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敏感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父母的爱,成就高安全感的孩子

关键词:安全感

所谓安全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其中,0~2岁为养成关键期,0~7岁则都是安全感建构的重要时期。

好的安全感,有助于提升孩子对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是自由探索,建立自信、自尊的基础。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是一个在任何环境里都感到自在的孩子。孩子比大人更懂得离别的痛苦和对于不安定的忧惧。别以为他们哭过后就忘记,在以后的时光里,他们会拿成长的伤疤去验证。

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有哪些信号

通俗地说,安全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起着关键作用的良好心理状态。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能够明白地告诉自己:我确定我能做好,同时确定事情在我的控制范围内。如果孩子见到陌生人会哭泣,害怕与妈妈分开,过分黏人,胆小害羞,那都是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孩子,他们多半没有得到持续而稳定的陪伴,以及合理的爱的回应。

以下这些安全感发展信号,可帮父母更清楚地读懂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安全感需求,更好地为孩子提供及时、恰当的心理和情感支持。

安全感发展信号一:1岁以后的孩子吃手

一般来说,1岁前,宝宝吃手多是单纯的吸吮动作锻炼和认知发展方面的需求;1岁以后,则更多是出于一种心理安慰了。因此,若1岁以后,孩子仍然频繁吃手,就需要考虑孩子的安全感建构是否遇到了些问题。

此阶段的宝宝在情感上比较脆弱,他害怕离开父母和身边熟悉的人,对亲人特别依恋,所以常常会在疲劳、紧张、情绪低落、脱离最亲近的人时吸吮手指,利用吸吮手指来使自己得到安慰。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建议父母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另外,父母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善孩子吃手的行为,比如当孩子吃手或想要吃手的时候,父母可以找一些他喜欢的活动或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比如和宝宝玩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把小手占用起来。

切忌用粗鲁或简单的方式制止孩子吃手,这会造成孩子在口欲期过后仍然吃手、吃指甲、啃脚丫,长大后还会出现贪吃、抽烟、喝酒、饶舌、唠叨等现象。

安全感发展信号二:孩子爱哭闹、黏人;或者看起来没事却总喊身体不舒服

常会有父母困惑地问我:“罗老师,近来孩子总是闹情绪,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以前也不这样啊。”或者是:“罗老师,我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带去医院就又好了,或者一回家整个人就活了。是不是孩子故意在撒谎?”其实,不是孩子任性,或者故意欺骗,而是他们真的遇到了问题。孩子的情绪问题,以及由情绪而起的躯体化反应,都源自安全感缺乏。

孩子不仅会在某些阶段情绪显得更脆弱,还会愈发黏大人,爱哭,甚至生病。这时大人越是打骂、或者讲道理,孩子越是容易情绪失控,缠人的行为也会越重。因为孩子要的不是批评、道理,而是你的关注和爱。

所以,面对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可以抱抱孩子,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感到委屈”诸如此类理解孩子的话语,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发泄情绪。此时,大人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恰恰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待孩子情绪平复,再逐步询问、引导,即使孩子遇到了些困难或问题,也都能很快迎刃而解了。

还有一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也许情绪和言语上没有多少表达,却总爱生病。这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心因性疾病,简单说,就是孩子情绪上生病了,表现在身体上。“病”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表达方式,是孩子们想要引起父母关注的另一种方法。

安全感发展信号三:孩子无理取闹,瞬间就可以变脸、失控

一位妈妈曾很苦恼地问我:“罗老师,我儿子3岁3个月了,总是动不动就哭、爱发脾气、扔东西。比如,吃饭的时候突然发起火来,不过是因为菜的形状和大小跟上次不一样,或者是给他读绘本的方式、语气、音量和以往不同他就发脾气,情绪波动很大。不知是我破坏了他的秩序感,还是他在试探我的底线,天天这样折腾很苦恼,面对他发脾气、打人、扔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办?谢谢!”

