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速查
第一节 感冒
一、风寒感冒
柴连口服液
【药物组成】麻黄、柴胡、广藿香、肉桂、连翘、桔梗。
【剂型】本品为红棕色的液体;气清香,味甜而微苦。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饭后半小时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功用主治】解表宣肺,化湿和中。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夹湿证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咽干或兼脘闷、恶心等。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慎服;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慎用;运动员慎用。
感冒疏风丸
【药物组成】麻黄绒、苦杏仁、桂枝、白芍、紫苏叶、防风、桔梗、谷芽、甘草、大枣、生姜、独活。
【剂型】本品为黑褐色大蜜丸;味甜、苦、略麻涩。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功用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有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慎用;本品不能与甘遂、大戟、海藻或含有以上三种成分的中成药同时服用。
感冒软胶囊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活、川芎、防风、白芷、石菖蒲、葛根、薄荷、当归、桔梗。
【剂型】本品为软胶囊,内容物为深棕色黏稠状液体;气香,味苦、辛。
【规格】每粒装0.42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功用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慎用。
解热感冒片
【药物组成】黄芩、板蓝根、苦地丁、玄参、蒲公英、柴胡、葛根、防风、薄荷、荆芥穗、白芷等。
【剂型】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灰黄色;气芳香,味苦、辛。
【规格】每片片心重0.25克(相当于总药材0.69克),每瓶装60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一日2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表。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发热怕冷,咳嗽喑哑,咽喉干痛。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感冒清热颗粒
【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剂型】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为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
【规格】每袋装12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功用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九味羌活丸
【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细辛。
【剂型】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
【规格】每袋装9克。
【用法用量】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功用主治】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
【注意事项】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
通宣理肺丸
【药物组成】紫苏叶、前胡、桔梗、麻黄、陈皮、茯苓、枳壳、黄芩、苦杏仁、甘草、半夏。
【剂型】本品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克;大蜜丸每丸重6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7克,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功用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本药不适用于风热感冒或痰热咳嗽、阴虚干咳者;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慎用。
二、风热感冒
双黄连口服液
【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连翘。
【剂型】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支,一日3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桑菊感冒片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芦根。
【剂型】本品为淡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微香,味微苦。
【规格】每片重0.62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功用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羚羊感冒片
【药物组成】羚羊角、牛蒡子、淡豆豉、金银花、荆芥、连翘、淡竹叶、桔梗、薄荷油、甘草。
【剂型】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棕色;气香,味甜。
【规格】每片重0.32克或0.3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表。用于流行性感冒,伤风咳嗽,头晕发热,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清热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紫苏叶、一枝黄花、马鞭草、土荆芥、爵床、枇杷叶、甘草。
【剂型】本品为棕黄色颗粒;味甘,微苦。
【规格】每袋重15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5克,一日2~3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表,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咳嗽。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柴银口服液
【药物组成】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等。
【剂型】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规格】每瓶装2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瓶,一日3次,连服3天。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渴。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症状表现包括发烧恶风、头痛、咽痛、汗出、鼻塞流涕、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等。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宜温服。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
感冒清片
【药物组成】南板蓝根、大青叶、金盏银盘、岗梅、山芝麻、穿心莲叶。
【剂型】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绿色或灰褐色;味苦。
【规格】每片重0.22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功用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
银翘解毒丸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桔梗、淡豆豉、甘草、荆芥、淡竹叶。
【剂型】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微甜而苦、辛。
【规格】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功用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本药不适用于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之风寒感冒者;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及孕妇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复方感冒灵片
【药物组成】五指柑、三叉苦、岗梅、南板蓝根、野菊花、金银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
【剂型】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至棕黑色;味苦。
【规格】每片重0.32克(含原药材6.25克,含对乙酰氨基酚42毫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2日为一个疗程。
【功用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及温病之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口干而渴,鼻塞涕浊,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不宜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等;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本药;本药不适用于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之风寒感冒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
桑菊银翘散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川贝母、芦根、蝉蜕、滑石、绿豆、薄荷、淡竹叶、荆芥、牛蒡子、苦杏仁、甘草、桔梗、僵蚕、淡豆豉。
【剂型】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味苦、甜、微涩。
【规格】每袋装10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克,一日2~3次。
【功用主治】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本药不适用于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之风寒感冒者;孕妇、儿童、年老体弱者及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桑姜感冒片
【药物组成】桑叶、紫苏叶、连翘、苦杏仁、菊花、干姜。
【剂型】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褐色;味微苦。
【规格】糖衣片片心重0.25克;薄膜衣片每片重0.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糖衣片)或1~2片(薄膜衣片),一日3次。
【功用主治】散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痰浊阻肺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痰白。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及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三、暑(湿)热感冒
六合定中丸
【药物组成】广藿香、紫苏叶、香薷、木香、檀香、厚朴、枳壳、陈皮、桔梗、甘草、茯苓、木瓜、白扁豆、山楂、六神曲、麦芽、稻芽。
【剂型】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苦。
【规格】每丸重6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功用主治】祛暑化湿,健脾和中。用于治疗中暑,霍乱转筋,泄泻,痢疾,伤食,心胃痛。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四正丸
【药物组成】广藿香、香薷、紫苏叶、白芷、檀香、木瓜、法半夏、厚朴、大腹皮、陈皮、白术、桔梗、茯苓、槟榔、枳壳、山楂、六神曲、麦芽、白扁豆、甘草。
【剂型】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规格】每丸重6克。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2丸,一日2次。
【功用主治】祛暑解表,化湿止泻。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清热银花糖浆
【药物组成】金银花、菊花、白茅根、通草、大枣、甘草、绿茶叶。
【剂型】本品为棕色的黏稠液体;味甜、微苦。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通利小便。用于温邪头痛,目赤口渴;湿热郁滞,小便不利等。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藿香正气水
【药物组成】广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叶等。
【剂型】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久储略有混浊);味辛、苦。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功能主治】散寒化湿,和中祛暑。常用来治疗脘腹胀痛、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暑热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连翘、竹叶、北沙参、竹茹、荷叶、生石膏、知母、佩兰、丝瓜络、香薷、菊花。
【剂型】本品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规格】每袋装10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
【功用主治】祛暑解表,清热生津。用于暑热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
暑湿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藿香、佩兰、香薷、紫苏叶、防风、白芷、苦杏仁、半夏、茯苓、陈皮、大腹皮。
【剂型】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规格】每袋重8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小儿酌减。
【功用主治】清暑祛湿,芳香化浊。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胸闷呕吐,腹泻便溏,发热不畅。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
银黄注射液
【药物组成】金银花提取物、黄芩苷。
【剂型】本品为棕黄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规格】每支2毫升。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毫升,一日1~2次。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用于风热犯肺而致发热、咳嗽、咽痛等症;也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四、其他
防风通圣丸
【药物组成】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
【剂型】本品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咸、微苦。
【规格】每20丸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功用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食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本品不宜久服;因服用或注射某种药物后出现荨麻疹等相似的皮肤症状者属于药物过敏,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少阳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生晒参、甘草、半夏、干姜、大枣、青蒿。
【剂型】本品为棕褐色颗粒;气芳香,味甘、微苦。
【规格】每袋重8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小儿酌减。
【功用主治】扶正解表,清热和中。用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心烦恶心。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小柴胡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
【剂型】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
【规格】每袋装10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功用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缺乏、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且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