵的帮助——就是理解、怜恤和真诚的同情。而那种冷漠无情、麻木不仁的态度,会使孩子感到震惊……”可见,缺乏理解,沟通的障碍也就形成了。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理解孩子呢?

(1)主动询问孩子的各种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在著作中写道:“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父母的好儿子(或女儿),是一个志趣高尚、积极上进的人。”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思想来推测孩子的思想,一定要主动询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父母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2)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美国教育家塞勒·塞维若说:“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互异是影响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需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并通过与孩子的沟通让他理解你的想法;不要总是以家长式的权威对待孩子,而应该时刻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时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信赖你。

(3)理解孩子的心情

父母遇事应多从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心情。比如,孩子约好了要和同学去爬山,而父母却坚持要孩子陪他们出去买东西,这时,孩子顶撞了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此时,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孩子和同学的约定肯定是很正规的,如果孩子不去,同学们可能会看不起他,觉得他不守信用。那么,父母就应该对孩子说:“真是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我们理解你的心情,快去吧!”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一些看起来非常难以理解的行为和做法,其实都是可以理解和宽容的,并且这些做法中可能潜藏着孩子的一些优点和值得赏识的方面。

(4)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变化

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其实孩子像大人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往往觉得自己已经是成人了,这就更需要父母耐心地教导,并给予正确的示范。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往往想主动摆脱父母的束缚,割断与父母之间的心理依赖关系。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因此,父母要正视孩子的这种心理,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氛围,促进孩子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出现了这种变化心里就惴惴不安,应该充分理解和支持这种变化,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比如,妈妈可以说:“看来小姑娘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妈妈真为你感到自豪,如果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助的,妈妈一定乐意帮忙。”这样反而可以引导孩子与父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