这并非孩子成心和家长做对,而是孩子构建安全感的表现。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比如一直都是妈妈坐在孩子左边吃饭,某一天爸爸跟妈妈换了座位,孩子就大哭着,要求爸爸妈妈换回来;再比如有的孩子每天喝水必须用同一个杯子,洗手时必须用同一种颜色的香皂。我还曾收到有妈妈抱怨,孩子要求妈妈必须穿同一件睡衣睡觉,换了其他的孩子就会哭闹。

这种对秩序的执拗,其实是孩子们在建构安全感时的必经阶段。对孩子而言,只有事物都保持在他们所熟悉的地方,稳妥地安放在他们已经确认过的位置,一切才是完整的、好的、让他们心里踏实的。

所以,尊重是父母最该做的。一方面我们需要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另一方面,当孩子因为某种秩序被打乱而失控的时候,就陪伴孩子,允许孩子把恼怒哭出去,把情绪哭出去,然后孩子自己就会接纳发生的事实。

孩子从出生几个月一直到6岁,秩序的敏感期是螺旋状的。整个过程中,最好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成长环境、固定的抚养人、设定有规律的日程安排包括吃饭、散步、听音乐、讲故事、如厕、睡觉等等。总之,每一件事情都一定要符合秩序的需求,而这样有秩序的环境,渐渐地就会使孩子产生安全感。

安全感发展信号四:孩子恋物,总离不开某件物品

要理解孩子恋物,需要先解释下“过渡性客体”。何谓“过渡性客体”呢?对孩子而言,它是第一个“非我”所有物,最早出现在孩童的玩耍中,它不是母亲所给予的,而是孩子自己发现或创造的。它甚至比母亲重要,是孩子“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分”。常被用来代表过渡性客体的物品包括:一条毯子、一件旧衣服、柔软的玩偶,还可能是不断重复的动作,或是呀呀儿语等(有些孩子甚至会创造旁人无法理解,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话语)。

对婴儿而言,过渡性客体有令他感到舒适安慰的作用,能对抗焦虑、寂寞,且能帮助他安然入睡。这就是有些妈妈感到很困惑的事情,比如为什么孩子睡觉要揪着妈妈的耳朵,抱紧妈妈的胳膊;或者抱着小时候的一条被子;或者是握着一件很早时候的玩具……

当宝宝有上述表现时,父母就需要注意,对于孩子的关注是否少了些,或者陪伴质量不佳。因此有必要提高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多抚摸亲吻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来源。

而对孩子恋物的习惯,要接受,并且要通过陪孩子玩游戏、做其他更有意思的活动等,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帮他们逐步减轻对其他物品的依赖。

父母不经意出口的话,很可能会破坏小孩子安全感

3岁以前是培养宝宝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对于宝宝来说,3岁入园前,和自己互动最多的人非妈妈莫属了。虽然很多妈妈越来越重视宝宝安全感的建立,但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说着破坏宝宝安全感的话。下面这4句话想必都是妈妈们耳熟能详的,如果你也经常对宝宝这样说话的话,就要及时反省一下了,别等到宝宝大了,再后悔自己对宝宝安全感的伤害,到那会儿就追悔莫及了。

宝宝安全感的建立不容易,但破坏却只是一句话的事。

破坏力NO.1——“再闹,妈妈不要你了!”

【案例】

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教训了她两句,宝宝故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她两下,宝宝放声大哭,妈妈大声呵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分析】

幼儿对成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往往是通过对成人面部表情和外部行为的认知去感受成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假装遗弃孩子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幼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破坏力NO.2——“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案例】

宝宝问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妈妈正在忙,没空跟小宝宝慢慢解释,便随口就说:“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原来,妈妈小时候,妈妈的妈妈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宝宝听后黯然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分析】

儿童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整天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对生命的起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破坏力NO.3——“再不听话,我揍你!”

【案例】

超市里,宝宝不停地要这要那,爸爸不同意,宝宝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爸爸觉得很没面子,便扬起手来吓唬宝宝:“再不听话,我揍你!”宝宝不但没止住哭,反而哭得更厉害。

【分析】

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确实令父母很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恐吓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性格。

多维度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你家宝宝也安全感不足,妈妈就要从多方面注意和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不足的宝宝是这样:

过分黏人、严重分离焦虑、胆小、怯懦、畏缩、不喜欢尝试和探索、过分拘谨……

您家宝宝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人人都需要充足的安全感,孩子更是如此,安全感对孩子日后成长及发育都有着重大影响,必须从小开始用心培养。

维度一:维持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是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会不会离开我?

