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天使之约,共创共赢
李剑
长江商学院MBA 2007级
复旦大学 法学学士
吉林财经大学 经济学学士
富德创投 合伙人
jeff_li07@mail.ckgsb.edu.cn
中国 苏州
“我说,我不是工科背景,很多技术和产品可能不太理解,但对于FOF需要的商业逻辑、法律和交易结构设计我有自信。她觉得我说得蛮实在的,不‘装’。结果我被录用了。”
2015年11月12日,富德创投投资的云南维和药业在新三板挂牌,这是继10月份安集协康后,富德投资的第二家新三板公司。作为核心合伙人,李剑在朋友圈不无自豪地写道,“我们小机构终于投出公众公司啦!”然后发了一个调皮的表情。
可以说,2015年是李剑所在的富德创投的收获年,也是他个人天使投资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他个人投资的通付盾、驭奇新材料,回报率高达数十倍,企业后续融资额相当可观。
李剑坚定地看好新三板给中小企业成长带来的机遇。尽管新三板流动性有待改善,资本市场现实严峻,李剑却并不着急,他认为优秀公司的价值一定会被市场认可。“只要努力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领头羊,靠谱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企业。”正是基于对新三板的认识,李剑将作为执行合伙人发起设立富德新三板创投基金,“不同于二级市场的基金,我们用一级市场的眼光去挑项目,在早中期进入,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共同分享成长的价值。”
为创业打工
2002年,李剑从复旦大学法学院毕业,短短5年间,他先后任职三家知名外企——在苏州三星电子负责出口销售,在迪卡侬掌管采购业务,然后在圣戈班担任市场和销售管理经理。李剑骨子里有着福建人肯吃苦、爱冒险、“不满足现状”的基因。而且他工作能力很强,曾被评为苏州三星电子历史上唯一一位“S”(super)级员工。但每一次升职加薪并不能留住他,因为他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李剑参加2015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
这三份看似“浅尝辄止”的工作经验,让李剑全面接触到批发、渠道、采购、营销等商业活动价值链的全程。同时,他注意到“商业不止这些,还需要资本的力量”。2007年,李剑申请去长江商学院攻读MBA。
在长江读书期间,李剑最感兴趣的是创业和投资。他很喜欢廖建文教授的创业课,课后经常与那些有创业经验的同学和校友交流。当与EMBA同学一起去拓展训练时,李剑与晨兴创投(Morningside Ventures)董事总经理Ken一见如故,并被邀请参与晨兴创投一个汽车售后行业的投资项目。“这次实习,打开了我通向创投领域的大门。”若干年后,李剑依然感恩这次际遇。
另一件后来对李剑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是他充分领悟了“取势”。刚入学时,恒隆集团的主席陈启宗先生来长江商学院做演讲,提到他最重要的商业判断之一是20多年前在香港预测到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因此开始布局大陆,才有了后来的上海恒隆广场﹑港汇广场等地标性建筑,以及恒隆集团的商业成就。陈启宗先生的这番话,使李剑第一次理解到“取势”的深意。当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先生讲述复星的产业投资周期理论和屡次逆市抄底成功的商业实践时,李剑终于深刻理解了“取势”的商业价值和魅力。
为创业入VC
毕业时,当接到苏州创投集团(现“元禾控股”)母基金(FOF)投资经理的聘书后,李剑毫不犹豫便接受了,尽管薪水比他当时可以进入的外企低不少。他说,“我最终就是要做商业,而投资是商业最顶端的环节,只要有一丝让我做投资人的机会,我就会去做。”
2008年,由于人民币基金的兴起,中国创投业发展迅猛,那时,在飞往各大城市航班的商务舱中,许多投资人在键盘上敲下了今天中国的商业格局。就在这年10月6日,李剑如愿以偿加入国内最大的人民币母基金管理机构——苏州创投。当被他后来的上司徐清问为什么不做直投而要选择做FOF时,他以坦诚、执着和敏锐的判断力打动了对方。“我说,我不是工科背景,很多技术和产品可能不太理解,但对于FOF需要的商业逻辑、法律和交易结构设计我有自信,她觉得我说得蛮实在的,不‘装’。结果我被录用了。”
接下来的4年中,李剑开始过上“高大上”的日子,每日西装革履,穿梭于各大城市的高级写字楼和酒店,与创投、私募的管理合伙人谈笑风生,商讨着数以亿元计的单笔投资。相比于许多投资能力强但募不到资的基金公司,苏州创投的母基金可以做到“7个人管60个亿”,是“整个产业链中真正的金主”,从而也使得李剑结识了不少管理上百亿美元的基金大佬、连续进行千万元级稳定投资的家族企业,以及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们,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不过,舞台再大,聚光灯再耀眼,李剑也十分清楚:在职期间所拥有的认可并不属于他本人,而大多是平台的力量。“工作中也有了不少很好的私交,但我经常问自己:如果我自己做,是不是人们也会给予同样的支持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李剑所追求的是要独当一面,开始自己的事业平台。因此,他再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苏州创投,做自己的基金公司。这一次离开前,苏州创投刚完成第二支50亿元人民币母基金的募集和团队激励机制的设计,管理团队薪酬待遇会得到大幅提升。很多同事对他的决定不解,包括他的老板徐清,“她说我们熬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现在你要走了呢?”李剑回忆道。
他的回答非常感性:“我早晚要做自己的事情,而时间是最昂贵的代价。”同时,他也说如果接受后续的工作安排,心里却想着自己创业的事,对不起团队和上司多年的信任。
共赢才是王道
离开苏州创投后,李剑充分利用自己在行业的经验积累,和一个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合作发起设立了规模上亿元的母基金。与以前所做的不同,这支基金专门从事基金的二手份额交易,兼具流动性和业绩回报。同时,他还担任了常熟高新区母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和哈尔滨市创投引导基金专家顾问,为国有创投引导基金的发展出谋划策。
此前,富德创投创始合伙人施志坚通过长江商学院2008级MBA校友梁维弘认识了李剑。在得知李剑有意开始尝试直投时,施志坚力邀李剑以平等合伙人(Equal Partner)身份加入富德创投,全面参与基金的募资、投资和基金运营。
从这时起,李剑的读书笔记开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IPO读书笔记”,他认真分析每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另一部分则是“生物医药读书笔记”,上面写满了生物传感芯片、钛合金深加工、3D打印钛金属、基因技术等字眼。
如今,成立仅三年的富德创投所投资的两家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李剑自己投资的多家企业获得了后续的大额融资。谈到自己的投资逻辑,从实业开启职业生涯的李剑更看重价值投资,“我要用一级市场的眼光做投资,看它的产业、团队,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具备长期价值,可以产融结合、互相驱动,不追求短期的快速发展,做时间的朋友。”
价值投资给李剑带来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成就感,“钱多与少不能证明对社会的贡献,也不与内心的快乐成正比。重要的是我能从所做的事情中得到快乐,恰好我喜欢的商业迎合了世俗的标准。”相比于给自己赢得多少财富,李剑“更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干一件很牛的事情。”
受父辈从商的影响,李剑从小就爱读李嘉诚等商业人物的书。李嘉诚曾说,“我们赚的钱要分一点点出去。”这形成了李剑追求“共赢”的价值观。在做每一个投资决策时,李剑都尽可能避免暴涨暴跌的项目,“我要的不是速度,我要的是高度,只有共赢的产业链关系才是商业的本质。”
而这也是李剑选择长江商学院和创投的原因之一,“长江MBA圈子很小,许多长江人都喜欢创投行业,因为这是一个合作多于竞争的行业。毕竟,在早期投资谁都不能笃定自己投的项目一定会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