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常态超越“新平庸”
美国经济学家萨默斯等人预测,在今后10年至20年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显著放缓,年均增长率将下降到2013—2023年的5%,并将进一步下降到2023—2033年的3%略强。其预测依据是所谓的“趋中律”,即任何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都只是一种异常现象,终究要回归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大体上就是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类似的统计分析也显示,在人均收入达到中国目前的水平时,大多数经济体都遭遇了增长速度明显减慢的命运,平均从6%—7%下降到略高于3%的水平。根据这个统计“规律”作出的预测,与国际上关于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的判断不谋而合,相互呼应。但是,这类预测既没有对中国的减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明显地低估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
根据笔者的估算,由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潜力决定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确正在并将继续经历下降的过程。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潜在增长率,从1995—2010年的10.3%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7.6%,并将继续下降到“十三五”时期的6.2%。但是以此预测的中国未来增长速度,不仅明显高于萨默斯等人的预测以及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们的研究还表明,改革红利可以为中国赢得接近2个百分点的额外经济增长。总体而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完全可以实现7%左右这样一个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
我们知道,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近年来仅略高于3%,这个数字是由各国高于平均值、平均值上下和低于平均值的不同速度构成的,我国能够处在世界平均水平的哪个位置,或者说能否超越“新平庸”所框定的增长速度,绝不应该由什么统计“规律”先验地框定,而在于我们采取怎样的政策应对。全面认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准确理解我国增长速度减慢的原因,并主动适应和引领这个新常态,就能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对“新平庸”的超越。
理解新常态,就是要认识到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不是周期性的外部冲击所致,而是由结构性因素造成的一种长期趋势,是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传统上具有比较优势,并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即我国该类产品出口比重与世界贸易该比重的比值),从2003年的4.4下降到了2013年的3.4,下降幅度为22.7%。这就是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下降快于世界同类产品贸易量,经济增长减速主要不是外部需求冲击造成的。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投资回报率显著下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也有所减慢,综合结果必然是潜在增长能力的降低。
主动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加快增长的动力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2010年以前,我国人口转变的总体趋势是朝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变化,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抚养比不断下降的人口机会窗口,为充足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供给、高储蓄率和积累率以及高资本回报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保证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使得我国得以依靠投入驱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上述增长源泉或者消失或者式微,潜在增长率下降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更快提高,赢得新的增长源泉,使我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
引领新常态,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动力转型,提高潜在增长率。我国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至少有以下理由使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维持一个合理的中高速经济增长,显著超越国外经济学家预言的“新平庸”。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经济活动融合的趋势,使得经济全球化势不可当。我国作为开放程度很高的人口大国,是全球化的重要获益者。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可以继续为我国带来开放红利,支撑持续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其次,从人均收入和科技水平看,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仍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在赶超的过程中我国将继续享有后发优势,实现比发达经济体更快的增长速度。最后,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将逐步消除这些体制障碍,经济增长可以从双重改革红利中获得增长潜力,即一方面,通过挖掘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供给潜力,延长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机会窗口;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加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获得新的增长源泉。
我国经济增长在新常态下超越“新平庸”,需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进取地赢得改革红利。经济体制改革涉及诸多领域,但总的方向是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经济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这一转变不可避免的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需要淘汰落后的产能和不具有生存能力的企业。与此同时,共同富裕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决定了劳动者是不能被“淘汰”的。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本身就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同时还能为其他领域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