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因此只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或是生自己的闷气,后者会把这股怨气累积在心中,长大后心中将会有扭曲的价值观。因此,一个安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维度二:经常且规律的亲情陪伴

现在有许多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将孩子托付给保姆或是长辈照顾,自己则因为工作应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难得与父母见上一面。

而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维度三:生活环境要稳定

频繁搬家,或更换照料者,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焦虑感。也不要经常更换幼儿园,难以融入新的集体,也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所以,妈妈要尽量确保孩子生活环境的稳定性。

维度四:故事拉近亲子间距离

故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好的桥梁,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从爸爸妈妈口中说出来的故事。家长可以固定在家中某一块区域布置一个听故事的环境,可以在床上,也可以在沙发上,每天都有一段固定的时间用来讲故事。一边听故事,一边将孩子搂在怀里,通过这种语言上的沟通及肢体上的接触,建立孩子所需的安全感。

当孩子逐渐长大后,他学会使用的词汇也愈来愈丰富,此时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阅读童书绘本,通过书面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不但能够训练孩子的口语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维度五: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

有些大自然或外在环境上的灾害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比如说地震、天空中的闪电等,这就是有些孩子对大自然感到恐慌的原因,或者是过大的声响、突然的惊吓等,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安的来源。

维度六:从游戏中得到安全感

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游戏中的肢体接触,都有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平时可以多花点心思,设计一些简单的家事、游戏,或DIY手工劳作等,让孩子从做中学,同时也让亲子情感升温,沟通更加顺畅!

维度七:允许孩子哭泣

有时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很委屈或孤立无援,比如生病、争宠,或是被隔壁小孩子抢走一颗糖果等,这时孩子哭泣只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来寻求一些安慰。不过有些父母却以训斥的方式不准孩子哭泣。适当地哭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协助建立安全感。

维度八:别把应酬带进家庭

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来说,家中的访客不宜过多或过于频繁。除了孩子可能会模仿大人一些不良习惯,例如打麻将、大声喧哗之外,同时也会因访客的到来而扰乱孩子平时规律的生活作息。尽量不要带孩子去嘈杂的场所,因为外在环境有太多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单纯而规律的生活环境及作息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为有利。

维度九:分阶段排除不安因素

造成孩子不安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亲人的离开、嘈杂喧闹的环境等,而怕黑恐怕是最常见的原因,此时家长可以用渐进式的方法来排除令孩子不安的因素,例如先在房中预留一盏小灯,一边说故事,一边陪伴孩子入睡,或是放点轻松的音乐给孩子以安慰。

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培养起健全、足够的安全感,那么成年后心理上的缺陷将可能无法完全修复。其实想要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很简单,只要爸爸妈妈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再加上一个单纯且规律的生活环境,那么在无形的熏陶之下,父母自然就可以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及安全感的健康宝宝。

别让隔代教养消费孩子的安全感

说实话,我是隔代教养的受益者。奶奶和姥姥曾经同时帮我带孩子,也有过冲突,但后来都很快得到了化解。她们的帮助,有效缓解了我的压力。

中国的隔代教养现状是什么?我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如今隔代养育的比例占到50%以上。微信上,很多父母也都因此头疼。可是,在当下的环境中,隔代教养既是现实存在的,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隔代教养其实是有好处的。

比如,若年轻父母很严厉,那老人们对孙子辈的爱会成为一种强烈的正面暗示,能有效地缓冲父母负面语言的伤害。许多老人会说:“我觉得我孙子挺好的”“我觉得我孙女真是太棒了”“我们家孩子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如此之类的话,会让孩子知道:我也不是像爸爸妈妈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啊。还有些年轻父母说话带口头禅,但是若老人在,就会下意识地有所收敛。

老人与年轻父母教养观念不一致

那么,为什么隔代教养有这么多的争议?我的调查中,妈妈们给出了很多理由,而统计出来,高频出现的是下面这10句话:

1.“你妈说得不对,别听她的。”

这种话会让孩子发现:妈妈的话不算数,奶奶/姥姥(等)说的才算。家人的意见不统一,教养方式不一致,往往会“教”会孩子观察、权衡,也就是所谓的有“心眼”,懂得看眼色等。

在家里被宠溺的孩子一旦走到外界,发现别人不会像老人那样无条件满足自己和关注自己,如此就可能养出“窝里横”的孩子,在家厉害,在外却胆怯。

2.“奶奶帮你抢。”“脾气太好就会受欺负。”“对人不能太好。”

这样的引导,就明确地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硬碰硬,以暴制暴。如此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社会化交往。因为要更好地在社会立足,单纯自己很强势霸道并不行,还需要团队合作等更重要的东西。

3.“打它,谁让它磕你。”

错误归因,教会孩子推卸责任。尤其孩子摔倒了以后,不要去拍打地面,说:都怪你。其实只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并引导下回小心就好。

4.“不许说,孩子没错。”

无条件袒护孩子,让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总在一种评价体系中长大的孩子,就可能会对外界的批评很敏感,觉得无法接受,甚至会以发怒表示抵抗来自外界的不同声音,控制情绪能力低。

