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自卑与优越(1)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但是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
他必然会采取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正向思考的力量可以让人们坦然面对现实,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以积极的心态化自卑为动力,成就幸福生活。
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通过努力理解生命中神秘的创造力——这种力量表达了一种追求、达到、获得另一领域的成功来补偿一个领域的失败的渴求——个体心理学的科学得到了发展。
这种力量是一种目的论——它在于努力达成一个目标:在努力中,个体的身体和精神配合得十分默契。所以,不把个体当作整体,单纯研究身体或精神状况是荒谬的。因此,我们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研究。
举个例子,在犯罪心理学中,我们通常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罪行而非罪犯上。但事实上重要的是罪犯,而不是罪行。
无论我们怎么分析罪行,也不能理解它的本质,除非我们把它当作某个特殊个体生命中的一个章节。重要的是理解该个体的生活经历——那些引导他产生行动和冲动的生活目标。
知道了这些,我们也就能够理解行为举止背后所隐藏的含义,让孤立零散的信息成为有机的整体。当我们研究局部的时候,我们也能把它们当作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体。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始于我的医学实践。医学为目的论提供了论点,这对于理解心理学的表现形式是必要的。
在人体中,所有器官都朝着特定的目标发展;个体成熟后,它们都能形成特定的形式。人类自身的天性会为克服身体缺陷做出努力,或发展其他器官的功能来取代有缺陷器官的功能。生命总是努力生存,生命力绝不会放弃挣扎而屈服于外界障碍。
现在,心理的发展与器官的发展类似。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种有关目标的构思,即通过构建未来的目标来超越现状或克服现存缺陷和困难。通过这种方法,个体能够思考并感觉到自己超越了现存的困难,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有未来的成功蓝图。没有了这种目标感,个体的活动将失去意义。
所有证据都指出,这种目标必须在生命的早期形成,即童年的成形阶段。成熟性格的模型就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如何发生。
儿童是那么的弱小,他们会感觉自卑,发现自己生活在不能承受的情境中。因此他们努力发展,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很难说儿童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但这样的目标明显存在,它支配着儿童的每一次行动。
的确,童年早期的冲动、理智、能力或无能很难理解,也没有必要理解,因为只有当儿童确定他们的目标之后,才会确定他们的发展方向。只有当我们看清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之后,才能猜测他在未来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拥有目标可以理解为渴望像上帝一样。但像上帝一样当然是终极目标。教育者在教育儿童时须格外小心,因为儿童会去寻找身边最强的人来当自己目标的模特或化身。也许是父亲,也许是母亲,也许是其他任何人。
当孩子怀着这样一个目标时,就会试图像这个强大的目标人物一样行事和穿戴,表现出与目标人物一致的特征。之后,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会把医生或老师当作化身,因为后者能惩罚孩子,孩子容易对老师产生崇敬之情,觉得老师是强大的人;而成为医生的目标,是出于一种像上帝那样掌握生死的渴望。
这个目标就这样被建立起来,因为它可以通过社会服务而实现。
看世界的方法
当原型——蕴含着个体人生目标的早期个性——形成时,人生的发展方向也就确定了。这使我们能够预测个体在之后会如何发展。从这时起,个体的统觉(Apperceptions)体系就开始服务于他的人生目标了。儿童会根据个体的统觉体系来感知环境,也就是说,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兴趣和偏见来观察世界。
