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简明彩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茈胡(柴胡)《本经》上品

【释名】地熏、芸蒿、山菜、茹草。恭曰:茈,是古柴字。时珍曰:茈字,有柴、紫二音。茈姜、茈草之茈,皆音紫;茈胡之茈,音柴。茈胡生山中,嫩则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芸蒿、山菜、茹草之名,而根名柴胡也。

【集解】时珍曰:银州,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不易得也。北地所产者,亦如前胡而软,今人谓之北柴胡是也,入药亦良。南土所产者,不似前胡,正如蒿根,强硬不堪使用。其苗有如韭叶者、竹叶者,以竹叶者为胜。其如邪蒿者最下也。

【气味】苦,平,无毒。之才曰: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髓,健忘。

【附方】1.伤寒后,体瘦肌热: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三钱,水一盏,煎服。

2.虚劳发热: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姜、枣同水煎服。

3.湿热黄疸: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煎至七分,任意时时服,一日尽。

4.眼目昏暗:柴胡六铢,决明子十八铢,治筛,人乳汁和敷目上,久久夜见五色。

5.积热下痢: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七分,浸冷,空心服之。

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0~85cm。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全缘,基部收缩成叶鞘,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瓣鲜黄色。双悬果广椭圆形,棱狭翼状。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广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除去茎叶和泥沙,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