5.“奶奶给你买。”

无原则满足孩子,就会让孩子觉得,大人给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旦有一天大人给不了,孩子还有可能生气或者无理索要,这就是俗话中说的“白眼狼”。

6.“我来,我来。”

这样会剥夺孩子自己去探索、尝试以及学习的机会,容易养出依赖性很强的孩子。不仅如此,长期缺乏自主探索的孩子,智力发展、语言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探索机会少,孩子表达的需求和欲望当然也会减少。

7.“你看某某家的小孩都会跑了,咱们这个怎么这么笨。”

这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是传统的横向对比,只会让孩子自卑。

8.“慢点,别跑。”

由于老人的体力跟不上,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常常不得不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长此以往,会直接阻碍孩子的探索行为,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9.“再喊妈妈,奶奶就不管你了。”

这是一种隐性暴力,通过“威胁”、“恐吓”管理孩子,就像打孩子一样,当下有用,但长期来看,却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10.“你妈妈走了,不要你了。”

这种话,大人说出口很轻松,孩子却会当真。因为他们本来就一直在为着妈妈有可能会离开自己而忧虑。所以,这句话会比上面一句更加损坏孩子的安全感。

总结起来,很多老人的教养方式,限制多,规矩少,养出的孩子多胆小、内向,缺乏规则意识,安全感低。现在的年轻父母们接受到更多科学的育儿观念,这就容易与老人的传统教养发生冲突。

隔代教育的喂养误区

除了教养方面的常见问题,老人在喂养方面,也存在以下常见误区,这也是冲突集中的一些问题:

1.跟大人一样吃。

有的老人会认为孩子没必要跟大人分开吃,但孩子1岁半以前,确实需要跟我们分开吃,因为孩子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孩子的肾不能代谢那么多盐,必须要很清淡才行。

2.咀嚼后喂。

爷爷奶奶会嚼碎东西喂孩子,这是不提倡的。因为老人嘴里的消化酶分泌会减少,嘴里的细菌就多,对孩子并不好。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口腔发育需要硬的东西去咀嚼。

3.追着喂。

我的观点是小小孩可以追着喂,因为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很多,如果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吃饭上,他就很容易走神。这时候追着喂是必要的,但要限定一个时间和量,从头到尾追着喂是不太好的。

4.喂太多。

有个奶奶喜欢定点喂,半个小时塞一次水果,半个小时塞一次蔬菜,半个小时塞一次果汁,结果那个孩子5个月21斤,还不会翻身,因为太胖。

5.穿太多。

老人怕孩子着凉,大夏天也给孩子捂得很厚,这个也没必要,跟妈妈穿得一样就可以了,否则孩子很容易感冒。

6.过早走路。

有些老人很着急,10个月就让孩子走。此时孩子的脊椎发育没有那么完全,太早学走路,孩子的脊椎容易变形。我们说“三翻六坐十二走”,就是孩子1岁再让他去走,不要着急,更不要拔苗助长。

7.抱着睡。

有些老人喜欢抱着孩子睡,这样会影响孩子骨骼发育,一定要放下睡,不管他哭多久,抱起来再放下,孩子一定是放着睡更舒服的。

如何与老人有效沟通

既然有这么多问题,那么如何沟通才有效?下面是我初步给出的家庭内部冲突解决方法:

一、借力说服法。

可以寻找公益的育儿讲座等,请权威来帮忙。很多父母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就需要调动外部资源,让我们的爷爷奶奶信服。专家和权威的决策就能在这里发挥作用。

二、隔山打牛法。

就是发现问题需要沟通了,妈妈不跟婆婆直接说,而是跟丈夫说。为什么丈夫很关键呢?丈夫向自己父母转达时,他们更容易接受,所以妈妈跟老公先沟通,再让老公跟父母做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样爸爸与丈母娘的沟通方式也应这样。

尽量将教养方式与长辈协商,做到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爷爷奶奶要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爸爸妈妈也要表现出对长辈的尊重。这种家庭内部的秩序感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规则建立,非常重要。

三、积极卷入法。

有些家长说,“我实在拗不过老人,怎么办?那我就不管了,就让他们去带吧,带成啥样是啥样。”育儿的过程不能演练,拉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教育也不能实习,如果每个人的想法不一致,结果这个孩子会成“四不像”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任何人不能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一定要积极卷入。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长辈,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隔代教养中的三原则:

