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述生正骨推拿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推拿手法

第一节 崔氏常用的基本手法

一、罗纹面一指禅推法

【方法】以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附着于肢体的另一侧,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图2-1)。

图2-1 罗纹面一指禅推法

【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施术时注意患者的感受及病变部位的性质,选择着重治疗部位。

【主要施术部位】颈椎两侧肌肉群、手臂部肌肉、腰腿部肌肉、额部、脸颊、头部等。

【主治】颈型颈椎病、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头晕、头痛、面肌痉挛、面瘫等。

【注意事项】在应用本法时,要注意拇指要固定在治疗部位,不可摩擦皮肤,紧推慢移;其余四指微弯曲,四指指腹放松并紧贴肢体另一侧,切不可抠、掐治疗部位;肩肘发力,拇指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要协同一致,借此将力传于治疗部位。

二、前臂揉法

【方法】以前臂近肘关节1/2处尺侧缘着力于治疗部位,手指放松微弯曲呈爪状,肘关节呈90°屈曲,肩关节自然下垂,通过手、前臂的内外旋转和上臂环转、摆动,使前臂环转滚动,产生的力作用于治疗部位(图2-2)。

图2-2 前臂揉法

【要求】前臂要紧贴治疗部位,不可摩擦皮肤,肩关节自然下垂放松,腕关节无屈伸、摆动。

【主要施术部位】肩背部斜方肌、背阔肌、三角肌、肩胛部肌肉群、腰部两侧肌肉、臀部肌肉等。

【主治】肩关节综合征、腰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下肢肌肉酸痛不适等。

【注意事项】练习本法时可先分别练习前臂揉法及前臂法,操作熟练后,临床应用时自然可将两法合而为一;此法通常用于肌肉丰厚处,在腰及肩部发力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治疗的体位,巧妙地借助施术者上身的重力;施术时医者自身要放松,逐渐加力,不可突施暴力、蛮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或胸、腰椎横突骨折。

三、四指点揉法

【方法】以四指(食指、中指、环指、小指)的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四指并拢微弯曲,紧贴皮肤,拇指附着于肢体的另一侧或自然放松,通过上臂的环转摆动和腕关节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图2-3)。

图2-3 四指点揉法

【要求】沉肩、垂肘、手腕放松,掌虚、指实,施术时注意患者的感受及病变部位的性质,选择着重治疗部位。

【主要施术部位】颈椎两侧肌肉群、四肢肌肉群、腹部、头面部。

【主治】颈椎病、腹部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四肢关节疾病、偏头痛等。

【注意事项】在应用本法时,注意四指并拢吸定在治疗部位,拇指不可用力,四指指间关节、腕关节放松柔和,且不可抠、掐治疗部位;通常本法与拇指点揉法交替使用,熟练操作者还可揉入颤法,以达到更好的、更高效的放松效果。

四、全掌、掌根或鱼际揉法

【方法】以单手手掌或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亦可以大、小鱼际为着力部位(鱼际揉法),五指放松,肘关节微弯曲在160°左右,肩关节自然下垂,腕关节放松,通过肩关节、腕关节的环转运动产生的力作用于治疗部位(图2-4)。

图2-4 全掌、掌根或鱼际揉法

【要求】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揉动幅度要适中,施术时各关节要放松自如,以肩肘带动手腕。

【主要施术部位】此法主要用于腰背、腹部、腰骶部、臀部肌肉群,以及头面部,也可用于上下肢肌肉丰满部位。

【主治】背阔肌筋膜炎、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腰三横突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注意事项】揉法作用于腰背、四肢等处时应使力量达到肌肉层;作用于腹部时力量应达胃肠;作用于穴位时应有酸麻、胀痛感觉,实际应用中通常配合按压、振颤等复合手法。

五、掌根推法

【方法】以一掌掌根大小鱼际处吸定于治疗部位,肩部放松,坠肘,手背伸位,在推按下缓缓移动,同时腕关节做尺偏、桡偏的左右摆动,每分钟至少250下,频率快、稳,深透渗透。两手交替进行。每次治疗3~5分钟(图2-5)。

图2-5 掌根推法

【要求】掌根吸定,不摩擦皮肤,摆动频率快,深透渗透,手指不弯曲。

【主要施术部位】头面部、颈后部、腹部。

【主治】失眠、头痛、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等。

【注意事项】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平稳适中,腕关节摆动与按压要协调均匀。

六、振颤法

【方法】以全掌(也可双掌叠加,掌心置于治疗部位)置于治疗部位,做连续、快速颤动,可为上下颤动,也可为左右颤动。或以中指置于治疗部位,拇指、食指悖住中指末端,中指伸直,做连续、快速的上下颤动(崔教授称为“指针法”)(图2-6)。

图2-6 振颤法

【要求】着力部位应紧贴皮肤,频率要快,每分钟大约施振250次以上,力量要深透、渗透,不可只留于肌表;术者身体不抖,只在肩、臂、手部有震动感;做“指针法”时,中指要吸定,点刺而皮肤不破、不肿。

