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中医:以气治气,以通为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古典中医的核心心法:以调气为目的的医学

●治疗的终极目标:平气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黄帝内经》)

我们认为,这就是中医治疗的终极目标:调通脏脉,让气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中医治疗的核心手段:以气治气,以通为治

怎样实现阴平阳秘的平气状态呢?古典中医会使用诸如针灸、药物之类的办法将人体各个部位的气调节为这种状态,具体方法为:调通气机、调节气化。

治疗手段之一:调节气机,以通为治

五脏六腑皆受病矣,各通其脏脉,

是何脏腑之病,即针通其何脏腑之脉也。《黄帝内经》

不论是针灸还是药物,最终要让气机运行的过程没有阻碍,让人体保持通畅,气化才会正常,气的压力在各个部位才会平衡。

治疗手段之二:调节气化,以气治气

气的气化作用,可致病,也可治病,气的异常导致了气化的异常,气化异常导致了症状或者疾病产物的出现。正因如此,中医就利用了气化作用,使用气作为载体来调节目标部位的气,使之成为平气。

●气的流通和气化,是人体保持恒温的原因

人体恒温是保障身体正常气化的前提,那么人体恒温是如何实现的呢?

人体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水,但是作为恒温动物,体内必须要有加热系统和散热系统。相对于人体“这一箱水”而言,经络(经脉、络脉、孙脉、浮脉等网状结构)就是加热系统的导热管,它们通过气化作用逐步把这一箱水给加热了:热水管的外面有一层流体边界层,它们具体负责将导热管的热传给各个部位的组织。

水箱

整体而言,热能的传递是这样一个过程:流动的热水(气)通过经络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气又在每个部位通过热的边界层,将热渗透给组织,即热水加热冷水(以气加热气),从而逐步达成身体各处温度的平衡。

肺和皮肤是散热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将体内不断蓄积的热散出去,从而实现了人体的恒温状态。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中医利用了这个热水的流动来调节身体各个部位的温度,流通是关键。

在这个模型里面气化就是导热管里面的热水流动到某处,将该处加热,从而改变了该处的环境,也令环境产物发生了改变。同样,病理过程也是如此,如果热水出现问题,或者某个环境被热水加热的状况发生问题,就会出现异常的寒热燥湿风火,从而出现症状或疾病产物。

●宏观的气流通,表现为热能在表里间的出入,上、中、下三焦的升降

宏观上,中医把人体分为表里两层,而表里两层的热能需要保持平衡;同时分成上、中、下三个单元(古称三焦),而上、中、下三个单元的热能也需要保持平衡。而这个热能平衡是通过气的流动来实现的,气的运行方式是从里到表,内部为左升右降的循环运转。

我们从下图中可以看到表里温度均衡,上、中、下三焦温度均衡,这样气就可以在体内上下流动、里外循环。

●恒温系统,供热系统和散热系统的热交换

①供热系统——毛细血管级的血循环系统(营行脉中)

营血在脉内的循环方式,从《黄帝内经》中可以看到是这样的:营血(又叫营气)在手足经之间不断升降循环。

营血运行路径

其实营血的运行从手经到足经,再从足经到手经的循环流动,就是古人所讲的“子午流注”,营血除了在空间流动上存在一定的顺序,在时间上还存在特定规律。

②散热系统——毛细血管外的水循环系统(卫行脉外)

卫气在脉外的循环方式是这样的:

卫气的流动和天亮时间有关,由于其与天体运行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以后再探讨。这里明确区分营卫的目的,是为了将中医的辩证思维落实到微观结构,为了统一微观视角下的营卫和宏观视角下的气血。

因此,这里做一个小结:我们认为,经络是运行血液和水液的循环系统,只不过是在毛细血管级的循环,气化是由营血和卫气互动产生的结果。

营、卫两个系统的耦合,实现了人体热能的流通和分布,供热系统和散热系统的平衡,提供了人体生命态下动态的气化环境。

前述是一个宏观场景,如果来到微观视角,我们会看到,实际上在那个所谓的导热管里面运行的是血,不过在微观结构上叫做营血,在导热管外面有一层边界层,气被加热以湍流的方式运行(除了沿着特定方向前进,还会垂直于导管运行),由于靠近血管和远离血管的温差比较大,因此其流动状态在《黄帝内经》中说“气行彪悍”。

营血是血运行于微观结构的名字,卫气是气运行于微观结构的名字(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营血运行在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脉就是血管,因此营血是运行于微观的毛细血管。

