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师查房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常见急症症状

反复发热1周—发热原因待查

【实习医师汇报病历】

患者女性,24岁。因“反复发热1周”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多为傍晚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伴畏寒,偶有剑突下隐痛,伴乏力、胸闷、头痛。曾多次于我院门诊及外院就诊,予抗炎(具体用药不详)、补液等治疗后体温可暂时下降,但又很快升高,无明显咳嗽、咳痰,无流涕、鼻塞,无腹痛、腹泻,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急诊科。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精神、食纳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患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结核等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T)38.0℃,血压(BP)95/52mmHg,神志清楚,皮肤无明显红疹、瘀斑,咽稍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71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为6.6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88.71%,血红蛋白为107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0.5mg/L,C反应蛋白(CRP)24.22mg/L。

胸部X线片: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B超: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考虑黄体囊肿可能,建议随访复查;盆腔少量积液;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子宫、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发热原因待查: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

治疗计划: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

主任医师常问实习医师的问题

该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

答:(1)青年女性患者,急性病程。

(2)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1周”,多为傍晚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伴畏寒、头痛,门诊治疗无效,病情反复。

(3)体格检查 皮肤无斑疹,咽稍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瓣膜区无杂音;肝脾无肿大,双肾区无叩击痛。

(4)辅助检查 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血红蛋白为轻微下降。腹部B超考虑黄体囊肿。

发热如何分度?

答:按体温的高低(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四型。① 低热,37.3~38℃;② 中等度热,38.1~39℃;③ 高热,39.1~41℃;④ 超高热,41℃以上。

发热的临床过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急性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 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2)高热期 产热与散热过程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并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 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发热的病因有哪些?如何分类?

答:临床上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 指由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局部或全身性感染诱导的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1)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术后、烧伤、心肺和肢体组织梗死、恶性肿瘤等。

(2)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脱水等。

(4)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

(5)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a.物理性,如中暑。

b.化学性,如重度催眠药中毒等。

c.机械性,脑出血、颅骨骨折、脑震荡等,这类发热以高热无汗为特点。

(6)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按原因不同又分为原发性低热、感染性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等。

发热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答: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都可引起发热,其发生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大多以体温中枢“调定点”理论来解释,即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将温度调定点水平提高(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必然对体温进行重新调节并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激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寒战),使产热增多;另外又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通过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何为调节性体温升高和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答:(1)调节性体温升高也就是致热原性发热,是机体的一种免疫保护反应。

(2)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是指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是由体温调节障碍(如体温调节中枢损伤)、散热障碍(如中毒)、产热器官功能障碍(如甲状腺功能功能亢进症)等导致被动性体温升高,又称为过热。

致热原有哪些?致热原性发热的机制是什么?

答:致热原包括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两类。

(1)外源性致热原 包括来自体外的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以及某些体内产物,如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产物等。多为大分子物质,不直接通过血-脑屏障,需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并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原 来自于白细胞,又称为白细胞致热原,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IL-1被认为可作用于下丘脑的血管内皮细胞,使细胞膜释放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促使合成前列腺素E2(PGE2),引起发热。

输液反应的发热机制是什么?

答:输液反应是速发的药物变态反应,其发热机制多与变态反应有关,变态反应易累及结缔组织,产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组织中,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下,从而激活补体释放炎症介质,作为内源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药物退热的机制是什么?

答: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消炎药物,是通过抑制下丘脑的前列腺素E的合成,而起退热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则既抑制IL-1在局部生成,又抑制下丘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释放,减少前列腺素E2的合成,所以有较强的退热作用。

诊治发热患者时应注意哪些伴随症状和体征?

答:诊治发热患者时应注意有无寒战;有无皮疹、单纯疱疹、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有无淋巴结肿大;有无肝脾肿大;有无关节肿痛;有无昏迷。

【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补充病历】

住院后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0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65×109/L,淋巴细胞5.01×109/L,红细胞总数3.58×1012/L;肺炎支原体抗体(MP凝集法)1∶320,阳性(+);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9.5U/L,乳酸脱氢酶(LDH)358.7U/L,白蛋白(ALB)34.67g/L;降钙素原(PCT)<0.05ng/ml。使用左氧氟沙星(0.3g静滴,每12h 1次)抗感染治疗,2天后发热渐退,呈低热。所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明确,左氧氟沙星治疗有效。

主任医师常问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主治医师的问题

对目前的诊治有何不同意见?

答:青年女性,反复发热1周,无其他伴随症状和阳性体征,而血白细胞总数不高,降钙素原不高,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仅肺炎支原体抗体(MP凝集法)1∶320,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热特征,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2天后体温降至低热。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通过炎症介质诱导发热,可适当使用少量激素退热。

临床上发热的诊断思路如何?

答:(1)首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热型、伴随症状、体征,以及目前的辅助检查等,大体上判断是感染性发热还是非感染性发热。

(2)感染性发热 可通过检测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的高低,以及多脏器功能受损等情况,再整体上判断是由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细菌、真菌或伤寒、结核、立克次体等哪类病原体感染引起。

(3)非感染性发热 C反应蛋白一般不升高,若有明确病因、生理改变或脏器损害,容易从症状体征中明确诊断;而不明原因发热,应着重排查结缔组织疾病和恶性肿瘤。

主任医师总结

(1) 临床上发热,大多是感染性发热,其次为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还有一些非调节性发热、不明原因发热。

(2) 感染性发热,多为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立克次体、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患者的C反应蛋白一般会升高;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一般有相应的感染灶,血白细胞数(以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和降钙素原大多有升高;大多数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立克次体、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患者血白细胞数和降钙素原不升高,其中某些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等感染可诱发血小板减低,或肝肾功能损害。感染性发热,常表现出相应的伴随症状和体征、热型、转归;抗生素的选择也不相同。

(3) 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中,近年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由于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非典型病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升高,所以非典型病原体肺感染者,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欠佳时,首选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或多西环素等。

(4) 感染性发热,属人体自身免疫、防护性反应,体温不高或没有明显躯体不适时,只予有效抗病原体治疗。若体温较高,伴有明显头痛和肌肉酸痛时,可先用冰敷、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同时也可服用水杨酸类等非甾体消炎药,若考虑感染病原体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或炎症介质反应时,可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退热。

(5) 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或免疫反应性发热,明确诊断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才能退热。

参考文献

欧阳钦. 临床诊断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