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症状与疾病
第3章 脑卒中的预警
脑卒中的先兆有哪些?
下面是脑卒中的先兆,预示着可能会发生脑卒中,要格外的注意:
(1)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这种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中也都可能出现,诸如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颈椎病等。但肢体麻木还可能要发生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管收缩,全身小动脉痉挛,动脉管腔变窄,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手足发麻症状。患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质缺血,脑部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功能性障碍,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而且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不遂。
麻木感已将脑卒中的警报拉响,因此,当中老年人发现肢体麻木时,切不可“泰然处之”,可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和脑血流图检查,了解血液瘀滞的动态变化和脑血管供血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2)鼻出血 对有高血压病史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中老年人,鼻出血乃是其即将发生脑卒中的警报。在发生鼻出血后的1~6个月,有部分人会发生脑卒中。
专家们认为,中老年人体内大小血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鼻腔的血管丰富而又浅在,血管周围的黏膜下组织很少,加上血管硬化后脆性增加,血管回缩力和收缩性均差,当血压突然升高时,硬化、脆弱的血管壁因耐受不了压力而致破裂出血。鼻血管的这种变化,也恰恰反映了脑血管有类似的脆弱,只是暂时还未发病。
当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鼻子出血时,应及时适当使用降压药物和血管软化药物,切不可贻误“战机”,疏忽麻痹,一旦突发脑卒中,则追悔莫及。
(3)舌痛 有的人当血脂升高,特别是血液黏稠度明显高于正常值时,会感觉舌根疼痛,这也是即将发生脑血栓的一个信号。当血液变黏稠后,血流速度减慢,即可使舌黏膜供血障碍,静脉淤血,产生丙酮和多肽类代谢产物,刺激舌神经而引起头痛,又可能促使脑血管中的血液凝结而形成血栓。
(4)眩晕 部分患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突然眩晕,单眼突然看不见东西,或出现肢体动作失灵等,症状持续可几分钟、十几分钟至数小时后不经治疗又可自然缓解,常反复发作,一天数次或数天发作一次不等,这在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专家提示』 什么是“小中风”?
“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症状轻微、发作时间不长、大多能自行缓解,很容易被患者忽视。许多患者在走路、吃饭或打麻将时,突发半边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或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便误以为是太累了的缘故,没有引起重视,更不知道这就是“小中风”,自然也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大脑突然供应不足或缺血,或颅内外血管出现微栓塞引起。美国心脑联合会的医学家指出,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者,其前1个月将有5%发生脑卒中,2年内将有40%发生脑卒中,5年内将有55%发生脑卒中。
(5)单眼突然发黑 一只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矇,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脑卒中的又一信号。
(6)突然视物模糊 有的老年人突然发生视力下降或异视,可以被看作脑卒中的又一个警报。原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由于血管硬脆,位于眼部玻璃体附近的小血管,常易破裂出血。经常出血可使周围组织增生及出现侧支循环,因而产生新生血管,致使视网膜剥离,引起急性视力下降,与此同时常有“红视”和“黑视”现象。
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壁上的粥样斑块脱落,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使供应视网膜营养的血液循环受阻,以致产生组织坏死,视细胞失去视觉功能。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受阻,视乳头供应相对减少,久而久之视乳头因缺血而变性,而导致视力骤然模糊。因此,老年人突然出现视物模糊,切莫等闲视之。
(7)哈欠不断 打呵欠是人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高的老年人,当出现频频呵欠时,是一种不祥之兆、提示“脑卒中”即将来临。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回顾性调查资料证明,约有7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的5~10天内均有频繁打呵欠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大脑严重缺氧而向我们发出的呼救信号。
『专家提示』 哈欠不断的原因
哈欠不断是因为血管硬化后造成血管蹙、弹性减低,血管管腔相对狭窄,致使单位时间内血流减少,这样脑组织就会经常处于缺氧状态。机体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会进行自身调节,这种调节有两种途径:
(1)通过大脑的反馈机制,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速度和深度来纠正缺氧状态。
(2)通过打哈欠,深吸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使心排血量相应增加,迫使血液迅速到达脑组织,以改善脑缺氧状态。
因此,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当出现呵欠连绵不断时,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应尽早由家属陪同去医院检查。
(8)呛咳 据临床观察,少数脑卒中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尔呛咳,这是因为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研究表明,这种麻痹很可能是脑卒中先兆,若及早给予脑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不仅有利于治疗吞咽麻痹,还可能预防脑卒中猝发。
(9)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使支配人体运动的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不出话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h,应引起重视。
(10)原因不明的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脑卒中的先兆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11)困倦瞌睡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倦意绵绵、昏昏欲睡,多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大脑缺血所致,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兆,一定要高度重视。学者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大约有75.2%的人在脑卒中前有轻重不等的瞌睡症状,这些瞌睡者后来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了脑卒中。
(12)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性格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脑卒中的先兆。
(13)记忆力减退 有的老年人对近事很容易遗忘,最容易忘记人的名字或事物的名称,甚至一时想不起同事或朋友的名字,一下子找不到已所放的常用物品。记忆力减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特征性的一种症状。由于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粗细不均造成脑血流不畅,脑组织和脑细胞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因而记忆力明显减退。记忆力减退与脑血管供应障碍有关,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如脑梗死)的预兆,应及时找医生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1)在家中 患者平躺,家属帮其然后解开衣物的钮扣,保持安静。尽可能不要转动患者的头部。由于垫枕头不利于通畅气道,所以必须去枕;若患者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则应帮助使其侧卧,将麻痹无力的一侧肢体朝上,以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窒息。
当痉挛(抽搐)发作时,为了不使患者受伤,必须穿宽松衣物,并且去除周围的危险物。应该避免大声呼叫或摇动患者身体,因为这些行为刺激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痉挛。尽量让患者避开声音和光线的刺激、保持安静。
不要慌张,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或“999”呼叫救护车并将发病的症状,发生在何时、何处、做了什么处置,简短地向医生或救护中心报告。
(2)在医院急诊室 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检查,尽可能详细地为医生提供现病史、既往病史等,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检查和治疗。
虽然医生从起病方式、症状与征兆可以区别出是否是脑卒中,但是也必须借助辅助检查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所推断的脑卒中的类型与病变部位可以通过CT或MRI来明确,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灶发病后,CT马上就可以显示。但是脑梗死有时发病几天了,CT也会不明显,此时应选择MRI检查。
由于脑梗死的病因可能是血管、心脏、血液系统等的疾病,因而可以根据病因再将脑梗死细分类并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有必要对血管、心脏、血液系统做精密的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经颅三维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超声及一些血液检查是必要的。
大多数的脑出血是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性的,还有一部分是由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引起的,少见的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70%以上是脑动脉瘤,10%左右是动静脉畸形,还有一些是等其他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要根据病情尽快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
『专家提示』 尽早、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即使起初脑卒中的症状很轻微,有时也会渐渐恶化,由于发生后不久的治疗方案会大大地影响病情和预后,所以必须尽早、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