【主要施术部位】多用于神曲、气海、下脘、中脘、上脘等腹部穴位,也用于头部百会、风池、翳风,偶用于腰骶部八髎穴。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小腹胀气,便秘,腹泻,女性痛经、月经不调,尿频、尿急,失眠,头晕、头痛,耳鸣等。

【注意事项】术者手不可离开治疗部位,也不可用力点压治疗部位,而是将力随振动逐渐渗透下去,应注意体会手下感觉。施术时术者应双脚平开,脚掌抓地,舌抵上腭,全神贯注,以意领气,运气至手,通过手的振颤传达到治疗部位深层,振颤频率应在每分钟250下以上。练习时可先在书、玻璃、门上练习,这样易于体会手下的力道,再换作枕头、被子,增大手下感觉的难度,最后可在悬挂的纸上练习,让纸与手达到共振的效果。

七、肘点揉拨法

【方法】肩关节下垂,肘关节屈曲90°以内,以尺骨鹰嘴着力于治疗部位,肩关节环转,垂直于肌腹做上下、左右的点揉弹拨,拨中带点,拨中带揉,拨中带压,随拨随点随揉,刚中带柔,既深透又柔和(图2-7)。

图2-7 肘点揉拨法

【要求】术者要寻找合适的体位,肩关节放松,巧妙地借助身体的力量,以上臂的内收、外展或前后摆动带动肘部运动,腕关节、掌指关节放松不动。

【主要施术部位】臀部、腰部肌肉丰厚部位,有时也用于点肩井、背俞穴、环跳、承扶、秩边等穴位。

【主治】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结节滑膜炎、腰肌劳损等。

【注意事项】应垂直于肌腱、肌腹、条索拨动,力量刚柔相济,切忌长时间拨动患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操作熟练者亦可在治疗时加以手臂振颤的方法,使力量更好地渗透入里。

八、捏法

【方法】五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四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五指对掌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同时前移,主要用于背部;两指捏法(倒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图2-8)。

图2-8 捏法

【要求】应沿同向直线捏,动作柔和协调,捏三下提一下,一般3~5遍,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对儿童操作本法时,手法宜轻快连贯。

【主要施术部位】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失眠、高热、感冒等。

【注意事项】捏拿要稳,左右手要协调一致,根据患者病证虚实,调整手法力度,轻快柔和为补,捏拿提拉刺激为泻。

九、拿法

【方法】对掌拿法,一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产生的力,拿捏风池、肩井、大椎等治疗穴位;八字拿法,双手同时做对掌拿法,虎口相对呈八字,施力时两手对合发力,提拿治疗部位,主要用于颈肩部(图2-9)。

图2-9 拿法

【要求】前臂放松,掌虚指实,指间关节伸直,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可保持拿起状态持续2~3秒再放松。

【主要施术部位】颈部、肩部、上臂、前臂、大腿前后、小腿后等部位。

【主治】颈椎病、肩关节综合征、上下肢肌肉酸痛不适、疲劳综合征等。

【注意事项】在使用此法时,指间关节应伸直不动,不可抠、掐患部,力量柔和,拿捏的同时可配合拇指揉法及颤抖法等。

十、拍法

【方法】五指并拢微微弯曲,腕关节放松,以前臂的摆动带动腕关节的自由屈伸,指先落,腕后落,腕先抬,指后抬,实掌拍打体表,落腕时要加以小幅度尺偏的扫散动作,以加大实掌力的传导(图2-10)。

图2-10 拍法

【要求】实掌,腕关节放松自然屈伸,前臂摆动幅度不宜太大,肩关节放松,拍打时力度要刚柔适中,落腕时要加以小幅度尺偏的扫散动作,可单手拍打,也可双手拍打。

【主要施术部位】肩部、背部、腰骶部,也可沿大腿两侧胆经从上向下拍打。

【主治】肩背酸痛、腰痛、痛经、腿脚酸痛,背部拍打还可祛痰止咳。

【注意事项】崔教授临床应用拍法为实掌,与一般书籍中记录的虚掌拍法不同,认为实掌更有利于力的传导,且有助于腕关节的放松;手法熟练后,落腕时要加以小幅度尺偏的扫散动作,放松效果更佳;力度以患者不觉疼痛为好,要有节奏地拍打。

十一、指尖叩击法

【方法】两手五指微弯曲,呈半握拳状,以指尖着力,腕关节放松,通过肘关节的屈伸带动腕关节自由摆动,使指尖有弹性、有节律地击打患部(图2-11)。

图2-11 指尖叩击法

【要求】腕关节放松,叩击力量要轻,可以双手配合有节律地敲打患部。

【主要施术部位】头部。

【主治】头痛、头晕。

【注意事项】操作时应有一定节律,使患者感到轻松舒适,此手法多在治疗结束时使用。

十二、梳头栉发

【方法】两手十指屈曲,指尖附着于头皮部,从头额部至枕部做轻快的梳头动作(图2-12)。

图2-12 梳头栉发

【要求】以指尖轻擦头皮,动作轻柔缓和、协调有节律。

【主要施术部位】头部。

【主治】头晕、头痛、失眠。

【注意事项】术者指甲不能太长,可以根据证型虚实调节动作快慢、力量轻重,常与指尖叩击法交替操作。

第二节 拔伸整复类手法

一、虎口肘窝拔伸法

【方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侧后方,嘱咐患者后仰、后伸,术者左手托住患者后枕部,右肘关节屈曲夹住患者下颌,左右摇动以松动关节,缓慢向后上方拔伸患者颈部(图2-13)。