已经发现,有生理缺陷的孩子的发展方向都与有缺陷的器官有直接联系。例如,有胃病的孩子会对吃表现出异常的兴趣,视力不好的孩子会对一切可见的物体更加着迷。
这些表现与个体的统觉体系相一致。因此,这意味着若想找出一个孩子的兴趣所在,只要确定他的哪个器官有缺陷。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孩子对于生理缺陷的体验,并不一定按照外界观察者看到的方式,而是根据自己的统觉体系调整他们的体验。
所以,虽然器官自卑是儿童统觉体系的一个元素,但我们并不能根据孩子的器官缺陷来推导出他们的统觉体系。
儿童从相关性体系中看待一切,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谁也掌握不了绝对的真理。我们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改正错误。
在我们的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这种改正会比较容易;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改正,日后再想改正就必须回想当时的情形了。因此,在治疗一个患者的神经衰弱时,我们的问题不是发现他得病之后犯的常规性错误,而是发现他人生早期形成原型时犯的根本性错误。如果发现了这些错误,我们就可以通过相应的治疗方法来对其进行纠正。
所以个体心理学并不强调基因遗传因素。重要的不是一个人遗传了什么,而是这种遗传让他早年做了什么——也就是童年时期形成的原型。生理缺陷当然有遗传的原因,但我们只是治疗具体病症,尽可能排除孩子自身的不利因素。
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处于困难时会表现出更多的自卑感。原型形成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更感兴趣,而不是对他人,今后的生活中也会继续如此。器官自卑远不是原型错误的唯一原因,例如,被宠坏的或不被喜爱的儿童也可能会有原型错误。
有生理缺陷、被宠坏以及不被喜爱是对儿童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的三种情况。这三种类型的儿童害怕被攻击,永远学不会独立。这类情况会在本书后续章节中做进一步的探讨。
自卑情结
个体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自卑情结——似乎已经众所周知。许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接受了这个术语,并运用在实践当中。然而,我并不确定他们是否能真正理解或正确运用这个术语。
例如,告诉病人他有自卑情结毫无用处,只会加重他的自卑感,而无助于帮他克服自卑。我们必须了解他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挫败感,在他缺乏勇气时适时地鼓励他。
所有精神病患者都有自卑情结。精神病患者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自卑情结,而在于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应对的情况不同,在于他们对自己努力和行为设定的限制不同。如果我们只告诉他“你有自卑情结”,并不能使他变得更勇敢,因为这正如对一个正在头痛的人说,“我知道你有什么毛病,你有头痛症!”
当被问到是否觉得自卑时,许多精神病患者会回答“没有”。有的人甚至会说:“相反,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比周围的人更优秀。”
我们不必问他们,只需要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便可从中发现他用了什么伎俩来说服自己,认为自己很重要。
比如,如果看到一个傲慢的人,我们就可以猜到他在想:“别人可能会看轻我。我要让他们看到,我可是个人物。”如果某人说话时手势过多,我们可以猜测他在想:“如果我不强调的话,我的话就没有分量了。”
在举手投足间都想高人一等的人背后,我们都能猜想他有一种需要极力掩饰的自卑感。正如有人觉得自己太矮,会踮起脚尖走路,显得高大一点。有时,在两个比身高的儿童身上也能看到这一行为,担心看起来比较矮的小孩会挺起身子站得笔直,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身高更高些。如果这时问他:“你觉得自己矮吗?”他基本不会承认这个事实。
因此,自卑感强的人并不一定显得顺从、安静、矜持、性情温和。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一个故事应该能说明这一点。
有三个小孩都是第一次去动物园玩。
当他们站在狮子笼前面时,一个小孩躲在妈妈身后说:“我想回家。”
第二个小孩脸色发白,腿脚颤抖地站在原地说:“我一点儿都不怕。”
第三个小孩恶狠狠地瞪着狮子,问妈妈:“我能向它吐口水吗?”