从《黄帝内经》而言,肺藏气,来源于胃;肝藏血,来源于脾。又由于所有的血都是在封闭管道内,因此营血和肝血完全相连,卫气和肺气完全相连,这是微观的营卫和宏观的气血的统一。我们知道木、火为肝和心,主血,主流通热能(供热),金、水为肺和肾,主气,主传递热能(散热),所以宏观的血在肝在心和微观的营血是一样的,为血分,主升温,宏观的气在肺在肾和微观的卫气是一样的,为气分,主降温(散热)。

所以,中医也认识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只不过和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重视微观结构循环方式。我们知道所有血管,不论大小、不论动脉静脉都是血管,是一个封闭的结构。这个发现或者推断,其实给了我们巨大的启发,可以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这也是我们的核心发现:气血不论是在宏观还是在微观都存在热平衡。不论在血液(营)还是在水液(卫),其中都有气(即水的微观结构)。

●热平衡的几种异常状态:微观气化异常

从《黄帝内经》我们知道营卫相伴而行,因此可以推理如下。

卫气过寒,导致气凝结为湿,进一步发展可能为痰,甚至为积为聚(肿瘤分为积、聚两种,积为血分,聚为气分)。同时卫气过寒将造成血管收缩,营血的行进速度在此处减慢,此处会产生压力蓄积,从而产生痛感。大体为麻黄汤证,可辛温解表。

营血过热,将导致营血和卫气被蒸发,局部温度可能升高,营血行进速度可能加快,也可能产生血管扩张的压力蓄积,从而产生痛感,时间长了会因为过度蒸发营卫而气血阴虚。阳明腑实证就是这种情况,需要急下存阴[尽快使用泻下法来保存气血本身(阴)]。大体为桂枝汤证,将营血的热能从气分透发出去,将营血温度调至正常。但如果营血过热,导致气分很虚,大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症状,就需要使用白虎汤系列来治疗。

③如果卫气寒和营血热同时发生,卫气寒而收缩,营血热而膨胀,两者之间的压力差将更大,热交换效率不高,俗称阴阳格拒,营血和卫气热能交换不利。往往多见于寒湿堵塞了经络,血分透热不利,常常使用温病治法,用清利气分来透出营分热,效果很好。

④如果卫气和营血同时变冷,气血的流动速度将大幅减低,局部将出现低温,导致局部气血过多的寒湿寒实。往往表现为下焦寒,需要用四逆辈来治疗。

营卫联合产生的寒、湿、热、燥、风、暑六种状态

营血热导致卫气热——火气

营血寒导致卫气寒——寒气

营血热导致卫气热而蒸发——燥气

营血寒导致卫气寒而凝结——湿气

营血热+卫气湿——暑气

营血热+卫气热被蒸发——风气

引申:为什么我们很难学透中医?营卫和脏腑的实时连通,是中医微观和宏观连接的关键,也是五脏之间互连互动关系的根源。

造成现在中医不易学的关键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气是什么,古代和现代气的概念不同;另一个是营卫是什么,古代和现代的营卫不同,所以就没有办法弄清楚古人在中医的基础构建上究竟是怎么想的。

而一旦我们建模(不是我们原创,黄元御老师早已提出),我们发现营血=血,卫气=气,那么经络就是血管的微观结构,卫气就是气的微观结构。那么就可以建立经络是一个血液的毛细血管层次的循环系统,按照特定的走向营运。卫气是在血管外的气,按照另外一种流动方式行进。

又因为全身所有的营血都来源于肝(肝藏血),而生于脾;全身所有的卫气都来源于肺(肺藏气),而生于胃。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胃究竟有多么重要了。而脾胃的正常工作需要足够的阳气,而这个阳气的提供者正好是心、肾(心为君火,肾藏相火,相火源自君火),所以肾阳和心阳的状态对于脾胃状态极为重要,这就解释了先天之本心肾之火有多么重要。

●疾病发生的原因、层次与气血循环机制、影响因素和调治方法

人体气的运化机制:气的产生、消亡、气化、产物、流动

正因为如此,我们做了如下推断。

①疾病发生的路径(一):气的正常前进通路受阻,导致局部气化异常,以及他处连锁异常。

因为外伤、外力或人体气化等原因,引起气血流动异常(变快或变慢),都会造成该处或者别处发生堵塞(别处气血流动的速度跟不上变化),在堵塞点或所在经络、脏腑的气血,都将面临一系列变化。

a.压力异常。

b.温度、湿度异常。

这还将引发其他脏腑和经络的气血进一步变化,并发生气化异常,连锁导致其他系统出现问题。

②疾病发生的路径(二):气化异常直接形成症状或疾病,并可能进一步造成堵塞,引起连锁反应

身体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变化,如不正常的饮食或不恰当的生活习惯可引起脏腑、经络的气化功能异常。