图2-13 虎口肘窝拔伸法

【要求】拔伸时使患者头后仰30°左右,左右手固定要稳、协同用力,待患者放松后方可拔伸。

【施术部位】颈椎关节。

【主治】颈椎关节紊乱、错缝。

【注意事项】根据病情、患者状态选择是否拔伸,拔伸力量缓慢增加,手法结束后适当放松颈肩部肌肉,以缓解紧张、疼痛。

二、背部交叉分压法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双手交叉,两手掌根分别置于偏歪棘突两侧,嘱患者深呼吸,待患者呼气末,分别向外下方瞬间用力,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图2-14)。

图2-14 背部交叉分压法

【要求】左右手瞬间力度要适中,置于棘突偏歪一侧的掌根靠近脊柱,另一掌根略远离脊柱,左右手用力为偏歪一侧小于另一侧。

【施术部位】胸椎关节。

【主治】胸胁屏伤、胸椎椎间关节紊乱。

【注意事项】瞬间用力要适当,左右手掌根固定不移,术者重心要稳,呼吸均匀,不可强求弹响声。

三、背部按法

【方法】嘱患者俯卧,术者双掌重叠,以两掌掌心重叠置于背部正中,垂直向下按压,停留3~5秒,从大椎至阳关依次按压;也可做拇指八字点压,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按压治疗部位,呈八字,指尖相对,合力垂直向下,按压时可配合振颤法,主要用于腹部(图2-15)。

图2-15 背部按法

【要求】术者必须心静平和,按压力量不宜过大,动作柔和有节律,可以配合振颤手法。

【施术部位】督脉、腰部、背部、腹部。

【治疗疾病】胸闷、消化不良、腰背酸痛、胸腰椎小关节紊乱及内科病症。

【注意事项】术者不可急躁,注意体会手下感觉,切忌突然用力按压胸椎、腰椎、胸肋部。

四、颈部定位旋转扳法

【方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者后方,双手触诊颈椎关节偏歪棘突,左手拇指抵住偏歪棘突右侧,嘱患者低头至偏歪棘突开始运动时,再嘱患者头向对侧屈、面部向偏歪棘突同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然后术者右手托住患者下颌,待患者放松后,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瞬间的旋转扳动,同时左手拇指推按偏歪棘突,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图2-16)。

图2-16 颈部定位旋转扳法

【要求】定位要准,用力要稳、准、轻巧,在关节活动到最大限度时用力。

【主治】颈椎小关节错位。

【注意事项】在颈椎部位施用本疗法整复时,手法不当可能会刺激椎动脉而导致虚脱,个别患者或可造成医源性脊椎损伤而导致高位截瘫等严重后果。应用本疗法,病椎定位准确是获效的前提,熟练的整复手法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检查病椎定位不准或疏漏,偏歪棘突方向判断错误,均可使疗效不显,甚至加重病情。整复手法必须准确,用力柔和,切忌粗暴。不可盲目要求弹响。同时,对于高龄或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禁用此手法。

五、仰卧位胸椎整复法

【方法】嘱患者站立弯腰,术者触摸胸椎偏歪棘突,正确定位,然后让患者仰卧于床上,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医者一手呈半握拳,放置于偏歪棘突两侧,另一手扶住患者交叉手臂,胸部抵住患者两臂交叉处,嘱患者放松自然呼吸,同时轻轻按压患者胸部,待患者完全放松后,瞬间用力,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图2-17)。

图2-17 仰卧位胸椎整复法 

【要求】定位要准,用力要稳、准、轻巧,在最大限度时用力。

【主治】胸椎小关节错位。

【注意事项】治疗时一次整复不能拨正偏歪棘突,不宜连续施治,可以配合分筋梳理、拿点摩揉等推拿手法解除痉挛,然后再施以整复手法。某些患者要间隔数日施治1次,连续治疗4~5次才能拨正偏歪棘突,切忌急于求成。应用本疗法,病椎定位准确是获效的前提,整复手法必须准确,用力柔和,切忌粗暴。不可盲目要求弹响。

六、腰部侧扳法

【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头向后仰尽量平放于枕头上,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曲在上(根据错位的腰椎调整下肢所放位置),健侧上肢伸直置于胸前,患侧上肢屈曲置于胸后,术者站在患者腹侧,一手置于患侧肩前,另一上肢肘关节屈曲置于患侧臀后。术者两手相对用力并逐渐加大患部旋转角度,至最大限度时,瞬间用力(用力以推臀部为主,肩部为辅),加大旋转角度,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图2-18)。

图2-18 腰部侧扳法

【要求】定位要准,用力要稳、准、轻巧,在最大限度时用力。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事项】治疗时一次整复不能拨正偏歪棘突,不宜连续施治,切忌急于求成。病椎定位应准确,手法用力应柔和、准确,不可盲目要求弹响。