这三个孩子事实上都很害怕,但是每个人都依照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他的感觉。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总会遇到力所不能及的目标。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勇敢,便可以通过改善处境这一唯一、直接、现实而有效的方法来摆脱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而是必然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但是,假如某人心灰意冷,认识不到如果他付出实际努力就可以改善处境,他仍然无法承受自卑感,他会继续苦苦挣扎以摆脱自卑感,但他采取的办法都不会有效果。他的目标依然是“超越所有困难”,但他不是设法克服障碍,而是自我催眠或自我麻痹,以产生优越感。
同时,他的自卑感仍在累积,因为产生自卑的情境仍未改变,造成自卑的根源依然还在。他所走的每一步都使他继续自我欺骗,而所有问题也会继续压在他的身上,越来越紧迫。
如果只看他的行为而不去理解,我们可能会觉得他是漫无目标的,因为这些行为似乎并不是为了改善处境。然而,只要意识到他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为了获得一种满足感,却放弃了改善目标处境的希望,他的所有行为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他觉得自己软弱,就会躲避到可以让他觉得强壮的环境。他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有适应能力,而只是试图使自己认为自己更强大。他的自我欺骗只能给他带来部分成功。如果他自觉无法胜任工作,可能就会在家里当个暴君,以此来自我安慰,但他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存在。
相同的情境还是会再次挑起以前的自卑感,成为心中永远存在的一股暗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谈及自卑情结。
现在,我们可以给“自卑情结”下一个定义——当某一问题超出个体的适应程度或能力范围,并且他承认绝对无力解决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与泪水或道歉相似,愤怒也可能是自卑的表现。
由于自卑情结经常会导致紧张,个体为寻求心理补偿会寻求一种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寻求优越感的行为总是指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则会被搁置或排斥。
自卑的人会为自己的行为设限,努力去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在困难面前会表现出犹豫、彷徨甚至退缩的举动。
这种态度在广场恐惧症的案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广场恐惧症的症状表现出一个观念:“我不能走太远。我必须待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中危机重重,我一定要处处小心应对。”
如果这种态度愈演愈烈,他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待在床上不肯下来。在面对困难时,最彻底的退缩表现就是自杀。此时,这个人在所有的生活问题面前都已心灰意冷,无能为力,认为自己已无法改善其处境。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杀是一种谴责或报复行为,就可以理解他在自杀时想要追求的优越感。在每一个自杀的案例中,我们总能发现自杀者将他死亡的责任归咎于某一人,仿佛在说:“我是所有人中最温柔、最敏感的,而你却这么残忍地对待我。”
每个精神病患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限制自己的行为,或是避免与周围环境接触。他努力回避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三个真正问题,把自己限制在自认为可以掌控的环境中。这样,他就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狭窄、安全的小屋,然后关上门窗把微风、阳光和新鲜空气都排斥在外。
主导他生活的是自吹自擂或牢骚抱怨,而他选择的是吹嘘还是抱怨则取决于他在以前生活中选哪一样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有时,他如果对一种方法不满意,也会尝试另一种。但不管怎样,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不必努力改善环境就能获取优越感。
孩子在受到挫折时,如果发现眼泪是驾驭别人的最佳武器,就会变成爱哭鬼;而爱哭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很有可能变成忧郁症患者。
泪水和抱怨,我称之为“水性的力量”,是破坏合作并将他人贬至奴隶地位的有效武器。这类人和容易害羞、忸怩作态或负罪感强的人一样,都将自卑情结表现得很明显,他们默认了自己的弱点和照顾自己时的无能。而他们隐藏起来并不希望为人所知的是好高骛远的目标,以及不惜一切成为第一的欲望。
相反,一个喜欢夸大其词的孩子在初见时就会表现出优越感;但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他的行为而非语言,就会发现他不愿承认的自卑感。
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事实上只是精神病患者将自己关在“狭窄、安全的小屋”里的一个特例。如果个体在与整个外界接触时害怕面对爱情问题,他就无法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他把自己爱情方面的行为局限在家庭范围里,那么他的性欲问题也必须在这一范围内设法解决。
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不对不熟悉的人产生兴趣。他害怕与其他人接触时,无法以他最熟悉的方式主导他人。俄狄浦斯情结患者在儿童时期常为母亲所溺爱,他们的教养使他们相信,他们天生就有被满足的权利,却不相信可以在家庭以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温暖和爱情。
成人后,他们仍然被系在母亲的围裙带上。在恋爱中,他们寻找的不是一个平等的伴侣,而是一位仆人,而最安心的仆人则是母亲。只需要让母亲溺爱孩子,让父亲对他漠不关心,不准他对其他人产生兴趣,就可以把任何一个孩子培养出俄狄浦斯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