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机生化图解
在临床治疗前,首先要弄清楚患者体内气的状况,这个过程叫做诊断,诊断全身气的状态,我们创造了一种展现方式,叫做气机图。
《伤寒论》创造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八纲描述方式来表达全身气的状况,但还没有表达出来气的升降和出入状态,所以我们创造性地用模型图来展现全身气的状态,请看上图。
①表里气
a.表气为外框,受到太阳经之太阳寒水气的统摄。
b.里气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气化的主导为心、肺、胆,中焦主要为脾、胃,下焦主要为肝、肾,这里指的是主导气化,并非是脏腑的实质器官存在于那个位置。
②按照《伤寒论》,除了太阳经和太阳膀胱腑是可以分开生病的,其他五经都是经病和脏腑病同发,所以用圈代表该脏腑和经络的气化状态。
③升降气
a.下焦脏腑和脾的气向上升。
b.上焦脏腑和胃的气向下降。
④气的寒热状态,用不同灰度的线区分。
⑤气的虚实状态,用虚线和实线区分。
实际上上面这个图形,是下面这个图形的变形。
五脏气血升降图
参照上图,体内的热能,从左半边升,从右半边降。左侧血从肝脾温升,右侧气从肺胃凉降。这个图比较充分地表达了五脏的五行气化关系。
当用六经气化来表示气机的时候不同:
六经气化图
箭头方向为营血流注的方向。
上图逆时针旋转90°后,成为人体六经升降图:三阳经向下,三阴经向上(当我们把双手举起,则手足阳经都是向下行,而手足阴经都是上行的)。
从以上几个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描述出患者当前的气机状态、疾病发生的部位、病变的性质。根据六经气化图和六经升降图,我们可以方便地看出来哪些经络脏腑出现了问题,就可以直观地根据气机图来设计治疗方案。
●六经六气和脏腑构成的上下升降的气血循环系统
①向上和向下的经络运行就像水箱里面的发热管道,不断地向身体提供热能,由血管外的气再分配到身体里面。一旦某个地方发生堵塞,热能就在该处发生潴留,导致该局部气化发生异常。
②同时六经和脏腑相连,每一经都由手足两条经络构成,手足两条经络又分别和两个脏腑连接,因而六经将手足和十二脏腑连接起来构成了全身的循环系统。
③脏腑分别对气和血进行司化(调控气化),脏腑的气化方向为五行,也就是说脏腑朝自己的偏向(五行气化)方向气化着经络里面的气血。
④如前所言,脏腑本身发生问题,气化会出问题;经络气化被外部气所影响,也会发生问题。由于循环系统(经络)是首尾相连,如环无端,六经通过上下表里的走行,就实现了表里连通、脏腑连通,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结构。
将五脏和六经体系进行混合,我们可以得到前面所讲的气机生化图,以立体表达人体之气运行的方向、覆盖的空间位置,以及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
下焦热能向上,上焦热能向下,中焦脾升胃降
有了这个表达方法,我们就可以明确地展示患者的气状态,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对患者进行治疗。我们将用这个方法配以临床案例,让大家可以准确地掌握古典医学的用法。
气机的升降原理来源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当然也是十二经升降的基本表达,黄师用气机的升降出入完整地解析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等经典著作,也是当前大家可能知道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鼻祖。临床使用时效果显著,黄元御对《伤寒论》的解析也完全按照六气气化的逻辑来进行。因此,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他的体系,只不过我们运用模型进行表达,最大限度地让大家看到气机和气化状态,有了这样的表达框架,不同的医生之间有可能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下更顺畅地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