1.确立稳定的第一责任人

所谓第一责任人,就是对孩子所有的发展问题承担责任。这个责任人必须稳定。不要前一年姥姥,第二年换奶奶,第三年轮到孩子妈妈。之所以早期就要保证家庭环境的干净和单一性,就在于要给孩子稳定感和安全感。

稳定的环境,稳定的责任人,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从而逐步建立自尊、自信,敢于与人交往。第一责任人既要稳定,又要开放。责任人不是说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都不准管,而要乐意去吸收,接纳别人给提供的好的建议和想法。

2.与老人协商给孩子订立规则

老人的优势是有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如果需要请老人当第一责任人,那么需要与老人协商,为孩子订立规则。因为老人虽然可能开放性不足,但是经验很足,好的经验,也需要我们吸收。但如果有些确实跟现实脱节的观念,就需要跟老人一起商议探讨。也就是说,父母需要细细分析,老人有什么样的好处,可以发挥什么优势。比如说,是不是孩子所有的需求都要满足。

3.避免孩子的奶奶和姥姥共同带孩子

尽量避免双方长辈共同带孩子。我家就这样,在我家开心8个月的时候我妈妈和我婆婆同时带她。好在两个人都是共情能力较高的,就是都比较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及时沟通也能解决冲突。

但如果不是这样呢。通常情况下,双方父母同时带孩子很容易出现矛盾。有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她们分工,我们家就是我婆婆负责做饭和收拾家务,我妈妈负责带孩子。不过还是尽量避免这种局面出现吧。最好就是妈妈的父母或是爸爸的父母一起。

建构孩子的安全感,父母要懂“如何去爱”

所谓“让孩子有安全感”,用一句话说就是让孩子觉得外界很靠谱,在其中感觉很自在。而没有安全感的人通常需耗费大量能量去证明一些事,或去逃避些什么……而孩子最早的安全感不是自己挣来的,而是父母帮助其构建的。要让孩子觉得外界靠谱,那么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必须要靠谱,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那个“外界”。我们都宣称爱孩子,可是,不是每个父母都会爱。不是不爱,是不懂爱。

NO.1 孩子觉得外部世界靠谱与否,首先需要妈妈无条件满足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从他们谁都不认识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而妈妈则是孩子接触这个世界的第一个亲密对象。妈妈的每一个举动,都对孩子有着深远影响。对小宝宝来说,妈妈的精心照料和无条件满足非常重要。我在此举个简单例子。

比如,妈妈如果是下面两种方式喂养的,孩子的安全感建构就一定会存在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特别“科学”,甚至到了伪科学的地步。书里说,喂孩子应该掐着时间点,比如5个小时一次,一个月之内4个小时一次之类。然后妈妈就成了闹铃,到点儿就喂孩子,不管这孩子睡还是不睡,饿或者不饿。这种喂养方法,会让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因为孩子本来自己待得好好的,就被抱过去开吃。小宝宝的反射是自动的,不由自己控制,妈妈只要把乳头或奶瓶放到他嘴边,孩子就开始吮吸了。可是过程中,孩子的内心充满纠结——我现在不想吃,可管不了自己的嘴巴。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度不安全的过程。很多行为刻板的孩子就是这种方式养出来的。

第二种情况则刚好相反。妈妈很随意,自己想什么时候喂就什么时候喂。虽然我说的这种情况极端了,但是的确有这样的家长。也有时候是孩子刚4、5个月妈妈开始上班,以及不得不加班等,陪孩子的时间骤然缩短;再或者是特别喜欢玩儿的妈妈,孩子刚2、3个月,自己忍不住溜出去,溜达一圈完了回来累了,于是自己先睡会儿。孩子哭了,就由家里的老人抱到一边。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外部世界太不靠谱了,就是“我”跟“你”不成衔接,“我”的需求信号,“你”接受不到,“你”不能及时满足“我”的需求。

喂奶,其实只是妈妈们在带孩子时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这件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事儿,都有着深刻的心理内涵。何况,出生后的多少时间,孩子和妈妈都是日夜相处的!所以,妈妈们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注意观察孩子的个性化特征,并及时给以回馈和满足,对孩子而言,是最宝贵的礼物!