a.生活习惯造成劳损虚弱,或错误进补:人体总气血量变化引起气化异常。

b.情绪或饮食或错误用药:人体脏腑、经络的气化功能亢奋或减弱引起气化异常。

c.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变化:引发人体气化异常。

d.异常气化产物堵塞了气的正常通路,将造成局部的气化异常。

而且这两个方面的异常状态往往会同时发生,像旋涡一样互为因果的恶化,因此疾病的发生,整体而言,是气(统称身体里面的水分子)出了问题。

而中医认定的病因,全部围绕这个气的运化机制而展开:

人体内气的运行机制及影响通畅运转的因素

那么临床治疗疾病,不管用针、用药、食疗、推拿、刮痧、艾灸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调节气,所以要紧紧抓住以下三点。

调节气量: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根据气血量的多少,用药物给予补充或者削减。或者使用针灸将他处的气血导入本处,或者将本处气血导到他处。

调节气压:堵者通之,积聚攻之。快者慢之,慢者快之。发现经络的堵塞点,辨别是气还是血的气化产物堵塞,使用中药清理堵塞物,恢复气血在该处的正常流通,平衡气的压力;针灸则针对经络堵塞点或者脏腑堵塞取其对应穴位,予以疏通,有些类似于管道清理工的工作方式。

调节气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根据局部气血的温度异常,用药物给予调节;或者使用针灸将热的气导流到寒处,或者将寒的气导流到热处,或者加速气或血的运行,将热能差异予以平衡。

中医认为生命分为精、气、神三个层次并相互影响,因此调节气可以在精、气、神任意层次开展,因此可以分为两类——形气、神气。

形气层次:形气层次相对简单,规律清晰,理论完备,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药物、针灸,针对病因、病所、气机、气化直接进行对治、通畅、攻补。

神气层次:调神是最难的,这是因为人的心思变化很快,种种情绪都会对气化产生影响,如果不能做到《黄帝内经》所说的“恬淡虚无”,终究会导致疾病的进展或再次发生(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疾病多的一个原因,很多人压力太大,心乱如麻,因此神难调,病难治)。

●营血卫气热平衡在六经里面产生了六种气化趋势

在五行理论中,营血为木火,代表温升(提供热能,温度升高);卫气为金水,代表凉降(散去热能,温度下降)。

每条经络的营卫耦合在一起发挥气化作用,正常状态下,经络连通的人体组织的温度差不多,人体一旦生病,出现症状,人体组织的温度就会发生变化,微观的营卫气化就会出现异常。每条经络虽然温度差不多,但由于气血总量的不同、气血之间的比例不同,就造成该经络营卫耦合之后的气化特点不同,请看来自于《黄帝内经》关于六经气血的比例问题,以及我们的理解。

太阳经:太阳寒水之气

多血少气,血为供热的热源,因此血多则太阳经较多出现热化,较少为寒化。

阳明经:阳明燥金之气

多血多气,血为供热的热源,因此血多则供热多,同时阳明经经过胃部,“胃为气血之海”,我们可以理解为胃部血液充沛,因此胃部容易出现过热,胃部的气容易被热蒸发,而出现干燥,人体表现出来就容易口渴、想喝冷水。另外,由于阳明经气也多,如因过度食用冷的食物,血分被寒化,也可能导致胃寒,出现想喝热水的状态。

少阳经:少阳相火之气

少血多气,血少则供热少,气多则散热多,散热多则气容易凝结为湿,营卫耦合后容易表现出湿热;卫气过分寒化湿化以后,血分也容易出现寒化,则胆经的营卫耦合表现出寒湿。

太阴经:太阴湿土之气

少血多气,血少则供热少,气多则散热多,和少阳经一样,太阴可能表现出湿热,但更多则表现为寒湿。

少阴经:少阴君火之气

少血多气,少阴连接了心肾,肾统管了全身的水液,故主寒。心统管了全身的血液,故主热。由此可见两者所代表的气血的比例,全身水的总量远远超越了血的总量,因此少阴除了可能表现出热化,更多则表现为寒化。

厥阴经:厥阴风木之气

多血少气,由于血多则供热多,气少则散热少,所以厥阴易出现热化,气血热化导致经络里面的水被蒸发,局部会出现压力增大(风化),气扩散后,水分减少而出现燥化,燥化就是水的含量减少,厥阴在风化燥化后容易出现阴虚;也有少数情况下,当血分寒化后,厥阴可以表现为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