NO.2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前后一致

养孩子,对每一位父母都是一场漫长的考验。很辛苦,我知道。可是,我们仍然要保证自己情绪的稳定,以及对待孩子教养态度的稳定。

简单点说,在喂养上,今天吃多点,明天吃少点,天热穿少些,天冷就多穿,这是相对灵活的;可是,在教养中,如果父母中的一位,原本在孩子心目中是温柔的、甜蜜的,忽然在某些时候就变得很强硬,特别严厉和严肃,那么就会给孩子造成麻烦。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一个人身上有多种评价,对孩子而言是件无法理解的事儿。因为他们的思维是一维的,如只能接受一种食物:母乳或奶粉,只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等。

所以,原本一直笑容可掬的妈妈一下子变得怒不可遏甚至喜怒无常,那么,妈妈到底是靠谱还是不靠谱,孩子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判断。尤其那些过于情绪化的妈妈,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就疼孩子疼得不行,心情不好就对孩子怒目相向,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人格和行为举止都会非常的不稳定。

如果由妈妈主要抚养孩子,那么就尽量不要表现出暴力行为。鉴于妈妈是孩子安全感的一个主要奠基人,甚至可以说,有一个稳定的、经常暴力的父亲的风险,都远比一个暴力的母亲要小。

NO.3 信任孩子,给亲子关系留白

要给孩子信任,让他们去探索。要相信孩子会比你想象中长得好。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就此,我想再讲一讲我家开心的故事。

有一天,雨后,我陪她散步,遇上几只蜗牛。我指着两只靠在一起的蜗牛,告诉她:你看,开心,这是蜗牛,这两只蜗牛多亲密呀,挨在一起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开心点头,我们继续向前走。

可是,在后面的路上,她不小心踩死了脚边的一只蜗牛。

我于是告诉开心:哦,开心踩死了一只蜗牛。

再又接着往前走的时候,我们又遇到蜗牛的时候,开心专门绕着蜗牛走,这一小小举动,让我很欣慰。而当天晚上,开心说了梦话,她说:蜗牛。

所以,你看,这就是孩子在记忆,在学习。整个过程我没有阻拦,也没有批评,只是客观描述和引导。假如没有探索的机会,或者大人武断地去阻拦孩子,孩子就无法自己去学习。而只要你给孩子机会,孩子会给你惊喜。

NO.4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给孩子建立规则,养成习惯

孩子1岁半以后,关于规则和习惯的建立就要提上日程了。

给孩子建立规则与习惯的前提,还是要孩子自己愿意。那么,如何判断合适与否呢?敏感期是给父母们的一个参照,同时要结合孩子自己的个性特点。但有一个办法其实是最简单易行的,那就是观察孩子的意愿和探索倾向,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们。

比如孩子1岁的时候,想要抓筷子、勺子,你不允许。孩子1岁半的时候,你还在满世界追着跑着喂饭。等到孩子2岁多了,别人家孩子自己开始吃饭了,你却开始埋怨自己家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样一定不行。

当孩子想要探索,一定是有孩子自己的道理。比如当孩子对于自己吃饭有兴趣的时候,就是开始教孩子学着吃饭的时候;当孩子跟你抢拖把要拖地的时候,就是锻炼孩子做适量家务的时候。以此类推。

NO.5 记住两个词:尊重和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同样一本书,有人喜欢,却有人讨厌。同样一种食物,对有人是美味,对有人则是毒药。

孩子一般在1岁半前后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而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还有提前的趋势。所谓自我意识发展,就是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此时,父母教养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尊重,呵护孩子的快乐。

有的父母在与孩子互动时,常有这种情况:来,宝贝,你爬过来,我就给你这个。孩子爬了,然后父母就给了一个实物奖励。这种逗孩子玩儿的方式,其实就没有尊重孩子,大人觉得快乐了,却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暗示:我只有做了某事之后,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为父母将自己对孩子的爱和赞美,增加了附加条件。

所以,你是如何带着尊重和爱对待你的最好的朋友的?那么就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吧。

总之,父母要知道,我们的爱,是指向分离的。知道这一点,对于那些黏孩子的妈妈尤其重要。正因为孩子有一天终将离开我们,我们才更要在孩子离开之前,给他们准备好行囊。行囊里要装上什么?

当面对困难的时候,孩子会知道,父母的爱是稳定的,永远不会真正走远;

当面对陌生世界的时候,孩子会知道,因为有爱的缘故,自己完全可以勇敢迈开探索的第一步;

当被他人指责、遭到反对的时候,孩子仍然会知道,任何人的任何评价,都不至于让他失去自己,因为丰盈的早期的爱,早已确凿地告诉过他,自己一定是值得爱的,是有价值的。

行囊里装的,就是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所给予的完整、智慧的爱。这种爱,不会把孩子的脆弱当做烦恼,不会把孩子的好奇当作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